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六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鳗弧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苏振霞 肖辉 +1 位作者 单娟娟 薛强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75,共3页
研究了十六种中草药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十六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鳗弧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大黄、五倍子、黄连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效果最好,且两种提取物的MIC值相同,分别为1.95 mg/mL、0.98... 研究了十六种中草药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十六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鳗弧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大黄、五倍子、黄连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效果最好,且两种提取物的MIC值相同,分别为1.95 mg/mL、0.98 mg/mL和1.95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抑菌圈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实验 被引量:42
2
作者 肖辉 苏振霞 +1 位作者 单娟娟 薛强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56,共4页
测定了16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体外抑菌作用,筛选出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好体外抑制作用的中草药。用煎煮法和乙醇蒸馏法2种方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研究了黄连、五倍子、大黄、诃子等16种... 测定了16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体外抑菌作用,筛选出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好体外抑制作用的中草药。用煎煮法和乙醇蒸馏法2种方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研究了黄连、五倍子、大黄、诃子等16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测定了抑菌圈直径。实验结果表明,1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五倍子、黄连、诃子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效果较好,抑菌圈平均直径均在15mm以上,但中草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效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嗜水气单胞菌 抑菌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砜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皇甫风云 王兵 +2 位作者 单娟娟 孔媛媛 单永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58-62,共5页
磺化聚砜是制备亲水性滤膜的优良材料。首先以发烟硫酸为溶剂、4,4’-二氯二苯砜(DCDPS)为原料成功制备了磺化单体3,3’-二磺酸钠-4,4’-二氯二苯砜(SDCDPS),并确定了最佳磺化条件,n(SO3)/n(DCDPS)=3.5,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0h。以SD... 磺化聚砜是制备亲水性滤膜的优良材料。首先以发烟硫酸为溶剂、4,4’-二氯二苯砜(DCDPS)为原料成功制备了磺化单体3,3’-二磺酸钠-4,4’-二氯二苯砜(SDCDPS),并确定了最佳磺化条件,n(SO3)/n(DCDPS)=3.5,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0h。以SDCDPS为单体通过亲核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砜膜材料,利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热分析实验表明,该聚合物材料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砜 膜分离材料 磺化度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苜蓿中金属元素 被引量:3
4
作者 谢继锋 刘晓颖 +1 位作者 沈俊杰 单娟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共1页
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法)测定苜蓿中的有用金属元素,进一步了解和挖掘苜蓿的潜在价值。
关键词 苜蓿 ICP—AES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洛芬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水相中的识别特性
5
作者 皇甫风云 王兵 +1 位作者 单娟娟 孔媛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38,42,共5页
以布洛芬为模板、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在强极性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备了可以在水相中实现特异性识别的布洛芬印迹聚合物。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作用情况。静态氮吸附法(BET)表明印迹聚合物的比表... 以布洛芬为模板、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在强极性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备了可以在水相中实现特异性识别的布洛芬印迹聚合物。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作用情况。静态氮吸附法(BET)表明印迹聚合物的比表面积明显大于非印迹聚合物。系统考察了水相中印迹聚合物的识别特性,结果表明,布洛芬印迹聚合物对布洛芬表现出明显的吸附选择性,对其结构类似物酮洛芬、萘普生的吸附选择性较差,分离因子分别为3.29和3.95。利用透射电镜对印迹聚合物的再生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洗脱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印迹聚合物 水相 识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法制备中药黄芩素分子印迹微球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松 王兵 单娟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0-174,179,共6页
以黄芩素(BAI)作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不同溶剂体积制备了系列分子印迹聚合物。紫外光谱研究了模板与功能单体相互作用情况,傅里... 以黄芩素(BAI)作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不同溶剂体积制备了系列分子印迹聚合物。紫外光谱研究了模板与功能单体相互作用情况,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动力学吸附和选择性吸附实验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以及特异性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之间通过氢键自组装形成1∶4配合物;不同溶剂体积对聚合物微球的结构影响显著:随着溶剂体积增加,印迹聚合物微球粒径增加,而吸附量减小;其动力学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表明其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聚合物微球对不同结构底物槲皮素(Qu)和氯霉素(CAP)的吸附表现出低的吸附量,分离因子分别为17.69和26.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分子印迹 微球 沉淀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FOXO3a通路对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调控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志芬 沈俊杰 +2 位作者 单娟娟 陈军 钱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631-1636,共6页
