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烷醇酰胺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在EOR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单希林 康万利 +2 位作者 孙洪彦 李道山 李俊刚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4,共3页
为了提高石油采收率,用具有一定碳数分布的脂肪酸,采用改进的一步法,合成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S.合成该脂肪酸烷醇酰胺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60℃,脂肪酸与二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0∶1.0,反应时间3h.该表面活性剂... 为了提高石油采收率,用具有一定碳数分布的脂肪酸,采用改进的一步法,合成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S.合成该脂肪酸烷醇酰胺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60℃,脂肪酸与二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0∶1.0,反应时间3h.该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构成的三元复合驱体系与大庆原油可形成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NOS三元复合驱体系的化学驱采收率可达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醇酰胺 合成 表面活性剂 EOR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流床反应器中丙烯水合醚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单希林 郭大为 +2 位作者 武显春 董群 刘路加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6-160,共5页
二异丙基醚是一种新的汽油含氧化合物抗爆添加剂。本文以滴流床反应器研究了丙烯直接水合醚化制取二异丙基醚。结果表明,有凝聚相存在的滴流床反应条件,使丙烯的转化率和二异丙基醚的选择性均优于气相反应;在150—174℃内,温... 二异丙基醚是一种新的汽油含氧化合物抗爆添加剂。本文以滴流床反应器研究了丙烯直接水合醚化制取二异丙基醚。结果表明,有凝聚相存在的滴流床反应条件,使丙烯的转化率和二异丙基醚的选择性均优于气相反应;在150—174℃内,温度提高,丙烯转化率升高,二异丙基醚选择性下降,丙酮选择性升高;在6.0—8.0MPa内,压力提高,丙烯转化率和二异丙基醚选择性均升高;进料丙烯/水比降低,二异丙基醚选择性下降。产物异丙醇和二异丙基醚间存在平衡分布。催化剂活性在100小时内较稳定,此后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流床反应器 Β-沸石 醚化 丙烯 二异丙基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水合制备二异丙基醚催化剂 被引量:4
3
作者 单希林 宁书贵 +2 位作者 胡云峰 董群 武显春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3-46,共4页
考察了HZSM-5型,Y型沸石,超稳Y(USY)沸石及β沸石4种催化剂对丙烯水合直接制备二异丙基醚的催化性能,确定了β沸石是丙烯水合直接制备二异丙基醚的最优良的催化剂。选用β沸石作催化剂,在适宜的条件下,丙烯的转化率... 考察了HZSM-5型,Y型沸石,超稳Y(USY)沸石及β沸石4种催化剂对丙烯水合直接制备二异丙基醚的催化性能,确定了β沸石是丙烯水合直接制备二异丙基醚的最优良的催化剂。选用β沸石作催化剂,在适宜的条件下,丙烯的转化率可达59.95%,二异丙基醚的选择性为53.06%,异丙醇的选择性为44.26%;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2℃,压力7.5MPa,丙烯与水物质的量比1.8,重时空速0.19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水合 催化剂 丙烯 二异丙基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直接水合制二异两基醚Hβ沸石催化剂的研究
4
作者 单希林 武显春 +2 位作者 董群 胡云峰 刘路加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35,共6页
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Hβ沸石催化剂的丙烯直接水合制二异丙基醚的活性和选择性,并通过NH_3-TPD、吡啶红外吸收光谱对Hβ沸石的表面酸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Hβ沸石催化剂表面酸在丙烯水合制二异丙基醚反应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丙烯... 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Hβ沸石催化剂的丙烯直接水合制二异丙基醚的活性和选择性,并通过NH_3-TPD、吡啶红外吸收光谱对Hβ沸石的表面酸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Hβ沸石催化剂表面酸在丙烯水合制二异丙基醚反应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丙烯直接水合制二异丙基醚是一个复杂反应过程.Hβ沸石表面的L酸和B酸对反应都是必要的;丙烯水合生成异丙醇的反应主要在B酸位上进行,而强酸部分的L酸位对二异丙基醚的生成起着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沸石 丙烯 二异丙烯醚 催化剂 石油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乳剂对复合驱乳状液的破乳机理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康万利 单希林 +1 位作者 龙安厚 李俊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59-761,共3页
针对模拟采出液和三元复合驱矿场采出液,研究了破乳剂对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和膜强度的影响.破乳剂浓度增加,二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降低,而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升高.
