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郑景辉 伍新诚 +6 位作者 陈建军 张健 卓小媛 张新春 黎军宏 马晓聪 莫云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94-2797,I0006-I0008,共7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代谢组学产物的相互作用及生物学通路。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对纳入研究代谢产物进行汇总。信号通路分析采用KEGG,代谢...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代谢组学产物的相互作用及生物学通路。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对纳入研究代谢产物进行汇总。信号通路分析采用KEGG,代谢产物分子注释、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及其相关性质分析采用HMDB,代谢产物路径可视化采用met PA网络软件。结果:共有3篇文献纳入本研究,22个代谢产物主要参与了34条代谢路径。通过通路拓扑分析选出了7条P值小于0.05的代谢通路作为冠心病血瘀证的代谢通路,分别是:氨酰tRNA生物合成、丁酸代谢、柠檬酸循环(TCA循环)、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丙酸代谢、酮体的合成和降解。结论:冠心病血瘀证代谢组生物信息分析显示其作用机制涉及到糖蛋白质最终共同通路的三羧酸循环、糖酵解和糖异生、氨基酸合成、转运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瘀证 代谢组学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伍新诚 马晓聪 +2 位作者 卓小媛 张新春 郑景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84-1189,共6页
目的:对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以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相结合、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检索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目的:对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以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相结合、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检索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 Med、Embase、Cochrane及其他中医药相关期刊中相关的文献;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根据Jadad量表的质量标准和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提取文献中的原始数据;运用Rev 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客观评价其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OR=3.66,95%IC(2.66,5.02)];治疗后试验组房颤发生频率低于对照组[MD=-4.17,95%IC(-5.71,-2.63)];治疗后试验组左房内径小于对照组[MD=-1.44,95%IC(-1.95,-0.93)];治疗后试验组p波离散度小于对照组[MD=-7.33,95%IC(-10.21,-4.44)];治疗后试验组6 min步行试验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MD=58.98,95%IC(43.13,74.84)]。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但本研究纳入文献总体质量不高,且发表偏倚可能存在,所以仍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心房颤动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伍新诚 郑景辉 +2 位作者 马晓聪 卓小媛 张新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48-1355,I0001,共9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痰湿壅盛证代谢组学产物的相互作用及生物学通路。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Pubmed数据库中检索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对纳入研究代谢产物进行汇总。信号通路分析采用KEGG,... 目的:探讨高血压痰湿壅盛证代谢组学产物的相互作用及生物学通路。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Pubmed数据库中检索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对纳入研究代谢产物进行汇总。信号通路分析采用KEGG,代谢产物分子注释、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及其相关性质分析采用HMDB,代谢产物路径可视化采用metPA网络软件。结果:共有6篇文献纳入研究,15个代谢产物主要参与了28条代谢通路。通过通路拓扑分析选出了10条P值小于0.05的代谢通路作为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代谢通路,分别是: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磷酸戊糖途径、维生素B6代谢、丙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半乳糖代谢、维生素C代谢、淀粉与蔗糖的代谢。结论:高血压痰湿壅盛证代谢组生物信息分析显示其病理机制涉及到糖类、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代谢及其代谢通路。本研究从分子水平阐述了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发病机制,并为其寻找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及药物作用靶点有一定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痰湿壅盛证 代谢组学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