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集对分析的引江济太调水效益综合评价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栋 梁忠民 +2 位作者 常文娟 卜慧 唐甜甜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5-40,共6页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层面构建引江济太调水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评价标准边界值的模糊性,采用模糊集对分析评价模型评估调水工程对受水区的综合影响等级,并与综合指数法对比;用Cronbach系数α检验指标体系内部一致性可信度,...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层面构建引江济太调水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评价标准边界值的模糊性,采用模糊集对分析评价模型评估调水工程对受水区的综合影响等级,并与综合指数法对比;用Cronbach系数α检验指标体系内部一致性可信度,在确定指标权重时,使用博弈论综合赋权法将主观权重(层次分析法)和客观权重(熵值法)集成,得到相对均衡的综合权重。运用上述方法对2014年引江济太调水进行综合评估,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都表明引江济太工程给受水区带来较大的正面影响,但模糊集对分析法用模糊联系度描述评价对象和评价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提供相对丰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太调水工程 效益评估 综合评价 模糊集对分析 博弈论 综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事件重现期计算问题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忠民 卜慧 +2 位作者 刘和昌 胡义明 郦于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共5页
干旱重现期大小是用于评价干旱事件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干旱重现期的计算涉及给定阈值下干旱过程划分(识别)、样本系列分布函数拟合等关键环节,其中干旱阈值的确定是前提。提出以干旱事件的最长调查期为约束条件确定干旱阈值的思路,即... 干旱重现期大小是用于评价干旱事件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干旱重现期的计算涉及给定阈值下干旱过程划分(识别)、样本系列分布函数拟合等关键环节,其中干旱阈值的确定是前提。提出以干旱事件的最长调查期为约束条件确定干旱阈值的思路,即根据样本计算的干旱事件最大重现期不应超过最长调查期,以此为据确定干旱阈值并从样本序列中识别干旱事件。同时,针对因干旱历时样本经验点据"平台式"过度集中而导致的频率曲线适线困难问题,建议采用基于游程理论的游程长度分布函数估计干旱历时概率分布。以青海民和县1932年-2010年的月降雨资料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合Copula函数计算了干旱事件的重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重现期 干旱阈值 干旱历时 干旱烈度 COPULA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汽风速放大计算可能最大暴雨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忠民 季俊杰 +2 位作者 卜慧 刘甜 杨靖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7,24,共5页
我国可能最大暴雨(PMP)计算中,通常采用两种放大方法,即水汽效率放大和水汽风速放大,但一般认为水汽风速放大成果不稳定,结果往往偏大,所以通常只作参考,最后基本上都选取水汽效率的放大结果作为最终的设计成果。借鉴港口工程设计中&qu... 我国可能最大暴雨(PMP)计算中,通常采用两种放大方法,即水汽效率放大和水汽风速放大,但一般认为水汽风速放大成果不稳定,结果往往偏大,所以通常只作参考,最后基本上都选取水汽效率的放大结果作为最终的设计成果。借鉴港口工程设计中"风玫瑰图"概念,对传统水汽风速放大方法进行改进,即先根据研究区域常风向对实测风速资料进行风向分组,对每组风向的典型暴雨进行放大,再从中选取最大值作为水汽风速的放大成果,为PMP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以湖北省咸宁核电厂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并与水汽效率放大方法和传统水汽风速放大方法结果进行了比较,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分析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最大暴雨PMP 水汽风速放大 水汽效率放大 风玫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级水库中长期仿天然水文情势的生态流量多目标调度 被引量:2
4
作者 崔福宁 朱迪 +2 位作者 卜慧 郭卫 汪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针对现有研究较少从水文情势角度开展梯级水库中长期生态流量调度的现状,基于场景缩减(SBR)技术推求的仿天然水文情势生态流量过程,以梯级水库下泄流量与生态流量的动态时间规整(DTW)距离最小为生态目标,以梯级水库发电量最大为发电目标... 针对现有研究较少从水文情势角度开展梯级水库中长期生态流量调度的现状,基于场景缩减(SBR)技术推求的仿天然水文情势生态流量过程,以梯级水库下泄流量与生态流量的动态时间规整(DTW)距离最小为生态目标,以梯级水库发电量最大为发电目标,构建梯级水库多目标生态流量调度模型,并采用“参数模拟−优化”思路求解,选择金沙江中游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和观音岩6座梯级水库,对1953-2015年的旬径流资料开展分析研究,为梯级水库中长期生态流量调度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推求的仿天然水文情势生态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和上下游断面量级差异特征;相较梯级水库原调度方案,优化调度方案可通过径流调节,改善梯级水库中长期生态和发电效益,在不影响生态目标的状态下,可增加511亿kW·h的发电量,相应增幅为1.35%;在不影响发电目标的情况下,可减少134253的DTW距离,相应降幅为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调度 动态时间规整 场景缩减 梯级水库 金沙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20年以来宜昌水文站水文情势改变分析
5
作者 朱迪 崔福宁 +2 位作者 卜慧 汪琳 王含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199,206,共8页