关键词 破乳剂 驱油 三次采油技术 三元复合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吸收催化氧化法脱除酸性气中硫化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董群 武显春 +2 位作者 单希林 吴冠京 张建国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7-19,共3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脱硫化氢催化剂 ,用化学吸收 催化氧化脱硫方法 ,研究吸收塔液 /气比、再生空气流量、碱性液的停留时间对炼油厂酸性气脱硫化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这种方法可望用于炼油厂酸性气处理。
关键词 酸性气 硫化氢 催化 脱硫 催化剂 氧化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原油馏分与复合体系界面活性及乳化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康万利 李俊刚 +2 位作者 单希林 杨润梅 祁宝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5-347,共3页
为考察原油成分对复合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将原油通过实沸点蒸馏法切割成不同的馏分,对各馏分与三元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进行了测定。还探讨了馏分油的乳化液稳定性及重组分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三元体系的界面张力... 为考察原油成分对复合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将原油通过实沸点蒸馏法切割成不同的馏分,对各馏分与三元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进行了测定。还探讨了馏分油的乳化液稳定性及重组分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三元体系的界面张力,轻馏分最低,其次是重组分,再次是沸点依次升高的中间馏分;在轻馏分中加入重组分可以进一步降低界面张力;馏分油与二元( A/S) 体系形成的乳状液,其稳定性随馏分沸点升高而降低,加入重组分可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馏分 复合驱油体系 界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1-[2-(苯基溴氯化锡基)乙烯基]-1-环己醇的晶体结构和反应机理 被引量:7
8
作者 朱东升 戴慧聪 +4 位作者 傅玉杰 单希林 傅芳信 邢彦 林永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654-1656,共3页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the title molecule are discribed. Thiscrystal is orthorhombic, belonging to space group PC21/B with α=1. 002 1 (2) nm, b=1. 483 0(3) nm, c=2. 173 6(4) nm, V=3. 230 39(2) nm3, Z=...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the title molecule are discribed. Thiscrystal is orthorhombic, belonging to space group PC21/B with α=1. 002 1 (2) nm, b=1. 483 0(3) nm, c=2. 173 6(4) nm, V=3. 230 39(2) nm3, Z=2, Dc=1.80 g/cm3, R=0. 069 3. The structure was solved by direct method. The tin atom of the title compoundexists in two distorted-trigonal-bipyramidal geometry, defined by two carbon, one bromide,one chloride and one oxygen atoms leading to a five-membered chelate ring. In the structure,the five-membered ring containing the intermolecular O→Sn has a half chair con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抗癌活性 有机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二异丙基萘液相氧化制2,6-萘二甲酸催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吴志强 靳海波 +2 位作者 韩占生 单希林 杨春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47-650,共4页
在半连续搅拌釜中,以乙酸钴、乙酸锰、溴化钾和乙酸钾为催化剂,研究了2,6-二异丙基萘(2,6-DIPN)液相空气氧化制2,6-萘二甲酸的过程。通过红外光谱、测酸值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所得固体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确认产物为2,6-萘二甲酸。采用反... 在半连续搅拌釜中,以乙酸钴、乙酸锰、溴化钾和乙酸钾为催化剂,研究了2,6-二异丙基萘(2,6-DIPN)液相空气氧化制2,6-萘二甲酸的过程。通过红外光谱、测酸值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所得固体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确认产物为2,6-萘二甲酸。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催化条件下2,6-萘二甲酸的收率和纯度,确定了n(Co+Mn)/n(HAc),n(Co)/n(Co+Mn),n(Br)/n(Co+Mn),n(Co+Mn)/n(2,6-DIPN)和n(K+)/n(Co+Mn)对反应的影响,从而得到了反应适合的催化条件。在此催化条件下,当反应压力3.0 MPa、温度170℃、体系水含量(质量分数)7%和n(O2)/n(2,6-DIPN)=53.6时,2,6-萘二甲酸的收率和纯度分别为73.3%和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异丙基萘 2 6-萘二甲酸 钴-锰-溴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康万利 单希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2-33,43,共3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S构成的复合体系与大庆油田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探讨了时间、NaOH浓度、地层水矿化度、活性剂浓度及聚合物种类和用量对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该活性剂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能在较宽的...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S构成的复合体系与大庆油田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探讨了时间、NaOH浓度、地层水矿化度、活性剂浓度及聚合物种类和用量对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该活性剂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能在较宽的地层水矿化度、较宽的活性剂浓度及碱浓度范围内与大庆油田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10-3mN/m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 复合驱动 界面张力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络合剂提高复合驱油体系的界面活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康万利 祁宝艳 +2 位作者 单希林 施寒清 王恒林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7-18,共2页
