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和分子对接技术的藏药抗新冠肺炎活性成分筛选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卓玛草 贡保东知 +4 位作者 完么才让 阿达 加羊加措 曾商禹 张云森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12期2390-2397,共8页
目的:筛选藏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核心药物及其潜在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防治COVID-19藏医防治方案中的藏药核心药物;运用分子对接技术,收集核心药物活性成分,将活性成分作为配体与COVID-19 3CL水解酶(Mp... 目的:筛选藏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核心药物及其潜在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防治COVID-19藏医防治方案中的藏药核心药物;运用分子对接技术,收集核心药物活性成分,将活性成分作为配体与COVID-19 3CL水解酶(Mpro)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进行分子对接筛选。结果:全国先后共颁布6套藏医防治COVID-19方案,共有60种藏药方剂,其组方药物频次中诃子出现最多,其次是红花、藏木香等;在此筛选基础上结合藏医古籍文献,进一步筛选抗COVID-19核心药物,结果发现铁棒锤、榜嘎、莪达夏、安息香、角茴香、翼首草等7味藏药明确记载具有治疗瘟疫的功效。7味藏药共收集到148个化合物,其中柚皮素、二氢查耳酮、丁香苷、刺槐素等与COVID-19靶点结合力最强,达到特异性结合强度,其活性成分主要来源于莪达夏、榜嘎、翼首草等藏药。结论:从藏药中筛选潜在的抗COVID-19中药单体,为寻找Mpro和ACE2的中药小分子抑制剂以及推测潜在抗COVID-19中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新冠肺炎藏医防治方案 新冠肺炎(COVID-19) 分子对接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发展下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卓玛草 《英语教师》 2024年第2期93-95,102,共4页
阐述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提出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语篇主题,构建导图情境;基于单元语篇,构建导图脉络;强化语... 阐述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提出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语篇主题,构建导图情境;基于单元语篇,构建导图脉络;强化语言技能,挖掘导图内涵;迁移语言情境,强化导图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 思维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视角下政府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3
作者 林勇 卓玛草 《北方经济》 2012年第23期62-64,共3页
一、文献综述 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市场化、资本、劳动、对外开放程度有关,但政府在其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政策因素外政府的公共支出总量和结构都可能影响到经济增长。分税制改革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进... 一、文献综述 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市场化、资本、劳动、对外开放程度有关,但政府在其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政策因素外政府的公共支出总量和结构都可能影响到经济增长。分税制改革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进行划分,同时建立了以相对经济绩效为主的政治考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支出结构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财政分权 对外开放程度 地方政府 分税制改革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4
作者 姚武扬眉 卓玛草 +4 位作者 袁建钰 闫丽娟 郭疆 杜梦寅 李广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7-285,共9页
【目的】探讨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方法】以黄土丘陵区撂荒地为对照、选取云杉林地、沙棘灌木林、苜蓿地、小麦地等5种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的变... 【目的】探讨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方法】以黄土丘陵区撂荒地为对照、选取云杉林地、沙棘灌木林、苜蓿地、小麦地等5种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的变化。【结果】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且活性有机碳含量在各处理间较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在0~100 cm土层云杉林地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最高,云杉林地CPMI分别比撂荒地、沙棘灌木林、小麦地、苜蓿地的碳库管理指数高出42.69%、56.65%、156.41%、173.40%。相关性分析表明,CPMI指数与土壤容重、含水量、TN和碳组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可能显著影响了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进而影响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在本试验条件下,云杉林地能够通过增加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来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对土壤有机碳的储存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地利用方式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品”阅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5
作者 卓玛草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4年第3期70-71,共2页
新课标强调,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教师需要将语文核心素养借助单元要素,... 新课标强调,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教师需要将语文核心素养借助单元要素,按照学期、单元进行部署,循序渐进,纵深推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浅析借助“三品”阅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 综合素养 语文素养 新课标 三品 课程育人 必备品格 循序渐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中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氮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郭疆 袁建钰 +4 位作者 卓玛草 闫丽娟 姚武扬眉 杜梦寅 李广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6-194,共9页
