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车坳陷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裂缝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
1
作者 卫欢 单长安 +4 位作者 朱松柏 黄钟新 刘汉广 朱兵 吴长涛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根据岩心、铸体薄片、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库车坳陷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探讨了其对储层物性和油气聚集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库车坳陷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为典型... 根据岩心、铸体薄片、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库车坳陷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探讨了其对储层物性和油气聚集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库车坳陷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主要发育剪切缝和张性裂缝,且以高角度缝和直立缝为主,未充填和半充填裂缝占比较大;克深A、克深B气藏裂缝的平面分布差异主要由构造位置和应力演化的不同所导致,其中克深A气藏裂缝有效性优于克深B气藏。②研究区不同构造部位的裂缝密度和有效性存在差异,背斜高点部位裂缝有效性最高,鞍部和翼部近断裂处虽裂缝密度大但有效性较低;砂岩中裂缝有效性高于泥岩;砂、泥岩厚度比与裂缝密度呈非线性关系,当砂岩厚度和泥岩厚度的比值达到6.1时,裂缝密度出现最大值,当比值大于6.1时,裂缝密度逐渐减小。③研究区裂缝的发育可提高致密砂岩储层的渗透率,裂缝网络系统可有效连接低渗透储层,提升了油气的成藏效率、运移能力和富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剪切缝 张性裂缝 构造部位 裂缝密度 砂泥岩厚度比 储集能力 巴什基奇克组 白垩系 克深地区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扬子北部上震旦统陡山沱组沉积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单长安 张廷山 +1 位作者 张朝 郭军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共10页
中扬子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中下部为一大套灰黑色、黑灰色泥页岩,且大部分地区深埋地腹,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基于钻井岩芯及野外剖面测量观察,开展了系统的基础地质研究,建立了陡山沱组区域地层格架,进行了层序和沉积相分析。上... 中扬子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中下部为一大套灰黑色、黑灰色泥页岩,且大部分地区深埋地腹,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基于钻井岩芯及野外剖面测量观察,开展了系统的基础地质研究,建立了陡山沱组区域地层格架,进行了层序和沉积相分析。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岩性具有四分特征,钻井岩芯和实测剖面各分段的岩性特征和沉积厚度有所不同,地层厚度在90~250 m,总体上呈东西走向展布,即自北西向东、南逐渐增厚的趋势。将陡山沱组划分为一个二级层序(SS1),其中包含4个三级层序(SQ1、SQ2、SQ3、SQ4)。沉积相包括滨岸潮坪相和台地相,台地相划分为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台内盆地3类亚相。陡山沱期,研究区整体上为台地相沉积,区内东南部为开阔台地沉积,西北部为局限台地,西南部花鸡坡—X1井—九里垭一带为相对深水的台内盆地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特征 沉积相 上震旦统 陡山沱组 中扬子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蓥溪口剖面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单长安 王胜涛 +2 位作者 陈越 刘治成 张奇 《海洋石油》 CAS 2012年第3期44-51,共8页
