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冲洪积卵石土层分布区滑坡形成机理分析——以安溪县某安置区边坡为例
被引量:
9
1
作者
卓万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7,共9页
地下水渗流是冲洪积卵石土层分布区发生滑坡的主控因素。安溪县某安置区的北侧边坡就是处于这种地质环境并受此影响,自2010年6月以来变形持续加剧、范围逐年扩展。目前,滑坡后缘整体下错达1.5 m,坡体纵横裂缝密布,前缘挡墙鼓出,坡体正...
地下水渗流是冲洪积卵石土层分布区发生滑坡的主控因素。安溪县某安置区的北侧边坡就是处于这种地质环境并受此影响,自2010年6月以来变形持续加剧、范围逐年扩展。目前,滑坡后缘整体下错达1.5 m,坡体纵横裂缝密布,前缘挡墙鼓出,坡体正处于强变形阶段。文章以此为例,着重讨论冲洪积卵石土层分布区形成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变形破坏的控制因素和滑坡形成机理,预测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冲洪积卵石土层形成的渗流系统,在充沛、多源的地下水补给等因素作用下,也会导致高差小、坡度缓的边坡发生严重地质灾害;基于现状水位,采取工程措施后,将坡体地下水位再降低4 m,稳定性系数将由原先的0.987~1.048提高至1.298~1.388,边坡可达到稳定状态。针对致灾成灾的主控因素和稳定性验算结果,提出采用“盲沟盲管排水+定向敷管导水+竖井”为治水止滑的主措施。本文研究是对地下水渗流控制型滑坡治理方法的有益探索和挑战,可为类似滑坡机理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洪积卵石土层
渗流
滑坡
U形管导水
盲沟盲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雨强对安溪县尧山村滑坡地下水渗流系统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卓万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1-1318,共8页
本文以安溪县尧山村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走访调查、工程勘查和专业监测等手段,查明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管网渗流系统的发育特征、坡体变形破坏模式、分布特征以及变形破坏范围等实际情况。然后基于FEFLOW软件构建...
本文以安溪县尧山村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走访调查、工程勘查和专业监测等手段,查明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管网渗流系统的发育特征、坡体变形破坏模式、分布特征以及变形破坏范围等实际情况。然后基于FEFLOW软件构建出研究区的三维地下水渗流模型,探寻在不同雨强条件下研究区的地下水渗流场变化规律,再利用FLAC强度折减法计算滑坡体滑动面深度及其稳定系数。结果表明,崩坡积碎石土滑坡的地下水管网状渗流系统发育,坡体不仅只表现为拉裂型变形破坏特征,而且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等特征也十分明显,在雨强165.5mm·m^-1和317.7mm·m^-1条件下,地下水位较天然工况分别上升0.5~1.5m和0.5~2.5m,滑动面深度9~12m,稳定系数分别是1.04和0.97,通过分析比对,模拟结果的误差值都在容许范围之内,并与现场调查和实际监测的数值均较为吻合。因此,采用“盲沟盲管+截排水沟”为主要工程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坡积碎石土层
管道型渗流系统
地下水数值模拟
FEFLOW
盲沟盲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冲洪积卵石土层分布区滑坡形成机理分析——以安溪县某安置区边坡为例
被引量:
9
1
作者
卓万生
机构
福建省安溪县地质灾害研究所
福州大学安溪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生工作站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台风暴雨型滑坡多级监测预警系统研究”(41861134011)。
文摘
地下水渗流是冲洪积卵石土层分布区发生滑坡的主控因素。安溪县某安置区的北侧边坡就是处于这种地质环境并受此影响,自2010年6月以来变形持续加剧、范围逐年扩展。目前,滑坡后缘整体下错达1.5 m,坡体纵横裂缝密布,前缘挡墙鼓出,坡体正处于强变形阶段。文章以此为例,着重讨论冲洪积卵石土层分布区形成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变形破坏的控制因素和滑坡形成机理,预测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冲洪积卵石土层形成的渗流系统,在充沛、多源的地下水补给等因素作用下,也会导致高差小、坡度缓的边坡发生严重地质灾害;基于现状水位,采取工程措施后,将坡体地下水位再降低4 m,稳定性系数将由原先的0.987~1.048提高至1.298~1.388,边坡可达到稳定状态。针对致灾成灾的主控因素和稳定性验算结果,提出采用“盲沟盲管排水+定向敷管导水+竖井”为治水止滑的主措施。本文研究是对地下水渗流控制型滑坡治理方法的有益探索和挑战,可为类似滑坡机理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
冲洪积卵石土层
渗流
滑坡
U形管导水
盲沟盲管
Keywords
alluvial pebble layer
seepage
landslide
U-shaped tube water guide
blind drainage ditch
分类号
TV139.14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雨强对安溪县尧山村滑坡地下水渗流系统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卓万生
机构
福建省安溪县地质灾害研究所
福州大学安溪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生工作站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1-13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41861134011).
文摘
本文以安溪县尧山村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走访调查、工程勘查和专业监测等手段,查明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管网渗流系统的发育特征、坡体变形破坏模式、分布特征以及变形破坏范围等实际情况。然后基于FEFLOW软件构建出研究区的三维地下水渗流模型,探寻在不同雨强条件下研究区的地下水渗流场变化规律,再利用FLAC强度折减法计算滑坡体滑动面深度及其稳定系数。结果表明,崩坡积碎石土滑坡的地下水管网状渗流系统发育,坡体不仅只表现为拉裂型变形破坏特征,而且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等特征也十分明显,在雨强165.5mm·m^-1和317.7mm·m^-1条件下,地下水位较天然工况分别上升0.5~1.5m和0.5~2.5m,滑动面深度9~12m,稳定系数分别是1.04和0.97,通过分析比对,模拟结果的误差值都在容许范围之内,并与现场调查和实际监测的数值均较为吻合。因此,采用“盲沟盲管+截排水沟”为主要工程治理措施。
关键词
崩坡积碎石土层
管道型渗流系统
地下水数值模拟
FEFLOW
盲沟盲管
Keywords
Pebbly clay
Pipe drainage system
Groundwater numerical simulation
FEFLOW
Blind drainage ditch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冲洪积卵石土层分布区滑坡形成机理分析——以安溪县某安置区边坡为例
卓万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雨强对安溪县尧山村滑坡地下水渗流系统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卓万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