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楚县干旱区不稳定耕地评价体系构建与类型划分
1
作者 孙廷廷 杨志莹 +2 位作者 罗浩 贾宏涛 单娜娜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7-36,共10页
以巴楚县为研究区,基于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新增耕地质量评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关标准,遵循综合性、层次性、代表性、可获得性原则选取指标,构建不稳定耕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rcGIS10.8软件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划分不稳定耕地类型。结... 以巴楚县为研究区,基于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新增耕地质量评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关标准,遵循综合性、层次性、代表性、可获得性原则选取指标,构建不稳定耕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rcGIS10.8软件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划分不稳定耕地类型。结果表明,巴楚县不稳定耕地主要受生态安全性、生产适宜性和社会经济可行性3个方面13个因素的影响;巴楚县不稳定耕地有34 827.64 hm^(2),占耕地面积的24.15%,集中分布于巴楚县西南部及中部;巴楚县不稳定耕地分为生产不稳定型、生态不稳定型、社会经济不稳定型和混合不稳定型,分别占不稳定耕地总面积的1.50%、81.70%、14.82%和1.98%;巴楚县不稳定耕地面积较大,主要受盐渍化和荒漠沙化影响,可通过完善灌排系统和农田基础设施、加强防护林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法提高耕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耕地 干旱区 评价指标 分类体系 粮食安全 生态环境 巴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极端干旱区系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浩 菅政博 +3 位作者 孙廷廷 王悦霖 单娜娜 杨志莹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45-2256,共12页
【目的】研究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协同关系,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方法】以极端干旱区新疆吐鲁番市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PLUS... 【目的】研究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协同关系,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方法】以极端干旱区新疆吐鲁番市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PLUS)、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ESCI、ESTD模型等方法计算并预测2010~2035年(自然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吐鲁番市ESV变化、时空分布特征和权衡协同关系。【结果】(1)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吐鲁番市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0.16×10^(4)hm^(2)和1.98×10^(4)hm^(2),耕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分别减少0.51×10^(4)、0.46×10^(4)、0.33×10^(4)和0.85×10^(4)hm^(2),各时间段土地利用转移模式为2010~2015年、2015~2020年以未利用地转草地为主,除未利用地外,草地转出和转入面积均最大;(2)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研究区ESV分别为213.75×10^(8)、209.23×10^(8)和205.78×10^(8)元,呈直线下降趋势,共减少7.97×108元;在自然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护3种模拟情景下,ESV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特征为“北部山区高-南部荒漠低”;(3)2035年3种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以协同为主,“高-高”、“低-低”协同集聚区与ESV高值、低值区分布高度一致,权衡关系零星分布于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交界地带及其他局部地区。【结论】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情景ESV依次为207.90×10^(8)、213.06×10^(8)和240.40×10^(8)元,均高于2020年的E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PLUS模型 多情景模拟 权衡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TIC-NFM的巴楚县耕地后备资源农作物适宜性精细化评价和布局
3
作者 罗浩 单娜娜 +5 位作者 李宁 孙廷廷 王一峰 马兴旺 杨志莹 冯军江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81-91,共11页
以新疆巴楚县为研究区域,借助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对全县主要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的种植结构进行精细化布局,并在“水-粮”条件的约束下分析粮食作物的种植分布,以期为西北极端干旱区的耕地后备资源规划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科学参考... 以新疆巴楚县为研究区域,借助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对全县主要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的种植结构进行精细化布局,并在“水-粮”条件的约束下分析粮食作物的种植分布,以期为西北极端干旱区的耕地后备资源规划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玉米、小麦、棉花的种植适宜度分别为0.8564、0.7084、0.7065,3种作物的适宜度相差较小,在空间布局上均表现为中部地区适宜度高的特征;单作物适宜性评价分区结果显示,棉花以Ⅱ级区为主,占比为40.11%,玉米和小麦以Ⅲ级区为主,占比分别为63.50%、64.12%;在“水-粮”条件的约束下,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为5129.92 hm2,占比为35.98%,其中,琼库尔恰克乡的种植面积最大,面积为1463.21 hm2,占比为28.52%;中部区域阿克萨克马热勒乡面积次之,为1138.67 hm2,占比为2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农作物适宜性 作物布局 精细化评价 CRITIC-NFM 巴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黄腐酸对盐渍化土壤养分及花生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孙晨 槐国龙 +3 位作者 王斌 孙九胜 杨志莹 单娜娜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4-2942,共9页
