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一代空间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启海 龚德铸 +3 位作者 华宝成 钟俊 郑岩 赵春晖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61,共6页
为满足中国未来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对光学成像敏感器工作能力尤其是杂光抑制能力的更高需求,研制新一代空间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该产品多项指标优于其上一代产品神舟八号CCD光学成像敏感器,测量距离由原来的150~2 m范围提升为250~0.9 ... 为满足中国未来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对光学成像敏感器工作能力尤其是杂光抑制能力的更高需求,研制新一代空间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该产品多项指标优于其上一代产品神舟八号CCD光学成像敏感器,测量距离由原来的150~2 m范围提升为250~0.9 m范围;目标捕获时间由10 s缩短为0.32 s;抗杂光干扰能力大幅提升,实现准全天候工作.该产品已在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任务中成功验证,可在后续更好地服务中国空间站、探月三期等工程的交会对接任务.介绍该产品的测量原理、系统组成、地面试验和在轨工作表现等情况,并给出相应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交会对接 载人飞船 光学成像敏感器 位置姿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中合作目标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世新 华宝成 +3 位作者 袁琦 张良 李明政 赵春晖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62,共7页
交会对接技术是实现太空梭、太空平台和空间运输系统的装配、回收、补给、维修、太空人交换及营救等在轨服务的先决条件,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是两航天器交会对接近距离平移靠拢段唯一能够提供六自由度相对导航信息的敏感器,由安装于... 交会对接技术是实现太空梭、太空平台和空间运输系统的装配、回收、补给、维修、太空人交换及营救等在轨服务的先决条件,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是两航天器交会对接近距离平移靠拢段唯一能够提供六自由度相对导航信息的敏感器,由安装于追踪飞行器上的相机和安装于目标飞行器上的合作目标组成,采用角反射器作为合作目标标志,完成两飞行器间的相对位姿的解算.对其需求分析、设计方案、回光能量测试等进行了讨论,该方案已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任务中成功验证,后续针对空间站及光学舱任务进行适应性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会对接 合作目标 角锥棱镜 分析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引力域成像的驱动频率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伟 华宝成 +1 位作者 李英姿 钱建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17-522,共6页
探针的驱动频率是决定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工作域的重要因素之一。高于共振频率的驱动频率可明显促进探针工作在引力域。本文研究了驱动频率对探针在两个工作区域即引力域和斥力域之间进行转换的重要影响。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针对不同... 探针的驱动频率是决定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工作域的重要因素之一。高于共振频率的驱动频率可明显促进探针工作在引力域。本文研究了驱动频率对探针在两个工作区域即引力域和斥力域之间进行转换的重要影响。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针对不同的驱动频率研究了振幅距离曲线和行扫描曲线。结果证明不同的驱动频率对探针工作在引力域的促进作用不同,当选择高于共振频率且探针振幅下降到自由状态下共振振幅的30%时所对应的驱动频率附近,此时的驱动频率对引力域成像促进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轻敲模式 引力域 驱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六号降落图像导航定位技术
4
作者 华宝成 李琦 +4 位作者 徐昌定 储光涵 李涛 王志文 张洪华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3,共7页
应用嫦娥六号的降落图像实现着陆器的导航定位.综合利用3种关键数据源(嫦娥六号着陆器的先验位姿数据、嫦娥六号降落相机拍摄的降落图像以及着陆区遥感影像和地形信息)作为降落图像导航所需的输入.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将降落图像... 应用嫦娥六号的降落图像实现着陆器的导航定位.综合利用3种关键数据源(嫦娥六号着陆器的先验位姿数据、嫦娥六号降落相机拍摄的降落图像以及着陆区遥感影像和地形信息)作为降落图像导航所需的输入.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将降落图像与地形信息进行配准和融合,实现正射影像特征点匹配和陨坑识别的视觉导航方法,实现了嫦娥六号落点的高精度定位.这一导航技术不仅适用于嫦娥六号任务,还可推广到其他月球和行星探测任务中,为未来深空探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六号 视觉导航算法 图像与地形配准 深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六号月球背面软着陆中的障碍规避技术
5
