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仁化白毛茶是唐朝陆羽《茶经》中记载的南岭茶——《茶经》中岭南黄茶考证 被引量:3
1
作者 邹华旭 华少滨 方金福 《广东茶业》 2013年第3期16-17,共2页
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八》茶之出记载:南岭茶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南岭即岭南,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北部和湖南、... 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八》茶之出记载:南岭茶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南岭即岭南,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北部和湖南、江西数省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茶经》所指福州又名长乐郡,今福州、莆田一带;建州,又称建安郡,今福建建阳一带;韶州,又称始兴郡,今广东韶关、仁化一带;象州,又称象山郡,今广西象山县一带.四州中真正位于岭南的是韶州,韶州以州北有韶石山(仁化境内)而命名,韶州近五岭者,仁化又居其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黄茶 岭南 南岭 陆羽 唐朝 白毛茶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缓释性多元磁化复合肥施肥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华旭 华少滨 +6 位作者 李佐平 谭绍华 李九胜 涂新红 罗贵强 汪焕奇 王金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27-29,共3页
通过缓释性磁化复合肥与常规用肥、一次性施肥技术与分次施肥技术等不同组合对水稻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结果表明 :缓释性磁化复合肥一次性施肥技术比常规施肥用法及用量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作用 ,平均每hm2 稻谷可产 5 98.5kg,平... 通过缓释性磁化复合肥与常规用肥、一次性施肥技术与分次施肥技术等不同组合对水稻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结果表明 :缓释性磁化复合肥一次性施肥技术比常规施肥用法及用量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作用 ,平均每hm2 稻谷可产 5 98.5kg,平均增长率为 9.2 % ,增加效益 5 6 3.31元 ,可节省人工 7.5~ 15个 ,肥料使用量减少 2 4 .3% ,肥料利用效率提高 30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性 一次性 磁化复合肥 水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茶类——“乌龙绿”茶的加工 被引量:4
3
作者 邹华旭 华少滨 +2 位作者 李道成 王金焕 李佐平 《广东茶业》 2003年第6期12-13,共2页
茶叶产品的多样化是上世纪对世界茶业生产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十项科技之一,创新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茶叶科技人员推动茶业进步和发展的主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仁化县的茶叶科技人员进行了白毛茶产品多样化的加工和研制工作,研制出具有金... 茶叶产品的多样化是上世纪对世界茶业生产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十项科技之一,创新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茶叶科技人员推动茶业进步和发展的主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仁化县的茶叶科技人员进行了白毛茶产品多样化的加工和研制工作,研制出具有金银花清香的白茶类品种和利用本地白毛茶为原料制作的高香型乌龙茶及"乌龙绿"茶,上述3个产品都大大地提高了香气和适口性,但经过几年生产和市场的大浪淘沙,具有金银花清香的白茶类品种因不适合本地绿茶产区消费者的口味被淘汰;加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高香型乌龙茶制作工艺,因不符合本地茶农的劳作习惯,也逐渐被本地茶农所放弃,只有"乌龙绿"茶既保持了白毛茶的外形、绿茶的茶汤和口感,兼具有较明显花香,有较好的适口性,满足了绿茶产区消费者的需求,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也比同类绿茶提高了50-150%,而且加工工艺也不复杂,本地茶农容易接受,因此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绿茶 加工 茶叶 创新 鲜叶采摘 晒青 做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杀青在银毫茶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金焕 邹华旭 +2 位作者 华少滨 李道成 李佐平 《广东茶业》 2004年第1期20-21,共2页
仁化白毛茶是广东省地方名茶良种,大叶白毛是白毛茶的主要类型,其主要特征是芽头肥硕,百芽重达11.1-12.5g,且芽头满披茸毛.用其制作的"仁化银毫"以其芽头粗壮、满披银毫、滋味甘醇和香气清幽而略带兰花香味四大特点,深受消费... 仁化白毛茶是广东省地方名茶良种,大叶白毛是白毛茶的主要类型,其主要特征是芽头肥硕,百芽重达11.1-12.5g,且芽头满披茸毛.用其制作的"仁化银毫"以其芽头粗壮、满披银毫、滋味甘醇和香气清幽而略带兰花香味四大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多次在全国及全省名茶评比中荣获金奖和"名茶"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杀青 银毫茶 加工 制作方法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