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大静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
1
作者 姚作宾 赵章仁 单宇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0-32,共3页
通过冠状窦逆行灌注10%明胶墨汁,对120例成人心大静脉的起始、行径及其与左冠状动脉分支的毗邻进行了研究。心大静脉60%起始于前室间沟下1/2.心大静脉和心中静脉在前室间沟下1/3互相连接。通过共同开口的冠状窦组成环... 通过冠状窦逆行灌注10%明胶墨汁,对120例成人心大静脉的起始、行径及其与左冠状动脉分支的毗邻进行了研究。心大静脉60%起始于前室间沟下1/2.心大静脉和心中静脉在前室间沟下1/3互相连接。通过共同开口的冠状窦组成环绕左室的静脉环达33.3%.在冠状沟区,心大静脉横过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和旋支,形成Brocq和 Mouchet血管三角占96.7%.其中静脉位于动脉浅表的占59.5%。前室间静脉在前室间沟中1/3出现肌桥4.2%。对心大静脉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静脉 吻合 肌桥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膈食管裂孔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功浩 单宇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6年第4期230-232,254-255,共5页
本文观察了50例新生儿的膈,食管孔均呈梭形矢状位,裂孔的高度92%位于第8~10胸椎前方。构成裂孔两侧缘的肌束主要来自右内侧膈脚,又根据肌束来源及位于裂孔两侧肌束情况,把食管裂孔分为五型。裂孔边缘和食管之间的间隙,以食管外侧间隙为... 本文观察了50例新生儿的膈,食管孔均呈梭形矢状位,裂孔的高度92%位于第8~10胸椎前方。构成裂孔两侧缘的肌束主要来自右内侧膈脚,又根据肌束来源及位于裂孔两侧肌束情况,把食管裂孔分为五型。裂孔边缘和食管之间的间隙,以食管外侧间隙为形成食管裂孔疝的好发部位。同时,还观察到连结食管和膈之间的膈食管韧带有防止食管裂孔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食管裂孔 食管裂孔疝 膈食管韧带 膈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