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苍山5.2级地震前的R(t)图异常特征及其时间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华爱军 刘西林 +1 位作者 王志才 马玉香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研究了1995 年苍山52 级地震前地震时空分布参数R (t) 图的异常变化, 由R (t)图清楚的反映出苍山52 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三个阶段性发展特征。即早期地震活动增强,形成大的孕震空区; 中期在上述背景上地震活动再... 研究了1995 年苍山52 级地震前地震时空分布参数R (t) 图的异常变化, 由R (t)图清楚的反映出苍山52 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三个阶段性发展特征。即早期地震活动增强,形成大的孕震空区; 中期在上述背景上地震活动再次向外围扩散并收缩, 地震活动逐渐减弱, 孕震空区缩小; 晚期地震活动出现短平静(18 个月无ML≥25 级地震) ; 临震前18 天孕震空区内出现3 个特征前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图异常 阶段性特征 地震前兆 时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沭带应力场动态追踪研究与苍山5.2级地震 被引量:4
2
作者 华爱军 周翠英 刘西林 《地震学刊》 CSCD 1997年第3期18-23,共6页
通过对沂沭带应力场动态变化的追踪,利用《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中的一些方法,对沂沭带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和分析,发现了在苍山Ms5.2地震前,沂沭带中、南段应力场小区域综合震源机制解P轴方位出现了长达10年的分离现... 通过对沂沭带应力场动态变化的追踪,利用《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中的一些方法,对沂沭带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和分析,发现了在苍山Ms5.2地震前,沂沭带中、南段应力场小区域综合震源机制解P轴方位出现了长达10年的分离现象,初动矛盾符号比出现10年低值异常,多项地震活动性参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沭带 应力场 地震活动性 地震 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及其北部沿海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华爱军 魏光兴 蒋海昆 《地震学刊》 CSCD 1993年第4期26-29,共4页
本文选用了发生在胶东及其北部沿海的12个有感地震的32条等震线数据,拟合出胶东及其北部沿海的地震烈度衰减公式I=3. 308+0. 871M-0. 790 ln(R+1) .σ_1=0. 471并且对研究区烈度衰减公式与山东及其邻区、鲁南地区的烈度衰减公式进行了... 本文选用了发生在胶东及其北部沿海的12个有感地震的32条等震线数据,拟合出胶东及其北部沿海的地震烈度衰减公式I=3. 308+0. 871M-0. 790 ln(R+1) .σ_1=0. 471并且对研究区烈度衰减公式与山东及其邻区、鲁南地区的烈度衰减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此公式可以在胶东及北部沿海地区地震烈度区划、震害预测及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烈度 衰减关系 对比关系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余震“等待时间”判别方案预报效能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华爱军 刁守中 王红卫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6年第2期47-52,共6页
通过系统清理1996年以来中国大陆70个Ms≥5.5级地震序列的"强余震"Lg△t-Lgt关系,对强余"等待时间"判别方案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其回顾性预报的Wallen评分为:6级以上地震序列V=0.60,... 通过系统清理1996年以来中国大陆70个Ms≥5.5级地震序列的"强余震"Lg△t-Lgt关系,对强余"等待时间"判别方案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其回顾性预报的Wallen评分为:6级以上地震序列V=0.60,5.5级以上地震序列为0.44,说明其在地震序列类型判断方面有一定的效能。对实际震例分析得出,该方案在判定主余型序列方面成功率较高,而对于双震或多震序列,有时会产生某些误判;对6级以上地震序列的预测成功率高一些,对低震级的序列判断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余震 预报效能 等待时间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中强地震前调制地震异常特征
5
作者 华爱军 刘西林 刁守中 《地震学刊》 CSCD 1999年第2期10-16,共7页
利用调制地震方法对华北地区1973年以来发生的24个ML≥5.5地震前地震调制比、地震调制比异常面积、调制地震条带和调制地震频度的异常变化进行分析,对异常类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认为,华北地区ML≥5.5地震前地震调制... 利用调制地震方法对华北地区1973年以来发生的24个ML≥5.5地震前地震调制比、地震调制比异常面积、调制地震条带和调制地震频度的异常变化进行分析,对异常类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认为,华北地区ML≥5.5地震前地震调制比和异常面积随时间进程的起伏、调制地震频度震前数月的突然增大以及调制地震条带异常图象是显著的异常变化,可以用于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条带 地震调制比 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 中强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中强地震余震序列的部分统计特征 被引量:88
6
作者 蒋海昆 曲延军 +4 位作者 李永莉 郑建常 华爱军 代磊 侯海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10-1117,共8页
