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侧前额皮层−伏隔核环路在决策冲动中的作用: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卓利楠 曾祥玉 +3 位作者 吴冰 牛荣荣 于萍 王玮文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6-571,共16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行为控制不足与决策冲动密切相关,后者受内侧前额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与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调节。为调查ADHD决策冲动与mPFC-NAc间功能耦...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行为控制不足与决策冲动密切相关,后者受内侧前额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与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调节。为调查ADHD决策冲动与mPFC-NAc间功能耦合的关系,研究采用ADHD模型SHR(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大鼠,结合延迟折扣任务和在体电生理,研究发现,与对照Wistar(WIS)大鼠相比,SHR大鼠对延迟大奖赏的选择百分比降低;WIS大鼠mPFC-NAc的Theta频段相干值表现为延迟选择时显著大于立即选择时、首次选择时大于连续选择时、转换试次时大于连续试次时,而SHR大鼠在上述条件均低于WIS大鼠。回归分析发现mPFC-NAc的相干差值与延迟大奖赏选择率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mPFC-NAc间功能联系减弱是ADHD决策冲动缺陷的重要环路基础,该缺陷与其深度信息加工以及策略转换能力受损有关,扩展了ADHD决策冲动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决策冲动 内侧前额皮层 伏隔核 神经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