在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测,华蓥溪口剖面中二叠统栖霞组分为两段,总厚度115.11 m。该剖面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含少量白云岩和硅岩。石灰岩进一步分为生屑微晶灰岩、泥晶灰岩、微晶生屑灰岩以及泥晶生屑灰岩。结合野外剖面、显... 在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测,华蓥溪口剖面中二叠统栖霞组分为两段,总厚度115.11 m。该剖面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含少量白云岩和硅岩。石灰岩进一步分为生屑微晶灰岩、泥晶灰岩、微晶生屑灰岩以及泥晶生屑灰岩。结合野外剖面、显微分析和区域沉积背景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栖霞组一段下部沉积环境为深缓坡的上带,栖霞组一段上部沉积环境为浅缓坡的上带,栖霞组一段顶部为局限台地亚相的泻湖微相,栖霞组二段沉积环境为开阔台地亚相的生屑滩微相和台内洼地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蓥溪口 栖霞组 沉积相 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渝西大安地区灰质源岩气勘探突破与资源潜力
4
作者 梁兴 张磊 +11 位作者 蒋立伟 单长安 潘峰 罗瑀峰 孟阳 王高成 舒红林 朱斗星 李博硕 汪振东 姚秋昌 徐政语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5,共16页
四川盆地渝西大安地区茅口组一段(茅一段)灰质源岩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对灰质源岩气的源内非常规勘探具有重要借鉴和示范意义。DB1H井是四川盆地针对茅一段暗色灰质源岩非常规气藏评价部署的首口水平井,通过酸化压裂试气获得高达55.6&... 四川盆地渝西大安地区茅口组一段(茅一段)灰质源岩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对灰质源岩气的源内非常规勘探具有重要借鉴和示范意义。DB1H井是四川盆地针对茅一段暗色灰质源岩非常规气藏评价部署的首口水平井,通过酸化压裂试气获得高达55.6×10^(4) m^(3)/d的测试产量。系统介绍了渝西大安地区茅一段灰质源岩气的发现历程,展望了四川盆地茅一段灰质源岩气的资源前景。通过对渝西大安地区茅一段灰质源岩地质特征研究,认为该层系岩性主要为中缓坡相深灰色—黑灰色富有机质泥晶生屑灰岩,且区域稳定分布,是中国南方中上扬子地区重要的海相灰质源岩地层。茅一段灰质源岩气整体经历了富有机质碳酸盐岩沉积—成岩—成烃—成储—成藏—赋存“源内一体化演变”成藏过程,具有“源储一体、原位富集、连续型展布”的成藏特征。以微米级为主体的源内微观孔隙及与断层伴生的溶蚀孔洞、微缝网体系为气体主要储集空间,构成了基质孔隙型(原生型)和裂缝—孔隙型(改造型)两类储层,建立了“源储一体为主兼构造转折带短距离运移富集”的灰质源岩气成藏模式和甜点评价体系。富有机质暗色灰质源岩的发育、有利的古隆起和现今背斜构造背景,及与古断层有关的断控型岩溶、张性应力微裂缝的发育叠置,为茅一段灰质源岩新型储层富集高产的关键。初步估算四川盆地茅一段灰质源岩气资源量可达2×10^(12)m^(3),将成为盆内现实增储上产战略意义的非常规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西大安 茅一段 灰质源岩气 源内非常规勘探 源内一体化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靖边三叠纪与侏罗纪不整合面测井识别及地质意义
5
作者 王军 詹健 +5 位作者 姬瑞兰 彭俊杰 刘广林 聂万才 张忠义 单长安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609-617,共9页
三叠纪与侏罗纪不整合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3段以上低渗透油藏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岩心观察、岩心地球化学分析、常规测井、地震方法是识别不整合面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取心与岩心地球化学分析成本高,取样离散程度高,地震方法纵向分辨率... 三叠纪与侏罗纪不整合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3段以上低渗透油藏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岩心观察、岩心地球化学分析、常规测井、地震方法是识别不整合面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取心与岩心地球化学分析成本高,取样离散程度高,地震方法纵向分辨率低,制约了对不整合面的准确识别。为此,将岩心观察、分析测试资料与测井资料充分结合,厘清不整合面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不整合面。定边-靖边地区三叠纪与侏罗纪不整合面风化和半风化带厚度约为15 m,在不整合面以下超过15 m的岩层中,岩石的风化作用极其微弱或无风化。利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声波时差、补偿中子、补偿密度等常规测井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识别风化岩层、半风化岩层和未风化岩层,进而确定不整合面。研究表明:定边-靖边地区早侏罗纪不同古地貌单元不整合主要是由水进造成的,在坡嘴和斜坡部位通常发育完整的不整合三层结构,在高地和河谷风化或侵蚀产物不容易保存,以残积层和半风化岩石为主,一般缺少风化黏土层,同时,坡嘴是控制油气富集的关键部位。研究三叠纪与侏罗纪期间的不整合面,对分析延长组长3至延安组延9段油气分布规律和有利区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面 测井识别 主成分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浅层页岩气勘探挑战、对策与前景——以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25
