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肥减量配施黄腐酸对盐渍化土壤养分及花生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孙晨 槐国龙 +3 位作者 王斌 孙九胜 杨志莹 单娜娜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4-2942,共9页
【目的】研究化肥与黄腐酸有机肥配施对盐渍化土壤养分及花生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置花生盆栽试验。试验采用黄腐酸有机肥与减量化肥配施,以常规化肥施用量为对照,在基施黄腐酸有机肥40 kg/667m^(2)基础上,分别设减施氮磷钾化肥常规... 【目的】研究化肥与黄腐酸有机肥配施对盐渍化土壤养分及花生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置花生盆栽试验。试验采用黄腐酸有机肥与减量化肥配施,以常规化肥施用量为对照,在基施黄腐酸有机肥40 kg/667m^(2)基础上,分别设减施氮磷钾化肥常规用量的20%、40%、60%、80%和100%,共设置6个处理。分析土壤养分及花生株高、侧枝长、叶绿素含量(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等指标,研究化肥减量、有机替代施肥模式对盐渍化土壤养分及花生生长的影响。【结果】基施黄腐酸肥料后,大幅度减施化肥依然可维持花生的正常生长,减施20%~40%化肥可明显促进花生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效改良盐渍化土壤,提高土壤质量,同时也提高了花生的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单株结果数和单株果实重,提高产量。【结论】化肥与黄腐酸有机肥配施的优选技术方案为在施用40 kg/667m^(2)黄腐酸肥料的基础上,减施20%~40%化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 黄腐酸 花生 土壤养分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极端干旱区系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分析
2
作者 罗浩 菅政博 +3 位作者 孙廷廷 王悦霖 单娜娜 杨志莹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45-2256,共12页
【目的】研究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协同关系,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方法】以极端干旱区新疆吐鲁番市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PLUS... 【目的】研究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协同关系,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方法】以极端干旱区新疆吐鲁番市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PLUS)、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ESCI、ESTD模型等方法计算并预测2010~2035年(自然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吐鲁番市ESV变化、时空分布特征和权衡协同关系。【结果】(1)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吐鲁番市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0.16×10^(4)hm^(2)和1.98×10^(4)hm^(2),耕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分别减少0.51×10^(4)、0.46×10^(4)、0.33×10^(4)和0.85×10^(4)hm^(2),各时间段土地利用转移模式为2010~2015年、2015~2020年以未利用地转草地为主,除未利用地外,草地转出和转入面积均最大;(2)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研究区ESV分别为213.75×10^(8)、209.23×10^(8)和205.78×10^(8)元,呈直线下降趋势,共减少7.97×108元;在自然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护3种模拟情景下,ESV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特征为“北部山区高-南部荒漠低”;(3)2035年3种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以协同为主,“高-高”、“低-低”协同集聚区与ESV高值、低值区分布高度一致,权衡关系零星分布于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交界地带及其他局部地区。【结论】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情景ESV依次为207.90×10^(8)、213.06×10^(8)和240.40×10^(8)元,均高于2020年的E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PLUS模型 多情景模拟 权衡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尔吉斯共和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7
3
作者 单娜娜 赖波 +2 位作者 马雪琴 王新勇 李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1-188,共8页
[目的]研究吉尔吉斯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响应,为该国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为邻邦中国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方法]货币量价值法、贡献率分析、敏感度分析。[结果](1)2000~2008年减少的地... [目的]研究吉尔吉斯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响应,为该国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为邻邦中国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方法]货币量价值法、贡献率分析、敏感度分析。[结果](1)2000~2008年减少的地类有耕地、水域以及储备土地,其他地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保护自然土地利用类型的增加幅度最大。(2)2000~2003年吉尔吉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的趋势,对这种变化产生的贡献最大的地类为特别保护自然土地。2004~2008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减少的趋势,对这种变化产生贡献最大的地类为水域。