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健脾化瘀中药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华海应 高华强 +4 位作者 朱文艳 周晔 王志清 张艳 何广胜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8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化瘀中药提取物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难治/复发AA患者,采集患者骨髓液,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将其分为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雷帕霉素组、空白对照组。将细胞置...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化瘀中药提取物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难治/复发AA患者,采集患者骨髓液,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将其分为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雷帕霉素组、空白对照组。将细胞置于红系祖细胞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GM)常规培养体系中培养,雷帕霉素组加入终浓度25 nmol/L的雷帕霉素;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加入当归多糖、淫羊藿苷、巴戟天多糖、黄芪多糖、三七总皂苷、黄精多糖各100μg/m L,菟丝子黄酮、人参二醇各50μg/m L;空白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10 d后计数各组CFU-E、BFU-E、CFU-GM数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组、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CFU-E、BFU-E、CFU-GM数量均增加(P均<0. 01),雷帕霉素组与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补肾健脾化瘀中药提取物可增加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集落形成,促进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补肾健脾化瘀中药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1基因及CD_(34)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华海应 孙爱宁 +3 位作者 何军 岑建农 邱桥成 吴德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8-10,共3页
目的研究WT1基因与CD34在急性白血病(AL)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92例初治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的表达,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细胞CD34的表达。结果初治AL患者WT1基因、CD34表达的阳性率分别... 目的研究WT1基因与CD34在急性白血病(AL)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92例初治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的表达,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细胞CD34的表达。结果初治AL患者WT1基因、CD34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7.4%(62/92)、44.6%(41/92),WT1基因、CD34阳性表达者的缓解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P<0.01);WT1基因与CD34表达呈正相关(rn=0.5304,2χ=25.88,P<0.05);WT1+CD3+4、WT1+CD3-4、WT1-CD34-AL患者第一次缓解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WT1基因、CD34在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且阳性表达者的缓解率低、疗效差、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基因 WT1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MCV、抗CCP抗体与RF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7
3
作者 姜东林 孙钧铭 +3 位作者 姜升阳 潘宇红 赵磊 华海应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血清学辅助诊断指标: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anti-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anti-MCV)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anti-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目的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血清学辅助诊断指标: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anti-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anti-MCV)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anti-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76例RA患者、35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抗MCV抗体、抗CCP抗体和RF,计算单项或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绘制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单指标检测,抗MCV抗体对RA的敏感性为84.21%(64/76),特异性为96.00%(72/75),优于抗CCP抗体及RF(均P<0.01)。抗MCV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面积0.966,95%可信区间0.940-0.992),临床诊断效能优于抗CCP抗体及RF。三指标联合检测敏感性可提高至94.74%,但以抗MCV抗体和抗CCP抗体两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之和最大。结论抗MCV抗体为一高度敏感的新的RA诊断血清学标志物,其与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对于筛查和辅助诊断早期RA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复发恐惧纵向研究进展
4
作者 盛丽 周竞奋 华海应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癌症复发恐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应激反应,已被认为是癌症患者的五大关注点之一,是癌症人群的“普遍关注点”。众多研究表明,患者面对癌症时表现出对癌症可能复发或进展的担心、忧虑或恐惧,且这种恐惧和担忧的水平和其影响因素也会随... 癌症复发恐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应激反应,已被认为是癌症患者的五大关注点之一,是癌症人群的“普遍关注点”。众多研究表明,患者面对癌症时表现出对癌症可能复发或进展的担心、忧虑或恐惧,且这种恐惧和担忧的水平和其影响因素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动态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文对癌症复发恐惧纵向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为癌症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复发恐惧 纵向研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化瘀中药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CD3^(+)T淋巴细胞内p-mTOR、p-S6、IFN-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锦 华海应 +5 位作者 高华强 朱文艳 周晔 王志清 张艳 何广胜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9期4-9,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化瘀中药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骨髓CD3^(+)T淋巴细胞内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phosphorylated ribo...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化瘀中药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骨髓CD3^(+)T淋巴细胞内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phosphorylated ribosomal protein S6,p-S6)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影响,解析其治疗难治/复发AA的机制。方法:采集初发AA 13例、难治/复发AA 15例及对照组14例研究者的骨髓液,分别加入补肾健脾化瘀中药、雷帕霉素进行孵育,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处理前后各组CD3^(+)T淋巴细胞胞质内p-mTOR、p-S6与IFN-γ表达水平。结果:药物处理前,复发/难治AA患者CD3^(+)T淋巴细胞p-mTOR、p-S6、IFN-γ表达均高于初发AA与对照组(P<0.01);初发AA患者与对照组比较p-mTOR、p-S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AA患者IFN-γ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药物处理后,复发/难治AA组中,补肾健脾化瘀中药及雷帕霉素均能降低CD3^(+)T淋巴细胞p-mTOR、p-S6与IFN-γ表达(P<0.01),雷帕霉素与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比较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AA与对照组中,雷帕霉素、补肾健脾化瘀中药不能明显降低CD3^(+)T淋巴细胞p-mTOR、p-S6表达(P>0.05);初发AA组中,雷帕霉素、补肾健脾化瘀中药能降低CD3^(+)T淋巴细胞IFN-γ表达(P<0.01);对照组中,雷帕霉素、补肾健脾化瘀中药不能降低CD3^(+)T淋巴细胞IFN-γ表达(P>0.05)。结论 :补肾健脾化瘀中药通过抑制难治/复发AA患者CD3^(+)T淋巴细胞内p-mTOR、p-S6、IFN-γ表达,进而抑制T淋巴细胞的异常激活,改善骨髓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难治/复发 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 干扰素γ 补肾健脾化瘀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