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肢创伤骨折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深静脉血栓的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区锦燕 刘晓捷 周曙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8期678-680,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肢创伤骨折术前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筛查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创伤致上肢桡尺以上骨折入院拟行切开复位术的1200例患者,男833例,女367例;年龄20... 目的:探讨上肢创伤骨折术前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筛查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创伤致上肢桡尺以上骨折入院拟行切开复位术的1200例患者,男833例,女367例;年龄20~87岁,平均(41.94±15.41)岁。所有患者入院时伤肢肿胀、疼痛,入院后立即对伤肢行夹板外固定等治疗。伤肢肿胀好转后3~10d,拟行骨折复位术前1d,行CDFI检查患者上肢静脉血管,了解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分析血栓发生与性别、年龄及骨折部位的关系,并对深静脉血栓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0例上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前经CDFI检查,证实并发DVT9例,血栓发生率为0.75%。血栓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P<0.01);30岁以上年龄组有发生血栓的风险;肱骨段以上骨折患者血栓发生率远高于桡尺骨折;9例血栓患者1例合并高血压、高血脂,1例合并糖尿病,7例无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结论:上肢创伤骨折有发生深静脉血栓风险,对上肢创伤骨折患者在有条件的医院术前均应行CDFI筛查上肢DVT,对维护医疗安全、降低医疗纠纷及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骨折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骨折术前血栓弹力图的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廖荣宗 区锦燕 +4 位作者 吴征杰 罗富荣 周曙 陈耀雄 彭健泓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 ,TEG)评价股骨闭合骨折术前的凝血状况,并探讨TEG在评价股骨骨折术前高凝状态的意义。方法:Ⅰ组为对照组,11例健康献血员,清晨空腹静脉采血。Ⅱ组为实验组,2 6例,为未经抗凝治疗的股骨闭合性骨...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 ,TEG)评价股骨闭合骨折术前的凝血状况,并探讨TEG在评价股骨骨折术前高凝状态的意义。方法:Ⅰ组为对照组,11例健康献血员,清晨空腹静脉采血。Ⅱ组为实验组,2 6例,为未经抗凝治疗的股骨闭合性骨折患者,分别于骨折第2天(Ⅱ2d)和第8天(Ⅱ8d)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实验采用双盲法,专人检测。两组静脉血样均进行TEG检测。结果:Ⅰ组TEG的各参数结果正常。Ⅱ组中Ⅱ2d和Ⅱ8d的TEG :α角、血栓最大幅度MA值、血栓硬度G值均增大,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Ⅱ组中Ⅱ8d与Ⅱ2d比较,血栓最大幅度MA值和血栓硬度G值增大,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股骨骨折第2天和第8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而且有逐步加重趋势;TEG是创伤骨折及术前预测和判断血液高凝状态的有力指标,如TEG揭示高凝状态存在,应采取有力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尽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股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价值 股骨闭合骨折 血液高凝状态 静脉采血 TEG 健康献血员 统计学差异 凝血状况 骨折患者 抗凝治疗 静脉血样 不同程度 术前预测 创伤骨折 对照组 实验组 闭合性 双盲法 显著性 空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祛瘀中药加诺氯昔康对创伤骨折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征杰 区锦燕 +2 位作者 廖荣宗 罗富荣 周曙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活血祛瘀中药加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诺氯昔康对创伤骨折后高凝状态干预性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创伤股骨多段闭合骨折后当天入院,年龄18~45岁、ASAⅠ级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对照组(Ⅰ组),入院后不... 目的:研究探讨活血祛瘀中药加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诺氯昔康对创伤骨折后高凝状态干预性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创伤股骨多段闭合骨折后当天入院,年龄18~45岁、ASAⅠ级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对照组(Ⅰ组),入院后不用任何对凝血功能有影响的药物。中药组(Ⅱ组),入院第2天即给予活血祛瘀中药。中西药组(Ⅲ组),在Ⅱ组基础上加用诺氯昔康。Ⅱ、Ⅲ组用药从入院第2天至第6天。3组患者均在入院第2天、第7天(术日清晨)抽血测定:D D二聚体(D Di)、血小板计数(PLC)、血小板聚集率(PAgR)、凝血弹性描记仪(TEG)的相关指标:R、K、α角、MA。并与健康成年人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骨折后第2天D Di、α角、MA与健康成年人比较P<0.05。3组患者随骨折时间延长至第7天D Di、PAgR、α角、MA均比第1天增大,Ⅰ组增大更明显,PAgR增大的数值(25.49±18.94)与Ⅱ组(9.69±24.89)、Ⅲ组(9.70±14.80)比较有差异(P<0.05)。