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high concentration NO over SnS_(2)/g-C_(3)N_(4): A mechanistic study
1
作者 WANG Haocun ZHANG Qixin +2 位作者 YANG Yifan BIAN Junjie LI Chunhu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335,共13页
This study aims to enhance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2D/2D heterojunctions for NO removal from marine vessel effluents.SnS_(2)/g-C_(3)N_(4) composites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via a facile solvothermal me... This study aims to enhance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2D/2D heterojunctions for NO removal from marine vessel effluents.SnS_(2)/g-C_(3)N_(4) composites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via a facile solvothermal method,demonstrating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photocatalytic NO removal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For high-flux simulated flue gas,the composite with 10%SnS_(2)(denoted as SNCN-10)showed exceptional NO removal efficiency,reaching up to 66.8%,along with excellent reusability over five consecutive cycles.Detailed band structure and density of states(DOS)calculations confirmed the formation of a characteristic heterojunction.Spin-trapping ESR spectroscopy identified·O_(2)^(-)−as the key reactive species driving NO oxidation.Additionally,in situ DRIFT spectroscopy revealed that SNCN-10 facilitated the conversion of NO to nitrate through intermediate species,including bridging nitrite and cis-nitrite(N_(2)O_(2)^(2-)).Kinetic studies further indicated that NO oxidation followed the Langmuir-Hinshelwood(L-H)mechanism.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calculations of free energy changes,a comprehensive reaction pathway for NO oxidation was proposed.These finding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strategies for NO remo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ic g-C_(3)N_(4) charge separation PHOTOCATALYSIS NO removal DFT calcul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异丙基化反应条件对β沸石失活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卞俊杰 王祥生 +2 位作者 刘靖 庄建勤 包信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39,共6页
改性 β沸石是液相合成异丙苯的高效催化剂。根据中试催化剂的失活机理 ,设计了实验室条件下催化剂的催速失活反应。采用UV Vis、13 CNMR表征中试失活催化剂上的沉积物 ,考察了温度、进料苯烯摩尔比、总质量空速及反应时间对催化剂失活... 改性 β沸石是液相合成异丙苯的高效催化剂。根据中试催化剂的失活机理 ,设计了实验室条件下催化剂的催速失活反应。采用UV Vis、13 CNMR表征中试失活催化剂上的沉积物 ,考察了温度、进料苯烯摩尔比、总质量空速及反应时间对催化剂失活的影响。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对积炭的影响最为敏感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多烷基化和稠环化副反应的几率增加 ,催化剂上沉积物的稠环化加重。在相同的温度下 ,随着进料中苯烯摩尔比的减小 ,多烷基化和稠环化沉积物的生成量增加。在催化剂可承载范围内 (总质量空速小于 2 0h-1) ,空速对沉积物组成和生成量的影响不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 ,沉积物的生成速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基化 反应条件 Β沸石 合成 异丙苯 催化剂失活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X(Cl,Br,I)/Bi_(2)WO_(6)异质结型复合光催化剂用于高浓度氮氧化物的脱除 被引量:5
3
作者 卞俊杰 王万圆 +1 位作者 满恒孝 文成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094-6101,共8页