【目的】为探究陇中黄土高原土壤氮组分和酶活性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方法】以陇中黄土高原地区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撂荒地、云杉林地、沙棘林地、苜蓿地、小麦地)条件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了土壤氮... 【目的】为探究陇中黄土高原土壤氮组分和酶活性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方法】以陇中黄土高原地区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撂荒地、云杉林地、沙棘林地、苜蓿地、小麦地)条件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了土壤氮组分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在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0~60cm土层中云杉林地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撂荒地和小麦地相对较低。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在苜蓿地达到最高。此外,土壤氮组分含量在土层间也存在差异,其含量分布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随土层深度增加表现为上升外,土壤脲酶、蛋白酶、硝酸还原酶活性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与撂荒地相比0~60cm土层云杉林地和沙棘林地土壤脲酶活性显著增加,苜蓿地和小麦地则有所下降。蛋白酶活性以云杉林地最优,撂荒地最低。苜蓿地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云杉和沙棘林地次之,小麦地最低。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由强到弱依次为苜蓿地、撂荒地、沙棘林地、云杉林地、小麦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氮组分与酶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的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氮素含量和酶活性变化的重要因素,土壤氮素含量增加,相关土壤酶活性也会升高,尤以云杉林地和苜蓿地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陇中黄土高原 土壤氮组分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的方法
7
作者 卓玛草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4期144-146,共3页
小学阶段为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阶段,会对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思想素质提升等许多方面产生很大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深化落实情感教育工作,将促使学生积极情感品质的形成以及推动学生身心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管理任... 小学阶段为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阶段,会对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思想素质提升等许多方面产生很大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深化落实情感教育工作,将促使学生积极情感品质的形成以及推动学生身心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管理任务,并应明确自身的责任,通过充分落实情感教育工作,达成教育及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深层次目标。本文首先进行了情感教育简述,其次探讨了学生积极情感缺失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班主任 情感教育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
8
作者 卓玛草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从数学学科的特点来看,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学也离不开生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相比于从前而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 从数学学科的特点来看,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学也离不开生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相比于从前而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因此,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生活元素的应用,将生活元素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结合,以此来对学生的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同时,教师还应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并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元素 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甘肃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种植区划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卓玛草 袁建钰 +4 位作者 韩博 李广 马维伟 王钧 刘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1-219,共9页
以甘肃省雨养农业区55个气象站1971—2015年气温和降水实测资料为基础,根据玉米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需求,运用综合评判法筛选出7月平均气温、≥10℃积温和年降水量作为玉米种植适宜性气候区划指标。采用线性倾向率法、累积距平、ArcGI... 以甘肃省雨养农业区55个气象站1971—2015年气温和降水实测资料为基础,根据玉米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需求,运用综合评判法筛选出7月平均气温、≥10℃积温和年降水量作为玉米种植适宜性气候区划指标。采用线性倾向率法、累积距平、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及Mann-Kendall法对研究区气候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突变进行了分析,结合玉米种植地理分布信息,建立适宜度评价模型,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玉米种植适宜区的空间分布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45 a来,甘肃省雨养农业区7月平均气温和≥10℃积温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以0.29、98.13℃·10 a^(-1)的速率显著增暖,并分别于1994年、2000年发生突变;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存在强烈波动变化,以-2.57 mm·10 a^(-1)的速率缓慢下降,1988年发生突变。(2)从空间分布来看,7月平均气温和≥10℃积温总体呈现出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递增的格局;降水量空间变化不规律,研究区中部降水少,四周降水较多。(3)气候变化导致研究区玉米可种植区域向高海拔地区移动,海拔上移了500 m,玉米种植的界限发生了较明显的空间位移,北移、西扩显著,从陇中、陇东、陇南地区扩展至甘南地区,适宜于种植的耕地总面积达2.27×10^(6) hm^(2),比2000年前增加了5.85×10^(4) hm^(2),在总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增加了2.4%,其中最适宜区增加最为显著,达15.9%。玉米种植适宜程度区划的区域分配有差异,2000年后甘肃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种植最适宜区耕地面积较之前增加3.84×10^(5) hm^(2),次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耕地面积分别缩小2.54×10^(5) hm^(2)、7.1×10^(4) hm^(2)和5.9×10^(4)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玉米 气候生态适应性 区划 雨养农业区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5年来甘肃省雨养农业区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卓玛草 李广 +2 位作者 马维伟 王钧 刘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0-206,共7页
