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的监测 被引量:22
1
作者 南文金 黄健强 +2 位作者 胡鸿惠 吴静波 彭国良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3,共4页
为了对某猪场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做出评估并进一步优化免疫程序,应用猪瘟疫苗抗体阻断ELSIA检测试剂盒对该场不同日龄仔猪及育肥猪的猪瘟疫苗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对抗体合格率、平均阻断率和变异系数统计分析。检测数据显示,该猪场猪瘟免疫... 为了对某猪场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做出评估并进一步优化免疫程序,应用猪瘟疫苗抗体阻断ELSIA检测试剂盒对该场不同日龄仔猪及育肥猪的猪瘟疫苗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对抗体合格率、平均阻断率和变异系数统计分析。检测数据显示,该猪场猪瘟免疫空白期过长,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合格率较低,增加了感染猪瘟病毒的风险,应及时进行猪瘟免疫程序的优化。猪瘟疫苗抗体水平监测对猪瘟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规模化猪场开展猪瘟疫苗抗体检测,制定合理的免疫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抗体水平 免疫程序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地区新生仔猪腹泻病原学调查及PEDV ORF3基因分子特征和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南文金 胡鸿惠 +3 位作者 吴静波 黄健强 彭国良 肖正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69-1777,共9页
为了解粤北地区新生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原,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2015年粤北地区6个规模化猪场31份新生仔猪腹泻样品进行了猪流行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PoRV)检测,并对5株PEDV流行毒株ORF... 为了解粤北地区新生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原,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2015年粤北地区6个规模化猪场31份新生仔猪腹泻样品进行了猪流行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PoRV)检测,并对5株PEDV流行毒株ORF3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病原检测结果显示,83.87%(26/31)样品为PEDV阳性,没有检测到TGEV和PoRV阳性样品。对PEDV ORF3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个流行毒株ORF3基因全长均为675bp,相互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8.7%~100.0%,与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4.5%~100.0%,多个核苷酸位点发生了共同突变。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PEDV可分为两个基因群,粤北地区流行的PEDV与2013-2015年间在中国部分地区、东南亚、北美洲和欧洲流行的PEDV遗传关系较近,位于基因1群中的同一个亚群,而2011-2012年中国流行的PEDV主要毒株及疫苗毒株则归类于另外两个基因亚群。结果表明,粤北地区新生仔猪腹泻主要是由PEDV感染引起的,PEDV基因随着时间推移呈现不断进化和变异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仔猪腹泻 病原学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ORF3基因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地区仔猪腹泻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南文金 黄健强 +3 位作者 吴静波 胡鸿惠 彭国良 肖正中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129-134,共6页
采用PCR方法对56株仔猪黄白痢源大肠杆菌肠毒素和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相关毒力因子STa、STb、LT和irp2进行检测,进而根据毒力因子基因型对部分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38株受试菌检测到毒力因子,其中STa基因阳性率为3.57%,STb... 采用PCR方法对56株仔猪黄白痢源大肠杆菌肠毒素和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相关毒力因子STa、STb、LT和irp2进行检测,进而根据毒力因子基因型对部分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38株受试菌检测到毒力因子,其中STa基因阳性率为3.57%,STb基因阳性率为53.57%,LT基因阳性率为7.14%,irp2基因阳性率为21.43%,检测的毒力因子表现为5种基因型,主要的毒力因子基因型是STb和STb+irp2。致病性试验显示毒力基因阳性菌株均对小白鼠具有致病性。结果表明,粤北地区致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流行的主要毒力因子为STb,其次为irp2、少数菌株携带STa和LT毒力因子,相关毒力基因检测可以作为快速确定大肠杆菌致病性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肠毒素 强毒力岛 毒力基因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分子生物学与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南文金 王清华 +2 位作者 吴晓东 包静月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期62-65,共4页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小反刍动物一种重要的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的广泛流行,给世界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该病2007年...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小反刍动物一种重要的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的广泛流行,给世界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该病2007年第一次在我国报道后,更应加强对它的研究。文章主要叙述了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情况,特别是主要基因特征和结构蛋白的功能,并对小反刍兽疫疫苗的使用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基因 蛋白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痘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南文金 王清华 +3 位作者 陆则基 陈飞 赵文姬 王志亮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0期61-64,共4页
