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三角洲潮滩表层沉积物在潮波和波浪作用下的孔压响应及固结机理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建民 单红仙 +2 位作者 王振强 王志才 王津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11-2118,共8页
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潮滩表层粉质土在波浪和潮波作用下的孔压响应及对沉积物固结状态影响,在黄河三角洲潮滩上现场取土在试坑内配置了模拟黄河口快速沉积形成的流体状堆积物,利用静力触探试验、孔隙水压力测试手段,对比研究了试坑扰动... 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潮滩表层粉质土在波浪和潮波作用下的孔压响应及对沉积物固结状态影响,在黄河三角洲潮滩上现场取土在试坑内配置了模拟黄河口快速沉积形成的流体状堆积物,利用静力触探试验、孔隙水压力测试手段,对比研究了试坑扰动恢复土体和潮滩原状土体在波浪和潮波作用下的孔压响应,并探讨了黄河三角洲潮滩表层粉质土非均匀固结机理。研究发现:在潮波作用下,潮滩和试坑土体产生了不同的孔压响应,在涨退潮过程中试坑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经历了负-零-正的变化,相当于经历了一次加卸荷过程,而潮滩土体仅产生了负值超静孔隙水压力。在潮波与波浪相互耦合作用下,潮滩浅部土体产生了明显的孔隙水压力积累,在深度0.3 m附近出现超静孔隙水压力最大值。潮滩表层土体强度沿深度从上到下呈现高-低-次高不均匀固结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机理与潮滩土体在潮波、波浪和潮波相互耦合作用下孔压响应特点有关,特别是潮滩0.3 m深度附近土体受波浪影响显著,长期作用下形成硬壳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粉质土 波浪 潮波 孔压响应 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位测试试验确定黄河口潮滩粉质土固结状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民 单红仙 +2 位作者 王振强 王志才 王津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94-2001,共8页
黄河口泥沙快速堆积在河口一带,在波浪和潮波作用下,表层沉积物处于超固结状态,但试验中发现采用Casagrande作图法求取的黄河口粉质土先期固结压力往往偏大。为了了解黄河口粉质土固结状态、合理估算先期固结压力,在黄河口刁口流路三角... 黄河口泥沙快速堆积在河口一带,在波浪和潮波作用下,表层沉积物处于超固结状态,但试验中发现采用Casagrande作图法求取的黄河口粉质土先期固结压力往往偏大。为了了解黄河口粉质土固结状态、合理估算先期固结压力,在黄河口刁口流路三角洲叶瓣潮坪上,现场取土在试坑内配置了模拟黄河口快速沉积形成的流体状堆积物,利用原位测试手段(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孔隙水压力测试),并在长期观测基础上,对比研究了1.0 m深度范围内试坑和潮滩原状土体固结过程及固结状态。研究发现:黄河口快速沉积粉质土在自重作用下固结很快,固结完成后,土体强度随时间发展呈现不均匀增长,沿深度方向从上到下出现高-低-次高不均匀固结特征;历经16个月后,试坑和潮滩原状土体先期固结压力进一步提高,固结不均匀性和结构性不断增强。从试坑土体自重固结完成后的实际固结状态及原状土体物理性质指标来看,Casagrande作图法结果偏大,采用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法、十字板剪切试验不排水抗剪强度经验公式法估算的试坑和潮滩原状土体先期固结压力数值更为可靠;同时该方法为土体固结状态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粉质土 固结状态 原位测试 先期固结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力作用对黄河水下三角洲粉质土微结构改造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单红仙 刘媛媛 +1 位作者 贾永刚 许国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4-658,共5页
选取黄河三角洲潮坪上初始沉积物相同 ,后期经历的水动力作用具有显著差异的地点 ,钻探采集原状土样 ,进行微结构扫描电镜观测分析 ,研究水动力作用对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微结构改造。发现水动力作用对已有海床沉积物微细结构的显著改... 选取黄河三角洲潮坪上初始沉积物相同 ,后期经历的水动力作用具有显著差异的地点 ,钻探采集原状土样 ,进行微结构扫描电镜观测分析 ,研究水动力作用对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微结构改造。发现水动力作用对已有海床沉积物微细结构的显著改造 ,包括细粒物质的分布与存在形式 ;颗粒的均匀性 ;颗粒的形状及排列的定向性。上述微结构的变化机理尚不清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作用 黄河口粉土 微结构改造 扫描电镜 非均匀液化(触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沉积物固结过程电阻率监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单红仙 刘晓磊 +1 位作者 贾永刚 郑杰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24-1529,共6页