海中船舶排放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来源之一,其中的氮氧化物能使海洋酸化,不仅危害海洋生态系统,还会造成沿海城市空气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也造成危害。光催化脱除大气中的氮氧化物被认为是可靠且有潜力的高级氧化脱除技术,但目前的研究... 海中船舶排放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来源之一,其中的氮氧化物能使海洋酸化,不仅危害海洋生态系统,还会造成沿海城市空气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也造成危害。光催化脱除大气中的氮氧化物被认为是可靠且有潜力的高级氧化脱除技术,但目前的研究大多针对低浓度(10^(-9)级)下氮氧化物脱除,针对船舶尾气中较高浓度(10^(-6)级)氮氧化物脱除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超声辅助法制备了BiOX(Cl,Br,I)/Bi_(2)WO_(6)复合催化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得到BiOX(Cl,Br,I)/Bi_(2)WO_(6)的带隙能分别为3.1eV、2.6eV和1.8eV,并且计算了其导带电位。光电流实验表明,BiOCl/Bi_(2)WO_(6)复合材料的光电流强度高于BiOBr/Bi_(2)WO_(6)和BiOI/Bi_(2)WO_(6)。模拟光催化脱硝实验表明,BiOCl/Bi_(2)WO_(6)在紫外线下NO的脱除率为37.5%,且BiOX/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在5次循环后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通过原位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对BiOX/Bi_(2)WO_(6)催化剂上进行NO光催化氧化的中间产物进行了鉴定,提出了NO的氧化脱除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氧化铋 钨酸铋 异质结 一氧化氮光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考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静伟 卞俊杰 +2 位作者 李春虎 王小立 薛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72-275,共4页
研究了海水的盐度(实用盐度31~41)、温度(13~55℃)、碱度及填料塔填料类型对海水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装填高度及比表面接近情况下规整填料具有更高的脱硫效率;相比海水盐度而言海水的温度及碱度则对海水的体脱硫... 研究了海水的盐度(实用盐度31~41)、温度(13~55℃)、碱度及填料塔填料类型对海水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装填高度及比表面接近情况下规整填料具有更高的脱硫效率;相比海水盐度而言海水的温度及碱度则对海水的体脱硫效率影响更大,尤其是在低液气比下温度的影响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脱硫 液气比 填料吸收塔 规整填料 散堆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半焦低温催化氧化NO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高健 李春虎 卞俊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8,共8页
制备了活性半焦催化剂用于在低温下将NO氧化为NO2。通过水热活化、高温活化、酸活化、碱活化以及组合活化等多种活化方法对原半焦进行活化改性,以提高半焦的催化氧化性能。利用酸碱滴定、Boehm滴定、SEM、BET、FT-IR等方法对活性半焦的... 制备了活性半焦催化剂用于在低温下将NO氧化为NO2。通过水热活化、高温活化、酸活化、碱活化以及组合活化等多种活化方法对原半焦进行活化改性,以提高半焦的催化氧化性能。利用酸碱滴定、Boehm滴定、SEM、BET、FT-IR等方法对活性半焦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测定活性半焦催化氧化NO的能力,其反应条件为:温度70℃、空速600 h-1、O2和NO浓度分别为5%和443 mg/m3。将活性半焦催化氧化NO的催化性能与其物化性质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半焦上的羰基官能团和碱性官能团共同作用于NO的吸附氧化过程,NO在羰基上被吸附并氧化,碱性官能团则协助氧化产物NO2迁移出羰基活性位并将NO2储存在碱性官能团上,使羰基活性恢复。根据以上理论所制备的经过碱活化和高温活化的催化剂硝容最大,可达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催化氧化 半焦 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存在下Beta沸石负载钯催化剂上的芳烃加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大鹏 卞俊杰 李永丹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1-616,共6页
采用浸渍和离子交换方法,制备了一系列H Beta沸石负载钯催化剂,并用XRD,N2吸附和氨程序升温脱附进行了表征。采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在总压4MPa,270℃,液体空速为16h-1和硫的质量分数为100×10-6的条件下进行了四氢萘的加氢反应... 采用浸渍和离子交换方法,制备了一系列H Beta沸石负载钯催化剂,并用XRD,N2吸附和氨程序升温脱附进行了表征。采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在总压4MPa,270℃,液体空速为16h-1和硫的质量分数为100×10-6的条件下进行了四氢萘的加氢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钯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催化剂制备方法及载体的硅铝比有关系。对Pd Beta25(25是硅铝比,下同)来说,离子交换(IE)催化剂的加氢活性高于对应的初湿浸渍(IWI)样品。对于所有离子交换催化剂,Pd Beta80(IE)在整个反应期间催化活性及抗硫性最好。Pd Beta25(IE)四氢萘的初始转化率高达77%,失活最快,8h降到10%;Pd Beta60(IE)初始转化率为60%,8h后为16%;Beta80负载催化剂最稳定,起始和8h后转化率分别为75%和55%。离子交换的Beta80负载Pd催化剂的优良催化活性可以归结为催化剂中有较高比例的中强和强酸性位的存在,尤其中强酸比例较高,同时较多中孔的存在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少量Al2O3的添加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A沸石 芳烃加氢 抗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沸石催化剂对油砂沥青的改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春虎 宝清玉 +7 位作者 卞俊杰 关磊 杨文超 郑昱 刘施施 闫昆 王亮 冯丽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5-71,共7页
