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染色体微阵列检测技术在NT增厚胎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杨培峰
单婉婉
+3 位作者
张琳琳
于海洋
聂付芳
赵岚岚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CMA)检测技术在颈项透明层(NT)增厚胎儿中检测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妊娠早期NT筛查异常(≥2.5 mm)并接受CMA检查的胎儿305例,分析胎儿染色体数目...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CMA)检测技术在颈项透明层(NT)增厚胎儿中检测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妊娠早期NT筛查异常(≥2.5 mm)并接受CMA检查的胎儿305例,分析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及拷贝数异常发生情况;并根据NT值分为以下5组:2.5~2.9 mm、3.0~3.4 mm、3.5~3.9 mm、4.0~4.9 mm、≥5 mm组,分析各组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及微缺失、微重复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合并其他超声异常,分为合并超声异常组和单纯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染色体异常发生情况。结果 NT值2.5~2.9 mm、3.0~3.4 mm、3.5~3.9 mm、4.0~4.9 mm、≥5 mm组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5.6%、14.4%、22.4%、25.0%和42.3%;305例NT增厚的胎儿采用CMA技术共检出59例(19.3%)染色体异常;且与常规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相比,CMA多检出5例致病性CNVs(5/246)及12例临床意义不明(VOUS)变异;此外,合并超声异常的NT增厚胎儿和单纯NT增厚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44.2%和17.2%。结论 CMA检测可检出常规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无法检出的CNVs及临床意义不明的微缺失、微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项透明层增厚
产前诊断
微阵列分析
DNA拷贝数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otch信号通路在TGF-β_1诱导胃癌细胞EMT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何燕霞
张巍然
+1 位作者
李鹏云
单婉婉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TGF-β_1诱导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对数生长期胃癌SGC7901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iRNA组。siRNA组、阴性对照组分别予Jagged1 siRNA...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TGF-β_1诱导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对数生长期胃癌SGC7901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iRNA组。siRNA组、阴性对照组分别予Jagged1 siRNA、阴性对照siRNA转染,空白对照组不予转染。转染48 h,收集3组部分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cadherin、Vimentin、Jagged1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cadherin、Vimentin、Jagged1、N1ICD蛋白表达。取各组剩余细胞,阴性对照组、siRNA组更换为含10 ng/m L TGF-β_1的无血清培养基,空白对照组更换为不含TGF-β_1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4 h收集细胞,同法检测上述mRNA和(或)蛋白表达。收集各组转染48 h细胞及转染48 h再诱导24 h细胞,采用Transwell侵袭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组转染48 h及转染48 h再诱导24 h 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Vimentin、Jagged1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N1ICD蛋白表达下调(P均<0.05),而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均>0.05。siRNA组转染48 h及转染48 h再诱导24 h侵袭细胞数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均<0.05),而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 Notch信号通路可参与TGF-β_1诱导的胃癌细胞EMT过程;抑制Notch信号通路能降低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NOTCH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_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蒙山侵入岩分布与岩性特征
被引量:
1
3
作者
曹光杰
单婉婉
+1 位作者
闫克超
苟佃达
《山东国土资源》
2017年第6期1-5,共5页
以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前人的岩石学和年代学成果,根据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探讨了蒙山的侵入岩分布与岩性特征。蒙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层表现为韧性变形、剪切、岩浆侵入,岩浆活动具多旋回多期次的特点,侵入岩发育。蒙山的主体是...