目的探讨FOXO3a对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自我更新能力的调控作用以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取肝癌干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FOXO3a在肝癌干细胞中... 目的探讨FOXO3a对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自我更新能力的调控作用以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取肝癌干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FOXO3a在肝癌干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利用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的抑制剂或激活剂改变IGF活性,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FOXO3a表达的改变;包装、纯化表达和干扰FOXO3a的慢病毒并进行细胞的感染,Western blot检测其过表达和干扰效率;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成球生长能力实验检测过表达或干扰FOXO3a后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改变,以及肝癌细胞中激活IGF信号,同时过表达FOXO3a后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改变。结果 FOXO3a在肝癌干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肝癌细胞(P<0.01),并且受到IGF的负向调控;构建了稳定过表达和干扰FOXO3a的细胞模型,并发现过表达FOXO3a后,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和成球生长能力均降低,而干扰FOXO3a后,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和成球生长能力均得到了提升;激活IGF信号,同时过表达FOXO3a后,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和成球生长能力下降。结论 FOXO3a对肝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具有负向调控作用,且可受到IGF的负调节,并介导IGF对肝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干细胞 FOXO3A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克隆形成能力 成球生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射引发沉淀法制备氯霉素分子印迹微球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静 王兵 单娟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3-148,共6页
为了能够快速合成大小均一的分子印迹微球,采用电子加速器的高能电子束引发,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沉淀聚合制备了氯霉素(CAP)分子印迹微球。紫外、红外光谱和静态氮吸附实验结果显示,CAP和MAA能够形成超分子复合物,辐照引发能使CAP成... 为了能够快速合成大小均一的分子印迹微球,采用电子加速器的高能电子束引发,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沉淀聚合制备了氯霉素(CAP)分子印迹微球。紫外、红外光谱和静态氮吸附实验结果显示,CAP和MAA能够形成超分子复合物,辐照引发能使CAP成功印迹在三维网络结构中并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80.25 m2/g。扫描电镜和等温吸附实验考察了辐照剂量对微球微观形态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辐照剂量为20 kGy条件下能快速制备出粒径为300 nm^500 nm的印迹微球,最大吸附量为107.65μmol/g,且对氯霉素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吸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电子束 沉淀聚合 分子印迹微球 辐照剂量 氯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分子印迹微球的合成及其对二苯并噻吩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司汇通 王兵 +2 位作者 单娟娟 皇甫风云 孙智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6期188-192,共5页
运用溶剂热法制得四氧化三铁微粒作为内核,在其上嫁接二氧化硅层,继续通过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对表面改性,使之可发生聚合;最后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苯并噻吩(DBT)为模板分子,通过蒸馏沉淀法制备了磁性核-... 运用溶剂热法制得四氧化三铁微粒作为内核,在其上嫁接二氧化硅层,继续通过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对表面改性,使之可发生聚合;最后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苯并噻吩(DBT)为模板分子,通过蒸馏沉淀法制备了磁性核-壳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Fe_3O_4/SiO_2@MIPs)。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力测定(VSM),热重分析(TG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其性能。并通过与非印迹聚合微球(Fe_3O_4/SiO_2@NIPs)对比印证其所具有的特异性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微球 二苯并噻吩 磁性 核壳 蒸馏沉淀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草醛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及识别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智纯 王兵 +1 位作者 皇甫风云 单娟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1-667,共7页
以香草醛(VAN)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香草醛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通过紫外光谱(U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 以香草醛(VAN)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香草醛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通过紫外光谱(U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最佳配比,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了聚合物微球的微观形貌;结合膜技术的优点,进一步制备了香草醛分子印迹共混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了共混膜的形态特征,并研究了分子印迹共混膜的结合性能及选择性透过能力。结果表明,MAA与VAN之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分子印迹共混膜对模板分子香草醛表现出高度识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醛 沉淀聚合 分子印迹共混膜 特异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法制备布洛芬金属分子印迹聚合膜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聪 王兵 +1 位作者 皇甫风云 单娟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134-14139,共6页
以消炎镇痛药(S)-布洛芬与Cu2+配合物为模板分子,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聚砜膜为多孔支撑层,利用辐射引发聚合制备了Cu2+配位分子印迹复合膜。通过紫外光谱研究发现,(S)-布洛芬、Cu2+和甲基丙烯酸形成... 以消炎镇痛药(S)-布洛芬与Cu2+配合物为模板分子,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聚砜膜为多孔支撑层,利用辐射引发聚合制备了Cu2+配位分子印迹复合膜。通过紫外光谱研究发现,(S)-布洛芬、Cu2+和甲基丙烯酸形成了配位比为1∶2∶2的3元配合物。通过扫描电镜及渗透实验发现聚砜基膜固含量为17%时,修饰后印迹膜形态及性能最好。同时,通过选择渗透实验发现,印迹膜对其手性对称物(R)-布洛芬及结构类似物酮洛芬渗透选择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配位 分子印迹膜 布洛芬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