依据1970年以来记录相对完整的294次5.0级以上地震序列资料,研究中国大陆中强地震余震序列统计特征,探讨序列类型、最大余震震级、强余震活动持续时间等与主震震级及主震断层性质之间的关系.中国大陆孤立型、主余型及多震型地震余震序... 依据1970年以来记录相对完整的294次5.0级以上地震序列资料,研究中国大陆中强地震余震序列统计特征,探讨序列类型、最大余震震级、强余震活动持续时间等与主震震级及主震断层性质之间的关系.中国大陆孤立型、主余型及多震型地震余震序列分别约占23%、59%及18%.其中走滑型、具有倾滑分量的走滑型、具有走滑分量的倾滑型及逆冲型分别占48%、24%、17%及11%.余震序列1年内最大余震震级与主震震级正相关,但主震震级较低时相对离散,孤立型序列离散程度较高,主余型及多震型序列线性相关性较好.绝大多数序列最大余震均发生在震后200天内,少数具有晚期强余震的序列主要属主余型序列,孤立型及多震型序列通常没有晚期强余震发生.68%的序列1年内最大余震发生在震后10天内,77%发生在震后30天之内,95%发生在震后120天之内.序列最大余震发生时间及5、6级强余震活动持续时间与序列类型及主震震级大小有关,多震型序列最大余震发生最快,孤立型次之、主余型最长.若仅就主余型序列而言,当主震震级较高时最大余震与主震间时间间隔相对较短,主震震级较低时最大余震与主震间时间间隔相对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序列类型 最大余震震级 强余震活动持续时间 主震震级 主震断层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中强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77
7
作者 蒋海昆 李永莉 +4 位作者 曲延军 华爱军 代磊 郑建常 侯海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8,共10页
利用中国大陆1970年以来记录相对完备的294次5.0级以上的地震序列,研究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西南地区,川滇菱形地块及其所控制的鲜水河-安宁河-小江地震带及金沙江-红河地震带以主余型序列活动为主,滇西和怒江-澜沧... 利用中国大陆1970年以来记录相对完备的294次5.0级以上的地震序列,研究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西南地区,川滇菱形地块及其所控制的鲜水河-安宁河-小江地震带及金沙江-红河地震带以主余型序列活动为主,滇西和怒江-澜沧江断裂带以西腾冲-保山块体的龙陵、澜沧等地分布着较多的多震型地震,极少数孤立型地震主要分布于川西北地区,云南地区无孤立型地震.在西北地区,新疆南天山西段以主余型为主,其中柯坪块体与普昌断裂交汇区发生过多震型地震,天山中段则以孤立型地震居多;祁连山地震带以主余型序列活动为主;青海地区以主余型地震居多,但序列类型的区域特征不明显.在华北地区,阴山-燕山-渤海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及下扬子断块以主余型地震为主,山西地震带北段与NW向阴山-燕山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发生过5~6级多震型地震,华北地区南部北纬35°线附近以孤立型地震居多.序列类型空间分布与区域构造运动形式有关,断层内部闭锁单元或障碍体的破裂以及新生的、彼此分离的断裂段的破裂,大多产生主余型序列;多震型地震往往与共轭构造或多组构造交汇相联系;简单断层端部的进一步扩展一般产生孤立型地震.序列类型空间分布与区域深部介质环境也有一定关系,主余型地震大多发生在上地壳高速区或高、低速过渡带内,而多震型地震则较多地发生在上地壳低速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类型 空间分布 孤立型 主余型 多震型 构造运动形式 深部介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年苍山5.2级地震前应力场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周翠英 华爱军 +2 位作者 王梅 张来荣 马玉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5-140,共6页
从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源区及其附近不同小区应力场方向的动态变化入手,分析了主应力轴方位、仰角及其矛盾符号比等参量在5.2级地震前的异常变化及其时空演变特点,简析了可能成因。
关键词 应力场 震源区 地震前兆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地震序列类型的划分及其应用刍议 被引量:13
9
作者 刁守中 周翠英 +1 位作者 华爱军 侯海峰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5-310,共6页
作者对我国历史地震记载特点进行了分析 ,探索了历史地震序列类型划分的建议方案 ,即根据历史地震序列的记载特点 ,将其分为“安全类”和“危险类”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以山东地区为例 ,对山东及邻区历史地震序列分类。结果表明 ,区内... 作者对我国历史地震记载特点进行了分析 ,探索了历史地震序列类型划分的建议方案 ,即根据历史地震序列的记载特点 ,将其分为“安全类”和“危险类”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以山东地区为例 ,对山东及邻区历史地震序列分类。结果表明 ,区内历史地震序列中安全类约占83 9%,危险类约占 16 1%,这一结果与本区现代地震序列类型划分结果大体一致 ,但与全国现代地震序列类型统计结果有一定差异。由于受地震史料记载详略因素的限制 ,上述结果是粗略的、初步的 ,但仍是对于现代地震序列类型信息的一种补充。所得结果可在震后早期趋势快速判定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震序列 类型 地震趋势判定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地震序列显著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刁守中 王红卫 华爱军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5-326,共12页
本文对中国大陆地区1966年以来约100个5级以上地震序列的系统分析表明,地震序列显著地震累积频度N(t)与时间t间大体可分为幂函数、指数及线性函数等3种分布形态,它们可能较客观地描述了地震序列随时间发展的复杂性与多... 本文对中国大陆地区1966年以来约100个5级以上地震序列的系统分析表明,地震序列显著地震累积频度N(t)与时间t间大体可分为幂函数、指数及线性函数等3种分布形态,它们可能较客观地描述了地震序列随时间发展的复杂性与多样性。N(t)与时间t分布函数的不同,可能与后续显著地震性质不同有关,即指数函数可能预示后续发生双震型序列的第二主震或多震型序列中的强震甚至续发前-主-余型序列的主震;线性函数可能意味着主-余型序列续发最大余震或双震型序列中续发第二主震;而幂函数分布则大都预示为主-余型序列的后续余震。在震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利用N(t)-t关系进行后续显著地震性质及发生时间追踪式预测的初步方案,这一方案对于后续双震和多震的回顾性预报的Wallen评分V约为0.57,说明其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显著地震 时间分布 幂函数 大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专科特色护理方案的创建和管理 被引量:9
11
作者 唐娅琴 边雪梅 +1 位作者 华爱军 汪永坚 《中国医院》 2017年第3期52-53,共2页