山羊痘病毒(GPV)为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一个成员,基因组呈线性,全长约150kb,编码147个开放阅读框。GPV的胸苷激酶基因是复制非必需基因,插入外源基因而不影响病毒复制,TK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可以作为构建重组病毒的同源臂。GPV宿主范... 山羊痘病毒(GPV)为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一个成员,基因组呈线性,全长约150kb,编码147个开放阅读框。GPV的胸苷激酶基因是复制非必需基因,插入外源基因而不影响病毒复制,TK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可以作为构建重组病毒的同源臂。GPV宿主范围小,对人不具有感染性,对外源基因的耐受性强,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活病毒载体。国外的研究人员已经构建了多种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GPV,我国的相关研究刚刚起步,随着对GPV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重组GPV病毒在预防反刍动物疫病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痘病毒 基因组 载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的重组山羊痘病毒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6
6
作者 南文金 王清华 +3 位作者 赵永刚 吴晓东 包静月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7期33-35,39,共4页
将小反刍兽疫病(PPRV)毒糖蛋白基因H插入到山羊痘病(GPV)毒通用转移载体PtkPgpt-egfpP启动子P7.5的下游,构建了重组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PtkPgpt-egfpPpprv-H。该重组转移载体转染感染山羊痘病毒疫苗株的绵羊睾丸细胞中,通过同源重组获得... 将小反刍兽疫病(PPRV)毒糖蛋白基因H插入到山羊痘病(GPV)毒通用转移载体PtkPgpt-egfpP启动子P7.5的下游,构建了重组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PtkPgpt-egfpPpprv-H。该重组转移载体转染感染山羊痘病毒疫苗株的绵羊睾丸细胞中,通过同源重组获得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通过纯化和PCR鉴定,证明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插入到山羊痘病毒基因组中。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PPRVH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的免疫原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H基因 山羊痘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环病毒流行病学及致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南文金 娄高明 胡鸿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6-189,共4页
猪细环病毒(Torque teno sus virus,TTSuV)1999年由美国学者报道,随后多个国家都相继证实了该病毒在猪群中广泛存在。文章就猪细环病毒流行范围、病毒遗传变异、易感动物、传播途径和其致病性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猪细环病毒 流行病学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南文金 娄高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0-123,共4页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细环病毒(TTV)混合感染情况,用PCR方法对来自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和广西五省区的193份猪组织样品进行PCV-2、TTV-1和TTV-2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CV-2感染率为61.1%(118/193),PCV-2和TTV-1混合感染率为3...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细环病毒(TTV)混合感染情况,用PCR方法对来自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和广西五省区的193份猪组织样品进行PCV-2、TTV-1和TTV-2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CV-2感染率为61.1%(118/193),PCV-2和TTV-1混合感染率为32.1%(62/193),PCV-2和TTV-2混合感染率为16.9%(32/193),3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9.8%(19/193),2006年PCV-2和TTV的混合感染率最高。由此可见,目前猪群中存在PCV-2和猪TTV的混合感染,PCV-2和TTV-1型混合感染率高于和TTV-2型的混合感染率,且存在一定比例的三重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猪细环病毒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gpt和EGFP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南文金 王清华 +2 位作者 吴晓东 赵永刚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2期31-34,共4页
在包含山羊痘病毒(Goatpox virus,GPV)疫苗株复制非必需区TK(Thymidine kinase)基因和背靠背启动子的质粒PtkPP的两个启动子下游插入EGFP(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构建了质粒PtkPegfpP和PtkPPegfp,这两个重组质粒分别瞬时转染LT细胞,验... 在包含山羊痘病毒(Goatpox virus,GPV)疫苗株复制非必需区TK(Thymidine kinase)基因和背靠背启动子的质粒PtkPP的两个启动子下游插入EGFP(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构建了质粒PtkPegfpP和PtkPPegfp,这两个重组质粒分别瞬时转染LT细胞,验证了启动子P11和P7.5能成功表达EGFP基因后,在PtkPP启动子P11的下游插入gpt(黄嘌呤鸟嘌呤磷酸转移酶)基因和EGFP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tkPgpt-egfpP,该重组质粒和GPV同源重组获得重组病毒rGPV-PtkPgpt-egfpP,利用MPA(霉芬酸)阻断核酸代谢途径筛选到稳定表达EGFP基因的重组GPV。为进一步开展GPV活载体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山羊痘病毒 TK基因 gpt基因 EGFP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免疫程序优化及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南文金 黄健强 +2 位作者 吴静波 胡鸿惠 彭国良 《猪业科学》 2016年第8期68-69,共2页