在现代黄河口采集沉积物,通过室内土样真空预压装置使沉积物固结,利用高密度电阻率仪监测沉积物固结过程中电阻率的变化;利用孔隙水压力监测、十字板剪切测试与微型贯入测试等测试手段,实时测定固结沉积物的孔压和不排水抗剪切强及贯入... 在现代黄河口采集沉积物,通过室内土样真空预压装置使沉积物固结,利用高密度电阻率仪监测沉积物固结过程中电阻率的变化;利用孔隙水压力监测、十字板剪切测试与微型贯入测试等测试手段,实时测定固结沉积物的孔压和不排水抗剪切强及贯入强度的变化;并定期取土样进行常规土工试验和室内固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口沉积物在固结过程中土体电阻率大小同固结程度密切相关,固结过程中影响黄河口饱和粉土电阻率的主要因素为孔隙率;黄河口饱和粉土的电阻率与土体物理力学指标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通过电阻率测定可以有效估算土体各项固结指标,本研究为海床沉积物固结过程的原位监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沉积物 固结过程 电阻率 固结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导致黄河口海床渗透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单红仙 孟祥梅 +4 位作者 贾永刚 刘红军 许国辉 郑建国 王秀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73-78,共6页
黄河水下三角洲为细粒粉质土沉积。土体渗透性是海工设计与海床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波浪等循环荷载作用下,黄河口海床土渗透系数如何变化尚不清楚。本文利用现场原位振动试验和室内土样振动实验,研究土体渗透系数随所受振动能... 黄河水下三角洲为细粒粉质土沉积。土体渗透性是海工设计与海床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波浪等循环荷载作用下,黄河口海床土渗透系数如何变化尚不清楚。本文利用现场原位振动试验和室内土样振动实验,研究土体渗透系数随所受振动能量的变化,发现循环荷载作用使海床土渗透系数先变小然后持续变大,变化幅值可达4倍多。通过同步测量循环荷载导致的土体容重等的变化,结合试验现象的观测,进一步分析了渗透系数随循环荷载变化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粉质土 渗透系数 振动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强度变化原位测试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贾永刚 霍素霞 +3 位作者 许国辉 单红仙 郑建国 刘红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6-881,共6页
研究区位于1964~1976年黄河由刁口入海时形成的水下三角洲叶瓣上。1995年为石油开采在潮坪上构筑的交通设施对波浪形成良好的屏障。在屏障两侧各选一典型研究区,于1999年和2002年进行了大量对比性现场原位土工测试,探讨了波浪对黄河口... 研究区位于1964~1976年黄河由刁口入海时形成的水下三角洲叶瓣上。1995年为石油开采在潮坪上构筑的交通设施对波浪形成良好的屏障。在屏障两侧各选一典型研究区,于1999年和2002年进行了大量对比性现场原位土工测试,探讨了波浪对黄河口沉积物的次生改造作用,结果表明:(1)较强的波浪荷载作用,不会提高海底沉积物的表层强度,只是导致不均匀程度随水动力作用的时间增长有所加大;(2)较强的波浪荷载作用,使得海底表层沉积物之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体强度提高,形成强度硬层;(3)海底沉积物强度沿着剖面线在平面上呈现周期性或间隔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沉积物 强度非均匀化 波浪作用 轻型静力触探 黄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粉质土硬壳层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贾永刚 董好刚 +2 位作者 单红仙 刘小丽 刘红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29-2035,共7页
在黄河三角洲选择硬壳层发育的典型研究区,用人工振动模拟波浪荷载,通过孔隙水压力的监测和强度的原位测试研究了1 m范围内粉土硬壳层的重复液化和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硬壳层动态响应沿深度存在较大差异,经过重复液化后强度总体是... 在黄河三角洲选择硬壳层发育的典型研究区,用人工振动模拟波浪荷载,通过孔隙水压力的监测和强度的原位测试研究了1 m范围内粉土硬壳层的重复液化和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硬壳层动态响应沿深度存在较大差异,经过重复液化后强度总体是升高的,上层土体强度提高相对显著。采集荷载施加前后的原状样品进行SEM图像定量分析,得到了微结构的变化规律,如不均匀系数变小,粒度分维值升高,孔隙比显著减小,定向性增强等,但各项指标的变化程度不同,沿深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主要变化集中在上部土层。讨论了硬壳层的动态响应特征与微结构调整的对应耦合关系,初步了解了循环荷载作用下粉土硬壳层的特征及成因的微结构控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土 硬壳层 循环荷载 动态响应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粉土强度丧失与恢复过程现场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贾永刚 史文君 +3 位作者 单红仙 许国辉 刘红军 郑建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1-358,共8页
