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纪录片创作中的虚与实 被引量:1
1
作者 卞祥彬 《电影评介》 2012年第21期22-22,24,共2页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创作原则,但是伴随着纪录片市场化的不断发展,记录片中虚构出现的越来越频繁。纪录片中的这种"虚"在纪录片创作中对真实的表现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从纪录片表演、故事、虚拟技术、剪辑中的"虚"中我...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创作原则,但是伴随着纪录片市场化的不断发展,记录片中虚构出现的越来越频繁。纪录片中的这种"虚"在纪录片创作中对真实的表现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从纪录片表演、故事、虚拟技术、剪辑中的"虚"中我们不难发现,记录片中合理的"虚"处理都是以事实为依据,为表现事实而服务的,任何凭主观意念恣意妄为的虚构是经不起纪录片真实性原则考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的虚构 真实性 主观干预 客观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土化”时代中国电影对中式英雄的文化构想与表意实践 被引量:7
2
作者 战迪 卞祥彬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7-183,共7页
中国电影创作领域素有英雄叙事的书写传统。作为对“全球化”理论的修正,“球土化”理念将探索的触角伸向具有普世性原则的文化桥梁和纽带,重塑了各国关于全球化道路的发展机制和运行方案,也给影像英雄的创作实践带来必要的行动参考。... 中国电影创作领域素有英雄叙事的书写传统。作为对“全球化”理论的修正,“球土化”理念将探索的触角伸向具有普世性原则的文化桥梁和纽带,重塑了各国关于全球化道路的发展机制和运行方案,也给影像英雄的创作实践带来必要的行动参考。从影像英雄主义的“球土化”样貌,到同质联结与异质分立的文化想象,创作者在本土精神与普世文明之间锁定平衡支点。中式英雄与西式英雄最为显著的区别在于其“为他”的核心集中体现为国家范式。在此基础上中式英雄正在通俗化、类型化的国际电影产业浪潮中寻求文化通约性,竭力促进文明与文明的牵手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土化 英雄叙事 中式英雄 中国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影视到视听:平台变迁与形式演进中的创研理念之变 被引量:2
3
作者 战迪 卞祥彬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57,101,共7页
在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中,平台作为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议题获得广泛关注。在从影视传播到视听传播的技术转向中,平台意识作为一个关键性要素,基于垂直化传播、社群营造和分布式架构,不仅重构了信息的流通方式,更在根本上改写了信息的表... 在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中,平台作为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议题获得广泛关注。在从影视传播到视听传播的技术转向中,平台意识作为一个关键性要素,基于垂直化传播、社群营造和分布式架构,不仅重构了信息的流通方式,更在根本上改写了信息的表现形式和生产关系。文章从平台意识出发,深入探索视听内容的多模态转化、生产关系之变和创作研发的理念革新。研究认为,未来视听内容生产的方向将是以平台媒体为圆点的数字化叙事,而平台意识的核心则是对体验感的不间断地深度沉钩和淬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 视听 平台 数字技术 数字心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_3与2,4-D对银杏保果的效应
4
作者 俞菊 卞祥彬 陶俊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银杏生产 保果 2 4-D 梅雨季节 落果现象 浸果 治虫 效应 产量 减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境、逻辑与路径选择: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下的媒体治理 被引量:6
5
作者 卞祥彬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49,共9页
文章以媒体治理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媒体治理相对于国家治理的需要与新型社会关系形成所进行的体系建构。文章讨论了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现实语境之下,信息的去媒体化、去中心化传播与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并从技术合理化与双向度治理的... 文章以媒体治理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媒体治理相对于国家治理的需要与新型社会关系形成所进行的体系建构。文章讨论了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现实语境之下,信息的去媒体化、去中心化传播与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并从技术合理化与双向度治理的维度探讨了可协商式的媒介生态环境及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理论空间。研究认为建立双向度的、可协商式的媒体治理制度设计,是传播渠道混融的环境下彰显高质量新闻和公共信息价值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与社会秩序稳定的现实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治理 关系转向 双向度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动画电影数字角色的类型隐喻与文化思辨 被引量:5