6
作者 梁兴 张朝 +10 位作者 单长安 张介辉 王维旭 徐政语 李兆丰 梅珏 张磊 徐进宾 王高成 徐云俊 蒋立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36,共10页
多期次构造运动叠置的板内形变作用形成了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特殊的四川盆地外缘山地特征并带来了巨大的天然气勘探难度。为了破解复杂构造区山地页岩气勘探所面临的难题,在全面分析山地页岩气内涵及其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昭通... 多期次构造运动叠置的板内形变作用形成了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特殊的四川盆地外缘山地特征并带来了巨大的天然气勘探难度。为了破解复杂构造区山地页岩气勘探所面临的难题,在全面分析山地页岩气内涵及其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昭通探区太阳背斜构造浅层页岩气富集高产的规律,提出了山地页岩气的勘探思路和技术对策,进而展望了勘探前景。研究结果表明:①山地页岩气具有复杂地表地貌和地腹地质特征,构造强形变、地层年代老、热演化过成熟,页岩气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的好坏是能否成藏的关键;②该区页岩气储层非均质性强,剪切应力高且复杂,断层、裂缝带和表层溶洞发育,钻探工程实施风险大、成本高;③该区页岩气在纵向和横向上都具有较好的封闭保存条件,在页岩气储层顶底板、封闭断层的共同作用下构成了良好的三维封闭储集空间体系;④针对山地页岩气勘探挑战和油田矿权限制,提出了“走出盆地稳定区,向山地区带发展”“走出五峰组—龙马溪组,实现其他页岩层系突破”主动进攻的勘探思路;⑤在践行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全链条打造透明人造裂缝页岩气藏”的评价理念和全过程一体化精准管控的工作理念。结论认为,昭通探区及四川盆地外缘的残留构造坳陷区浅层页岩气资源丰富,多地钻探显示良好,具有较好的浅层页岩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页岩气 山地页岩气 盆外山地 气藏形成 勘探前景 昭通页岩气示范区 四川盆地外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典型露头剖面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王胜军 唐永亮 +8 位作者 朱松柏 谢伟 单长安 聂延波 王勇 王益民 蒋国军 邵剑波 叶璁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4-822,共19页
基于丰富的野外露头实测资料,并结合地表自然伽马测量、元素(Fe,Ca,Mg,B)分析及井下数据,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露头剖面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三段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巴什基奇克组三段发育3个特征明显的岩性段,其... 基于丰富的野外露头实测资料,并结合地表自然伽马测量、元素(Fe,Ca,Mg,B)分析及井下数据,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露头剖面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三段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巴什基奇克组三段发育3个特征明显的岩性段,其下部为两期厚层褐灰色中、细砂岩-棕褐色厚层泥岩旋回;中部为大套厚层褐色、褐灰色粉砂岩、细砂岩夹薄层红褐色泥岩;上部为褐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与红褐色泥岩互层。地表自然伽马值范围为5~40 API,以齿化钟形和箱形夹齿化平直段为主,这些曲线形态可以较好地与井下进行对比。Fe^(3+)和Fe^(2+)含量、Ca/Mg含量比及B元素含量在剖面上的变化趋势表明地层旋回特征十分明显,巴什基奇克组古水体经历了浅—深—浅—深—浅—深—浅的变化过程。巴什基奇克组三段长周期旋回界面在野外露头区易于识别对比,根据露头岩性、颜色和层理构造等特征可识别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和“向上变深再变浅的近对称”两种短期基准面旋回叠加样式,结合自然伽马曲线特征和元素分析可以明确中期旋回。基于此方法,露头剖面巴什基奇克组三段可划分为3个中期旋回(四级层序),6个短期旋回(五级层序),部分剖面缺少1个短期旋回。与更加靠近湖盆中心的钻井相比,露头区往往少发育1个中期旋回和4个短期旋回。露头区MSC1,MSC2与MSC3中期旋回分别对应于井下MSC2,MSC3和MSC4中期旋回,其砂体与泥岩隔夹层具有较为相似的规律。