【目的】研究化肥与黄腐酸有机肥配施对盐渍化土壤养分及花生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置花生盆栽试验。试验采用黄腐酸有机肥与减量化肥配施,以常规化肥施用量为对照,在基施黄腐酸有机肥40 kg/667m^(2)基础上,分别设减施氮磷钾化肥常规... 【目的】研究化肥与黄腐酸有机肥配施对盐渍化土壤养分及花生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置花生盆栽试验。试验采用黄腐酸有机肥与减量化肥配施,以常规化肥施用量为对照,在基施黄腐酸有机肥40 kg/667m^(2)基础上,分别设减施氮磷钾化肥常规用量的20%、40%、60%、80%和100%,共设置6个处理。分析土壤养分及花生株高、侧枝长、叶绿素含量(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等指标,研究化肥减量、有机替代施肥模式对盐渍化土壤养分及花生生长的影响。【结果】基施黄腐酸肥料后,大幅度减施化肥依然可维持花生的正常生长,减施20%~40%化肥可明显促进花生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效改良盐渍化土壤,提高土壤质量,同时也提高了花生的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单株结果数和单株果实重,提高产量。【结论】化肥与黄腐酸有机肥配施的优选技术方案为在施用40 kg/667m^(2)黄腐酸肥料的基础上,减施20%~40%化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 黄腐酸 花生 土壤养分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尔吉斯共和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7
5
作者 单娜娜 赖波 +2 位作者 马雪琴 王新勇 李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1-188,共8页
[目的]研究吉尔吉斯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响应,为该国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为邻邦中国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方法]货币量价值法、贡献率分析、敏感度分析。[结果](1)2000~2008年减少的地... [目的]研究吉尔吉斯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响应,为该国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为邻邦中国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方法]货币量价值法、贡献率分析、敏感度分析。[结果](1)2000~2008年减少的地类有耕地、水域以及储备土地,其他地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保护自然土地利用类型的增加幅度最大。(2)2000~2003年吉尔吉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的趋势,对这种变化产生的贡献最大的地类为特别保护自然土地。2004~2008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减少的趋势,对这种变化产生贡献最大的地类为水域。[结论]近年来,吉尔吉斯土地利用结构没有发生剧烈的改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小幅度不大,但是该国土地管理粗放,建设用地呈现无序扩张,大量优质耕地被建设占用,耕地质量日趋下降,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水域虽然仅占土地利用总面积的3.84%,但是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需要大力的保护,以确保吉尔吉斯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生态质量的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敏感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的形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解剖学观测 被引量:3
6
作者 单娜娜 张玉和 +9 位作者 任仲一 胡亚楠 马星 董化江 刘未 高富合 徐兴旺 李伯森 杨德慧 单云官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的形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为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的诊治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观测成尸30(男24、女6)侧颈动脉,观测颈动脉的形态及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①颈总动脉中段外径,左侧(8.75±1.56)mm;右侧(8.31±... 目的研究颈动脉的形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为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的诊治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观测成尸30(男24、女6)侧颈动脉,观测颈动脉的形态及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①颈总动脉中段外径,左侧(8.75±1.56)mm;右侧(8.31±0.99)mm。②颈内动脉根部外径,左侧(8.15±1.42)mm;右侧(7.51±1.63)mm。③颈外动脉中段外径,左侧(4.87±1.09)mm;右侧(4.39±0.89)mm。④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占60%(18侧),其中颈内动脉根部四壁明显动脉硬化,内腔直径1.6mm严重狭窄1侧,占总数的3.33%。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最高为颈动脉窦,占颈动脉硬化标本的100%,可致颈内动脉内腔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 颈总动脉 颈外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的时间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单娜娜 赖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01-404,共4页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和各位专家的相关的研究结果,对建国以来的耕地数据进行了重建,取得了比较可靠的长时间序列的耕地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集对分析模型,对建国以来的耕地资源的安全态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建国以来中国耕地资...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和各位专家的相关的研究结果,对建国以来的耕地数据进行了重建,取得了比较可靠的长时间序列的耕地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集对分析模型,对建国以来的耕地资源的安全态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建国以来中国耕地资源安全贴近度呈现波动式的变化规律,耕地资源安全贴近度在0.4的周围波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动幅度逐渐变小,趋于平缓。