作者 张洪华 李骥 +5 位作者 于洁 关轶峰 张晓文 王志文 陈尧 华宝成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月球背面软着陆需要面对复杂的地形环境,对避障能力的要求相比月球正面着陆任务更高.受到推进剂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嫦娥六号着陆器并没有采用类似嫦娥四号提高避障高度的方法来扩大避障能力,而是将部分的“定点”着陆技术与避障技术相结... 月球背面软着陆需要面对复杂的地形环境,对避障能力的要求相比月球正面着陆任务更高.受到推进剂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嫦娥六号着陆器并没有采用类似嫦娥四号提高避障高度的方法来扩大避障能力,而是将部分的“定点”着陆技术与避障技术相结合,在主减速段通过单向航程控制避开已知大尺寸障碍,在接近段以下飞行过程采用粗精结合的接力避障策略识别和规避预先未知的小尺寸障碍,最终实现了安全软着陆.嫦娥六号采用的这种避障方案相比以往嫦娥系列着陆器技术水平升级,也为后续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定点着陆提前进行了技术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六号 软着陆 月球背面 障碍规避 航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ASER算法的空间非合作目标位姿估计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世昌 华宝成 +1 位作者 周依尔 李小路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基于点云的空间非合作目标位姿估计,常受到噪声影响.提出截断最小二乘估计与半定松弛(truncated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and semidefinite relaxation,TEASER)与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的结合算法,提升空间非合作... 基于点云的空间非合作目标位姿估计,常受到噪声影响.提出截断最小二乘估计与半定松弛(truncated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and semidefinite relaxation,TEASER)与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的结合算法,提升空间非合作目标位姿估计精度与鲁棒性.该方法包括粗配准与精配准两个环节:在粗配准环节中,基于局部点云与模型点云的方向直方图特征(signature of histogram of orientation,SHOT)确定匹配对,利用TEASER算法求解初始位姿;在精配准环节中,可结合ICP算法优化位姿估计结果.北斗卫星仿真实验表明:在连续帧位姿估计中,噪声标准差为3倍点云分辨率时,基于TEASER的周期关键帧配准方法的平移误差小于3.33 cm,旋转误差小于2.18°;与传统ICP方法相比,平均平移误差与平均旋转误差均有所降低.这表明所提出的空间非合作目标位姿估计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非合作目标 位姿估计 点云配准 截断最小二乘估计与半定松弛算法 迭代最近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问一号着陆器双目视觉避障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华宝成 李涛 +2 位作者 刘洋 张依诺 王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3,共8页
对天问一号双目视觉避障技术的组成、方案及原理进行了介绍,通过图像障碍识别和双目立体地形感知完成天问一号降落过程中的安全着陆点自动选取。通过高分辨率双目匹配和亚像素插值处理,提高远距离双目测量精度;在计算资源严格受限的条件... 对天问一号双目视觉避障技术的组成、方案及原理进行了介绍,通过图像障碍识别和双目立体地形感知完成天问一号降落过程中的安全着陆点自动选取。通过高分辨率双目匹配和亚像素插值处理,提高远距离双目测量精度;在计算资源严格受限的条件下,采用FPGA作为硬件加速平台,通过功能模块的并行化和流水线设计,提高计算视差和三维信息的速度;为克服在轨恶劣环境导致的参数变化,设计在轨自标定方法实现双目对正参数表的自主更新;开展了地面试验和在轨应用,验证了双目视觉避障技术的有效性,实现2 K×2 K高分辨率双目稠密匹配,匹配用时1 s;三维地形测量精度达到6.4 cm@70 m,坡度识别精度0.5°;双目避障系统成功完成了在轨自标定处理,在轨图像能够有效恢复天问一号着陆点区域的三维地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一号着陆器 双目视觉避障系统 FPGA 双目立体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激励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3
8
作者 华宝成 钱建强 姚骏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为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设计了一种激励方式,在带有状态反馈的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基础上,除去原有的外加激励信号而引入一个自动增益控制环节,用于维持状态反馈信号的幅度恒定,并将此信号作为悬臂振动的激励信号。该激励方式即为状态... 为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设计了一种激励方式,在带有状态反馈的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基础上,除去原有的外加激励信号而引入一个自动增益控制环节,用于维持状态反馈信号的幅度恒定,并将此信号作为悬臂振动的激励信号。该激励方式即为状态激励,用于轻敲模式时可称为状态激励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实现了对状态激励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系统的建模和数值仿真,起振曲线证明了状态激励信号能够驱动悬臂振动并调整其工作频率;逼近曲线、线扫描曲线等典型功能仿真实验证明了状态激励方式能够成功地应用于轻敲模式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轻敲模式 状态激励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着陆自主避障技术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旺旺 李茂登 +11 位作者 李涛 王云鹏 张晓文 刘洋 郝策 朱飞虎 胡锦昌 赵宇 徐李佳 华宝成 黄翔宇 王晓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5,共10页
针对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着陆过程多体运动及表面地形不确定性强的任务特点,提出了粗避障与伞-背罩组合体规避的协同控制策略以及激光三维配以双目立体视觉的精避障策略,介绍了障碍检测与规避系统的硬件配置、飞行过程、障碍检测与规避... 针对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着陆过程多体运动及表面地形不确定性强的任务特点,提出了粗避障与伞-背罩组合体规避的协同控制策略以及激光三维配以双目立体视觉的精避障策略,介绍了障碍检测与规避系统的硬件配置、飞行过程、障碍检测与规避部分算法,并通过地面悬停避障专项试验验证了障碍检测与规避策略的有效性,可为后续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和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的着陆过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一号探测器 制导导航与控制(GNC) 障碍检测与规避 进入、下降与着陆(E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五号探测器自主着陆视觉避障方法与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立 刘洋 +2 位作者 华宝成 李涛 朱飞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75-981,共7页
