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以监测和预测癌症疗效的分子诊断 被引量:15
1
作者 南娟(翻译) 曹志成(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637-641,共5页
“……许多研究证实,研发分子诊断生物标记物来监测和预测各种癌症的疗效是切实有效的……未来的研究重点是促使标记物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
关键词 癌症生物标记物 循环肿瘤细胞 分子诊断 预测标记物 治疗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的个体化靶向治疗 被引量:12
2
作者 南娟(翻译) 曹志成(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I0004-I0017,共14页
由于每一肺癌患者在临床特征、预后、治疗反应和耐受性方面的进展都是独特的,所以肺癌被认为是异质性疾病。个体化用药是指运用标志物来预测哪些患者更易获益于某种治疗。对于肺癌而言,日趋完善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 由于每一肺癌患者在临床特征、预后、治疗反应和耐受性方面的进展都是独特的,所以肺癌被认为是异质性疾病。个体化用药是指运用标志物来预测哪些患者更易获益于某种治疗。对于肺癌而言,日趋完善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新发现的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间变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ke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是重要的治疗靶标。本综述包括EGFR和EML4-ALK活化的机制、预测性生物标记物、耐药的机理和已有的靶向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本文将通过总结基于生物标记物筛选患者而进行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来探讨EGFR和ALK靶向治疗的疗效。此外,由于革命性的测序和系统生物学技术会为癌症的分子特征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解,有助于为更适宜靶向治疗的患者提供更精确的区分从而提供更有前景的个体化治疗,本综述也将包括这些技术。同时,非亚裔人群中EGFR和ALK相对较低的突变发生率和突变患者反应的缺乏限制了靶向于EGFR或ALK的治疗的应用。测序和系统生物学策略则可能为这些患者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 生物标记物 EGFR 肺癌 新一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相关遗传变异的新进展及其在诊断研发中的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南娟(翻译) 曹志成(校对) William CS CHO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9-83,共5页
"了解更多癌症相关的遗传变异可能有助于癌症的预防和早期诊断,以及为癌症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方案开辟新途径。"
关键词 癌症诊断 拷贝数目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 CNV) 遗传变异 全基因组关联(genome-wide association GWA) 小分子RNA(microRNA miRNA) 罕见变异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IV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临床实践指南更新 被引量:43
4
作者 Christopher G. AZZOLI Sherman Baker JR +21 位作者 Sarah TEMIN William PAO Timothy ALIFF Julie BRAHMER David H. JOHNSON Janessa L. LASKIN Gregory MASTERS Daniel MILTON Luke NORDQUIST David G. PFISTER Steven PIANTADOSI Joan H. SCHILLER Reily SMITH Thomas J. SMITH John R. STRAWN David TRENT Giuseppe GIACCONE 丁燕(翻译) 南娟(翻译) 刘谦(翻译) 周清华(校对) 陈军(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71-189,共19页
本文旨在为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新版推荐。本文资料检索源自2002年以来公布的相关随机试验文献。此指南范围限于化疗与生物治疗。更新委员会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推荐更新。162篇文献符合标准被纳入参考。本推荐... 本文旨在为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新版推荐。本文资料检索源自2002年以来公布的相关随机试验文献。此指南范围限于化疗与生物治疗。更新委员会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推荐更新。162篇文献符合标准被纳入参考。本推荐基于可改善总生存期的治疗方法。仅改善无进展生存期的治疗方法推动了对毒性及生存质量的监测。对于体力状态评分为0分或1分患者的一线治疗,可推荐以铂类为基础的细胞毒性药物的两药联用。对铂类治疗有禁忌的患者,可采用非铂类细胞毒性两药联合。对于体力状态评分为2分的患者,单一细胞毒性药物即可。对于疾病进展或经过4个周期的治疗仍对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应停止一线细胞毒性化疗。即使在6个周期后患者对治疗仍有反应,亦应停止两药细胞毒性化疗。对于伴有明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患者,可推荐一线采用吉非替尼治疗;对于EGFR突变为阴性或不明确的患者,细胞毒性化疗更佳。除具有特定临床特征的患者外,可推荐贝伐单抗与卡铂-紫杉醇联用。对于通过免疫组化证实EGFR阳性的肿瘤患者,可推荐西妥昔单抗与顺铂-长春瑞滨联用。多西紫杉醇、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或培美曲塞被推荐作为二线治疗。对于未曾接受过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可推荐厄洛替尼作为三线治疗。现有数据不足以推荐常规三线采用细胞毒性药物。已有的证据也不足以推荐常规应用分子标记物选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非小细胞肺癌 选择化疗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细胞毒性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RECEPTOR 肺癌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s作为癌症预测和预后标志物的巨大潜能
5
作者 南娟(翻译) 曹志成(校对) William CS CHO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I0003-I0006,共4页
“因为不同癌症疗法对不同亚型患者有效,所以急需新型预测和预后标志物来提高癌症患者的疗效。”miRNAs作为细胞通路的重要调控因子,在癌变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最近研究已鉴定出许多潜在癌症标志物的miRNAs,部分miRNAs起癌基因、抑... “因为不同癌症疗法对不同亚型患者有效,所以急需新型预测和预后标志物来提高癌症患者的疗效。”miRNAs作为细胞通路的重要调控因子,在癌变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最近研究已鉴定出许多潜在癌症标志物的miRNAs,部分miRNAs起癌基因、抑癌基因或转移调节因子的作用。因为不同癌症疗法对不同亚型患者有效,所以急需新型预测和预后标志物来提高癌症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癌症 小分子RNA MIRNA 预测标志物 预后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症、肿瘤微环境与癌变 被引量:56
