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光气田深层气藏构造综合解释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淑玉 靳秀菊 +3 位作者 郭海霞 卓色强 黄泰誉 杨璐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8-572,共5页
普光气田主要目的层段为飞仙关组和长兴组,由于气藏埋藏深、含气井段长,地表、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给构造解释造成一定难度。为了提高气藏构造解释精度,充分应用地震、测井、取心等多种资料,以精细地层对比为基础,三维地震人机联作新技术... 普光气田主要目的层段为飞仙关组和长兴组,由于气藏埋藏深、含气井段长,地表、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给构造解释造成一定难度。为了提高气藏构造解释精度,充分应用地震、测井、取心等多种资料,以精细地层对比为基础,三维地震人机联作新技术为手段,遵循"由大到小,由浅而深,由粗而精"的解释原则,重点开展层位标定与追踪、断层组合、变速成图等方面的研究,并实时跟踪分析新钻井资料,使构造解释精度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完善的深层气藏构造综合解释技术。研究成果较精确地认识了普光气田深层气藏构造特征,为气田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气藏 地层精细对比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构造精细解释 普光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地区嘉二段构造裂缝形成机理及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祖克威 曾大乾 +2 位作者 程秀申 卓色强 李松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7-413,共7页
为了较为准确地预测碳酸盐岩中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以普光地区嘉陵江组二段为例,利用野外露头剖面,岩心和薄片资料,对其裂缝发育特征开展研究;结合声发射和裂缝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果,对研究区裂缝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在上述基础上,... 为了较为准确地预测碳酸盐岩中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以普光地区嘉陵江组二段为例,利用野外露头剖面,岩心和薄片资料,对其裂缝发育特征开展研究;结合声发射和裂缝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果,对研究区裂缝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应力场数值模拟,对不同期次的裂缝进行预测。分析认为,构造裂缝主要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早期的北西—南东向挤压作用,以及喜马拉雅运动晚期的北东—南西向挤压作用;普光地区嘉二段剪破裂的发育程度大于张破裂,构造裂缝主要发育在断裂带附近、清溪场构造中西部地区、普光构造主体、大湾—毛坝构造北部、分水岭构造北部和铁山构造带。数值模拟计算的破裂率和单井裂缝发育强度较为一致,相关系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地区 嘉陵江组 碳酸盐岩 构造裂缝 应力场模拟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地区深层碳酸盐岩气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15
3
作者 于吉旺 庞雄奇 +5 位作者 郑定业 王学军 肖惠译 张鹏伟 卓色强 李宏雨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35,共8页
普光地区深层海相地层是川东北地区重点勘探目标,现已发现普光、大湾等6个含油气区块,勘探前景较好,但随着多口探井连续失利,亟需加强对普光地区气藏特征及成藏条件的重新认识。为此,利用测井、地震、岩心描述、分析测试等资料对普光地... 普光地区深层海相地层是川东北地区重点勘探目标,现已发现普光、大湾等6个含油气区块,勘探前景较好,但随着多口探井连续失利,亟需加强对普光地区气藏特征及成藏条件的重新认识。为此,利用测井、地震、岩心描述、分析测试等资料对普光地区气藏类型及其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背斜类、背斜-岩性类、断层-岩性类3种气藏类型。气藏发育主要受4种因素控制,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气强度大,生气范围广;镶边台地沉积环境下,储层主要发育生屑、鲕粒等白云岩,储集类型以孔隙型、孔隙-裂缝型、孔洞型为主,物性较好(平均孔隙度为8.20%,平均渗透率为79.50 mD);盖层岩性以膏盐岩为主,膏盐岩平均厚度在290 m以上,分布范围广;5条北东向大型断裂及多条北西向断裂构成普光地区油气运移的主要疏导体系。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类成藏有利区,最有利区位于普光、毛坝、大湾区块。该研究可对普光地区深层碳酸盐岩油气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地区 深层碳酸盐岩 油气藏类型 主控因素 成藏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