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载速率对ACC结构抗剪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单仁亮 肖圣超 +4 位作者 宋威 柏皓博 李泳臻 赵鑫鹏 仝潇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4-166,共13页
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锚索和新型管索组合结构(anchor cable with C-shaped tube,ACC)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双结构面剪切力学特性和变形破坏机制。在混凝土试块强度为55 MPa、预应力为200 kN的条件下,分别以2、10、20、30、40 mm... 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锚索和新型管索组合结构(anchor cable with C-shaped tube,ACC)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双结构面剪切力学特性和变形破坏机制。在混凝土试块强度为55 MPa、预应力为200 kN的条件下,分别以2、10、20、30、40 mm/min的剪切位移加载速率进行双结构面剪切试验。试验以剪切变形曲线、结构峰值剪切荷载、钢丝破坏形态和结构面抗剪强度贡献为主要参数。结果表明:加载速率对结构的抗剪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的加载速率区间内,受损伤累积速度和应变率强化效应的影响,结构分别表现出强度弱化和强度强化的特性,抗剪承载能力出现较大的变化。在结构面附近,支护结构表现出拉剪组合破坏现象,但由于ACC结构中C形管的存在,应力集中效应降低,试验曲线波动减弱,内部钢丝受剪切作用破坏的情况与锚索相比明显减弱。同时,以试验结果为基础构建的ACC结构双剪试验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较高,动荷载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ACC结构形成的锚固系统具备良好的吸能效果,冲击能量越大,吸能效果越明显;且ACC结构在高速冲击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冲击速度越高,抗剪承载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结构面剪切试验 管索组合结构 变形破坏特性 冲击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岩体结构面动力特性与致灾效应研究进展
2
作者 单仁亮 柏皓博 +4 位作者 孙鹏 李泳臻 吴浩田 肖圣超 窦浩宇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1,共21页
随着全球资源需求的持续上升,深部地下工程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面临日益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高地应力环境。这种转变使得深部含结构面岩体的动力特性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为此,首先对结构面的动剪切和动拉压特性进行了系统总结... 随着全球资源需求的持续上升,深部地下工程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面临日益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高地应力环境。这种转变使得深部含结构面岩体的动力特性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为此,首先对结构面的动剪切和动拉压特性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深入分析了多种因素对结构面动力行为的影响。然后,探讨了结构面效应对岩体动力特性的影响,特别是对岩体动强度和动变形的作用。此外,针对常见的深部动力灾害,如岩爆、大变形和冲击地压,梳理了其触发机制和防治技术,强调了建立有效理论和技术体系的重要性。最后,对未来深部岩体结构面动力特性及动力灾害防控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呼吁结合新兴技术与理论方法,以提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提高工程实践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工程 结构面 动力特性 致灾效应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砂透明相似材料透明度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规律研究
3
作者 单仁亮 周博森 +2 位作者 王逸飞 李赓照 窦浩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6,共10页
研究流体配合关系、温度、固液配置方式对透明土整体透明度的影响规律,为提升透明土整体透明度提供试验参考。以熔融石英砂为固体颗粒,15#白矿油和正十二烷的混合液体为孔隙流体的透明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探究各因素对透明土整体... 研究流体配合关系、温度、固液配置方式对透明土整体透明度的影响规律,为提升透明土整体透明度提供试验参考。以熔融石英砂为固体颗粒,15#白矿油和正十二烷的混合液体为孔隙流体的透明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探究各因素对透明土整体透明度的影响规律。折射率与补偿流体和基本流体的质量比、体积比均呈反比例关系;液体折射率、补偿流体和基本流体的体积比均与温度呈线性负相关。厚度120 mm的透明土的折射率失配最大容许值为±0.0005;固液配置方式优选分层配置且先孔隙流体后固体颗粒的配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土 透明度 流体配合关系 固液配置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岩体结构面动力特性与效应专刊简介