研究成果有利于库车坳陷北部气区优质储层的追踪对比和预测,可以高效指导深层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旋回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巴什基奇克组 露头剖面 深层天然气 白垩系 大北气田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地区延长组长7段陆相泥页岩孔隙类型及其吸附特征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赵卫卫 李富康 +2 位作者 单长安 王凤琴 孙建博 《非常规油气》 2023年第1期32-43,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安地区延长组长7段泥页岩是一套重要的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尚未取得页岩气勘探开发重大突破。为了深入研究泥页岩孔隙类型及其吸附特征,分析含气性影响因素,以延安地区延长组长7段陆相泥页岩为对象,综合运用有机地球...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安地区延长组长7段泥页岩是一套重要的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尚未取得页岩气勘探开发重大突破。为了深入研究泥页岩孔隙类型及其吸附特征,分析含气性影响因素,以延安地区延长组长7段陆相泥页岩为对象,综合运用有机地球化学、X衍射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和高压等温吸附等实验手段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长7段泥页岩厚度较大(平均厚度为70~80 m),有机质丰度高(平均TOC为4.89%),泥页岩热演化成熟度属于成熟阶段(平均Ro为0.90%),有机质以Ⅱ型为主。泥页岩矿物组成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黏土矿物较高(质量分数为30%~63%,平均值为47.52%),石英质量分数较低(平均值为27.56%);长7段泥页岩孔隙以粒间孔和粒内孔为主,其次是晶间孔、溶蚀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为页岩气赋存提供了储集空间。泥页岩在不同温度下甲烷最大吸附量为0.71~6.49 m^(3)/t,平均吸附量为3.325 m^(3)/t,显示出较强的吸附能力。长7段泥页岩吸附气量与黏土矿物含量、比表面积、总孔体积TOC及Ro、呈较好的正相关性。同时随着Ro增大,泥页岩孔隙类型由无机孔隙转变为有机质孔隙,泥页岩吸附性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泥页岩 孔隙类型 孔隙结构 甲烷吸附性 长7段 延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有机质页岩-水蒸气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以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山西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党伟 张金川 +3 位作者 王凤琴 李沛 单长安 王睿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3-185,共13页
吸附是页岩储层原生水赋存、外来水滞留的关键机理之一,而明确水在富有机质页岩中的吸附特性则对于进一步探讨页岩储层微观气水分布、深化页岩气富集成藏机理以及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等地质和工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采用实验测... 吸附是页岩储层原生水赋存、外来水滞留的关键机理之一,而明确水在富有机质页岩中的吸附特性则对于进一步探讨页岩储层微观气水分布、深化页岩气富集成藏机理以及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等地质和工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采用实验测试(页岩-水蒸气等温吸附)和理论模型(7种吸附热力学模型和4种吸附动力学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页岩-水蒸气吸附特性展开基础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水蒸气吸/脱附等温线为典型的Ⅱ型曲线且吸/脱附滞后环一直延伸至极低相对压力区,而这与粘土矿物层间水难以脱出有关;GAB与Dent模型是描述页岩-水蒸气等温吸附曲线的最佳模型,反映水分子从单分子层吸附到多分子层吸附再到毛细凝聚的物理过程且存在两级吸附点位。当p/p 0<0.1,水分子主要吸附在基质孔隙表面的一级吸附点位上,形成单分子层吸附。随着相对压力继续增加(0.1<p/p 0<0.8),一级吸附点位开始逐渐吸附饱和,而水分子在二级吸附点位上的吸附量开始迅速增加,形成多分子层吸附。当p/p 0>0.8,一级吸附点位已基本达到饱和,而二级吸附点位对水分子吸附的贡献则继续增加,出现毛细凝聚现象;此外,页岩-水蒸气吸附的吉布斯自由能变、焓变以及熵变均为负值,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熵减的过程;双一阶动力学模型是描述页岩-水蒸气吸附动力学过程的最佳理论模型,表明页岩-水蒸气吸附过程可划分为初期外扩散主导的表面吸附和后期内扩散所主导的孔隙吸附,并且内扩散是控制水蒸气吸附的速率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热热力学 吸附动力学 吸附机理 水蒸气吸附 富有机质页岩 山西组 二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煤层气勘探创新实践及有效开采关键技术--以四川盆地南部筠连煤层气田为例 被引量:20