集对分析很好的体现了耕地系统的确定和不确定性,具有计算方便、方法简单、评价客观、合理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安全 时间演变特征 贴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楚县棉花碳排放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王一峰 单娜娜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3期129-132,149,共5页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应考虑的重点。农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引起的碳排放量仅次于第二产业。巴楚县作为新疆优质棉重要种植区域,棉花...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应考虑的重点。农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引起的碳排放量仅次于第二产业。巴楚县作为新疆优质棉重要种植区域,棉花一直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的大量应用,以及化肥、农药、农膜等要素的过量投入,棉田生态破坏、碳排放量增加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对巴楚县2002—2021年棉花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对棉花碳排放现状和各投入要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南疆地区棉花碳减排研究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碳排放变化 影响因素 新疆巴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耕地保护目标的合理选择--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单娜娜 刘卫东 +1 位作者 赖波 张恒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4,共5页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却仍未能控制住耕地的流失。区域耕地保护目标的合理选择是耕地保护政策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采用了AMIRA(1,1,1)和GM(1,1)、信息熵及多元回归等多种预测方法,以耕地资源贫乏的...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却仍未能控制住耕地的流失。区域耕地保护目标的合理选择是耕地保护政策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采用了AMIRA(1,1,1)和GM(1,1)、信息熵及多元回归等多种预测方法,以耕地资源贫乏的浙江省为例,从耕地生产粮食和提供农民收入的功能出发,确定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所需的区域耕地保护规模;对耕地减少和增加的途径分析,得出耕地的供给量,计算耕地供需平衡指数,得出以保证人们生存安全为2007-2020年浙江省的耕地保护目标。这一目标既能保证特殊时期的粮食安全问题,又能满足社会各业用地,实现了浙江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供需平衡指数 耕地保护 目标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浙江省域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量:81
10
作者 张恒义 刘卫东 +2 位作者 林育欣 单娜娜 王世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38-2748,共11页
在全球公顷和国家公顷的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采用2005年浙江省平均土地单位产量核算了浙江省各地的生态足迹,并与全球公顷和国家公顷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从省公顷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浙江省生态足迹达1.18 s-nh... 在全球公顷和国家公顷的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采用2005年浙江省平均土地单位产量核算了浙江省各地的生态足迹,并与全球公顷和国家公顷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从省公顷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浙江省生态足迹达1.18 s-nhm2/人(省公顷,记为:s-nhm2),而生物承载力只有0.24 s-nhm2/人,生态赤字达0.94 s-nhm2/人,生态压力指数达4.91,是典型的生态赤字地区。另外,浙江省各地生态足迹空间差异较大,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舟山和温州处于高强度生态压力,宁波、杭州、台州、金华和绍兴处于中强度生态压力,而丽水、衢州、湖州和嘉兴处于低强度生态压力。最后借助IPAT的分析,发现杭州、金华、嘉兴、湖州和衢州等地的万元GDP占用足迹不同程度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合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公顷 生态足迹 空间差异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地膜对地温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降解性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胡伟 孙九胜 +2 位作者 单娜娜 严晶 王新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7-320,共4页
【目的】明确COPO树脂降解地膜在新疆北部农田中的应用特征。【方法】以普通地膜为对照,研究黑色降解膜对地温和滴灌棉花、沟灌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覆膜方式和灌水量对降解膜降解率的影响。【结果】降解膜处理20 cm土壤日平均地温高于... 【目的】明确COPO树脂降解地膜在新疆北部农田中的应用特征。【方法】以普通地膜为对照,研究黑色降解膜对地温和滴灌棉花、沟灌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覆膜方式和灌水量对降解膜降解率的影响。【结果】降解膜处理20 cm土壤日平均地温高于普通膜,其保温效应也优于普通膜,08:00时5 cm土壤平均温度比普通膜高出0.244℃,最高相差1.6℃,地温昼夜变化幅度小;降解膜处理的棉花、玉米平均增产6%左右;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降解膜的降解时间明显延长,崩裂期最大相差39 d;棉花滴灌平作模式下地膜降解时期明显晚于沟灌玉米,诱导期延长6 d,破裂期延长13 d,崩裂期延长67 d,同时重量降解率远低于后者,应用效果更好。