4
作者 单仁亮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共2页
随着浅部矿物资源的日益枯竭,地质勘探与矿产开发的重点正逐步由浅部向深部转移。深部岩体作为矿产资源的赋存体,其力学性能与工程稳定性成为制约深部资源安全开发的核心问题。不同于浅部工程条件,深部岩体普遍处于高地应力及强应力扰... 随着浅部矿物资源的日益枯竭,地质勘探与矿产开发的重点正逐步由浅部向深部转移。深部岩体作为矿产资源的赋存体,其力学性能与工程稳定性成为制约深部资源安全开发的核心问题。不同于浅部工程条件,深部岩体普遍处于高地应力及强应力扰动等耦合作用场中,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力学行为。岩体结构面作为天然地质弱面,对深部岩体稳定性具有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岩体 工程稳定性 力学性能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法超深井筒固井前竖向结构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单仁亮 韩天宇 +5 位作者 荆国业 谭杰 李伟捷 乔东杰 许镇宇 付新鹏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542-552,共11页
针对钻井法超深井筒竖向稳定性问题,首先将非满配重水钻井井筒等截面临界高度公式结果与变截面钻井井壁临界高度公式结果进行比较;然后计算龙固、板集井筒的竖向稳定性,并研究了不同井壁自重和配重水高度情况下井壁临界高度变化规律;最... 针对钻井法超深井筒竖向稳定性问题,首先将非满配重水钻井井筒等截面临界高度公式结果与变截面钻井井壁临界高度公式结果进行比较;然后计算龙固、板集井筒的竖向稳定性,并研究了不同井壁自重和配重水高度情况下井壁临界高度变化规律;最后以某矿钻井法风井为工程原型,采用数值计算线性屈曲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不同井壁自重减重幅度和配重水高度情况下该风井井壁结构竖向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井壁自重的减小,配重水高度必须增加,若井壁自重减少2kN/m^(3),为满足悬浮下沉要求,则H_(cw1)、H_(cw2)分别增加15%、14%。由于等截面理论公式计算时井筒重心高于实际变截面井筒重心,因此等截面理论公式结果大于变截面公式结果,按等截面理论公式计算龙固、板集井筒的结果是偏于保守的。减小井壁自重和适当增大配重水高度都能增加井壁临界高度,随着井壁自重的减小,井壁临界高度呈现非线性增大趋势,且2种方式相辅相成,相互增益,可有效增强井筒纵向稳定性。通过数值计算线性屈曲分析可有效模拟钻井法井筒固井前挠曲线形态和失稳状态,某矿风井在井壁减重20%后第1阶屈曲特征值提高1.8倍。不同配重水高度条件下Mises应力随井筒深度变化路径有显著差别,对于井壁结构竖向稳定而言,配重水高度不是越大越好,不同配重水高度条件下应力随井筒深度变化路径不同是引起钻井法超深井筒出现最优配重水高度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钻井法凿井工业性试验工程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法凿井 超深井筒 竖向稳定性 能量法 线性屈曲 悬浮下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掏槽爆破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单仁亮 周纪军 +2 位作者 黄宝龙 张旭 郝先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7,54,共4页
在总结爆破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巷道掏槽爆破的作用机理,简述冲击波、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在掏槽爆破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岩石性质、炸药性能、设计计算和施工工艺4方面对巷道掏槽爆破效果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岩石应力应变特性、斜眼... 在总结爆破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巷道掏槽爆破的作用机理,简述冲击波、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在掏槽爆破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岩石性质、炸药性能、设计计算和施工工艺4方面对巷道掏槽爆破效果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岩石应力应变特性、斜眼和直眼掏槽设计、爆速等因素,提出了应力应变特性和岩石性质与炸药性能匹配对掏槽的重要影响,并根据4方面的影响因素总结和提出了一些实际操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掏槽 应力波 爆生气体 应力应变特性 岩性与炸药性能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结式锚杆在爆炸动载下轴向应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单仁亮 周纪军 +3 位作者 夏宇 孔祥松 常力夫 徐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65-2971,2976,共8页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在爆炸动载作用下临近工作面支护锚杆的应力状态。