目的:为了规范中医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发挥中医专科特色护理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浙江省中医院耳鼻喉科通过对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梳理,遴选具有中医特色的优势病种,形成科学实用、系统规范的中医专科特色的护理标准。结果:中医专... 目的:为了规范中医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发挥中医专科特色护理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浙江省中医院耳鼻喉科通过对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梳理,遴选具有中医特色的优势病种,形成科学实用、系统规范的中医专科特色的护理标准。结果:中医专科护理方案在传承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扬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得到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结论:中医专科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特色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专科特色 护理方案 中医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年山东苍山5.2级地震构造背景及前兆地震活动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西林 华爱军 李红 《地震学刊》 CSCD 1998年第3期7-12,共6页
简述了苍山MS5.2地震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苍山52级地震构造背景,据这次地震的余震空间分布、等震线长轴、震源机制解、地震活动条带和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北西向的苍山新泰断裂和北东向的荣成临沂断裂可能是苍山52级地震... 简述了苍山MS5.2地震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苍山52级地震构造背景,据这次地震的余震空间分布、等震线长轴、震源机制解、地震活动条带和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北西向的苍山新泰断裂和北东向的荣成临沂断裂可能是苍山52级地震的地震断层。在1985年6月以前,鲁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呈随机分布,1985年6月以后ML≥3.0地震主要集中在新泰苍山莒县之间的三角地带,来回迁移;1974年以后沿苍山尼山断裂的ML≥3.0地震都发生在52级地震震中附近,说明在苍山尼山断裂与沂沭断裂带交汇区西侧较长时间的能量积蓄。苍山52级地震前最后发生的两个ML≥2.0地震与苍山52级地震震中形成沿地震断层的临震小震活动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山 地震 地震断层 构造活动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几次大震前弱震分布参数R(t)的异常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西林 华爱军 《地震学刊》 CSCD 1994年第3期17-20,26,共5页
本文详细研究了1974年以来华北地区9次Ms≥5.0级大震前,小震时空分布参数R(t)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地区9次Ms≥5.0级大震前小震时空分布参数R(t)值均出现了先上升,然后下降直至主震发生的异常图象。根据R(t)值异常可能对未来发生的... 本文详细研究了1974年以来华北地区9次Ms≥5.0级大震前,小震时空分布参数R(t)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地区9次Ms≥5.0级大震前小震时空分布参数R(t)值均出现了先上升,然后下降直至主震发生的异常图象。根据R(t)值异常可能对未来发生的大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文中对R(t)值异常变化的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参数 地震预报 弱震 异常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南地区地震活动性异常与苍山ML5.6级地震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西林 华爱军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7年第3期89-92,共4页
利用《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中的方法分析了鲁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异常,发现在苍山ML5.6级地震前,鲁南地区23个月无ML≥2.5级地震;在1985年6月新泰ML4.1级地震以后,ML≥3.0级地震主要集中在新泰... 利用《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中的方法分析了鲁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异常,发现在苍山ML5.6级地震前,鲁南地区23个月无ML≥2.5级地震;在1985年6月新泰ML4.1级地震以后,ML≥3.0级地震主要集中在新泰苍山莒县之间的三角地带;1974年以后沿苍尼断裂的ML≥3.0级地震都发生在5.6级地震震中附近。地震应变能释放自198年以后出现较明显的加速过程;b值、地震活动度S值、最大震级缺震曲线均出现低值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地震迁移 鲁南地区 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前能量对数迁移参量“V值”变化特征
15
作者 刘希强 李红 +1 位作者 华爱军 林怀存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32-36,共5页
提出了一个与地震时空分布图象有关的特征量———能量对数迁移参量“V值”.通过对V值的时空扫描,发现在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前V值随时间呈现正常波动趋势下降至最低点趋势回升的过程,地震发生在V值回升过程中或回升... 提出了一个与地震时空分布图象有关的特征量———能量对数迁移参量“V值”.通过对V值的时空扫描,发现在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前V值随时间呈现正常波动趋势下降至最低点趋势回升的过程,地震发生在V值回升过程中或回升以后.有8次强震发生在最低值结束后的2年之内,占总数(11次)的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异常形态 能量对数 迁移参量 V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