【结论】COPO树脂降解膜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因降解速度受作物、覆膜方式、灌水量的影响较大,降解膜的可控性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膜 降解性 保温效应 棉花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钾ATP酶抑制剂通过调节DNA损伤感应复合体Mre11/Rad50/Nbs1的表达诱导肝癌HepG2细胞周期阻滞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忠伟 王凤梅 +2 位作者 王聪聪 单娜娜 徐瑞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研究钠钾ATP酶抑制剂华蟾毒配基(cinobufagin)对人肝癌HepG2细胞DNA损伤修复阻断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免疫组化分析人肝癌临床组织标本、正常肝组织中钠钾ATP酶α1亚单位的表达;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5μmol... 目的研究钠钾ATP酶抑制剂华蟾毒配基(cinobufagin)对人肝癌HepG2细胞DNA损伤修复阻断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免疫组化分析人肝癌临床组织标本、正常肝组织中钠钾ATP酶α1亚单位的表达;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5μmol·L^(-1)华蟾毒配基作用6、12和24 h组;单细胞电泳检测DNA双链断裂,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损伤修复基因Mre11、Rad50、Nbs1和p53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肝癌组织钠钾ATP酶α1亚单位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明显升高(P<0.05);华蟾毒配基诱导HepG2细胞DNA断裂的发生率与作用时间高度相关,作用时间延长断裂效应更加明显(P<0.05),Mre11,Nbs1,Rad50和p53表达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对照组S期细胞比例为(21.32±4.21)%,5μmol·L^(-1)华蟾毒配基处理6 h后为(33.25±5.72)%,处理12 h后为(56.72±6.29)%,作用24 h后为(67.32±9.42)%。结论华蟾毒配基激活Mre11/Rad50/Nbs1损伤感应复合体介导肝癌Hep G2细胞周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毒配基 HEPG2细胞 DNA双链断裂 钠钾ATP酶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曹堪宏 梁红梅 +1 位作者 刘会平 单娜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81-485,共5页
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采用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分析了1991年、1996年和2003年宁波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发现:由于宁波市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迅速,199... 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采用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分析了1991年、1996年和2003年宁波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发现:由于宁波市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迅速,1991年~2003年宁波市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扩大,耕地和牧草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引起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下降.宁波市1991年总生态服务价值为1272482万元,1996年为1263708万元,2003年为1267332万元,从1991年至2003年13年时间共减少了5151万元.就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ESVf)分析,气体调节、侵蚀控制、生物多样性、原材料和娱乐文化在增加,而气候调节、水分调节、土壤形成、废物处理和食物生产在减少.敏感性分析表明,宁波市ESV相对于生态价值系数来说是缺乏弹性的,说明研究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市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价值系数 敏感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丁峰 马雪琴 +3 位作者 蒲胜海 耿庆龙 单娜娜 王新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31-2337,共7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吉尔吉斯斯坦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农业生产等发展现状。【方法】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气候、土地、土壤、农业等状况进行全面的实地调研和各州农业大学的考察学习,并与吉尔吉斯斯坦气候、土壤、土地利用、农业等方面... 【目的】进一步了解吉尔吉斯斯坦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农业生产等发展现状。【方法】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气候、土地、土壤、农业等状况进行全面的实地调研和各州农业大学的考察学习,并与吉尔吉斯斯坦气候、土壤、土地利用、农业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结果】对吉尔吉斯斯坦在气候变化趋势下,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提出指导意见。【结论】为吉尔吉斯斯坦需重点开展的农业合作领域和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棉田土壤磷细菌及磷转化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罗明 文启凯 +2 位作者 慕玉俊 薛玲娣 单娜娜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1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棉田土壤磷细菌的数量、分布、动态变化及磷转化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合理配施N、P、K肥能有效的促进磷细菌的生长发育,磷细菌数量及活性增加,从而增强磷的有效性,改善土壤的供磷性能,有利于棉花生长。
关键词 施肥 棉田 磷细菌 溶磷 解磷 土壤 磷转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WOT方法分析县级土地利用的方向——以浙江省东阳市为例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卫东 单娜娜 肖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55-458,463,共5页