三峡水库自2003年开展蓄水调度以来,已运行20 a,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对下游水文情势产生影响。选择宜昌水文站1950—2022年逐日径流和水位资料,采用MASH滑动平均法、Sen斜率估计法和... 三峡水库自2003年开展蓄水调度以来,已运行20 a,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对下游水文情势产生影响。选择宜昌水文站1950—2022年逐日径流和水位资料,采用MASH滑动平均法、Sen斜率估计法和IHA/RVA法量化评估三峡水库投运以来宜昌水文站水文情势改变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宜昌水文站1—5月份滑动平均流量序列呈现显著上升趋势,9—11月份滑动平均流量序列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6—12月份滑动平均水位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宜昌水文站合计有14个水文改变指标(IHA)发生了高度水文情势改变,整体综合改变度为63.52%,属于中度改变;三峡水库通过径流调蓄,显著增加了年最小流量组分的中值和流量折转次数,且减少年最大1 d流量的中值,进一步反映了三峡水库防洪兴利的综合效益。研究结果可为三峡水库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水文情势 MASH滑动平均法 IHA/RVA法 宜昌水文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0~2022年金沙江上中游河段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6
作者 汪琳 周波 +3 位作者 郭卫 朱迪 卜慧 左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125,共7页
金沙江上中游河段是中国规划建设的重要水电能源基地,探究变化环境下金沙江上中游河川径流演变规律对于促进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非参数检验、滑动t检验法、小波功率法系统研究了金沙江上中游河段的径流演变规律... 金沙江上中游河段是中国规划建设的重要水电能源基地,探究变化环境下金沙江上中游河川径流演变规律对于促进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非参数检验、滑动t检验法、小波功率法系统研究了金沙江上中游河段的径流演变规律,并结合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和基尼系数等指标综合分析了梯级水库建设运行对金沙江中游河段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970~2022年间,金沙江上中游流域的年均流量呈现出不显著上升趋势;流域径流从上游到中游增加幅度越来越大,中游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相较上游增加了24.5%,而径流的突变点越来越滞后,且从上游到中游的径流变化周期显著性降低;梯级水库的投运与水库的蓄洪补枯调节作用不仅使得中游河段来水量更加均匀,波动性减小,且河段径流在丰水期水量下降,而枯水期水量增加,最小月均流量出现时间提前。研究成果可为金沙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径流 演变规律 水库运行 金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流域水资源分析与评价
7
作者 熊明 徐长江 +1 位作者 李威 卜慧 《中国水利》 2024年第23期42-48,共7页
汉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引汉济渭、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水源地,对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随着近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汉江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系统分析其水资源量时空分布特征显得尤... 汉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引汉济渭、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水源地,对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随着近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汉江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系统分析其水资源量时空分布特征显得尤为必要。基于1956—2016年汉江流域降水量和地表水资源量数据,以及2001—2016年汉江流域地下水资源量数据,对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年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汉江流域1956—2016年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897.7 mm,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700~1100 mm;②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深200~900 mm,连续最大4个月径流占全年径流的55%~72%,出现时间大多在7—10月;③流域山丘区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整体而言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占比要高于平原区;④流域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564.0亿m^(3),涉及陕西、湖北、河南、四川、重庆、甘肃6个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分别为251.3亿m^(3)、220.1亿m^(3)、69.46亿m^(3)、3.852亿m^(3)、18.83亿m^(3)和0.4495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流域 时空分析 降水 地表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CS模型在老挝南乌河流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卜慧 邵骏 +1 位作者 欧阳硕 梁忠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88-92,99,共6页
为使SCS模型在老挝境内有更好的适用性,基于老挝南乌河流域下垫面条件及资料情况对SCS模型进行改进,即用前期影响雨量Pa代替前5 d降雨量来反映前期土壤的湿润程度;通过线性内插增加曲线号码CN值的分级数,并重新拟合滞留量S与CN的关系,... 为使SCS模型在老挝境内有更好的适用性,基于老挝南乌河流域下垫面条件及资料情况对SCS模型进行改进,即用前期影响雨量Pa代替前5 d降雨量来反映前期土壤的湿润程度;通过线性内插增加曲线号码CN值的分级数,并重新拟合滞留量S与CN的关系,修订了原模型S值的计算公式。应用结果表明:改进的SCS模型较原模型精度明显提高,可应用于南乌河流域的产流计算,同时可为其他无资料或缺资料地区的降雨径流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计算 无资料地区 改进的SCS模型 南乌河流域 湄公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区径流季节性变化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多尺度相关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邵骏 吴琼 +1 位作者 钱晓燕 卜慧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2-178,共7页