[结论]近年来,吉尔吉斯土地利用结构没有发生剧烈的改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小幅度不大,但是该国土地管理粗放,建设用地呈现无序扩张,大量优质耕地被建设占用,耕地质量日趋下降,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水域虽然仅占土地利用总面积的3.84%,但是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需要大力的保护,以确保吉尔吉斯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生态质量的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敏感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楚县棉花碳排放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王一峰 单娜娜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3期129-132,149,共5页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应考虑的重点。农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引起的碳排放量仅次于第二产业。巴楚县作为新疆优质棉重要种植区域,棉花...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应考虑的重点。农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引起的碳排放量仅次于第二产业。巴楚县作为新疆优质棉重要种植区域,棉花一直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的大量应用,以及化肥、农药、农膜等要素的过量投入,棉田生态破坏、碳排放量增加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对巴楚县2002—2021年棉花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对棉花碳排放现状和各投入要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南疆地区棉花碳减排研究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碳排放变化 影响因素 新疆巴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耕地保护目标的合理选择--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单娜娜 刘卫东 +1 位作者 赖波 张恒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4,共5页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却仍未能控制住耕地的流失。区域耕地保护目标的合理选择是耕地保护政策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采用了AMIRA(1,1,1)和GM(1,1)、信息熵及多元回归等多种预测方法,以耕地资源贫乏的...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却仍未能控制住耕地的流失。区域耕地保护目标的合理选择是耕地保护政策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采用了AMIRA(1,1,1)和GM(1,1)、信息熵及多元回归等多种预测方法,以耕地资源贫乏的浙江省为例,从耕地生产粮食和提供农民收入的功能出发,确定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所需的区域耕地保护规模;对耕地减少和增加的途径分析,得出耕地的供给量,计算耕地供需平衡指数,得出以保证人们生存安全为2007-2020年浙江省的耕地保护目标。这一目标既能保证特殊时期的粮食安全问题,又能满足社会各业用地,实现了浙江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供需平衡指数 耕地保护 目标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地膜对地温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降解性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胡伟 孙九胜 +2 位作者 单娜娜 严晶 王新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7-320,共4页
【目的】明确COPO树脂降解地膜在新疆北部农田中的应用特征。【方法】以普通地膜为对照,研究黑色降解膜对地温和滴灌棉花、沟灌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覆膜方式和灌水量对降解膜降解率的影响。【结果】降解膜处理20 cm土壤日平均地温高于... 【目的】明确COPO树脂降解地膜在新疆北部农田中的应用特征。【方法】以普通地膜为对照,研究黑色降解膜对地温和滴灌棉花、沟灌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覆膜方式和灌水量对降解膜降解率的影响。【结果】降解膜处理20 cm土壤日平均地温高于普通膜,其保温效应也优于普通膜,08:00时5 cm土壤平均温度比普通膜高出0.244℃,最高相差1.6℃,地温昼夜变化幅度小;降解膜处理的棉花、玉米平均增产6%左右;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降解膜的降解时间明显延长,崩裂期最大相差39 d;棉花滴灌平作模式下地膜降解时期明显晚于沟灌玉米,诱导期延长6 d,破裂期延长13 d,崩裂期延长67 d,同时重量降解率远低于后者,应用效果更好。【结论】COPO树脂降解膜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因降解速度受作物、覆膜方式、灌水量的影响较大,降解膜的可控性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膜 降解性 保温效应 棉花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丁峰 马雪琴 +3 位作者 蒲胜海 耿庆龙 单娜娜 王新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31-2337,共7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吉尔吉斯斯坦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农业生产等发展现状。【方法】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气候、土地、土壤、农业等状况进行全面的实地调研和各州农业大学的考察学习,并与吉尔吉斯斯坦气候、土壤、土地利用、农业等方面... 【目的】进一步了解吉尔吉斯斯坦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农业生产等发展现状。【方法】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气候、土地、土壤、农业等状况进行全面的实地调研和各州农业大学的考察学习,并与吉尔吉斯斯坦气候、土壤、土地利用、农业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结果】对吉尔吉斯斯坦在气候变化趋势下,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提出指导意见。【结论】为吉尔吉斯斯坦需重点开展的农业合作领域和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耕地变化的时间特征及耕地保护的SWOT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孙九胜 单娜娜 +2 位作者 王新勇 白春玲 赖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7-1134,共8页