为了探索影响雨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关键气象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以甘肃省雨养农业区55个气象站1971-2015年气温和降水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线性倾向率法、空间插值及Mann-Kendall法对研究区气温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突变... 为了探索影响雨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关键气象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以甘肃省雨养农业区55个气象站1971-2015年气温和降水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线性倾向率法、空间插值及Mann-Kendall法对研究区气温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突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来,甘肃省雨养农业区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以0.36℃·10a^-1的速率显著增暖,20世纪90年代后进入快速增温阶段,且在1996年发生突变;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存在强烈波动变化,以-2.57 mm·10a^-1的速率缓慢下降,1988年发生突变。从空间分布来看,年均气温总体呈现出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递增的规律,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而气温倾向率呈现出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递减的规律,以甘南高海拔地区增温速率最大,达0.47℃·10a^-1;研究区降水量空间变化不规律,呈现出研究区中部地区降水少,四周降水较多的空间格局,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增大,而降水倾向率自西向东递减,陇东半干旱地区出现降水量小幅度的增加,变化速率为2.54 mm·10a^-1,气温及降水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陇东地区呈现暖湿化态势,其他区域整体朝着暖干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雨养农业区 气温 降水量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纹党栽培技术要点
11
作者 胡双明 王海峰 +2 位作者 仇文婷 卓玛草 刘海燕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8期1-3,共3页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总面积3 009.98 km2,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地处西秦岭山地,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海拔高度为1 173~4 504 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一江两河(白龙江、拱坝河、博岭河)贯穿其中。年平均气温13.2℃,最...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总面积3 009.98 km2,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地处西秦岭山地,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海拔高度为1 173~4 504 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一江两河(白龙江、拱坝河、博岭河)贯穿其中。年平均气温13.2℃,最高气温35.6℃,最低气温-8.4℃,降雨量400~6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平均气温 白龙江 季风性气候 海拔高度 山峦重叠 舟曲县 一江两河 最高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安全的自组织供给困境研究
12
作者 王旦 杨旺平 +1 位作者 英草 卓玛草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4期197-199,共3页
破除农村公共安全的自组织供给困境,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的关键。因此,文章关注农村公共安全,以集体行动逻辑作为理论框架,研究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农村居民、农村企业、农村公益团体在农村公共安全供给中何以产生自组织困境,以期弥补... 破除农村公共安全的自组织供给困境,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的关键。因此,文章关注农村公共安全,以集体行动逻辑作为理论框架,研究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农村居民、农村企业、农村公益团体在农村公共安全供给中何以产生自组织困境,以期弥补当前学术研究的不足,推动农村公共安全事业的进步,进而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供给困境 村级组织 农村社会秩序 农村公共安全 集体行动逻辑 组织困境 农村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栽培技术要点研究
13
作者 毛玉萍 尚晓花 +2 位作者 周兰兰 卓玛草 王海峰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1羊肚菌生物学特点分析1.1温度羊肚菌属于典型的低温真菌,孢子在15~25℃内萌发,菌丝通常在18~22℃内生长状态最佳,一旦环境温度超过28℃或低于3℃,则会导致菌丝停止生长^([1])。结合栽培经验来看,羊肚菌子实体在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下,... 1羊肚菌生物学特点分析1.1温度羊肚菌属于典型的低温真菌,孢子在15~25℃内萌发,菌丝通常在18~22℃内生长状态最佳,一旦环境温度超过28℃或低于3℃,则会导致菌丝停止生长^([1])。结合栽培经验来看,羊肚菌子实体在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下,其形成速度会更快,子实体发生温度通常在10~22℃。只有控制好环境温度,才能够为羊肚菌正常生长奠定基础。1.2水分羊肚菌具有喜阴凉湿润的特点,通常需要将菌丝体培养基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在子实体发育过程中,空气湿度应控制在85%~9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环境温度 栽培经验 停止生长 空气湿度 生物学特点 子实体发育 含水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株HMQ20YJ11的筛选鉴定及对辣椒疫病的抑制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致杰 徐生军 +4 位作者 荆卓琼 孙倩 尚红梅 尚晓花 卓玛草 《寒旱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88-93,共6页