采用大庆采油二厂、大庆采油四厂脱气原油和表面活性剂ORS41(美国进口)及NaOH,Ⅱ型,Ⅲ型络合剂,以及采油二厂污水、采油四厂杏五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进行了复合体系的界面活性实验。在油田污水中添加I型络合剂后,配制体... 采用大庆采油二厂、大庆采油四厂脱气原油和表面活性剂ORS41(美国进口)及NaOH,Ⅱ型,Ⅲ型络合剂,以及采油二厂污水、采油四厂杏五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进行了复合体系的界面活性实验。在油田污水中添加I型络合剂后,配制体系的界面张力由原来7.7×102mN/m降到10-3~10-4mN/m数量级。当Ⅱ型络合剂质量浓度为100~150mg/L或Ⅲ型络合剂质量浓度为100mg/L或150mg/L时,采出水体系的界面张力下降幅度最大。其原因在于添加少量含磷有机物后,能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减少了非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和进入界面的几率。建议使用含磷有机物质或与无机磷酸盐复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剂 复合驱油 化学驱油 界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溴催化氧化邻二甲苯制邻甲基苯甲酸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显春 单希林 +1 位作者 张坤斌 王宁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3-35,共3页
研究了邻二甲苯空气液相氧化制邻甲基苯甲酸,采用环烷酸钴单独催化和环烷酸钴与溴化铵共同催化对邻甲基苯甲酸收率的影响.用环烷酸钴单独催化时,在低Co2+浓度范围内(小于3.4×10-3mol/L),随环烷酸钴浓度升高... 研究了邻二甲苯空气液相氧化制邻甲基苯甲酸,采用环烷酸钴单独催化和环烷酸钴与溴化铵共同催化对邻甲基苯甲酸收率的影响.用环烷酸钴单独催化时,在低Co2+浓度范围内(小于3.4×10-3mol/L),随环烷酸钴浓度升高,邻甲基苯甲酸收率增加,但Co2+浓度达到2.24×10-3mol/L后,邻甲基苯甲酸收率基本不变.向环烷酸钴催化的反应溶液中添加溴化铵后,邻甲基苯甲酸收率增加,但只有在Br-与Co2+的物质的量比为1.0∶1.0时,邻甲基苯甲酸的收率才最大.环烷酸钴和溴化铵之间存在协同催化作用,这种协同催化作用是通过环烷酸钴和溴化铵形成的络合物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甲基苯甲酸 邻二甲苯 氧化 催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选择性催化氧化法脱除加氢富气中的硫化氢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洪君 单希林 +2 位作者 赵政维 徐国臣 郝赫超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7,共4页
为脱除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加氢富气中的H2 S ,采用选择性催化氧化法考察了脱除H2 S的试验条件及效果 .催化剂是以Al2 O3为载体 ,以V ,Bi为活性组分 ,La ,Na等为助剂而制成 .在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 ,进行了脱除现场气中H2 S试验 ,确定的最... 为脱除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加氢富气中的H2 S ,采用选择性催化氧化法考察了脱除H2 S的试验条件及效果 .催化剂是以Al2 O3为载体 ,以V ,Bi为活性组分 ,La ,Na等为助剂而制成 .在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 ,进行了脱除现场气中H2 S试验 ,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是 :温度为 180℃ ,空速为 14 0 0h- 1 ,常压 ,n(O2 )∶n(H2 S)为 0 .8∶1.0 .在该条件下 ,经过 10 0 0h的反应 ,H2 S的平均转化率为 93 % ,单质S的选择性为 91% .结果表明 :所研制的催化剂可用于脱除加氢富气中的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脱除 选择性催化氧化法 加氢富气 转化率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厂瓦斯脱硫化氢催化剂
14
作者 郭大为 单希林 +2 位作者 张淑艳 陈树春 袁德才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9-42,共4页
采用微型连续流动式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几种炼油厂瓦斯脱硫化氢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以V2O5与Bi2O3为活性组分,TiO2与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在常压,180℃,GHSV为1000h-1,O2/H2S(物质... 采用微型连续流动式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几种炼油厂瓦斯脱硫化氢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以V2O5与Bi2O3为活性组分,TiO2与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在常压,180℃,GHSV为1000h-1,O2/H2S(物质的量比)为1:(0.8~1.2)的条件下,试验效果最佳。当进料中硫化氢的质量浓度低于2g/m3时,单程运转140h后,硫化氢的转化率仍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化氢 催化剂 瓦斯 炼油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X的LGMazak—NEXUS 250-ⅡML型车削中心后处理的开发 被引量:1
15
作者 殷业财 马丽梅 +2 位作者 单希林 张剑锋 隋金玲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6-30,42,共6页
为了有效地开发车削中心的后处理技术,挖掘其巨大潜力,采用NX/Post Builder后处理器构建技术,结合机床本身的结构特点、主要参数、主要编程指令和已准备好的刀具轨迹,对车削中心的后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开发此类机... 为了有效地开发车削中心的后处理技术,挖掘其巨大潜力,采用NX/Post Builder后处理器构建技术,结合机床本身的结构特点、主要参数、主要编程指令和已准备好的刀具轨迹,对车削中心的后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开发此类机床后处理便捷、快速,通过实际上机验证,结果完全正确,实现了此类机床后置处理的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X 车削中心 后处理 编程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