本研究通过对天然斜发沸石进行HC1酸洗脱调节硅铝比,再负载Ni金属氧化物,经焙烧改性得到了同时具有对油砂沥青催化减黏、降低硫氮含量等性能的新型催化剂Clin-c,将该催化剂应用于新疆油砂沥青(露天含砂开采)和加拿大油砂沥青(蒸汽辅... 本研究通过对天然斜发沸石进行HC1酸洗脱调节硅铝比,再负载Ni金属氧化物,经焙烧改性得到了同时具有对油砂沥青催化减黏、降低硫氮含量等性能的新型催化剂Clin-c,将该催化剂应用于新疆油砂沥青(露天含砂开采)和加拿大油砂沥青(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开采,SAGD)的改质反应.油砂沥青具有高黏度(~30 000 cP,40℃)、高硫(0.56%~4.8%)、高氮(0.73%~2.38%)、高沥青质含量(34.64%)等特点.采用改性斜发沸石催化剂改质后,新疆油砂沥青剂油比1∶1,在340℃催化裂化反应30 min,减黏率超过80%,脱氮率在45%~52%之间,脱硫率高于75%,同时大量非烃被催化裂化为轻质油.并用此优异的催化剂对加拿大油砂沥青进行了改质研究,剂油比1∶10发现减黏率超过75%,脱氮率在10%~32%之间.结果表明,改性斜发沸石催化剂对油砂沥青具有很好的催化减黏、脱硫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沥青 斜发沸石 催化改质 减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D3100对Lewis肺癌进展及荷瘤鼠脾脏髓源抑制性细胞积聚的影响
8
作者 董伯升 解瑞玲 +4 位作者 庞慧 卞俊杰 郭伟华 成媛 李醒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XCR4拮抗剂AMD3100对Lewis肺癌进展及荷瘤鼠脾脏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积聚的影响。方法 60只荷Lewis肺癌C57BL/6小鼠分为2组:PBS组(腹腔只注射PBS液,0.2ml/只)、AMD3100组[腹...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XCR4拮抗剂AMD3100对Lewis肺癌进展及荷瘤鼠脾脏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积聚的影响。方法 60只荷Lewis肺癌C57BL/6小鼠分为2组:PBS组(腹腔只注射PBS液,0.2ml/只)、AMD3100组[腹腔注射溶解有2mg/(kg·d)AMD3100的PBS液,0.2ml/只,1次/d,共26d],每组30只。隔日测2组小鼠体质量,记录成瘤时间。26d随机处死2组荷瘤鼠各15只,剥离瘤体称量,观察肺转移灶数目,用免疫组化法计数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流式细胞仪测小鼠脾脏MDSCs比例;统计2组剩余小鼠自然生存天数。结果 PBS组、AMD3100组小鼠Lewis肺癌成瘤时间分别为(8.03±1.47)、(9.97±1.50)d,接种瘤细胞后26d瘤质量分别为(3.54±0.93)、(2.09±0.66)g,MVD值分别为(41.40±6.44)、(32.47±5.33)个/HP,肺癌肺转移灶数目分别为(18.27±9.78)、(7.40±5.83)个/只,MDSCs比例分别为(19.57±3.59)%、(31.42±5.04)%,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第29、34天,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MD3100可延缓Lewis肺癌进展,但可能对荷Lewis肺癌小鼠免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趋化因子 AMD3100 Lewis肺 髓源抑制性细胞 免疫 生存期 小鼠 近交C57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MCM-41沸石负载的Pd-Pt催化剂上萘的加氢活性及耐硫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宋盘龙 卞俊杰 +2 位作者 孟祥春 刘大鹏 李永丹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45,共6页
采用直接合成和AlCl3接枝改性两种方法制备了Al MCM 41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MCM 41负载Pd Pt的双金属催化剂。所得催化剂通过XRD、N2吸附脱附和TPR测定,以萘加氢为模型反应,考察了该催化剂的萘加氢活性和耐硫性能。结果表明,直接... 采用直接合成和AlCl3接枝改性两种方法制备了Al MCM 41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MCM 41负载Pd Pt的双金属催化剂。所得催化剂通过XRD、N2吸附脱附和TPR测定,以萘加氢为模型反应,考察了该催化剂的萘加氢活性和耐硫性能。结果表明,直接合成和接枝改性均可获得结构比较均一的载体。在相同的nSi/nAl下,接枝法可以保持更高的结晶有序程度和比表面积。焙烧后的催化剂有几种可还原物种。以接枝法制备的Al MCM 41载体的nSi/nAl=5时,催化剂的萘加氢活性最大(准一级速率常数为1.743);以直接法合成的Al MCM 41载体的nSi/nAl=10时,催化剂具有最高的萘加氢活性(准一级速率常数为1.782)和最优的耐硫性能(准一级速率常数为1.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CM-41 接枝法 Pd-Pt催化剂 萘加氢 耐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在工业酒精中直接催化液化制备燃油 被引量:2
10
作者 敦江华 李春虎 +3 位作者 卞俊杰 田义斌 冯丽娟 王亮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4-57,共4页