在黄河口潮坪上选择典型研究区,进行了模拟波浪荷载的现场振动试验,利用轻型静力触探仪测记振动前、振动刚刚结束以及静置一段时间后土体贯入阻力的强度值,研究了海床土强度的丧失、恢复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模拟波浪荷载振动... 在黄河口潮坪上选择典型研究区,进行了模拟波浪荷载的现场振动试验,利用轻型静力触探仪测记振动前、振动刚刚结束以及静置一段时间后土体贯入阻力的强度值,研究了海床土强度的丧失、恢复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模拟波浪荷载振动导致土体强度丧失发生在海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强度丧失量和恢复量沿深度呈抛物线型变化。振动后,土体表面排出的水和细粒物质环绕振动点周围形成一系列微型“泥火山”。振动导致土强度最大恢复量值与强度最大丧失量值出现在同一深度处;振动结束 2 h 后,土体强度超过振动前原状土体强度,振动使土体强度丧失与恢复受土体曾经历的水动力作用强弱、振动前土体的原始强度、振动荷载的循环次数、振动能量大小、土体的深度、静置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显著。黄河口海床土体强度独特变化规律的成因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粉土 强度丧失与恢复 现场振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和潮波作用下黄河口快速沉积海床土非均匀固结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建民 单红仙 +2 位作者 贾永刚 刘红军 许国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69-1375,1380,共8页
黄河高含沙量水体在弱潮陆相河口入海,80%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快速堆积。过去研究发现,黄河三角洲潮滩表层沉积物呈现非均匀固结状态。为了揭示该现象产生的机制,在黄河刁口流路三角洲叶瓣潮坪上,现场取土配置黄河口快速沉积形成的流体状... 黄河高含沙量水体在弱潮陆相河口入海,80%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快速堆积。过去研究发现,黄河三角洲潮滩表层沉积物呈现非均匀固结状态。为了揭示该现象产生的机制,在黄河刁口流路三角洲叶瓣潮坪上,现场取土配置黄河口快速沉积形成的流体状堆积物,研究快速沉积的粉质海床土在波浪和潮波作用下的孔压响应及非均匀固结过程。利用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孔隙水压力监测等原位测试手段,实时测定快速沉积的海床土强度和孔压变化过程。研究发现,快速沉积的粉质土在自重作用下的固结速度很快,正常固结完成后,强度随时间的发展依然不断增加,沿深度方向出现类似原状土体的固结非均匀现象和似超固结状态;在波浪和潮波作用下快速沉积粉质土孔压沿深度出现非均匀变化,在波浪作用下出现了超静孔压的积累。分析发现,该固结状态和强度沿深度方向非均匀变化是由于土体在潮波及潮波和波浪的联合作用下形成的;潮滩表层土体在波浪荷载长期作用下形成硬壳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快速沉积 海床土 非均匀固结 孔压响应 波浪和潮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潮滩粉土体固结非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其健 贾永刚 +2 位作者 马德翠 单红仙 刘红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47-1152,共6页
通过分析直立堤前海床地貌和深度剖面方向贯入强度特性及相邻自由海床剖面方向贯入强度特性,研究了黄河口潮滩粉土体动力响应的非均匀性。研究发现:沿海床剖面不仅存在水平硬层,同时也存在竖直硬层,且竖直硬层与水动力条件有关。结合现... 通过分析直立堤前海床地貌和深度剖面方向贯入强度特性及相邻自由海床剖面方向贯入强度特性,研究了黄河口潮滩粉土体动力响应的非均匀性。研究发现:沿海床剖面不仅存在水平硬层,同时也存在竖直硬层,且竖直硬层与水动力条件有关。结合现场循环冲击荷载试验和直立堤前多孔介质海床数值模型,解释粉土海床非均匀性形成的机制:由于粉土体中细小无黏性颗粒在波浪作用下逐渐脱离土骨架,在土体中缓慢流动汇聚,在后期波浪改造累积作用下固结排水强度增大,形成强度不同的地带,导致土体动力响应的非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非均匀性 波浪 硬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岩结合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方式研究 被引量:57
11
作者 朱志华 刘涛 单红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19-623,共5页