为了提高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增强猪群抵抗猪瘟病毒感染能力,采用ELISA方法对某猪场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进行监测,根据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对猪瘟疫苗首免日龄由原来的20日龄调整为35日龄,二免日龄由60日龄调整为65日龄。连续两批商品猪的... 为了提高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增强猪群抵抗猪瘟病毒感染能力,采用ELISA方法对某猪场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进行监测,根据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对猪瘟疫苗首免日龄由原来的20日龄调整为35日龄,二免日龄由60日龄调整为65日龄。连续两批商品猪的猪瘟抗体监测数据表明,免疫程序调整后猪群的猪瘟抗体合格率上升,变异系数下降,疫苗免疫效果提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母源抗体 免疫程序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通用型和2型双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静波 南文金 +4 位作者 黄健强 胡鸿惠 彭国良 彭凌 董小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8-377,共10页
为快速区分检测猪链球菌血清型2型和其他血清型,以猪链球菌的保守基因gdh和2型特异性基因cps2J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猪链球菌通用型和2型特异性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与常规PCR方法一起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 为快速区分检测猪链球菌血清型2型和其他血清型,以猪链球菌的保守基因gdh和2型特异性基因cps2J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猪链球菌通用型和2型特异性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与常规PCR方法一起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在1.5h内可完成猪链球菌和2型猪链球菌同时检测,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可达5拷贝数,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批内和批间CV均小于1.25%。对67份临床样品检测显示猪链球菌和2型猪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79.1%和35.8%,与常规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2.5%和89.6%,kappa值为0.800和0.757,具有极好的一致性。成功建立了灵敏、特异和稳定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实现了猪链球菌和2型猪链球菌同时及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2型猪链球菌 双重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蓝耳病抗体水平及其与病毒血症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静波 黄健强 +2 位作者 南文金 胡鸿惠 彭国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143-150,共8页
蓝耳病是全球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所面临的共同难题,现仍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而疫苗免疫是控制该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为了解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的蓝耳病抗体水平,对该地区4家猪场382份血清样品进行ELISA检测,并设计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血... 蓝耳病是全球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所面临的共同难题,现仍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而疫苗免疫是控制该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为了解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的蓝耳病抗体水平,对该地区4家猪场382份血清样品进行ELISA检测,并设计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血清中的病毒RNA进行检测,以初步探讨猪群抗体水平与病毒血症的关系。结果显示: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的蓝耳病抗体阳性率为82.9%,平均S/P值为1.59;但抗体水平离散度较大,4家猪场抗体水平的变异系数均高于25%。经灵敏度为10-1.5 TCID50/m L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显示,猪群病毒血症发生率为12.4%,其中抗体水平不稳定群中病毒血症发生率为16.7%,明显高于抗体稳定群的7.3%。研究表明,粤北地区地区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效价较高,但均一性差,蓝耳病发病的可能性较大;同时抗体不稳定猪群出现病毒血症的概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耳病 PRRSV 抗体水平 病毒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一步法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鸿惠 南文金 +2 位作者 黄健强 吴静波 彭国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79-2284,共6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用于临床腹泻病例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快速检测的一步法双重RT-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PEDV和TGEV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两对特性引物,经最佳反应条件的优化和选择,结果显示,该...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用于临床腹泻病例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快速检测的一步法双重RT-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PEDV和TGEV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两对特性引物,经最佳反应条件的优化和选择,结果显示,该一步法双重RT-PCR检测方法能同时特异性扩增PEDV和TGEV,该方法可检测到稀释度1×10-5的疫苗毒。应用本方法检测2015年度实验室收集的疑似样品,PEDV阳性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临床PEDV和TGEV的快速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 双重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毒力因子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静波 南文金 胡鸿惠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7-100,共4页