以工业酒精为溶剂,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直接液化小球藻制生物油过程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料液比、反应时间、催化剂对小球藻液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60℃,料液比(g∶mL)为10∶50,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无催... 以工业酒精为溶剂,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直接液化小球藻制生物油过程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料液比、反应时间、催化剂对小球藻液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60℃,料液比(g∶mL)为10∶50,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无催化剂时产油率达到67.28%,加入质量分数为5%贝壳粉作为催化剂时产油率达到71.19%。对制得的生物油进行了元素分析和FT-IR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热值明显比小球藻高出46.46%,可达30.23 MJ/kg。FT-IR表明生物油主要由酯类、酮类等化合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直接液化 催化剂 生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SBA-15催化剂用于棕榈酸甲酯脱氧提质 被引量:2
11
作者 房旭东 王悦 +3 位作者 卞俊杰 李敬 冯丽娟 李春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1-807,共7页
以水热稳定性高的Al-SBA-15介孔分子筛为载体,负载CuO制备了CuO/Al-SBA-15催化剂,并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出Fe-Al-SBA-15催化剂,对其进行了XRD、TEM及FTIR测试及表征。分别以Al-SBA-15、CuO/Al-SBA-15及Fe-Al-SBA-15为催化剂,进行了棕榈... 以水热稳定性高的Al-SBA-15介孔分子筛为载体,负载CuO制备了CuO/Al-SBA-15催化剂,并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出Fe-Al-SBA-15催化剂,对其进行了XRD、TEM及FTIR测试及表征。分别以Al-SBA-15、CuO/Al-SBA-15及Fe-Al-SBA-15为催化剂,进行了棕榈酸甲酯的非加氢脱氧反应。结果表明:CuO在介孔材料表面均匀分散,3种催化剂中CuO/Al-SBA-15的脱氧效果最好,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42℃,反应时间2 h。与未加催化剂相比,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棕榈酸甲酯脱羧产生烃类的选择性提高了40%-60%。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棕榈酸甲酯的转化率无明显下降。根据活性评价推测脱羧反应机理为:在亚临界水中棕榈酸甲酯水解生成棕榈酸,在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上羧酸根负离子形成羧基化物,之后被活化氢进攻邻近羧基的C—C键,进而CO2脱附下来,生成主产物十五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棕榈酸甲酯 SBA-15 催化提质 脱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程序对Pd/Y催化剂萘加氢活性和耐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祥春 卞俊杰 +2 位作者 吴玉秀 宋盘龙 李永丹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8-332,共5页
运用程序升温还原、氢的化学吸附和NH3的程序升温脱附方法研究了离子交换程序对Pd/Y催化剂萘加氢活性和耐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离子交换程序制备的催化剂,Pd的分散程度以及催化剂表面的酸量存在显著差别(H与Pd摩尔比介于... 运用程序升温还原、氢的化学吸附和NH3的程序升温脱附方法研究了离子交换程序对Pd/Y催化剂萘加氢活性和耐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离子交换程序制备的催化剂,Pd的分散程度以及催化剂表面的酸量存在显著差别(H与Pd摩尔比介于0.44~1.34之间,酸量介于123~938μmol/g之间),从而影响催化剂的萘加氢活性和抗硫性能。以动力学分析为依据,考察了在反应体系中加入300μg/g噻吩对萘加氢反应的影响。噻吩的加入改变了萘加氢连串反应各步骤的相对反应速率,噻吩对Pd/Y催化剂催化四氢萘加氢生成十氢萘的抑制作用比对催化萘加氢生成四氢萘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加氢 耐硫性能 贵金属催化剂 离子交换 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海水烟气脱硫的陶瓷负载氧化铁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舒 卞俊杰 李春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4期358-361,共4页
以FeSO4为原料,分别采用浸渍沉淀(Ⅰ)和溶胶-凝胶法(Ⅱ)制备了轻质陶瓷负载氧化铁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和焙烧温度对负载后氧化铁层的结构、形貌和团聚状况的影响。Ⅱ法制备的催化剂有较高SO2脱除活性,使用SEM-EDS,XRD,XPS和H2-程序... 以FeSO4为原料,分别采用浸渍沉淀(Ⅰ)和溶胶-凝胶法(Ⅱ)制备了轻质陶瓷负载氧化铁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和焙烧温度对负载后氧化铁层的结构、形貌和团聚状况的影响。Ⅱ法制备的催化剂有较高SO2脱除活性,使用SEM-EDS,XRD,XPS和H2-程序升温脱附(H2-TPR)等表征结果可以看出,Ⅱ法制备的催化剂有13.28%(质量分数)的氧化铁负载于陶瓷表面,负载后Fe的价态为+3,还原峰温度分别为380和600℃,依次对应Fe2O3还原为Fe3O4以及Fe3O4还原为FeO的两个过程。由于陶瓷表面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同时负载后的氧化铁在其表面有较高的分散性,使得该催化剂的低温脱硫活性较高,适用于燃用中高硫煤的沿海电厂的海水烟气脱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脱硫 氧化铁 陶瓷填料 催化剂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分子筛MCM-41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用于萘加氢反应的研究