由于SWOT方法能很好地将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结合起来,现在广泛用于区域发展、环境管理和土地开发的战略规划中.简介了SWOT方法,然后将之应用于浙江东阳市的土地利用战略方向选择.实践表明SWOT方法在县域土地利用的方向的表达上是非常直... 由于SWOT方法能很好地将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结合起来,现在广泛用于区域发展、环境管理和土地开发的战略规划中.简介了SWOT方法,然后将之应用于浙江东阳市的土地利用战略方向选择.实践表明SWOT方法在县域土地利用的方向的表达上是非常直观有效的,在逻辑上也是严密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方法 土地利用方向 东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耕地变化的时间特征及耕地保护的SWOT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九胜 单娜娜 +2 位作者 王新勇 白春玲 赖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7-1134,共8页
【目的】新疆的后备耕地资源面积为1 425.60×104hm2,占全国后备耕地资源的21.69%。在当前城市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增长,各业用地矛盾日益突出、粮食安全等问题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新疆在我国耕地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目的】新疆的后备耕地资源面积为1 425.60×104hm2,占全国后备耕地资源的21.69%。在当前城市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增长,各业用地矛盾日益突出、粮食安全等问题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新疆在我国耕地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研究在通过对新疆耕地保护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为耕地保护战略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依据。【方法】SWOT分析方法。【结果】(1)1997~2007年,全国的耕地面积呈减少的态势,而新疆则反之,耕地面积净变化率为3.23%。新疆的耕地面积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997~2001年为耕地的快速增长期;2001~2004年为耕地的快速下滑期;2004~2007年为耕地面积的缓慢恢复期。(2)新疆耕地保护的优势在于水土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好,农产品品质好,比较优势明显;劣势在于资源性缺水较为严重,土壤贫瘠,水土流失、盐渍化问题严重。面临的机遇为周边区域和国家对新疆农产品的需求增大,耕地经济效益连续多年提高。国家和新疆加大了对耕地的资金投入,面临的挑战为新疆绿洲外围生态环境趋于不利化,生态需水向农业用水的保障提出了挑战,耕地可持续利用面临考验。【结论】通过SWOT分析可以得出,通过适当的方法能够使新疆耕地得到保护,农业获得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是新疆耕地保护的主要障碍因素。基于上述分析,新疆的耕地保护战略应该为在保持现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控制土地开发,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时间变化特征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湘琳 马雪琴 +5 位作者 王新勇 陈署晃 丁峰 李磐 单娜娜 耿庆龙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5-371,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区域差异,提升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发展共识,发挥新疆在中亚地区重要作用,为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结果](1)吉尔吉斯斯坦农业资源环境总体上优于新疆。...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区域差异,提升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发展共识,发挥新疆在中亚地区重要作用,为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结果](1)吉尔吉斯斯坦农业资源环境总体上优于新疆。(2)新疆在农业经济水平、农业种植结构、作物单产、农业管理模式、农业技术水平均优于吉尔吉斯斯坦。[结论]建立新疆一吉尔吉斯斯坦技术交流、示范平台,加强两区域科技互补,促进两区域农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新疆 吉尔吉斯斯坦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牧草生物修复盐渍化耕地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伟 单娜娜 钟新才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7期148-149,151,共3页
比较三种耐盐牧草生物修复盐渍化耕地效果得出:各处理较对照在0-9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含盐量降低了12.30%-19.86%。牧草植株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内对K+、Na+的选择吸收能力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沙打旺苗期植株K+、Na+含量最高但收获期... 比较三种耐盐牧草生物修复盐渍化耕地效果得出:各处理较对照在0-9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含盐量降低了12.30%-19.86%。牧草植株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内对K+、Na+的选择吸收能力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沙打旺苗期植株K+、Na+含量最高但收获期降至最低;碱茅草和小黑麦收获期的K+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且Na+含量比苗期均有增加;苗期和收获期SK/Na值均以小黑麦最高,沙打旺居中,碱茅草最低;通过收获植株地上部秸秆Na+移出量分别为:小黑麦:38.03kg/hm2,沙打旺:13.68 kg/hm2,碱茅草:13.24 kg/hm2,种植小黑麦修复盐渍化耕地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牧草 生物修复 盐渍化 含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绿洲盐碱土盐地碱蓬蔬菜栽培技术模式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咏梅 祁通 +2 位作者 杨金钰 孙九胜 单娜娜 《农村科技》 2015年第11期51-52,共2页
一、新疆盐碱土面积及治理概况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由于蒸发大、降水少的高温干旱的气候和封闭性的内陆盆地地形,形成了大面积的盐碱土。据调查,新疆各类盐碱土面积达1 336.1×10^4公顷,占全国盐渍土面积的36.8%,主要分布于绿... 一、新疆盐碱土面积及治理概况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由于蒸发大、降水少的高温干旱的气候和封闭性的内陆盆地地形,形成了大面积的盐碱土。据调查,新疆各类盐碱土面积达1 336.1×10^4公顷,占全国盐渍土面积的36.8%,主要分布于绿洲边缘和绿洲内部,也零星分布于沙漠边缘、戈壁荒漠和山地的积水洼地、泉水周围。新疆盐碱土种类多,被称为世界盐碱土的博物馆,是一种潜力很大的自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栽培技术 盐地碱蓬 绿洲边缘 盐渍土 土地生产力 高温干旱 盐碱土壤 内陆盆地 欧亚大陆 盐渍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