以青岛地区"上部土层、下部岩层"的土岩结合地质条件为背景,对该地区深基坑支护方式进行总结,得出土层桩锚与岩层喷锚相结合的主要支护形式。选取青岛地区两个典型深基坑——青岛地铁李村站为实例,对该地铁车站基坑变形进行... 以青岛地区"上部土层、下部岩层"的土岩结合地质条件为背景,对该地区深基坑支护方式进行总结,得出土层桩锚与岩层喷锚相结合的主要支护形式。选取青岛地区两个典型深基坑——青岛地铁李村站为实例,对该地铁车站基坑变形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桩锚、喷锚、内支撑相结合的支护体系在青岛地区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尤其在控制基坑水平位移、围护桩内力及周边地表沉降等方面效果明显,这将为青岛地铁后续工程设计提供有效指导,并为类似土岩结合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岩结合 深基坑支护 数值模拟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渗流对生态边坡中客土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亮 杨俊杰 +3 位作者 刘强 贾永刚 单红仙 孙田磊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40-1445,1450,共7页
讨论表面渗流对生态边坡中客土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并进行了同一种客土的无渗流和表面渗流情况下的稳定性试验。表面渗流情况下客土的破坏模式与无渗流情况下相同,即一条沿平面网上表面的平行于原边坡坡面的直线滑动面。利用表面渗流情况... 讨论表面渗流对生态边坡中客土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并进行了同一种客土的无渗流和表面渗流情况下的稳定性试验。表面渗流情况下客土的破坏模式与无渗流情况下相同,即一条沿平面网上表面的平行于原边坡坡面的直线滑动面。利用表面渗流情况下的客土稳定性试验结果,验证了杨俊杰等提出的客土稳定设计图表的适用性。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均表明,渗流使客土的稳定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边坡 客土 稳定分析 表面渗流 客土稳定设计图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导致黄河口粉质土性质与起动流速的变化 被引量:9
13
作者 贾永刚 栾海晶 +2 位作者 许国辉 刘红军 单红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3-1128,共6页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模拟波浪振动导致的黄河口海床表层粉质土重度与强度的变化;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黄河口海床土重度、强度、中值粒径、起动流速随振动能量的变化;将起动流速的试验测试结果与代表性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发现振动...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模拟波浪振动导致的黄河口海床表层粉质土重度与强度的变化;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黄河口海床土重度、强度、中值粒径、起动流速随振动能量的变化;将起动流速的试验测试结果与代表性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发现振动导致黄河口粉质土物理力学指标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进而引起起动流速相应的变化;起动流速不仅与土体重度、粒径、强度有关,还与土体承受的波浪荷载振动能量有密切关系;起动流速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值不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粉质土 物理力学性质 起动流速 波浪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力作用对黄河口沉积物强度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秀娟 贾永刚 +2 位作者 单红仙 吴琼 刘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0-637,共8页
通过现场原位观测试验,研究波浪、潮流水动力作用对快速堆积的黄河口沉积物固结强度的影响。在黄河三角洲刁口叶瓣潮坪上,开挖2 m×1 m×1 m的试坑,现场取土配置流状堆积物,以铁板部分覆盖试坑隔绝波浪和潮流作用,利用微型贯入... 通过现场原位观测试验,研究波浪、潮流水动力作用对快速堆积的黄河口沉积物固结强度的影响。在黄河三角洲刁口叶瓣潮坪上,开挖2 m×1 m×1 m的试坑,现场取土配置流状堆积物,以铁板部分覆盖试坑隔绝波浪和潮流作用,利用微型贯入、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孔隙水压力监测等原位测试手段,实时测定快速沉积的海床土强度发展以及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研究快速沉积的粉质海床土分别在自重条件下以及在波浪和潮波等水动力作用下的固结过程。研究发现:海床土固结速度很快,自重作用下固结度72 h内达到37%,142 h左右孔隙水压力消散完毕,水动力作用下固结度72 h内达到52%,195 h左右孔隙水压力消散完毕;在沉积物固结过程中,水动力作用在固结初始阶段具有决定性作用,对沉积物强度的改变最大可为自重固结作用的5倍,随深度延伸水动力作用逐渐降低;随着固结过程的延续,表层沉积物在水动力作用下强度增加的趋势逐渐减缓,50 cm以下深度沉积物在水动力作用下强度逐渐降低,使得快速沉积粉质土强度逐渐沿深度出现非均匀变化,并且逐渐形成硬壳层。研究结果对了解水动力在沉积物固结中的作用具有借鉴意义。对于不同水动力在沉积物固结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海床土 水动力作用 固结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抗侵蚀性动态变化差异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杰文 贾永刚 +2 位作者 刘晓磊 单红仙 杨忠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90-296,589,共8页