根据相似条件和简化假设,采用集中装药进行工程掏槽爆破模拟,利用粘贴在锚杆上的应变片测得近区端锚和全锚锚杆的轴向应变波。测试结果表明,爆破引起锚杆振动时间...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在爆炸动载作用下临近工作面支护锚杆的应力状态。根据相似条件和简化假设,采用集中装药进行工程掏槽爆破模拟,利用粘贴在锚杆上的应变片测得近区端锚和全锚锚杆的轴向应变波。测试结果表明,爆破引起锚杆振动时间约为6 ms,经过9 ms的缓降期锚杆变形趋于稳定值;动载期间端锚锚杆在杆体中部锚固段测得峰值应力比杆体尾部自由段的值大,但相差不大,动载过后尾部的残余应力较大;全锚锚杆在杆体尾部测得的峰值应力和残余应力都远大于杆体中部测得值。利用无限体内一点受法向集中力作用的位移势函数,推导锚固体及周围岩体的轴向应力分布,并计算一定预应力在锚固区产生的附加轴向应力,结合动应力的作用分析锚杆的受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式锚杆 模型试验 爆炸动载 轴向应力波 预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红砂岩非线性蠕变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单仁亮 宋立伟 +3 位作者 李东阳 黄宝龙 刘念 赵文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41-1546,共6页
对-10℃的冻结红砂岩进行了单轴蠕变试验,应力水平依次为0.36、0.45和0.54,发现当应力水平为0.36和0.45时,红砂岩蠕变为稳定蠕变,当应力水平为0.54时,蠕变为不稳定蠕变。应力水平越高,蠕变达到稳定的时间越长。对蠕变曲线的导函数进行分... 对-10℃的冻结红砂岩进行了单轴蠕变试验,应力水平依次为0.36、0.45和0.54,发现当应力水平为0.36和0.45时,红砂岩蠕变为稳定蠕变,当应力水平为0.54时,蠕变为不稳定蠕变。应力水平越高,蠕变达到稳定的时间越长。对蠕变曲线的导函数进行分析,发现红砂岩不稳定蠕变的加速阶段门槛值为13 h。通过对实测数据的拟合,得到了3个应力水平下红砂岩蠕变的经验方程。由开尔文体、改进麦克斯韦尔体和改进陈沅江体串联组成了理论模型,并得到了模型参数,理论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冻结红砂岩的蠕变规律。试验结果为采用冻结法施工的矿井评价冻结壁的稳定性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红砂岩 蠕变特性 经验方程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软破碎围岩煤巷强帮强角支护控制技术 被引量:24
9
作者 单仁亮 蔚振廷 +1 位作者 孔祥松 夏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29,共5页
新峪煤矿D1206工作面的材料巷为松软破碎围岩煤巷,为控制其稳定性,分析了松软破碎围岩煤巷的矿压显现特征及破坏机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原支护方案及多种优化方案对比剖析,提出强帮强角支护控制技术,并应用于工程实践。监测结果表明:... 新峪煤矿D1206工作面的材料巷为松软破碎围岩煤巷,为控制其稳定性,分析了松软破碎围岩煤巷的矿压显现特征及破坏机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原支护方案及多种优化方案对比剖析,提出强帮强角支护控制技术,并应用于工程实践。监测结果表明:最优支护方案巷道围岩变形较小,巷道顶板最大变形量为59 mm,左帮最大变形量为99 mm,右帮最大变形量为134 mm,顶板最大离层量为35 mm,松软破碎围岩煤巷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强帮强角支护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松软破碎围岩煤巷的变形,通过加强帮部和角部的支护强度,可提高帮部和角部的稳定性,达到提高顶板支护强度的效果,从而增强巷道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破碎围岩 煤巷 稳定性控制 破坏机理 帮部 角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动载作用下新喷射混凝土累积损伤效应的模型实验 被引量:14
10
作者 单仁亮 黄博 +2 位作者 耿慧辉 白瑶 燕发源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9-296,共8页
利用模型实验的手段模拟了巷道的爆破掘进,并在实验中辅以声波测试,通过分析声波波速和声波波形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新喷射混凝土在多次爆破动载作用下的累积损伤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爆破次数、与掌子面之间的距离和爆破药量均会影响喷射... 利用模型实验的手段模拟了巷道的爆破掘进,并在实验中辅以声波测试,通过分析声波波速和声波波形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新喷射混凝土在多次爆破动载作用下的累积损伤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爆破次数、与掌子面之间的距离和爆破药量均会影响喷射混凝土的累积损伤,这种影响体现在声波波速和波形2个方面:爆破次数增加、距离减小和药量增加,则声速降低值越大,波形变化越明显,即累积损伤值越大;爆破次数和距掌子面的距离均与累积损伤呈非线性关系,其中距离与爆破损伤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可以用二次多项式进行较好的拟合;第一次爆破对声速和波形影响最大,造成的单次损伤值也最大;在小药量爆破的情况下,测试面的最大累积损伤值达到了0.126 8,表明爆破近区喷射混凝土的损伤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累积损伤 模型实验 新喷混凝土 声波测试 爆破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硬顶板巷道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强帮支护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单仁亮 原鸿鹄 +2 位作者 孔祥松 李兆龙 黄鹏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7-214,共8页