对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视觉自主避障系统组成、方案及原理进行介绍。采用光学粗避障加激光精避障的两级接力避障模式,在光学粗避障阶段利用K均值聚类对图像障碍进行分割,对分割结果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并设计安全系数评价方法选择安全落... 对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视觉自主避障系统组成、方案及原理进行介绍。采用光学粗避障加激光精避障的两级接力避障模式,在光学粗避障阶段利用K均值聚类对图像障碍进行分割,对分割结果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并设计安全系数评价方法选择安全落点;在激光精避障阶段提出概率模型评价点云所示区域的着陆安全性。对两级避障的在轨图像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并对着陆区域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两级避障均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五号探测器 自主着陆 视觉避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进入舱GNC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宇 袁利 +9 位作者 王晓磊 黄翔宇 刘旺旺 华宝成 李茂登 徐李佳 王云鹏 郝策 李涛 张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了应对火星EDL过程的短时间、大测控时延、大冲击力学环境以及无高精度地图的特点,进入舱GNC系统开展了一系列高自主、强容错设计。全系统热备份、关键功能异构热备份的设计确保了对产品故障的自主诊断与快速处理;系统工作模式自主转... 为了应对火星EDL过程的短时间、大测控时延、大冲击力学环境以及无高精度地图的特点,进入舱GNC系统开展了一系列高自主、强容错设计。全系统热备份、关键功能异构热备份的设计确保了对产品故障的自主诊断与快速处理;系统工作模式自主转换、关键模式转换多判据备份的策略提高了系统的容错能力;产品供电的自主抗冲击管理、触地开关的自主故障诊断与处理策略,确保了对火工品起爆等大冲击高动态工况的有效应对;针对背罩-组合体规避及地形障碍规避的需求,设计了一套激光产品和光学产品有机融合的避障系统及使用策略。设计了直升机挂飞等专项试验对系统设计进行验证。天问一号进入舱GNC系统在轨顺利实施了展配平翼等关键动作,完成了背罩以及地形障碍的规避,实现了3.1 km的最终着陆精度,充分证明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着陆 制导、导航与控制(GNC) 天问一号 进入、下降与着陆(E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陆避障中双目立体匹配方法与仿真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洋 王立 +1 位作者 华宝成 李涛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78,共6页
在着陆避障过程中,利用双目相机拍得的图片进行立体匹配得到稠密的地形高程图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文中对绝对误差之和(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s,SAD)、全Census变换以及稀疏Census变换立体匹配方法原理进行说明,针对SAD算法无法处理... 在着陆避障过程中,利用双目相机拍得的图片进行立体匹配得到稠密的地形高程图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文中对绝对误差之和(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s,SAD)、全Census变换以及稀疏Census变换立体匹配方法原理进行说明,针对SAD算法无法处理左右图像亮度不一致的情况提出了对匹配窗口进行灰度规范化以及加入LOG滤波的改进措施,并且对上述方法分别应用数据库图像和沙盘拍图进行仿真测试及比较,从匹配错误率和实时性的角度分析各算法在地外星体着陆这种特殊场景中的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避障 双目立体匹配 SAD Census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卷积神经网络非合作目标姿态测量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云飞 张笃周 +3 位作者 王立 华宝成 石永强 贺盈波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0-568,共9页
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姿态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非合作目标姿态视觉测量方法。该方法先设计特征提取网络并利用公开数据集进行预训练,用少量实际目标图像进行迁移学习,实现非合作目标图像高层抽象特征的自动提取;再设计基... 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姿态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非合作目标姿态视觉测量方法。该方法先设计特征提取网络并利用公开数据集进行预训练,用少量实际目标图像进行迁移学习,实现非合作目标图像高层抽象特征的自动提取;再设计基于回归模型的姿态映射网络,建立图像高层特征与三轴姿态角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现非合作目标的姿态测量。实验验证了两类特征提取网络测量精度和参数量大小,测量精度可达0.711°(1σ),表明了"单目相机+卷积神经网络"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空间非合作目标 单目视觉 姿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空间视觉测量子系统用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东宁 张琳 +3 位作者 华宝成 郑岩 龚德铸 赵春晖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2,62,共5页