10
作者 梁兴 单长安 +1 位作者 李兆丰 罗瑀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7-129,共23页
四川盆地南部筠连山地煤层气田是中国南方首个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煤层气田,也是中国除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之外的第三个煤层气产业基地。为了给我国南方其他地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总结了该山地煤层气田的勘探历程... 四川盆地南部筠连山地煤层气田是中国南方首个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煤层气田,也是中国除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之外的第三个煤层气产业基地。为了给我国南方其他地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总结了该山地煤层气田的勘探历程及有效开采经验,归纳了其创新形成的地质勘探理论和开采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该煤层气田目前投产井已达450余口,已连续5年年产气量超过1×10^(8)m^(3),煤层气产自于上二叠统含煤岩系,证明了川南地区良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②该区上二叠统发育30多套煤层,目前主力煤层气产层为C_(7)号、C_(8)号煤层,其合计厚度超过6 m;③煤层气储层平均孔隙度为5.33%,平均渗透率为5.057×10^(-3)mD,主要储集空间为微纳米级孔隙;④明确了构造—热演化、构造形迹、沉积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四元控气”的山地煤层气成藏理论和“宽缓向斜富气”的煤层气成藏赋存模式,向斜核部的埋深大与压应力集中使得其煤储层吸附气量较构造两翼要高;⑤针对云贵川乌蒙山构造形态山地条件下的高煤阶、薄煤层、低渗透率煤层气地质特征,探索形成了适用于山地高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五项综合评价方法与技术系列,包括构造改造型山地煤层气富气高产优选评价技术、地面地下一体化部署与滚动优化设计实施技术、工厂化优快高效钻完井技术、一体化体积压裂设计与工艺技术、数字智能化精细排采技术,并进行了工业化规模应用。结论认为,川南山地煤层气已经成功实现了规模有效开发和绿色清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筠连地区 山地煤层气 勘探开发一体化实践 气藏形成 有效开采 商业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勘探开发进展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3
11
作者 梁兴 单长安 +7 位作者 王维旭 李兆丰 朱斗星 徐进宾 张卓 张朝 罗瑀峰 袁晓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0-77,共18页
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继四川长宁—威远、重庆涪陵之后中国第三大国家级页岩气生产基地,经过10余年的深耕细作,取得了系列重要的勘探开发成果。为此,从勘探开发历程和理论技术发展视角,系统总结了示范区页岩气勘探... 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继四川长宁—威远、重庆涪陵之后中国第三大国家级页岩气生产基地,经过10余年的深耕细作,取得了系列重要的勘探开发成果。为此,从勘探开发历程和理论技术发展视角,系统总结了示范区页岩气勘探发现历程及产能建设进展,梳理了具有山地页岩气特色的地质勘探理论和关键技术,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示范区勘探开发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目前已形成黄金坝、紫金坝中深层和太阳浅层页岩气3大建产区,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达3100×10^(8) m^(3),累计产气量超过72×10^(8) m^(3),建成国内第三大页岩气绿色示范基地;(2)创新提出了“沉积背景控源储、改造强度控保存、立体封闭控富集”的“多场协同多元耦合”山地页岩气富集成藏赋存理论,建立了盆外浅层页岩气“三维封存体系”成藏模式;(3)形成了强改造复杂构造区山地页岩气选区评价技术系列,率先建立地质工程一体化评价理念,构建迭代升级的三维储层模型打造透明页岩气藏并培植高产井,实现了从盆缘中深层向盆外超浅层—中浅层页岩气的重大勘探突破,发现了国内首个储量超过2570×10^(8) m^(3)的大型整装浅层页岩气田;(4)创立了以地质工程一体化、页岩地质力学评价为核心的标志性技术成果和一体化高效开发模式,引领了山地页岩气清洁绿色高效勘探开发。结论认为:(1)示范区应实行“两个走出”勘探战略思路,即“走出矿权受限的盆地稳定区,挺进滇黔北坳陷复杂构造区(复杂中找稳定带)”和“走出五峰组—龙马溪组,探索其他层系页岩气突破(主流率领百花开)”;(2)优选有利区块规模部署实施“乐平组煤层(系)气+龙马溪组页岩气”双层立体水平井开发,从而建立山地页岩气+煤层气“非常规气立体高效开发”的一体化开发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勘探开发理论与关键技术 地质工程一体化 山地页岩气 地质力学 浅层页岩气 立体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页岩气井全生命周期地质工程一体化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梁兴 单长安 +2 位作者 蒋佩 张朝 朱斗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共18页
