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参数估计方法在土壤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1
作者 冯薇 南统超 施睿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土壤参数是模拟和计算土壤含水量等状态数据的重要因子,对农业管理及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土壤系统变饱和与非线性特征,现有主流数据同化方法估计土壤参数时仍面临挑战。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参数估计方法(Parameter Estimator w... 土壤参数是模拟和计算土壤含水量等状态数据的重要因子,对农业管理及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土壤系统变饱和与非线性特征,现有主流数据同化方法估计土壤参数时仍面临挑战。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参数估计方法(Parameter Estimator with Deep Learning,PEDL)对土壤参数进行反演估计,通过两个理想算例验证PEDL估计土壤参数的效果,并与集合平滑多数据同化方法(Ensemble Smoother with Multiple Data Assimilation,ESMDA)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EDL能成功识别观测数据与待估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无需迭代即可逼近土壤参数的真实值;PEDL获得的参数后验分布范围相较于ESMDA明显缩小;与迭代5次的ESMDA方法相比,PEDL估计结果不确定性更低,且总调用次数更少。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土壤参数估计的精度,可有效提升土壤状态及相关农业模型预测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参数 深度学习 数据同化 集合平滑 非饱和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湿地退化空间分布特征及预测分析
2
作者 鲁春辉 荣树杰 +5 位作者 杨杰 谢一凡 叶逾 沈城吉 徐腾 南统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8,共10页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大面积超采,导致该地区发生湿地退化的生态环境地质灾害。以保定市为研究区,基于2000、2005、2010、201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的湿地分布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明研究区部分区域存在湿地退化现象...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大面积超采,导致该地区发生湿地退化的生态环境地质灾害。以保定市为研究区,基于2000、2005、2010、201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的湿地分布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明研究区部分区域存在湿地退化现象,进一步采用Python语言构建马尔科夫模型,分别模拟自然演化情景、超采加剧情景、自然补给情景下2025年研究区湿地的演变趋势,并根据演变趋势进行相应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研究区湿地总面积呈现减少趋势,湿地退化现象严重;2010—2020年湿地总面积开始增加,研究区的湿地退化现象得以缓解。与2020年相比,2025年研究区自然演化情景下湿地面积增加16.23 km^(2),但在安新县、阜平县、曲阳县和唐县的退化现象仍较为严重;超采加剧情景下湿地面积减少13.94 km^(2),开采点周围区域发生显著的湿地退化现象;自然补给情景下湿地面积将随着降雨等级的提高分别增加21.68、27.32、32.82 km^(2),湿地退化现象的缓解程度也随之不断增强。本研究结果对湿地保护与管理以及地下水超采的治理管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退化 地下水超采 马尔科夫模型 预测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超采管控体系及水量水位双控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腾 王以鹏 +4 位作者 叶逾 谢一凡 沈城吉 南统超 鲁春辉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5,81,共10页
以《地下水管理条例》中空间管控和目标管控思想为指导,分类梳理了地下水超采管控体系和水量水位双控体系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地下水超采管控体系研究与我国具体国情结合日益紧密,但目前相关管理制度与规范仍亟待完善;地下水超采管控体... 以《地下水管理条例》中空间管控和目标管控思想为指导,分类梳理了地下水超采管控体系和水量水位双控体系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地下水超采管控体系研究与我国具体国情结合日益紧密,但目前相关管理制度与规范仍亟待完善;地下水超采管控体系明确了已发生超采区域的划分标准,但缺少统一且全面的地下水资源管控区划标准;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体系克服了由于水位或水量单方面控制、未考虑地下水水位与水量的内在联系、难以有效缓解由水位或水量变化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局限性;水量水位双控体系研究的难点在于通过监管点状分布的水位控制面状分布的开采量,建议通过管理特定时间的水位控制一定时段的地下水开采量,或通过管理面状开采量来对点状水位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超采管控 地下水管理 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