6
作者 卞祥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94-98,共5页
中国动画电影在美、日动漫文化的强势语境中崛起,依赖独特的中国文化传统建构起具有民族性审美价值取向的电影文本,重塑中国动画电影的价值品牌。文章通过动画电影的文本细读,讨论中国动画电影中数字角色神、妖、兽的类型隐喻,揭示动画... 中国动画电影在美、日动漫文化的强势语境中崛起,依赖独特的中国文化传统建构起具有民族性审美价值取向的电影文本,重塑中国动画电影的价值品牌。文章通过动画电影的文本细读,讨论中国动画电影中数字角色神、妖、兽的类型隐喻,揭示动画电影文化生产的深度内涵。探讨数字角色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学性与文本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文化思辨,发掘数字角色的文化改塑对时代价值观念的接纳与再生产,延展动画电影经典IP的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数字角色 人格化 女性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电影的叙事机制与文化认同 被引量:2
7
作者 卞祥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7-140,共4页
生态电影《哪啊哪啊神去村》将自然生态的自然治愈形态与人性的修复缝合。从理想主体的被遮蔽到彰显,在多重镜像的自我寓言中既实现了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双重丧失,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与理想自我重建的双重获得。借重情感与自然生态内在关系... 生态电影《哪啊哪啊神去村》将自然生态的自然治愈形态与人性的修复缝合。从理想主体的被遮蔽到彰显,在多重镜像的自我寓言中既实现了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双重丧失,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与理想自我重建的双重获得。借重情感与自然生态内在关系的“自然表述”承纳现代生活价值观念的反思与自我救赎的人性回归,重申了欲望与匮乏、创痛与治愈的主题,建构起生态电影的人性精神空间和价值观念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电影 多重镜像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沙桃园应用多效唑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良培 卞祥彬 《上海农业科技》 1994年第2期9-10,共2页
桃树是喜光树种,生长旺盛,发枝力强,且一年多次分枝,如放任生长,则枝条徒长,树冠郁闭,内膛秃裸,影响桃花芽分化和结实。生产上夏修是一项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结实的有效措施,但常因与其它管理工作冲突,不能及时进行。根据多效唑(PP_(333)... 桃树是喜光树种,生长旺盛,发枝力强,且一年多次分枝,如放任生长,则枝条徒长,树冠郁闭,内膛秃裸,影响桃花芽分化和结实。生产上夏修是一项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结实的有效措施,但常因与其它管理工作冲突,不能及时进行。根据多效唑(PP_(333))在国内外的应用,均认为它是一种良好的植物生长抑制剂。本试验旨在探索高沙土桃园应用多效唑的最佳方法和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多效唑 生长抑制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广银杏速繁早实丰产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9
作者 徐贞让 郭承武 +3 位作者 卞祥彬 宦继年 袁佐禄 丁春茂 《生态经济》 1994年第1期30-33,共4页
基于社会经济市场对银杏生产的需求增加,从而开展银杏速繁早实丰产技术的研究,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丰产技术 银杏 经济发展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虫》:父权的消解与重构
10
作者 荆营营 卞祥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26-128,共3页
《寄生虫》以冷峻的凝视看穿韩国阶级社会的权力关系,借助电影中三位父亲同具身体消失的命运指向,形构不同阶层父权主体性消解的潜喻。本文通过对电影中父亲身份的去势与消解,讨论强调“他异性”、男性权力关系下的女性性别景观以及自... 《寄生虫》以冷峻的凝视看穿韩国阶级社会的权力关系,借助电影中三位父亲同具身体消失的命运指向,形构不同阶层父权主体性消解的潜喻。本文通过对电影中父亲身份的去势与消解,讨论强调“他异性”、男性权力关系下的女性性别景观以及自我即他者的认知恐惧,呈现个体与族群难以逃脱的权力关系重构。借助电影空间转喻与身体隐喻描述父权式微的现实图景,在对父权身份变迁的书写中完成对个体、社会、国家身份的关照与同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权 他异性 主体性 《寄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T增产灵在果树应用上的增产效果
11
作者 陈良培 郭承武 +4 位作者 徐真让 卞祥彬 宦继年 袁佐禄 丁春茂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4年第1期54-56,66,共4页
1993年在本场8年生白凤桃和黄花梨上进行ABT生长灵叶喷试验。结果表明:在幼花和初花期喷施10pptmABT生长灵溶液1─2次,能显著地促进枝叶生长,提高座果率,增加单果重和含糖量;提高了果树的抗性,取得了明显增产... 1993年在本场8年生白凤桃和黄花梨上进行ABT生长灵叶喷试验。结果表明:在幼花和初花期喷施10pptmABT生长灵溶液1─2次,能显著地促进枝叶生长,提高座果率,增加单果重和含糖量;提高了果树的抗性,取得了明显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T增产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