6
作者 Tamas A. Gonda Shuiping Tu +3 位作者 Timothy C. Wang 丁燕(翻译) 南娟(翻译) 刘谦(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022-1031,共10页
某些肿瘤发生前或发生时常有慢性炎症。抗炎疗法在癌症的预防及治疗中也显现出一定的疗效。创伤愈合演变为癌症前兆的具体机理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证实,炎症介质、炎症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癌变之间存在病原学关系。潜在的炎症... 某些肿瘤发生前或发生时常有慢性炎症。抗炎疗法在癌症的预防及治疗中也显现出一定的疗效。创伤愈合演变为癌症前兆的具体机理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证实,炎症介质、炎症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癌变之间存在病原学关系。潜在的炎症过程可通过不同的机理影响肿瘤间室与癌症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症 肿瘤微环境 骨髓源细胞 胃癌 肌成纤维细胞 髓源性抑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学如何诠释人肿瘤转移microRNA的新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Amaia Lujambio Manel Esteller +2 位作者 南娟(翻译) 丁燕(翻译) 孙丹(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907-914,共8页
转移过程的特征是肿瘤细胞可通过血液系统播散到远端组织,然后这些变异的细胞在那里增殖,并形成继发性肿瘤,这也是肿瘤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近年来,一系列重要的肿瘤相关基因陆续被报道,如钙粘素、层粘连蛋白、乙酰肝素硫酸盐、... 转移过程的特征是肿瘤细胞可通过血液系统播散到远端组织,然后这些变异的细胞在那里增殖,并形成继发性肿瘤,这也是肿瘤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近年来,一系列重要的肿瘤相关基因陆续被报道,如钙粘素、层粘连蛋白、乙酰肝素硫酸盐、蛋白水解酶、血管生成抑制剂等。但是,这些基因在肿瘤转移中发生改变的机制尚不明了,因为尽管它们的表达普遍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MICRORNAS DNA去甲基化药物 组蛋白去乙酰 化抑制剂 表观遗传学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加速癌症转移的驱动力 被引量:26
8
作者 Yadi WU Binhua P.ZHOU +2 位作者 丁燕(翻译) 南娟(翻译) 刘谦(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1194-1201,共8页
肿瘤微环境在癌变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共识。炎症组分存在并有助于肿瘤增殖、血管生成、转移以及对激素和化疗的抵抗。本文聚焦炎症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我们关注促炎因子特别是细胞因子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了解... 肿瘤微环境在癌变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共识。炎症组分存在并有助于肿瘤增殖、血管生成、转移以及对激素和化疗的抵抗。本文聚焦炎症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我们关注促炎因子特别是细胞因子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了解炎症促进肿瘤转移的机制将为癌症治疗带来创新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上皮-间质转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Corey LANGER Jean-Charles SORIA +1 位作者 南娟(翻译) 丁燕(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924-936,共13页
采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联合细胞毒性药物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化一线治疗的疗效已达到相应的平台。作用于特定通路的新型分子靶向药物逐渐成为治疗NSCLC的有效药物;某些药物的III期试验已取得阳性... 采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联合细胞毒性药物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化一线治疗的疗效已达到相应的平台。作用于特定通路的新型分子靶向药物逐渐成为治疗NSCLC的有效药物;某些药物的III期试验已取得阳性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证实,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抗体贝伐珠单抗抑制VEGF通路,以及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或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靶向作用于EGFR通路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方案,均可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可导致肿瘤细胞存活和增殖的信号处理过程不同,为靶向作用于多种信号通路为有效的抗癌治疗策略提供了依据。因此,分子靶向药物的合理联用可能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并可成为对标准化疗耐药或不能耐受标准化疗的患者的可替代的治疗选择。目前的挑战在于明确应探寻哪些分子实体,以及它们的最佳联合方案。本综述旨在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抑制血管生成和EGFR信号作为治疗NSCLC的有效的非化疗方案的潜在临床疗效。其它可阻滞EGFR和血管生成通路以及互补信号通路的新型药物的联合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较轻的毒副作用,有可能为晚期NSCL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选择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毒性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 一线治疗 recepto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分子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s在肺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William CS CHO 南娟(翻译) +1 位作者 丁燕(翻译) 曹志成(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312-1315,共4页