受气候变化影响,近20 a来长江源区径流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以沱沱河为研究区域,采用沱沱河1960—2019年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了长江源区沱沱河季节性径流变化规律,以及季节性降水、气温的变化规律,采用交叉小波变换分析季节性径流与... 受气候变化影响,近20 a来长江源区径流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以沱沱河为研究区域,采用沱沱河1960—2019年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了长江源区沱沱河季节性径流变化规律,以及季节性降水、气温的变化规律,采用交叉小波变换分析季节性径流与降水、气温之间的时频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沱沱河春、夏、秋季径流均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其中春、夏、秋季径流突变点均集中在2006—2008年附近;各季节性降水增加的趋势并不显著,但季节性气温显著上升并延续至今;夏季径流与夏季降水之间的相关程度最为明显,其次为秋季和春季;气温对径流的影响是正相关的,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存在不同的表征,其中以夏季气温和秋季气温对径流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果对揭示气候变化条件下长江源区季节性径流演变规律及其水文响应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季节性变化 沱沱河 降水 气温 交叉小波变换分析 多尺度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青藏高原冰芯记录的长江源区径流重建 被引量:6
10
作者 邵骏 欧阳硕 +2 位作者 郭卫 卜慧 韩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30,37,共8页
近几十年来长江源区河川径流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长江源区径流变化特征对于认识气候变化引起的水文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沱沱河水文站和气象站1960—2019年实测水文气象数据,分析径流演变规律及其与降水、气... 近几十年来长江源区河川径流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长江源区径流变化特征对于认识气候变化引起的水文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沱沱河水文站和气象站1960—2019年实测水文气象数据,分析径流演变规律及其与降水、气温、蒸发等气象因素间的关系。采用青藏高原5根冰芯δ(18)^O记录与冰芯积累量,分析了不同冰芯间δ(18)^O记录、冰芯积累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冰芯记录与沱沱河径流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重建沱沱河水文站1900—1960年10 a滑动平均径流系列,并初步分析100多年来沱沱河径流的丰枯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沱沱河水文站年径流在2002年前后发生显著增加的趋势,长江源区气温急剧上升导致的冰川和积雪融水增多是长江源区流量急剧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重建沱沱河1900年以来径流系列表明,长江源区经历了多次的丰枯交替变化,径流变化规律与青藏高原3次气候突变时间点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对揭示气候变化条件下长江源区河川径流演变规律及其水文响应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水资源 冰芯记录 青藏高原 长江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区基流变化规律及其气象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邵骏 熊莹 +1 位作者 卜慧 王政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1-65,71,共6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源区水资源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由此导致河川基流也产生相应改变。以长江源区为研究区域,利用1957~2020年实测水文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改进加里宁法计算长江源区河川基流,分析基流变化规律,探讨影响基流变化的气象... 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源区水资源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由此导致河川基流也产生相应改变。以长江源区为研究区域,利用1957~2020年实测水文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改进加里宁法计算长江源区河川基流,分析基流变化规律,探讨影响基流变化的气象因素及相应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源区直门达水文站1957~2020年多年平均河川基流量为53.4亿m 3,2008年以后长江源区基流呈现突变增加的趋势。长江源区基流增加原因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降水增加引起的径流增加从而导致基流增加,一部分是气温升高引起的基流增加。长江源区近20 a来整体呈现暖湿化趋势,降水是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降水增加直接造成地下水补给量增加,而气温升高有助于冰川、积雪和冻土融化,对基流的补给起到促进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揭示气候变化条件下长江源区河川径流组成及其水文响应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变化 气象因素 改进加里宁法 长江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象协变量的非一致性设计枯水流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涛 欧阳硕 +3 位作者 李帅 王琨 卜慧 闫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31,36,共7页
研究非一致性条件下枯水流量设计值对流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今常用的时变矩法推求出的每年一个设计值很难用于实际。选取渭河流域实测枯水流量序列作为实例进行研究,将气象协变量引入到枯水流量频率分析,结合重现期的期望... 研究非一致性条件下枯水流量设计值对流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今常用的时变矩法推求出的每年一个设计值很难用于实际。选取渭河流域实测枯水流量序列作为实例进行研究,将气象协变量引入到枯水流量频率分析,结合重现期的期望超过次数(Expected Number of Exceedances,ENE)概念推求非一致性条件下枯水流量设计值,并与传统以时间为协变量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协变量情况下非一致性设计枯水流量相比于一致性结果存在明显差别,且以气温和降水为协变量的非一致性设计结果相比于时间为协变量更为合理。研究所得设计结果可为流域枯水期水资源管理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枯水流量 非一致性 时变矩法 重现期 期望超过次数(ENE) 协变量 渭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