为提高视觉测量子系统抗杂光干扰能力,保证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通常需要采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组成的照明光源对测量区域进行照明.提出一种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恒流源电路设计,并实现了激光二极管开关延时软启动、恒流驱动、过流保护... 为提高视觉测量子系统抗杂光干扰能力,保证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通常需要采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组成的照明光源对测量区域进行照明.提出一种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恒流源电路设计,并实现了激光二极管开关延时软启动、恒流驱动、过流保护等功能.实测数据表明,恒流源电路具有高稳定、高可靠和高精度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视觉测量 照明单元 激光二极管 恒流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合作目标局部特征识别轻量化特征融合网络设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云飞 张笃周 +1 位作者 王立 华宝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7-263,共7页
给出一种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的空间非合作目标局部特征检测网络,即NCDN模型。在SSD模型中引入特征融合策略以适应不同距离下的检测需求,提高模型对图像尺度变换引起局部特征分辨率降低的鲁棒性;并采用不同压缩比例对MobileNetV2内... 给出一种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的空间非合作目标局部特征检测网络,即NCDN模型。在SSD模型中引入特征融合策略以适应不同距离下的检测需求,提高模型对图像尺度变换引起局部特征分辨率降低的鲁棒性;并采用不同压缩比例对MobileNetV2内部卷积通道数量做压缩,从而得到轻量化特征提取网络;对SPEED数据集进行局部特征标注与训练以验证NCDN适用的距离范围。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45 m内距离范围保证mAP达到0.90,同时通道压缩节省75%计算量后模型精度损失仅为5%。满足在轨检测精度和计算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空间非合作目标 轻量化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行星探测陆标导航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潇 +3 位作者 华宝成 武延鹏 王安然 张依诺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6,共9页
针对小行星探测下降着陆段精确相对导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ereophotoclinometry(SPC)陆标的相对导航方法.该方法先采用SPC光照模型渲染陆标的预测图像,再利用双线性插值从观测图像中生成陆标的提取图像.通过组合相关匹配实现预测图... 针对小行星探测下降着陆段精确相对导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ereophotoclinometry(SPC)陆标的相对导航方法.该方法先采用SPC光照模型渲染陆标的预测图像,再利用双线性插值从观测图像中生成陆标的提取图像.通过组合相关匹配实现预测图像与提取图像的高精度匹配,得到陆标中心点对应观测图像位置,即可利用N点透视(PNP)算法进行相机位姿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初始相机位姿偏差较大时也能达到亚像素的图像位置确定精度,并且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探测 陆标导航 图像匹配 亚像素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天体SPC特征导航过程中特征选取原则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安然 王立 +4 位作者 田启航 华宝成 刘姝含 李林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0-98,共9页
基于SPC的小天体附着探测过程中存在导航特征选取主要依靠主观判断、工作量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小天体着陆过程中涉及到的特征制备、渲染匹配以及导航定位等过程进行分析,提出特征选取的可制备性、光照适应性、特异性以及均匀... 基于SPC的小天体附着探测过程中存在导航特征选取主要依靠主观判断、工作量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小天体着陆过程中涉及到的特征制备、渲染匹配以及导航定位等过程进行分析,提出特征选取的可制备性、光照适应性、特异性以及均匀分布性等4个主要原则,并定量分析了各原则对应的阈值条件,从而保证特征制备的可行性、渲染匹配过程的鲁棒性以及导航定位过程的精确性.最后,利用OSIRIS-Rex任务中的图像数据、高程数据以及SPICE提供的导航信息,对依据特征选取原则得到的特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依据选取原则选取的特征匹配率达96.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天体 SPC特征 特征选取原则 飞行器定位 PD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技术在空间光电产品的开发应用与实践
18
作者 梁爽 王立 +2 位作者 姜丹丹 管乐鑫 华宝成 《中国航天》 2022年第S01期50-54,共5页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在型号、横向、武器、商业产品化产品的研制中采用支撑技术研究策略,支撑技术的成熟度定制规则对于技术选择、产品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支撑技术与产品型谱结合规划,对产品更新迭代指明了方向,产品从传统的基于型号...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在型号、横向、武器、商业产品化产品的研制中采用支撑技术研究策略,支撑技术的成熟度定制规则对于技术选择、产品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支撑技术与产品型谱结合规划,对产品更新迭代指明了方向,产品从传统的基于型号需求启动研制工作模式转变为从成熟技术货架选择的模式,为完成型号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可有效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质量。研究所的各类单机技术支撑树已形成规模,并逐渐呈现出多产品复用的状态,前沿技术开发与产品研制逐渐衍生了不同的岗位体系,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技术 星敏感器 产品化 支撑技术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