"这些miRNAs在血清中的高表达是非小细胞肺癌的血液生物标记物……" 肺癌居全球癌症死亡原因的首位,但迄今尚无有效针对这一致命疾患的诊断和预测性生物标记物。新证据表明,miRNAs具有以细胞周期依赖性方式调节转录及翻译的潜能,这... "这些miRNAs在血清中的高表达是非小细胞肺癌的血液生物标记物……" 肺癌居全球癌症死亡原因的首位,但迄今尚无有效针对这一致命疾患的诊断和预测性生物标记物。新证据表明,miRNAs具有以细胞周期依赖性方式调节转录及翻译的潜能,这为我们在分子水平深入理解癌症开拓了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周期依赖性 生物标记物 死亡原因 分子水平 新证据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研究进展:第100届AACR年会见闻 被引量:4
11
作者 William CS Cho 南娟(翻译) +1 位作者 丁燕(翻译) 曹志成(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1188-1193,共6页
本文将综述2009年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第100届年会的主要报告,并讨论各项科研成果,以及它们对临床实践和在研临床试验的影响。在这些报告中,靶向治疗的预测性生物标记物的相关报道让适当患者选择合适药物变得可行。通过对体细胞基因... 本文将综述2009年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第100届年会的主要报告,并讨论各项科研成果,以及它们对临床实践和在研临床试验的影响。在这些报告中,靶向治疗的预测性生物标记物的相关报道让适当患者选择合适药物变得可行。通过对体细胞基因拷贝数改变、基因组重排及序列突变进行分析,癌基因组的研究结果在深入揭示多种癌症的发病机制中显示了重要作用。有报告再次证实癌干细胞在治疗性抵抗、促血管生成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有报告从不同角度对各种癌症类型中癌干细胞生物学的认识作了介绍。有报告对小分子RNA(microRNA)改变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除癌细胞研究外,研究人员已开始观察肿瘤细胞与其周围环境的信息交流。有报告介绍了肿瘤微环境与炎症方面的最新成果。有报告陈述了纳米技术和生物标记物发现的最新进展。此外,大会上有些临床试验结果支持应用新的靶向治疗方法,而有些研究者则致力于采用现有药物和方法进行癌症预防。本文将对2009年AACR年会的上述及其它重要报告进行讨论,旨在为读者提供全球最重要癌症研究会议上的癌症研究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组 癌干细胞 临床试验 小分子RNA 纳米技术 预测性生物标记物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与转化医学:用以癌症诊断、预后和疗效预测的分子生物标记物 被引量:9
12
作者 William CS CHO 南娟(翻译) 曹志成(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I0003-I0006,共4页
“生物医学研究的最新技术进展使鉴定多种分子生物标记物变得更加容易,有助于促进癌症筛查和检测……通过允许医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来提高癌症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癌症 分子生物标记物 肿瘤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组学 转化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抑制与肿瘤转移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Bevin C. English Douglas K. Price +3 位作者 William D. Figg 南娟(翻译) 丁燕翻译) 刘谦(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915-916,共2页
自2004年,封闭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人源单抗贝伐单抗(bevacizumab)被正式批准后,抗血管生成治疗便被用于治疗某些特定肿瘤,如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除贝伐单抗外,食品药品... 自2004年,封闭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人源单抗贝伐单抗(bevacizumab)被正式批准后,抗血管生成治疗便被用于治疗某些特定肿瘤,如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除贝伐单抗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还批准了另外两种抗血管生成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和舒尼替尼(sunitinib),这两者均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靶向作用于VEGF受体,尤其是VEGFR2。然上述3种药品虽已被批准,但抗血管生成治疗仍未达到预期效果。许多临床获益很短暂,大量临床试验还显示,应用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病人的生存期虽有所延长,但延长仅有数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DC101 缺氧 转移 侵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作为肺癌分子诊断工具的前景与挑战 被引量:3
14
作者 William CS CHO 丁燕(翻译) +1 位作者 南娟(翻译) 曹志成(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I0003-I0005,共3页
“在过去的十年里,miRNA已成为调节基因表达的关键分子之一。它几乎涉及肺癌癌变的每一个进程,包括肿瘤进展、血管新生、侵袭和转移。”
关键词 早期诊断 肺癌 小分子RNA 分子诊断 预测性标志物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作为肺癌的治疗靶标 被引量:1
15
作者 William CS CHO 南娟(翻译) 曹志成(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I0001-I0003,共3页
肺癌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亟待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microRNAs已成为调节基因表达的关键因子之一。许多研究表明,microRNAs几乎参与肺癌癌变过程的每一阶段,包括肿瘤的发展、细胞凋亡、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以及抗癌药物的耐药... 肺癌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亟待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microRNAs已成为调节基因表达的关键因子之一。许多研究表明,microRNAs几乎参与肺癌癌变过程的每一阶段,包括肿瘤的发展、细胞凋亡、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以及抗癌药物的耐药。MicroRNA的强制表达或抑制可调节癌变过程中的生物学改变,表明了microRNAs在肺癌中具有治疗潜能。本社论总结调节肺癌癌变过程的一些重要microRNAs的最新报道,并阐释其作用机制,介绍一些调控microRNAs作用的方法,并探讨了microRNAs作为肺癌治疗靶标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抑制剂 锁核酸 肺癌 miRNA(microRNA) miRNA疗法 治疗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