以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前人的岩石学和年代学成果,根据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探讨了蒙山的侵入岩分布与岩性特征。蒙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层表现为韧性变形、剪切、岩浆侵入,岩浆活动具多旋回多期次的特点,侵入岩发育。蒙山的主体是距今2 700~2 500 Ma间三期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片麻状英云闪长岩、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2 750~2 600 Ma,万山庄序列超铁镁质—镁铁质侵入岩侵入,泰山序列TTG(Trondhjemite,Tonalite,Granodiorite)岩系侵位。大约2 600~2 500 Ma,先后有黄前序列西店子蛇纹岩,峄山序列中粒奥长花岗岩、片麻状粗中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细粒斑状含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傲徕山、红门序列条带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粒黑云石英闪长岩等侵入。之后,中元古代约1 621Ma牛岚辉绿岩呈脉状侵入,古生代约465Ma常马庄金伯利岩侵入。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和构造作用,使古陆核发生了多次巨变和反复锻造,形成了坚硬的刚性陆壳,塑造了多种地质遗迹和地质地貌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代
元古代
侵入岩
分布
岩性特征
蒙山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染色体微阵列检测技术在NT增厚胎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杨培峰
单婉婉
张琳琳
于海洋
聂付芳
赵岚岚
机构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30-332,共3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公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2018020207)。
文摘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CMA)检测技术在颈项透明层(NT)增厚胎儿中检测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妊娠早期NT筛查异常(≥2.5 mm)并接受CMA检查的胎儿305例,分析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及拷贝数异常发生情况;并根据NT值分为以下5组:2.5~2.9 mm、3.0~3.4 mm、3.5~3.9 mm、4.0~4.9 mm、≥5 mm组,分析各组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及微缺失、微重复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合并其他超声异常,分为合并超声异常组和单纯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染色体异常发生情况。结果 NT值2.5~2.9 mm、3.0~3.4 mm、3.5~3.9 mm、4.0~4.9 mm、≥5 mm组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5.6%、14.4%、22.4%、25.0%和42.3%;305例NT增厚的胎儿采用CMA技术共检出59例(19.3%)染色体异常;且与常规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相比,CMA多检出5例致病性CNVs(5/246)及12例临床意义不明(VOUS)变异;此外,合并超声异常的NT增厚胎儿和单纯NT增厚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44.2%和17.2%。结论 CMA检测可检出常规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无法检出的CNVs及临床意义不明的微缺失、微重复。
关键词
颈项透明层增厚
产前诊断
微阵列分析
DNA拷贝数变异
分类号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R714.5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otch信号通路在TGF-β_1诱导胃癌细胞EMT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何燕霞
张巍然
李鹏云
单婉婉
机构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38-41,共4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403096)
文摘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TGF-β_1诱导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对数生长期胃癌SGC7901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iRNA组。siRNA组、阴性对照组分别予Jagged1 siRNA、阴性对照siRNA转染,空白对照组不予转染。转染48 h,收集3组部分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cadherin、Vimentin、Jagged1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cadherin、Vimentin、Jagged1、N1ICD蛋白表达。取各组剩余细胞,阴性对照组、siRNA组更换为含10 ng/m L TGF-β_1的无血清培养基,空白对照组更换为不含TGF-β_1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4 h收集细胞,同法检测上述mRNA和(或)蛋白表达。收集各组转染48 h细胞及转染48 h再诱导24 h细胞,采用Transwell侵袭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组转染48 h及转染48 h再诱导24 h 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Vimentin、Jagged1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N1ICD蛋白表达下调(P均<0.05),而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均>0.05。siRNA组转染48 h及转染48 h再诱导24 h侵袭细胞数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均<0.05),而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 Notch信号通路可参与TGF-β_1诱导的胃癌细胞EMT过程;抑制Notch信号通路能降低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关键词
胃肿瘤
NOTCH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_1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蒙山侵入岩分布与岩性特征
被引量:
1
3
作者
曹光杰
单婉婉
闫克超
苟佃达
机构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山东蒙山国家地质公园
出处
《山东国土资源》
2017年第6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82)
文摘
以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前人的岩石学和年代学成果,根据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探讨了蒙山的侵入岩分布与岩性特征。蒙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层表现为韧性变形、剪切、岩浆侵入,岩浆活动具多旋回多期次的特点,侵入岩发育。蒙山的主体是距今2 700~2 500 Ma间三期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片麻状英云闪长岩、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2 750~2 600 Ma,万山庄序列超铁镁质—镁铁质侵入岩侵入,泰山序列TTG(Trondhjemite,Tonalite,Granodiorite)岩系侵位。大约2 600~2 500 Ma,先后有黄前序列西店子蛇纹岩,峄山序列中粒奥长花岗岩、片麻状粗中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细粒斑状含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傲徕山、红门序列条带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粒黑云石英闪长岩等侵入。之后,中元古代约1 621Ma牛岚辉绿岩呈脉状侵入,古生代约465Ma常马庄金伯利岩侵入。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和构造作用,使古陆核发生了多次巨变和反复锻造,形成了坚硬的刚性陆壳,塑造了多种地质遗迹和地质地貌景观。
关键词
太古代
元古代
侵入岩
分布
岩性特征
蒙山
山东省
Keywords
Archean
Proterozoic
intrusive rock
distribution
property characteristics
Mengshan Mountain
Shandong province
分类号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染色体微阵列检测技术在NT增厚胎儿中的应用
杨培峰
单婉婉
张琳琳
于海洋
聂付芳
赵岚岚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Notch信号通路在TGF-β_1诱导胃癌细胞EMT过程中的作用
何燕霞
张巍然
李鹏云
单婉婉
《山东医药》
CAS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东蒙山侵入岩分布与岩性特征
曹光杰
单婉婉
闫克超
苟佃达
《山东国土资源》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