为研究波浪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细粒土沉积物抗侵蚀性特征的演化及其发生机制,在现代黄河三角洲北部及东北部选择两个典型研究区(遭受严峻侵蚀的车子沟渔村试验区及基本处于侵淤平衡的黄河海港试验区)进行了一系列波浪荷载模拟试验、侵... 为研究波浪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细粒土沉积物抗侵蚀性特征的演化及其发生机制,在现代黄河三角洲北部及东北部选择两个典型研究区(遭受严峻侵蚀的车子沟渔村试验区及基本处于侵淤平衡的黄河海港试验区)进行了一系列波浪荷载模拟试验、侵蚀水槽试验及沉积物物理力学性质测试。试验结果发现:原车子沟渔村试验区沉积物抗侵蚀性在无波浪荷载作用或较短的波浪荷载作用条件下,普遍高于黄河海港研究区,但由于其更显著的液化特性,该区沉积物抗侵蚀性更容易被波浪荷载作用降低,这是造成车子沟渔村研究区遭受严峻潮滩侵蚀的重要原因。另外,结合试验结果,对两个研究区沉积年代及沉积物粒度成分特征的分析可知,波浪荷载作用导致海床下部细粒物质向上输运这一次生改造作用加速了海床沉积物的"粗化"进程,从而推进海岸带地区细粒沉积物抗侵蚀性特征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荷载 临界剪应力 起动流速 物理力学性质 土体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入海泥沙沉积固结过程抗侵蚀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孟祥梅 贾永刚 +3 位作者 宋敬泰 侯伟 刘涛 单红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809-3815,共7页
河口入海泥沙沉积固结过程中抗侵蚀性的变化直接决定着沉积物的再悬浮和二次迁移,对河口岸滩的稳定具有重要决定作用。在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模拟入海泥沙快速沉积,现场测试不同固结时间沉积物的抗侵蚀性和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研究发现... 河口入海泥沙沉积固结过程中抗侵蚀性的变化直接决定着沉积物的再悬浮和二次迁移,对河口岸滩的稳定具有重要决定作用。在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模拟入海泥沙快速沉积,现场测试不同固结时间沉积物的抗侵蚀性和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研究发现,黄河入海泥沙沉积物的抗侵蚀性随固结时间增长迅速提高,当沉积固结时间达8h时,其临界侵蚀切应力就超过了原状潮滩表层沉积物;新沉积泥沙的临界侵蚀切应力与其重度、贯入阻力、剪切强度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与含水率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黄河入海泥沙临界侵蚀流速的试验值随固结时间的增长速率要高于各泥沙起动公式计算值的增长速率,前者是后者的1.5~4.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入海泥沙 固结过程 临界侵蚀切应力 现场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北部岸滩蚀积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忠年 单红仙 +2 位作者 贾永刚 孟祥梅 郑杰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59-169,共11页
黄河三角洲北部废弃叶瓣在黄河改道清水沟流路之后,形成了典型的浪蚀性岸滩,岸线蚀退明显,但对其蚀积演变特征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尚未形成系统认识。因此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以黄河三角洲北部车子沟渔村附近岸滩为例,进行... 黄河三角洲北部废弃叶瓣在黄河改道清水沟流路之后,形成了典型的浪蚀性岸滩,岸线蚀退明显,但对其蚀积演变特征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尚未形成系统认识。因此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以黄河三角洲北部车子沟渔村附近岸滩为例,进行了10余次现场测量,获取了准确的岸滩演变数据。