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同胞分离抚养方式与健康危险行为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静一 赵国祥 +2 位作者 单欢欢 赵俊峰 李晓铭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同胞分离抚养方式与其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6~17岁有同胞的艾滋病致孤儿童(父母双亡)155人参与本研究,根据是否经历同胞分离抚养,把他们分为同胞分离组(n=96)和无同胞分离组(n=59);根据不同的抚养... 目的:探讨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同胞分离抚养方式与其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6~17岁有同胞的艾滋病致孤儿童(父母双亡)155人参与本研究,根据是否经历同胞分离抚养,把他们分为同胞分离组(n=96)和无同胞分离组(n=59);根据不同的抚养方式把他们分为艾滋病致孤儿童福利院组(n=97)、家庭式抚养所组(n=8)与家族抚养组(n=50)。采用健康危险行为量表进行测评。结果:经历同胞分离抚养的艾滋病致孤儿童的"饮酒"[(1.6±0.7)vs.(1.4±0.5)]、"打人"[(1.5±0.8)vs.(1.3±0.6)]和"破坏公共财产"[(1.1±0.5)vs.(1.0±0.0)]得分高于无同胞分离抚养组(均P<0.05)。艾滋病致孤儿童福利院抚养组的"打人"得分高于家庭式抚养所和家族抚养组[(1.6±0.8)vs.(1.2±0.4),(1.2±0.4);P<0.05]。多元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经历同胞分离抚养的艾滋病致孤儿童的"饮酒"和"想要或扬言要伤害他人的行为"[(1.2±0.5)vs.(1.1±0.2)]的得分高于无同胞分离抚养者(均P<0.05)。结论:经历同胞分离抚养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可能比没经历同胞分离抚养的艾滋病致孤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健康危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致孤儿童 同胞分离 健康危险行为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石蜡作为同期排卵预处理对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受胎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卜也 单欢欢 +5 位作者 刘奇 刘刘 朱婷婷 金吉东 邵立宇 鲁文赓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24-29,50,共7页
为了探讨液体石蜡(LP)作为同期排卵预处理方法对患有子宫内膜炎奶牛受胎率的影响及确定经直肠超声波诊断子宫内膜炎的标准。试验采用子宫颈口粘液涂片法将奶牛分为临床型子宫内膜炎组(n=5)、隐性子宫内膜炎组(n=4)和正常组(n=5)的方法... 为了探讨液体石蜡(LP)作为同期排卵预处理方法对患有子宫内膜炎奶牛受胎率的影响及确定经直肠超声波诊断子宫内膜炎的标准。试验采用子宫颈口粘液涂片法将奶牛分为临床型子宫内膜炎组(n=5)、隐性子宫内膜炎组(n=4)和正常组(n=5)的方法。在注入LP前,对各组奶牛子宫腔进行经直肠超声波检查,而后在同期排卵技术实施前6 d将LP注入子宫内,每头牛50 m L(每个子宫角各25 mL)。并在实施人工授精后的21 d进行孕检。结果为临床型子宫内膜炎、隐性子宫内膜炎和正常牛的宫腔内分别呈现出强的回声光斑、回声细线和无回声。第1次孕检受胎率均为0%。实验表明经直肠超声波检查可以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子宫内膜炎。但LP作为同期排卵预处理方法对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受胎率并未获得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炎 液体石蜡 受胎率 经直肠超声波 同期排卵预处理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