猪链球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病原,能够引发人脑膜炎和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随着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增多,并出现小范围暴发趋势,人们对猪链球菌致病机制的重视度明显增加。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大量毒力因子被检测出来,部分毒力因子已明确... 猪链球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病原,能够引发人脑膜炎和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随着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增多,并出现小范围暴发趋势,人们对猪链球菌致病机制的重视度明显增加。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大量毒力因子被检测出来,部分毒力因子已明确被证实参与猪链球菌感染与发病过程。论文主要论述猪链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介绍参与猪链球菌定植、传播、致病过程的毒力因子,并重点讨论了相关毒力因子在对应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尝试将毒力因子与致病机制相结合进行分析。通过总结毒力因子与致病机制的相关性,为猪链球菌具体致病机制的研究及猪链球病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人兽共患病 毒力因子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弱毒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鸿惠 南文金 +1 位作者 龚中贵 彭国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6期69-72,共4页
分析了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的使用现状,从疫苗毒株的选择、野毒株的分离和培养、毒株的致弱、疫苗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等方面综述了猪流行腹泻弱毒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开展猪流行腹泻疫苗的研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弱毒疫苗 毒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舍空气病原微生物与环境通风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鸿惠 彭国良 南文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755-5757,5760,共4页
在介绍生猪生产环境控制因素的基础上,综述了猪舍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种类、猪舍环境通风控制、评价方法、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微生物 气溶胶 环境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一种家养和野生小反刍动物的瘟疫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则基 赵文姬 +4 位作者 南文金 吴晓东 刘雨田 包静月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8-50,共3页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具有极高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在非洲、中东以及南亚许多国家发生,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对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诊断、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病原学 流行病学 诊断技术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商品仔猪传代肾细胞株的培育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鸿惠 吴静波 +2 位作者 黄健强 南文金 于文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6-593,共8页
细胞系是动物病毒分离培养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现代商品化仔猪肾脏为原始材料,拟培育新的细胞系用于动物病毒的分离和培养。利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相结合方法,分离纯化仔猪肾上皮细胞,并在体外进行传代培养和筛选。结果显示,试验成... 细胞系是动物病毒分离培养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现代商品化仔猪肾脏为原始材料,拟培育新的细胞系用于动物病毒的分离和培养。利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相结合方法,分离纯化仔猪肾上皮细胞,并在体外进行传代培养和筛选。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得到一株可以连续传代的细胞株,命名为SDPK-D,且已在体外连续传代90代。SDPK-D细胞株F33和F83代倍增时间分别为40.9和32.7h,细胞活率分别为97.55%和98.86%,8h细胞贴壁率分别为91.67%和97.06%。在该细胞株接种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流感病毒(SI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病料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本研究首次针对现代商品猪培育出一株可以在体外连续传代的细胞株,并对多种动物病毒敏感,为相关动物病毒的分离培养提供了新的细胞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肾细胞 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 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2015年粤北规模猪场H1亚型猪流感血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鸿惠 黄健强 +2 位作者 南文金 吴静波 彭国良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5-128,共4页
为调查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H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流行和感染情况,采用H1亚型猪流感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2014年-2015年采自粤北25个未进行SIV免疫的规模化猪场的376份猪血清。结果表明,2014年和2015年H1亚型猪流感感染总抗体率分别为13.04%和... 为调查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H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流行和感染情况,采用H1亚型猪流感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2014年-2015年采自粤北25个未进行SIV免疫的规模化猪场的376份猪血清。结果表明,2014年和2015年H1亚型猪流感感染总抗体率分别为13.04%和14.58%,而1月~3月的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05%和25.00%。该地区H1亚型猪流感感染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1月~3月感染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该地区冬季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 抗体阳性率 H1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