【目的】新疆的后备耕地资源面积为1 425.60×104hm2,占全国后备耕地资源的21.69%。在当前城市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增长,各业用地矛盾日益突出、粮食安全等问题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新疆在我国耕地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目的】新疆的后备耕地资源面积为1 425.60×104hm2,占全国后备耕地资源的21.69%。在当前城市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增长,各业用地矛盾日益突出、粮食安全等问题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新疆在我国耕地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研究在通过对新疆耕地保护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为耕地保护战略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依据。【方法】SWOT分析方法。【结果】(1)1997~2007年,全国的耕地面积呈减少的态势,而新疆则反之,耕地面积净变化率为3.23%。新疆的耕地面积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997~2001年为耕地的快速增长期;2001~2004年为耕地的快速下滑期;2004~2007年为耕地面积的缓慢恢复期。(2)新疆耕地保护的优势在于水土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好,农产品品质好,比较优势明显;劣势在于资源性缺水较为严重,土壤贫瘠,水土流失、盐渍化问题严重。面临的机遇为周边区域和国家对新疆农产品的需求增大,耕地经济效益连续多年提高。国家和新疆加大了对耕地的资金投入,面临的挑战为新疆绿洲外围生态环境趋于不利化,生态需水向农业用水的保障提出了挑战,耕地可持续利用面临考验。【结论】通过SWOT分析可以得出,通过适当的方法能够使新疆耕地得到保护,农业获得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是新疆耕地保护的主要障碍因素。基于上述分析,新疆的耕地保护战略应该为在保持现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控制土地开发,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时间变化特征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对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湘琳 马雪琴 +5 位作者 王新勇 陈署晃 丁峰 李磐 单娜娜 耿庆龙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5-371,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区域差异,提升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发展共识,发挥新疆在中亚地区重要作用,为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结果](1)吉尔吉斯斯坦农业资源环境总体上优于新疆。...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区域差异,提升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发展共识,发挥新疆在中亚地区重要作用,为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结果](1)吉尔吉斯斯坦农业资源环境总体上优于新疆。(2)新疆在农业经济水平、农业种植结构、作物单产、农业管理模式、农业技术水平均优于吉尔吉斯斯坦。[结论]建立新疆一吉尔吉斯斯坦技术交流、示范平台,加强两区域科技互补,促进两区域农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新疆 吉尔吉斯斯坦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有机肥资源的区域差异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10
作者 赖波 董巨河 +3 位作者 单娜娜 阿曼古丽.艾孜孜 汤明尧 买吾兰.马合木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5-630,共6页
【目的】利用有机肥资源进行耕地质量建设,发展可持续农业,分析其区域分布特征,选择合理有效的利用模式。【方法】基于新疆有机肥资源调查统计数据,对各区域的秸秆、粪肥、绿肥、饼肥的区域优势度进行计算。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各区... 【目的】利用有机肥资源进行耕地质量建设,发展可持续农业,分析其区域分布特征,选择合理有效的利用模式。【方法】基于新疆有机肥资源调查统计数据,对各区域的秸秆、粪肥、绿肥、饼肥的区域优势度进行计算。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各区域之间有机肥区域优势度的相似性进行分析,区分不同的区域有机肥发展类型。【结果】(1)新疆有机肥资源丰富,总量为7 708.47×104t。区域分异较大,喀什、阿克苏、伊犁、塔城和昌吉这五个地州占新疆有机肥总资源量的50%。克拉玛依市有机肥资源量最小,仅占总资源量的0.72%。(2)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将全疆各地区分为秸秆、绿肥发展并重区、人畜禽粪肥发展重点区、绿肥发展重点区、秸秆和饼肥发展区。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对绿肥的重视程度比较高,是发展绿肥的优势区域;畜牧业发达的伊犁、克孜勒苏州(以下简称克州)、阿勒泰等地区,人畜禽粪肥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发展粪肥的优势;种植业发达的喀什、塔城和博尔塔拉州(以下简称博州)以及阿克苏和巴音郭楞州(以下简称巴州)则可作为秸秆发展的重点区域。【结论】新疆有机肥资源较丰富,但区域分异较大,利用率低;需要根据各地区有机肥现状和特点制定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有机肥资源 优势度指数法 聚类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残留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1