同时收集了岸滩测量期间的波浪等气象水文数据,对不同时期研究区岸滩的侵蚀淤积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波浪、风暴潮、海平面相对上升及海冰等要素与岸滩蚀积演变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研究区岸滩的蚀积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北部岸线仍处于强侵蚀状态,日平均蚀退速率最高达56.6 cm/d,且岸线蚀退具季节性特征,岸线蚀退在春秋季节快于夏季和冬季;滩面蚀积过程和水动力条件关系非常密切,呈现出侵蚀淤积交替出现的状态,风暴潮有可能引起滩面的强烈淤积;海平面上升对岸滩蚀积的影响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夏季水动力条件较弱所致,夏季海平面相对上升幅度最大而岸线蚀退速率不大,滩面在夏季也基本上处于收支平衡状态;海冰削弱了水动力条件对岸滩的作用,对岸滩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还发现岸线和滩面的蚀积过程并不同步,也不简单的符合传统的"冬冲夏淤"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岸线 滩面 侵蚀 淤积 风暴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式码头水下抛石体加固技术及检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红军 单红仙 +1 位作者 郑建国 薛新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4-348,共5页
介绍了采用水下不分散水泥砂浆对码头水下抛石体进行高压注浆加固的方法。为了检测高压注浆加固效果 ,采用探地雷达、弹性波CT无损检测方法 ,配合所取岩芯的波速测试及点荷载强度试验 ,对码头水下高压注浆效果进行综合检测。研究结果表... 介绍了采用水下不分散水泥砂浆对码头水下抛石体进行高压注浆加固的方法。为了检测高压注浆加固效果 ,采用探地雷达、弹性波CT无损检测方法 ,配合所取岩芯的波速测试及点荷载强度试验 ,对码头水下高压注浆效果进行综合检测。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一定配合比及加有一定量的水下不分散剂的水泥砂浆加固水下抛石体 ,方法可靠、效果良好。弹性波CT、探地雷达用于水下高压注浆加固效果检测 ,检测结果直观、可靠 ,可用于其它用途的高压注浆效果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式码头 水下抛石体 弹性波CT 无损检测 探地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甲烷水合物非固结沉积物三轴实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萌 单红仙 +3 位作者 刘乐乐 李彦龙 贾永刚 刘昌岭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6,43,共7页
利用自主研发的水合物合成与分解一体化三轴实验装置,以中细砂作为水合物赋存介质,在不同有效围压(1 MPa、2 MPa、4 MPa)条件下,对不同水合物饱和度(0%、13.3%、26.6%、39.9%)的松散沉积物进行三轴剪切实验,探讨了水合物饱和度和有效围... 利用自主研发的水合物合成与分解一体化三轴实验装置,以中细砂作为水合物赋存介质,在不同有效围压(1 MPa、2 MPa、4 MPa)条件下,对不同水合物饱和度(0%、13.3%、26.6%、39.9%)的松散沉积物进行三轴剪切实验,探讨了水合物饱和度和有效围压对沉积物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及不同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规律,得到不同强度参数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含甲烷水合物非固结沉积物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是水合物饱和度和有效围压共同作用的结果;抗剪强度、起始屈服强度与水合物饱和度有关,而受温度和有效围压的影响较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非固结沉积物 三轴实验 应力应变曲线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粉质土海床临界起动切应力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侯伟 贾永刚 +2 位作者 宋敬泰 孟祥梅 单红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76-381,共6页
在黄河口潮滩和室内环形土槽模拟新沉积的海床土体,观测固结过程中沉积物临界起动切应力的变化及对应的土体重度、含水率、贯入阻力、剪切强度指标值的变化,分析黄河三角洲粉质类土临界起动切应力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黄河... 在黄河口潮滩和室内环形土槽模拟新沉积的海床土体,观测固结过程中沉积物临界起动切应力的变化及对应的土体重度、含水率、贯入阻力、剪切强度指标值的变化,分析黄河三角洲粉质类土临界起动切应力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黄河三角洲粉土的临界起动切应力与重度、贯入阻力和抗剪强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并且与干密度、抗剪强度之间具有非常好的定量关系。将黄河三角洲粉土临界侵蚀切应力的试验结果与其他学者建立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固结开始试验与计算结果间的吻合性较好,随着固结时间差异性变大,表现出黄河口粉质土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土海床 临界起动切应力 物理力学性质 循环水槽试验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