为提高掘进效率需合理设计厚硬顶板巷道支护方式,以晋城矿区厚硬K2灰岩顶板下方15号煤层工作面回风巷道为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影响坚硬顶板巷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坚硬顶板强度及厚度的增大,巷道... 为提高掘进效率需合理设计厚硬顶板巷道支护方式,以晋城矿区厚硬K2灰岩顶板下方15号煤层工作面回风巷道为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影响坚硬顶板巷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坚硬顶板强度及厚度的增大,巷道顶板变形及塑性分布范围逐渐减小;随着两帮支护强度的增大,两帮变形及塑性分布范围明显减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顶板变形;在采动影响围岩应力二次重新分布作用下,特厚坚硬顶板始终处于弹性状态,即无卸压区,支护对于顶板围岩变形量影响极小;顶板无支护、同时采用强帮支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厚硬顶板巷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硬顶板 巷道稳定性 巷道支护 强帮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单轴冲击全程本构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4
12
作者 单仁亮 陈石林 李宝强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2-38,共7页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力杆(SHPB) 装置测试了大量花岗岩的单轴冲击本构关系。结果表明:花岗岩的冲击应力应变曲线峰前具有明显的跃进性,但在初始阶段一般都能够较好地近似为直线,直线的斜率与加载速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峰后既有Ⅰ类曲...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力杆(SHPB) 装置测试了大量花岗岩的单轴冲击本构关系。结果表明:花岗岩的冲击应力应变曲线峰前具有明显的跃进性,但在初始阶段一般都能够较好地近似为直线,直线的斜率与加载速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峰后既有Ⅰ类曲线也有Ⅱ类曲线,表现出较大的离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B 花岗岩 冲击载荷 全程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向受力条件下淡水冰破坏准则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单仁亮 白瑶 +2 位作者 黄鹏程 宋永威 郭祥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7-477,共11页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含冰冻结壁力学特性、解决复杂冰岩耦合问题以及给冰工程设计和数值仿真分析提供参数,有必要对冰在三向受力条件下的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石拉乌素矿立井井筒建设为背景,参考现场水文地质资料...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含冰冻结壁力学特性、解决复杂冰岩耦合问题以及给冰工程设计和数值仿真分析提供参数,有必要对冰在三向受力条件下的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石拉乌素矿立井井筒建设为背景,参考现场水文地质资料在室内制作相似冰样,利用TDW-200低温冻土试验机,进行了4组温度和7组围压的人工淡水柱状冰三轴压缩强度试验,加载速率为0.5 mm/min,加载方向垂直于冰的晶轴方向.结果表明:在恒定温度条件下,柱状冰随围压增大塑性增强,而恒定围压条件下,柱状冰随温度降低脆性增强;在试验温度范围内,淡水柱状冰和多晶冰强度均随围压、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同条件下柱状冰强度高于多晶冰;采用D-A模型、Teardrop模型解释了高压下偏应力与围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从不同角度对拟合得到的破坏准则综合考虑,认为D-A准则更适合用于描述淡水冰的破坏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后期同条件冰-岩耦合、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岩壁 淡水冰 三轴压缩 强度 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墙半圆拱巷道爆破震动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单仁亮 王二成 +2 位作者 宋立伟 夏宇 陶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37-443,共7页
