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子宫颈癌U14细胞系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顾蓓 冯海凉 +3 位作者 刘玉琴 董继红 张宏 卞晓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91-394,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宫颈癌肿瘤细胞系,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肿瘤原代培养法对小鼠U14肿瘤进行体外传代培养,定期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细胞周期检查、染色体检测、细胞生长测定,进行615、C57BL/6j小鼠移植... 目的:建立小鼠宫颈癌肿瘤细胞系,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肿瘤原代培养法对小鼠U14肿瘤进行体外传代培养,定期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细胞周期检查、染色体检测、细胞生长测定,进行615、C57BL/6j小鼠移植观察体内成瘤情况,并用pEGFP-N1质粒转染U14细胞。结果:细胞呈贴壁和悬浮混合生长,CK阳性特征。体外连续培养10个月,传代50代,细胞倍增时间为21.83h,细胞周期测定G1期为34%,G2期为26.4%,S期为39.6%。培养U14细胞3~4天处于对数生长期,染色体为亚四倍体核型,众数为64~84条。615小鼠、C57BL/6j小鼠移植成瘤率均为100%,无支原体污染。建立了GFP(+)的U14-GFP单克隆细胞株。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U14子宫颈癌细胞系及GFP标记的U14-GFP细胞株,体内移植可建立常规及带荧光标记的肿瘤模型,可用于体内体外相结合的肿瘤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宫颈癌 细胞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抑制蛋白Id-1在胃癌分化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孔令华 卞晓翠 +1 位作者 顾蓓 刘玉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729-732,共4页
目的:研究Id-1蛋白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选取临床病理分化程度诊断明确的胃癌组织芯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确定Id-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分布状况及该蛋白与胃癌病理学分级(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利用体外实验模型,通过诱导分化,改变胃癌细胞... 目的:研究Id-1蛋白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选取临床病理分化程度诊断明确的胃癌组织芯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确定Id-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分布状况及该蛋白与胃癌病理学分级(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利用体外实验模型,通过诱导分化,改变胃癌细胞的分化状态,进一步研究Id-1蛋白在体外是否随着胃癌细胞分化程度的改变而改变,确定Id-1蛋白在胃癌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d-1蛋白、Ki-67抗原在胃癌组织芯片表达;通过形态观察、细胞化学染色(PAS)观察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对人低分化胃癌细胞MGC803诱导分化,利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Western-blot研究诱导分化前后Id-1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胃癌组织中Id-1蛋白检测总阳性率为88.8%,Id-1蛋白在高、中、低分化癌中阳性率分别为77.4%、97.0%、92.0%,有显著性差异(P<0.001);Ki-67抗原的总阳性表达率达78.7%,在高、中、低分化癌中阳性率分别为64.5%、90.9%、80.0%,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组间比较Id-1蛋白与Ki-67抗原表达呈正相关。NaB在体外作用于MGC803细胞后细胞体积变大,核浆比变小,伸展状态好,细胞中PAS阳性物质显著减少,出现分化状态改善的现象,分化后的MGC803细胞内Id-1蛋白表达减少。结论:Id-1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可作为辅助诊断胃癌分化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1蛋白 胃癌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20单链抗体融合显性抗原肽的原核表达和其抑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蕊 朱琰 +4 位作者 冯海凉 卞晓翠 顾蓓 王春景 刘玉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1-508,共8页
目的:人工设计并表达美罗华(C2B8)单链可变区抗体与李斯特菌溶细胞素O(Listeriolysin O,LLO)显性抗原表位构成的重组融合蛋白(Sc Fv-p LLO),初步分析其抗淋巴瘤细胞活性。方法:查询数据库获得美罗华(C2B8)单抗VH和VL基因序列,构建抗CD2... 目的:人工设计并表达美罗华(C2B8)单链可变区抗体与李斯特菌溶细胞素O(Listeriolysin O,LLO)显性抗原表位构成的重组融合蛋白(Sc Fv-p LLO),初步分析其抗淋巴瘤细胞活性。方法:查询数据库获得美罗华(C2B8)单抗VH和VL基因序列,构建抗CD20单链抗体(Sc Fv)基因序列,选取LLO的2个CD4+T细胞表位,构建单链抗体融合抗原表位的重组蛋白基因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经诱导表达纯化,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共沉淀分析其与淋巴瘤细胞结合能力,细胞增殖实验测定其对淋巴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凋亡实验分析其诱导淋巴瘤细胞凋亡的能力,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成功诱导表达重组蛋白Sc Fv-p LLO。Sc Fv-p LLO可不同程度地靶向结合不同淋巴瘤细胞系,并明显抑制Raji细胞生长和诱导其凋亡。Sc Fv-p LLO可刺激免疫小鼠脾细胞增殖。结论:重组蛋白Sc Fv-p LLO保留了Sc Fv的功能,可靶向结合和抑制CD20阳性淋巴瘤细胞的生长,同时可激活机体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究其模拟瘤细胞表面抗原和作为瘤细胞疫苗佐剂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0 单链抗体 B细胞淋巴瘤 抗原表位 李斯特菌溶细胞素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