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器质性二尖瓣反流患者肺动脉压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娟 谢向荣 +2 位作者 单守杰 朱琳琳 陈绍良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10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器质性二尖瓣反流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ASA)升高的预测因素及与左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二尖瓣脱垂或连枷样引起的中一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694例,男361例,女333例,年龄17—57岁,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行... 目的探讨严重器质性二尖瓣反流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ASA)升高的预测因素及与左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二尖瓣脱垂或连枷样引起的中一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694例,男361例,女333例,年龄17—57岁,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行组织多普勒(TDI)分析,根据三尖瓣反流速度测算PASP;合并EF%〈55%及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予以排除。根据PASA数值由低至高分成四组,作相关因素分析比较。结果PASP平均为(40±15)mmHg,与年龄(r=0.36,P〈0.01)、MR(r=0.30,P〈0.01)、二尖瓣瓣环E/E'(侧壁,r=0.40,P〈0.01;室间隔,r=0.41,P〈0.01)、左心房内径指数(r=0.50,P〈0.01)、右心室内经指数(r=0.30,P〈0.01)、左心室及右心室舒张功能参数均有很好的相关性,这些变量随PASP的增加而增加;PASP与二尖瓣瓣环TDI收缩期速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的相关性则较差。多变量分析结果提示,年龄、MR、左心房大小,以及左心室充盈压指标E/E'(侧壁、室间隔)是PASP升高的独立性预测因子。结论二尖瓣脱垂或连枷样二尖瓣引起中-重度器质性二尖瓣反流且左心室收缩功能尚正常的患者,年龄、MR、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充盈压及左、右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对PASP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反流 肺动脉收缩压 组织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电极部位的放射影像及心电图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张航 戴振林 +4 位作者 胡作英 段宝祥 刘志忠 陈绍良 单守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48-551,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搏时,电极部位与其放射影像、心电图形态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分析安装体内埋藏式起搏器的110例患者,行RVOT起搏术。行后前位,左前斜45°,右前斜30°放射照片。后前位及左前...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搏时,电极部位与其放射影像、心电图形态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分析安装体内埋藏式起搏器的110例患者,行RVOT起搏术。行后前位,左前斜45°,右前斜30°放射照片。后前位及左前斜位区分室间隔或游离壁,右前斜位区分流出道上部或下部。术后行12导联心电图。结果110例患者中有18例电极位于流出道以下,92例(83.6%)位于流出道上部或下部。92例流出道患者中有58例(63.0%)位于间隔部,34例位于游离壁(37.0%);25例(27.2%)位于高位流出道,67例(72.8%)位于低位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患者与游离壁起搏患者比较,QRS时间短(134±18)ms vs(142±21)ms,P<0.05。游离壁起搏中,Ⅲ导联切迹多见(P<0.01)。结论RVOT起搏的电极X线表现及心电图形态对确定起搏部位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 人工 放射摄影术 心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病变程度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来宝 吴润桂 +1 位作者 李志雄 单守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4期292-29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HDL-C及LDL-C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较对照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血清胆红素...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HDL-C及LDL-C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较对照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也下降(P<0.05或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胆红素与血浆HDL-C呈正相关,与LDL-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低胆红素水平对脂质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胆红素 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德彬 单守杰 何进舟 《安徽医学》 2021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计划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2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62例为ACS组,稳...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计划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2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62例为ACS组,稳定性心绞痛(SAP)90例为SAP组,同时期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冠脉狭窄76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和分析3组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差异。结果ACS组Lp-PLA2水平和hs-CRP浓度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水平是ACS的独立预测因子(OR=1.253,P<0.05)。ROC曲线显示,Lp-PLA2为387.5 ng/mL时,其诊断ACS的敏感性为72.6%,特异性为78.3%,曲线下面积(AUC)为0.793(95%CI:0.734~0.844,P<0.05)。将Lp-PLA2引入ACS诊断模型中,与传统风险因素合并hs-CRP相比,总体χ2值显著增加(分别为29.853和37.491)。Lp-PLA2联合hs-CRP诊断ACS的AUC为0.870(95%CI:0.819~0.9113,P<0.05),敏感性为80.7%,特异性为90.4%。结论Lp-PLA2水平与ACS有关,可能是预测ACS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生物标志物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易损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