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kV输电线路玻璃绝缘子串中残锤的危害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江 刘均华 卓少伟 《红水河》 2024年第3期118-123,共6页
针对35 kV输电线路玻璃绝缘子零值自爆后的残锤,分析残锤的外绝缘、内绝缘特性,并结合两个实例分析在大风大雨作用下35 kV输电线路玻璃绝缘子串中残锤的危害,还针对残锤的危害提出了反措。结果表明:雨水可通过残锤的外绝缘渗浸内绝缘;... 针对35 kV输电线路玻璃绝缘子零值自爆后的残锤,分析残锤的外绝缘、内绝缘特性,并结合两个实例分析在大风大雨作用下35 kV输电线路玻璃绝缘子串中残锤的危害,还针对残锤的危害提出了反措。结果表明:雨水可通过残锤的外绝缘渗浸内绝缘;运行中若未能及时发现和更换残锤,大风大雨将有可能引发存在残锤的35 kV输电线路玻璃绝缘子串发生单相接地闪络故障。其中,在残锤的内绝缘没有被雨水渗浸前,其内绝缘水平高于外绝缘水平,闪络电弧从残锤的外绝缘直接拉弧导通,将有可能导致单相接地闪络故障延时跳闸的35 kV输电线路发生烧断导线故障;在残锤的内绝缘被雨水渗浸后,其内绝缘水平低于外绝缘水平,闪络电弧从被雨水渗浸的残锤内绝缘导通,将有可能发生35 kV输电线路掉串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绝缘子 残锤 零值自爆 外绝缘 内绝缘 35 kV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35 kV线路两基相邻直线杆玻璃绝缘子串的多点故障分析
2
作者 郑江 刘均华 卓少伟 《红水河》 2024年第5期122-127,145,共7页
针对一起35 kV线路两基相邻直线杆玻璃绝缘子串的残锤、雨闪、电弧风偏及断线等的多点故障,笔者分析了故障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表明:该线路19号杆仅有2片绝缘子、1个残锤的A相2片串发生持续间歇雨闪,扣除残锤后绝缘子的每串最少... 针对一起35 kV线路两基相邻直线杆玻璃绝缘子串的残锤、雨闪、电弧风偏及断线等的多点故障,笔者分析了故障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表明:该线路19号杆仅有2片绝缘子、1个残锤的A相2片串发生持续间歇雨闪,扣除残锤后绝缘子的每串最少片数少于规范要求值、单相雨闪故障延时跳闸等是引发该起故障的主要原因;35 kV线路采用4片玻璃绝缘子串或改用复合绝缘子,加强绝缘子串的可恢复绝缘、抗污及灭弧性能,可防止发生此类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 kV线路 玻璃绝缘子 残锤 故障分析 间歇雨闪 间歇过电压 复合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创伤性下丘脑垂体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卓少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1期48-49,共2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观察和了解颅脑损伤后下丘脑垂体功能情况,分析和研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改变情况。方法 28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28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 目的为了进一步观察和了解颅脑损伤后下丘脑垂体功能情况,分析和研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改变情况。方法 28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28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通过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的垂体前叶激素、甲状腺功能和生殖激素的改变情况,根据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分析颅脑创伤严重程度与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促甲状腺素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且重型颅脑损伤病情严重者其下降幅度越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通过监测其下丘脑垂体释放激素的改变情况可作为观察病情及评测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下丘脑垂体功能 激素 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TS技术在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4
作者 师少春 欧阳辉 +2 位作者 卓少伟 曾建清 黄柳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0期50-53,共4页
目的 分析前循环串联闭塞从远端向近端的逆向开通技术(PDTS技术)在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接受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治疗的AIS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抽选程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 目的 分析前循环串联闭塞从远端向近端的逆向开通技术(PDTS技术)在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接受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治疗的AIS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抽选程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前循环串联闭塞从近端向远端的顺向开通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DTS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及临床指标[一次性取栓成功情况、静脉溶栓情况、病死情况及静脉溶栓时间(DNT)、入院到实施介入取栓治疗的时间(DPT)]、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理、情感、社会以及精神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情感、社会以及精神评分分别为(83.31±3.47)、(83.54±5.66)、(83.21±4.23)、(82.64±4.2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31±5.03)、(74.58±3.69)、(71.69±5.23)、(71.65±5.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7.07±0.71)分低于对照组的(10.63±1.23)分,MMSE评分(27.37±2.18)分高于对照组的(25.46±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性取栓成功率60.00%及静脉溶栓比例90.00%均高于对照组的25.00%、35.00%,DNT(38.36±8.61)min和DPT(71.91±2.65)min均短于对照组的(58.25±16.25)、(104.86±13.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治疗的AIS患者实施PDTS技术,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提升一次性取栓成功率、静脉溶栓比例及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串联闭塞从远端向近端的逆向开通技术 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