作者 吴湘琳 马红红 +2 位作者 马兴旺 单娜娜 杨志莹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86-1792,共7页
【目的】研究覆膜5、10、15、20、25、30年0~40 cm土层残膜量变化特征。【方法】(1)每个采样点5个样方,每个样方规格100 cm×100 cm,逐层测定0~40 cm土层残膜量;(2)地膜回收情况调查。【结果】(1)5~30年0~40 cm土层土壤残膜量排序20... 【目的】研究覆膜5、10、15、20、25、30年0~40 cm土层残膜量变化特征。【方法】(1)每个采样点5个样方,每个样方规格100 cm×100 cm,逐层测定0~40 cm土层残膜量;(2)地膜回收情况调查。【结果】(1)5~30年0~40 cm土层土壤残膜量排序20>15>5>10>25>30年,介于92.83~195.13 kg/hm^(2),平均值128.88 kg/hm^(2);(2)随着年限增加0~10 cm土层残膜量排序为5>10>30>15>25>20年,残膜量差异不显著;10~20 cm土层残膜量排序依次为15>20>30>10>5>25年,15、20年残膜量高,较5、10、25、30年差异显著;20~30 cm土层残膜量排序依次为15>20>10>25>5>30年,15、20年残膜量高,与5、30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30~40 cm土层残膜量排序依次为20>25>5>15>30>10年,20、25年残膜量高,与5、10、15、30年有显著差异。(3)随着土层深度增加5年各土层之间残膜量差异不显著;10年0~30 cm各土层残膜量差异不显著,30~40 cm较其它土层残膜量差异显著;15年10~20 cm与0~10 cm、30~40 cm土层残膜量差异显著,30~40 cm与10~20 cm,20~30 cm土层残膜量差异显著;20~30年各土层之间残膜量差异不显著。【结论】(1)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5~30年0~40 cm土层内残膜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覆膜20年时达到峰值,呈略下降的趋势;(2)随着覆膜年限增加5~30年0~10 cm土层残膜量呈先减后增的趋势,总体量呈下降趋势;10~20 cm土层残膜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总体变化不明显;20~30 cm土层残膜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总体量呈略下降趋势;30~40 cm土层残膜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3)随着土层深度增加,5~30各年份残膜量呈下降趋势,残膜主要在0~30 cm累积,30~40 cm也有少量残片:覆膜5、10年0~10 cm土层为主要累积区;覆膜15、25、30年10~20 cm土层为主要累积区;覆膜20年0~10与10~20 cm土层残膜量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地膜残留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视频编码帧间预测的单元划分优化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单娜娜 周巍 +1 位作者 段哲民 魏恒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94-1201,共8页
新一代的高性能视频编码(HEVC)通过应用各种先进技术来大幅提高视频编码的性能,然而,这些方法也大大增加了整个编码过程,尤其是预测编码阶段的计算复杂度。该文提出一种应用于高性能视频编码帧间预测的快速单元划分算法。该算法基于HEV... 新一代的高性能视频编码(HEVC)通过应用各种先进技术来大幅提高视频编码的性能,然而,这些方法也大大增加了整个编码过程,尤其是预测编码阶段的计算复杂度。该文提出一种应用于高性能视频编码帧间预测的快速单元划分算法。该算法基于HEVC灵活的四叉树结构,根据被编码单元的运动特性来确定所编码信息的阈值,并以此作为单元划分的提前终止条件,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单元划分操作和率失真代价的相关计算,达到节省编码时间和降低编码复杂度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峰值信噪比(PSNR)损失仅为0.0418 d B的情况下,所提算法可以平均降低46.1%的编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视频编码 编码单元 帧间预测 率失真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不同盐生植物种植后土壤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单娜娜 赖波 +2 位作者 杨志莹 邵华伟 扎志浩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14-2320,共7页
【目的】新疆盐渍土具有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样的特点。耕地中受不同盐渍化危害的面积达到1/3。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下,水利工程措施改良盐碱地难以开展,利用种植盐生植物进行盐碱土改良的研究非常迫切。【方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 【目的】新疆盐渍土具有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样的特点。耕地中受不同盐渍化危害的面积达到1/3。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下,水利工程措施改良盐碱地难以开展,利用种植盐生植物进行盐碱土改良的研究非常迫切。【方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盐碱荒地为对象,开展沙拐枣、胡杨、沙枣、四翅滨藜、梭梭、柽柳6种盐生植物的种植试验,通过对种植1 a和2 a后的土壤盐分含量的观测,研究其盐分变化情况。【结果】(1)种植植被两年后,随着植被生长量的增加,土壤中的盐分含量明显下降,并且30~60 cm这一层次下降的幅度大于0~30 cm的下降幅度,表层种植两年后脱盐率为16.25%~41.91%,30~60 cm种植两年后的脱盐率则为70.45%~85.42%。其中沙枣的脱盐率最高,四翅滨藜的脱盐率最低。(2)种植植物一年,各处理在0~30cm土层中土壤总盐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拐枣≥胡杨≥沙枣≥四翅滨藜≥柽柳≥梭梭。30~60 cm土壤中,总盐从大到小依次为梭梭≥胡杨≥沙枣≥柽柳≥四翅滨藜≥沙拐枣。(3)种植植物一年,不同耐盐植被覆盖条件下,Ca^2+和Mg^2+差异性不显著,种植耐盐植物,主要影响了HCO3-、Cl-、SO42-、K+和Na+的浓度。【结论】种植耐盐植物可以有效的促进土壤耕层含盐量下降,以新疆本土的盐生植物的降盐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生植物 重度盐荒地 脱盐率 盐碱土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