14
作者 孔令江 卞俊杰 +3 位作者 宋盘龙 孟祥春 刘大鹏 李永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529-1531,共3页
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具有良好结晶度的纯硅MCM-41,并以其为母体通过AlCl3接枝改性制备了不同硅铝比的含铝MCM-41.以纯硅及接枝改性的MCM-41为载体,以贵金属Pt、Pd为活性组分制备了萘加氢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研究了不同硅铝比的载体... 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具有良好结晶度的纯硅MCM-41,并以其为母体通过AlCl3接枝改性制备了不同硅铝比的含铝MCM-41.以纯硅及接枝改性的MCM-41为载体,以贵金属Pt、Pd为活性组分制备了萘加氢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研究了不同硅铝比的载体其结构、酸性对催化剂荼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CM-41适于用作萘加氢反应催化剂的载体,并且随着MCM-41载体硅铝比变化,催化剂活性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接枝改性 萘加氢 Pt-刚 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ing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transfer of K-C_(3)N_(4)/UiO-66-NH_(2) with Er doping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furfural to furoic acid
15
作者 WANG Haocun LIU Lingtao +1 位作者 BIAN Junjie LI Chunhu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7-1628,共12页
Biomass-derived platform molecules,such as furfural,are abundant and renewable feedstock for valuable chemical production.It is critical to synthesize highly efficient photocatalysts for selective oxidation under visi... Biomass-derived platform molecules,such as furfural,are abundant and renewable feedstock for valuable chemical production.It is critical to synthesize highly efficient photocatalysts for selective oxidation under visible light.The Er@K-C_(3)N_(4)/UiO-66-NH_(2) catalyst was synthesized using a straight-forward hydrothermal technique,and exhibited exceptional efficiency in the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furfural to furoic acid.The catalyst was thoroughly characterized,confirming the effective adjustment of the band gap energy of Er@K-C_(3)N_(4)/UiO-66-NH_(2).Upon the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the conversion rate of furfural reached 89.3%,with a corresponding yield of furoic acid at 79.8%.The primar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was identified as·O_(2)^(-) from ESR spectra and scavenger tests.The incorporation of Er and K into the catalyst enhanced the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transfer rate,hence increasing the separating efficiency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s.This study expand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rare earth element doped g-C_(3)N_(4) in the photocatalytic selective oxidation of furfur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RFURAL furoic acid selective catalytic oxidation MOFS carbon nitr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HY催化剂的萘加氢活性及耐硫性能
16
作者 孟祥春 卞俊杰 +2 位作者 吴玉秀 张海娟 李永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290-1291,共2页