昭通国家级示范区太阳山地浅层页岩气田作为中国首个工业开发的大型整装浅层页岩气田,目前已进入规模商业开发阶段,证实了盆地外强改造复杂构造区浅层页岩气仍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对中国页岩气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基于太阳... 昭通国家级示范区太阳山地浅层页岩气田作为中国首个工业开发的大型整装浅层页岩气田,目前已进入规模商业开发阶段,证实了盆地外强改造复杂构造区浅层页岩气仍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对中国页岩气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基于太阳山地浅层页岩气田地质工程一体化高效开发创新实践,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核心内涵,形成了适用于山地浅层页岩气高效勘探开发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工作方法。勘探开发实践经验表明,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综合评价理念,通过一体化评价实施平台,一体化协同地对浅层页岩气井全生命周期进行质效把控,针对地质工程“4Q”品质,即:储层品质(RQ)、钻井品质(DQ)、完井品质(CQ)及开发品质(PQ)进行实时动态评估与生产制度优化调控,进而实现气井提质、工程提效、单井提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页岩气 太阳山地浅层页岩气田 地质工程一体化 高效开发创新实践 “4Q”品质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 被引量:7
13
作者 尹开贵 张朝 +3 位作者 单长安 饶大骞 李庆飞 高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0-35,共6页
我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资源潜力大,海陆过渡相页岩主要发育于石炭—二叠纪地层。上二叠统乐平组碳质页岩是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内重要的海陆过渡相页岩层系。为了评价昭通探区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地质特征与资... 我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资源潜力大,海陆过渡相页岩主要发育于石炭—二叠纪地层。上二叠统乐平组碳质页岩是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内重要的海陆过渡相页岩层系。为了评价昭通探区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根据钻井、录井、测井及实验分析资料,对该区乐平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基本地质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地区已获得良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显示的页岩层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昭通探区乐平组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泥页岩非常发育,厚度较大、脆性矿物含量较高、物性条件较好、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含气性较好,具备页岩气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2)优选出太阳—大寨地区和雄赫东区两个海陆过渡相页岩气有利区,初步确定有利区面积达466 km2,页岩气资源量近800×108 m3,可以作为该区下一步页岩气勘探的重点突破区域。结论认为,昭通探区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资源丰富并且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可以作为重要的后备突破层系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海陆过渡相 页岩气 碳质页岩 岩性特征 有机地化特征 物性特征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