为利于判断巷道围岩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巷道内壁混凝土衬砌的安全,采用ANSYS/LS-DYNA分析了巷道钻爆法掘进爆破荷载作用下震动区岩体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近区岩体内部爆破压力、单元有效应力、质点振动速度随爆心距的衰减规... 为利于判断巷道围岩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巷道内壁混凝土衬砌的安全,采用ANSYS/LS-DYNA分析了巷道钻爆法掘进爆破荷载作用下震动区岩体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近区岩体内部爆破压力、单元有效应力、质点振动速度随爆心距的衰减规律基本符合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单元有效应力与质点振动速度的衰减规律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巷道围岩临空面上的质点振动速度以沿巷道方向的振动速度为主,巷道横截面内垂直临空面方向次之,横截面内沿临空面方向为最小。巷道同一横截面处各质点的振动波形基本相同,拱顶的振动速度峰值比帮部的要大10%左右,拱与帮的连接处振动速度峰值较小。巷道围岩沿巷道方向临空面上质点振动速度衰减规律也基本符合萨道夫斯基公式,以上分析结果对采用钻爆法进行岩巷施工时,控制近区震动区爆破荷载对结构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 数值分析 巷道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车站导洞双向开挖方案比选 被引量:6
15
作者 单仁亮 黄博 +2 位作者 李润军 李兆龙 陈慧娴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8,共9页
目的研究采用PBA工法暗挖地铁车站时最优的导洞双向开挖方案.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模拟了横通道内小导洞双向开挖的过程,对比研究不同的导洞间开挖错距和不同的导洞开挖顺序对横通道处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随着开挖错距的增加,地表的... 目的研究采用PBA工法暗挖地铁车站时最优的导洞双向开挖方案.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模拟了横通道内小导洞双向开挖的过程,对比研究不同的导洞间开挖错距和不同的导洞开挖顺序对横通道处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随着开挖错距的增加,地表的最大沉降值在增加,而反弯点距离在逐渐减少,折中考虑15 m是最为合理的导洞开挖错距;横通道内导洞开挖如果存在紧随相邻且相对导洞的情况,会使得横通道处地表沉降值增加,而边导洞支护体系形成越早,会使得反弯点距离减小.结论在多种开挖顺序中,方案(2,4)-(5,7)-(1,3)-(6,8)引起的地表沉降值最小,反弯点距离较小,开挖顺序合理,有利于组织施工,且每一步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均匀,是最为合理的开挖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A工法 数值模拟 方案比选 双向开挖 开挖错距 开挖顺序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冻结立井砼井壁爆破损伤模型 被引量:11
16
作者 单仁亮 王二成 +3 位作者 李慧 曹建洋 李仲力 魏龙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2-527,共6页
为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冻结立井岩石钻爆法施工时,大药量爆破对附近新浇混凝土井壁的损伤情况,根据相似理论制作了15∶1的圆柱形冻结立井模型,在爆破塔内开展了爆破模型试验研究。沿立井轴线方向,在混凝土井壁内侧面上粘贴环向和轴向共4组... 为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冻结立井岩石钻爆法施工时,大药量爆破对附近新浇混凝土井壁的损伤情况,根据相似理论制作了15∶1的圆柱形冻结立井模型,在爆破塔内开展了爆破模型试验研究。沿立井轴线方向,在混凝土井壁内侧面上粘贴环向和轴向共4组应变片,测定井壁在微差爆破作用下的变形情况,并根据广义胡克定律近似计算出各点应力。同时采用超声波测试方法测定井壁损伤。结果表明:井壁内侧面各点的应力应变时程曲线与爆破方案密切相关,应力应变峰值与各微段炸药量相对应。得出应力峰值与爆距、药量和岩体介质之间的拟合关系,以爆破前后的波速变化衡量井壁损伤,据此估计多次爆破对井壁累积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立井 钢筋混凝土井壁 损伤 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模型在爆破方案选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单仁亮 黄宝龙 李广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06-210,共5页