以萘加氢为柴油馏分芳烃饱和的模型反应研究了Pd/HY催化剂在有无噻吩存在时的加氢性能.结果显示,即使在0.3%噻吩存在时,Pd/HY仍能催化萘加氢生成十氢萘,表明分散于酸性Y型分子筛上的Pd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加氢耐硫能力.噻吩的加入使萘加氢... 以萘加氢为柴油馏分芳烃饱和的模型反应研究了Pd/HY催化剂在有无噻吩存在时的加氢性能.结果显示,即使在0.3%噻吩存在时,Pd/HY仍能催化萘加氢生成十氢萘,表明分散于酸性Y型分子筛上的Pd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加氢耐硫能力.噻吩的加入使萘加氢连串反应各步的速率常数均减小,噻吩对Pd/HY催化四氢萘加氢生成十氢萘的抑制作用比对催化萘加氢生成四氢萘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HY 萘加氢 耐硫能力 噻吩毒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缅境内怒江-萨尔温江水文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贾建伟 蒋鸣 +1 位作者 吕孙云 卞俊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9-11,共3页
怒江-萨尔温江是一条跨国界河流,受地形及大气环流影响,先后流经高原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中国和缅甸境内的怒江-萨尔温江流域水文特性既具有相似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上下游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中缅境... 怒江-萨尔温江是一条跨国界河流,受地形及大气环流影响,先后流经高原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中国和缅甸境内的怒江-萨尔温江流域水文特性既具有相似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上下游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中缅境内不同河段气象、径流、洪水、泥沙等要素特性。结果表明,流域径流分布与降水相对应,主要分布在汛期,年际变化小;洪水主要由暴雨引起,多为复式峰;输沙量自上游至下游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特性 对比分析 跨国界河流 怒江-萨尔温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干流汉口站水质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高平 卞俊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89-91,共3页
为了掌握三峡工程建成前后水环境的变化情况,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中的汉口基层站自1996年开始了同步水质监测工作,至2010年已积累了15 a的水质监测资料。依据15 a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质变化情... 为了掌握三峡工程建成前后水环境的变化情况,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中的汉口基层站自1996年开始了同步水质监测工作,至2010年已积累了15 a的水质监测资料。依据15 a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长江干流汉口站水质类别有所改善,部分水质参数变化趋势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水质评价 水质变化分析 汉口水文站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下游水葫芦应急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琪 钱宝 +1 位作者 卞俊杰 何善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230-232,241,共4页
近几年,自汛期开始,汉江下游均发生大量水葫芦入侵长江现象。2015年8月,长江干流武汉段再次爆发水葫芦入侵现象。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立刻启动应急监测预案,组织应急调查小组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汉江下游水葫芦主要来源于汉江... 近几年,自汛期开始,汉江下游均发生大量水葫芦入侵长江现象。2015年8月,长江干流武汉段再次爆发水葫芦入侵现象。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立刻启动应急监测预案,组织应急调查小组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汉江下游水葫芦主要来源于汉江下游汉川、天门等地平原湖区。汉江支流开闸泄洪,将集聚于闸内静水中的大量水葫芦排入河网,顺流而下,直至汉江和长江。汉江干流及汉江入长江口整体水质良好,水葫芦主要来源地汉江支流涵闸河水体水质为Ⅴ类,达到中度富营养,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不能排除发生水华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应急调查 汉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的精密度偏性试验分析
20
作者 彭恋 谢卫民 +1 位作者 罗春艳 卞俊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3期231-233,共3页
通过方差分析、空白试验、加标回收试验、标准差检验以及质量控制图等方式,对实验室环境条件和分析人员技术水平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试验测定检出限低于标准方法检出限;批内和批间变异通过F检验且结果不显著,总标准差结果均小于... 通过方差分析、空白试验、加标回收试验、标准差检验以及质量控制图等方式,对实验室环境条件和分析人员技术水平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试验测定检出限低于标准方法检出限;批内和批间变异通过F检验且结果不显著,总标准差结果均小于指标检出限;加标回收率均值为101.7%,质量控制图分布在合理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六价铬 精密度偏性试验 变异分析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