辣椒疫病是困扰世界辣椒产业的一个严重而持久的问题,难以通过化学和农业手段加以控制。为筛选出具有防控疫病应用潜力的本地可培养有益细菌,从民勤盐碱化土壤中分离到42株生防细菌,采用对峙培养法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菌株HMQ20YJ11对9... 辣椒疫病是困扰世界辣椒产业的一个严重而持久的问题,难以通过化学和农业手段加以控制。为筛选出具有防控疫病应用潜力的本地可培养有益细菌,从民勤盐碱化土壤中分离到42株生防细菌,采用对峙培养法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菌株HMQ20YJ11对9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活性。通过16S rRNA基因、gyrA基因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HMQ20YJ11为萎缩芽孢杆菌。菌株HMQ20YJ11能够产生α-淀粉酶、氨、纤维素酶、吲哚-3-乙酸、果胶酶、蛋白酶、铁载体和溶解磷酸盐。在温室条件下,与未处理对照相比,菌株HMQ20YJ11可显著降低疫病的严重程度。田间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菌株HMQ20YJ11可显著降低疫病的严重程度,具有防治疫病的潜力。由此可看出,菌株HMQ20YJ11对植物病害具有拮抗作用,可作为潜在的生物防治菌剂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芽孢杆菌 拮抗活性 筛选 鉴定 辣椒疫病 辣椒疫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玛曲县近10年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滕锐 李广 +8 位作者 罗永忠 于文辉 马维伟 陈国鹏 刘强 王钧 卓玛草 袁建钰 张尚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27,共8页
玛曲县是稳定与维护青藏高原和黄河上游生态系统的重要屏障。研究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玛曲县2007-2016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及可持续发展指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玛曲县是稳定与维护青藏高原和黄河上游生态系统的重要屏障。研究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玛曲县2007-2016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及可持续发展指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研究区人均生态足迹显著增加,由2007年的4.26 hm^2增加到2016年的5.91 hm^2,增幅达到38.73%,草地在该区域人均生态足迹中占98.83%;生态承载力从2007年的3.74 hm^2下降到2016年的3.04 hm^2,降幅达到18.72%,草地和林地占到了人均生态承载力的88.04%;该区域10年均呈现生态赤字,总体生态安全形势较弱,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草地是玛曲县主要生态足迹消耗资源,且草地消费需求和草地退化之间的矛盾突出,应加强对该区域草地生态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曲县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吸收有机磷农药中毒18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卓玛草 杨生辉 《临床误诊误治》 2003年第4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吸收有机磷农药中毒 误诊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图书馆利用民族文化特色开展阅读推广 被引量:2
17
作者 卓玛草 《传媒论坛》 2021年第5期130-131,共2页
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见证。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的历史文献载体和文献服务机构,发挥文化服务职能,开展针对性的阅读和推广,对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水... 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见证。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的历史文献载体和文献服务机构,发挥文化服务职能,开展针对性的阅读和推广,对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水平,强化科技服务均具有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对汉文化的掌握不是很到位,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当地的特色民族文化开展针对性的阅读推广,引导社会大众更好的走进图书馆,更好地利用图书文献,丰富自己的学识,丰富视野,提升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科学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图书馆 民族文化 阅读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藏医药古籍文献数据库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卓玛草 扎巴 《信息通信》 2015年第4期159-160,共2页
文章论述了开发建设藏医药古籍文献数据库的类型和特点,提出建设藏医药古籍文献数据库的必要性,并指出建设藏医药古籍文献数据库过程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藏医药 古籍文献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藏医理论指导下的藏药采收与初加工 被引量:1
19
作者 才曾卓玛 切羊让忠 +1 位作者 何长廷 卓玛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10期1726-1728,1734,共4页
在藏医药学中,药材的适时采收是借鉴传统的采药经验,根据不同药材、不同用药部位的生长特点及五源药性理论与天文历算相结合来确定药材的最佳采收时间;采收后的药材要及时进行初加工。该方法具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能够对野生药源和生... 在藏医药学中,药材的适时采收是借鉴传统的采药经验,根据不同药材、不同用药部位的生长特点及五源药性理论与天文历算相结合来确定药材的最佳采收时间;采收后的药材要及时进行初加工。该方法具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能够对野生药源和生态环境可起到保护作用并能确保药效。通过查阅多部藏医药古籍文献,对药材的采收与初加工进行了系统的归纳研究,为确定部分药材适宜的采收加工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 藏药 适时采收 初加工 用药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热巴鼓舞在中国民族民间教学中的发展讨论
20
作者 卓玛草 《艺术科技》 2015年第6期271-271,共1页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舞蹈作为其艺术长河中一朵绚烂的浪花,有着独特的风情和多姿多变的特点,在人类艺术发展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藏族热巴鼓舞作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民间舞之一,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传统历史的一种舞蹈...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舞蹈作为其艺术长河中一朵绚烂的浪花,有着独特的风情和多姿多变的特点,在人类艺术发展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藏族热巴鼓舞作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民间舞之一,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传统历史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其独特的鼓艺技巧和鲜明的艺术感染力使得它成为中国民间舞蹈教学的基础内容。本文试着通过对热巴鼓舞的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进行分析,阐述其在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价值和意义,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能够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从而更好地展现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巴鼓舞 舞蹈艺术 民间舞蹈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