针对爆破方案选择的复杂性,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判断矩阵对各指标进行权值分配,将指标的关联系数与其权值相结合,提出了爆破方案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以权重的形式体现各个评价指标对整体的影响程度,利用判断矩... 针对爆破方案选择的复杂性,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判断矩阵对各指标进行权值分配,将指标的关联系数与其权值相结合,提出了爆破方案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以权重的形式体现各个评价指标对整体的影响程度,利用判断矩阵进行权值分配克服了以往权重赋值主观性较强的局限,最终以关联度为定量指标来对爆破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并以回坡底矿爆破方案评价为实例,具体说明了该模型的科学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爆破方案 层次分析法 判断矩阵 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锚索同排协同支护在南关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单仁亮 原鸿鹄 +3 位作者 黄鹏程 李兆龙 白瑶 李晗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6-91,共6页
针对南关矿高水平应力条件下三采区轨道巷变形量大,难于支护的问题,以锚杆锚索同排协同支护思想为指导,通过现场观测、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对巷道掘进后围岩中应力演化规律及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锚杆锚索同排布置协同支护方案,... 针对南关矿高水平应力条件下三采区轨道巷变形量大,难于支护的问题,以锚杆锚索同排协同支护思想为指导,通过现场观测、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对巷道掘进后围岩中应力演化规律及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锚杆锚索同排布置协同支护方案,对比了原支护方案及优化支护方案的预应力场和围岩变形情况。结果表明,锚杆、锚索布置方式及预应力协同后,最大限度发挥了锚固构件力学性能,提高了围岩的自承能力,减小了巷道围岩变形量。现场应用与监测数据表明,锚杆锚索同排协同支护方案具有良好的支护效果,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锚索 协同支护 高水平应力 数值模拟 预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稳定浆液配比及适用条件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单仁亮 杨昊 +2 位作者 张雷 郭志明 刘校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7-100,共4页
为了确定水泥稳定浆液的配比,研究了不同水灰比,不同外加剂含量条件下,水泥浆液的析水率、粘度、抗压强度、初(终)凝时间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水灰比为0.8,膨润土掺入量为2.5%,减水剂掺入量为0.8%时,水泥浆液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稳定... 为了确定水泥稳定浆液的配比,研究了不同水灰比,不同外加剂含量条件下,水泥浆液的析水率、粘度、抗压强度、初(终)凝时间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水灰比为0.8,膨润土掺入量为2.5%,减水剂掺入量为0.8%时,水泥浆液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稳定浆液的要求,且最经济,因此,该配比可作为水泥稳定浆液的适宜配比。然后,通过粘度时变曲线确定浆液的最佳可注时间为2h。最后,依据稳定浆液在裂隙中的流动特性,给出了稳定浆液的注浆压力、扩散半径与裂隙宽度的关系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浆液 水泥注浆 适用条件 立井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人工冻结红砂岩的动态时效损伤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单仁亮 宋永威 +3 位作者 宋立伟 黄鹏程 戴旭 周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为了研究西北人工冻结红砂岩的动态力学特性,采用SHPB试验装置对-15℃红砂岩进行单轴冲击压缩试验。对SHPB试验中5组有效数据展开分析,得到了5条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基于损伤演化及元件模型理论,将冻结红砂岩视为由具有弹... 为了研究西北人工冻结红砂岩的动态力学特性,采用SHPB试验装置对-15℃红砂岩进行单轴冲击压缩试验。对SHPB试验中5组有效数据展开分析,得到了5条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基于损伤演化及元件模型理论,将冻结红砂岩视为由具有弹性特性、损伤特性、塑性特性及黏滞特性的非均匀质点组成,建立了包含损伤体元件、黏壶及弹簧的时效损伤模型。研究发现:试件强度与平均应变率呈指数相关,当试件平均应变率较小时,试件的强度变化平缓,在高平均应变率下,试件强度急剧增大,当平均应变率为120.73 s-1时,应力峰值高达84.96 MPa,接近静态抗压强度44.1 MPa的2倍;时效损伤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在一定范围内的冻结红砂岩应力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冲击压缩 冻结红砂岩 SHPB试验 时效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