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余油田二次开发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伟 华树常 +2 位作者 高海龙 赵世新 董晓玲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5期67-70,共4页
扶余油田"十五"初期暴露出井况差、分注状况差、井网不适应、地面系统落后老化严重等开发矛盾,严重地制约了油田的发展。部分区块采用油藏特点再认识、重建井网结构、使用新技术等二次开发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年产油量由60... 扶余油田"十五"初期暴露出井况差、分注状况差、井网不适应、地面系统落后老化严重等开发矛盾,严重地制约了油田的发展。部分区块采用油藏特点再认识、重建井网结构、使用新技术等二次开发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年产油量由60×104t上升到100×104t。该油田二次开发的实践经验对于其他同类型油藏的二次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矛盾 综合调整改造 二次开发 开发效果 采收率 扶余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孔隙结构对纳米流体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许康宁 丁彬 +4 位作者 吴伟 耿向飞 华树常 陈明贵 石祺瑶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4-448,454,共6页
吉林低渗-致密储层“孔小、喉更小”,原油储层流度低,导致水驱效果较差。采用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流体增渗驱油体系,通过岩心驱油实验评价纳米流体增渗驱油体系对致密岩心的驱油效率,通过岩心核磁共振测试以及CT扫描重点研究致密油藏孔... 吉林低渗-致密储层“孔小、喉更小”,原油储层流度低,导致水驱效果较差。采用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流体增渗驱油体系,通过岩心驱油实验评价纳米流体增渗驱油体系对致密岩心的驱油效率,通过岩心核磁共振测试以及CT扫描重点研究致密油藏孔隙结构对纳米流体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流体增渗驱油体系可降低致密岩心驱油实验的注入压力,最大降幅为46.2%;当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较好时,驱油效果明显,最高提升30.21%。纳米流体增渗驱油体系对分布在平均孔隙半径大于1μm的原油驱油效果显著。岩心CT扫描研究发现,致密岩心的平均孔喉半径、有效连通孔隙占比以及孔隙配位数均会对纳米流体增渗驱油体系注入压力及驱油效率造成影响,其中平均孔喉半径和有效连通孔隙占比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核磁共振 CT扫描 数字岩心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