D Di增加Ⅰ组(277.75±860.25)与Ⅲ组(-189.00±413.68)比较有差异(P<0.05)。α角度增大Ⅰ组(6.17±7.25)与Ⅲ组(1.73±3.78)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患者创伤骨折后凝血功能24h内增强,随时间延长至第7天呈高凝状态,中药、中西结合用药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状态 活血祛瘀 骨折后 创伤 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 血小板聚集率 深静脉血栓形成 健康成年人 加诺 D-D二聚体 凝血功能 时间延长 干预性治疗 血小板计数 0.05 患者 增大 安全性 ASA 对照组 入院后 中药组 西药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脉汤对股骨骨折围手术期TNF-α、IL-6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征杰 赵王林 +2 位作者 曾焰辉 朱永展 区锦燕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7期500-503,共4页
目的:探讨通脉汤对创伤骨折围手术期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血浆浓度的影响,研究通脉汤对创伤所致的炎症因子改变的有效性,为临床运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5月入院,股骨闭合性骨折ASA评分在Ⅰ~Ⅱ级的患者... 目的:探讨通脉汤对创伤骨折围手术期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血浆浓度的影响,研究通脉汤对创伤所致的炎症因子改变的有效性,为临床运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5月入院,股骨闭合性骨折ASA评分在Ⅰ~Ⅱ级的患者共60例,性别不限,分为A、B、C组。A组(田七丸组)20例,年龄20~45岁,平均(32.00±7.33)岁;男13例,女7例;病程2.0~26.0h,平均(9.51±6.61)h。B组(田七丸+可塞风组)20例,年龄23~42岁,平均(31.00±6.92)岁;男12例,女8例;病程3.5~25.0h,平均(13.56±7.27)h。C组(田七丸+可塞风+通脉汤组)20例,年龄21~44岁,平均(31.50±8.20)岁;男14例,女6例;病程4.6~29.0h,平均(13.31±6.23)h。42例行股骨带锁髓内钉固定,18例行股骨锁定钢板固定,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田七丸口服,每次4g,每日2次;B组口服田七丸每次4g,每日2次,同时肌肉注射可塞风注射液,每次8mg,每日1次;C组在B组的基础上,同时口服通脉汤水煎液,每次200ml,每日2次。上述药物均在入院第2天开始应用,3组患者于入院后2、7d(术前)及8、14d(术后)清晨6:40于静脉输液前采取外周静脉血,运用免疫度量法分别测定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在血清中的含量,所测TNFα、IL6不同时间点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入院第2天、术后第2天,3组周围血清TNFα、IL6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3组周围血清TNFα、IL6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3组周围血清TNFα、IL6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入院第7天、术后第7天与入院第2天周围血清TNFα、IL6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及3.16(P<0.01)。入院第7天及术后第7天周围血清TNFα、IL6的含量,C组与A组比较(P<0.01),C组与B组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骨折围手术期内患者血清中TNFα、IL6增高,通脉汤对抑制创伤后致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减少创伤后早期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中药疗法 活血祛瘀 手术期间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筛查下肢血栓对防止肺栓塞的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严江 区锦燕 +1 位作者 罗富荣 吴征杰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9期754-756,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筛查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对防止肺栓塞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12月,因创伤致下肢骨折入院,拟行切开复位术的2000例患者,男1140例,女860例;年龄18~94岁,平均(54.78±21.45)岁。所有... 目的:探讨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筛查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对防止肺栓塞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12月,因创伤致下肢骨折入院,拟行切开复位术的2000例患者,男1140例,女860例;年龄18~94岁,平均(54.78±21.45)岁。所有患者入院时伤肢肿胀明显,均经外敷和口服中药治疗,伤肢肿胀好转后(3~14d),行骨折复位术,手术前1d筛查骨折患者下肢血栓,并对其临床资料(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病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2000例创伤骨折患者术前经CDFI筛查,证实并发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共128例(6.4%)。血栓类型:髂-股静脉血栓52例,腘-胫静脉血栓20例,小腿肌肉静脉血栓56例。对胫静脉以上DVT72例采取溶栓治疗或放置下腔静脉滤网,溶栓有效20例,放置下腔静脉滤网17例,溶栓失败和未放置腔静脉滤网患者28例,这65例均实施了骨折复位术,另外7例采取保守治疗。1例术中发生肺栓塞,经及时溶栓治疗获得成功。小腿肌肉静脉血栓56例中51例未行特殊处理,实施了复位术;另5例行保守治疗。②DVT发生与性别无关;血栓发生最小年龄22岁,41岁以上组血栓发生率高于40岁以下年龄组;多发骨折、股骨骨折高于胫骨、腓骨骨折;血栓发生病程最短3d,病程越长,血栓发生率越高。结论:创伤骨折患者无论是否存在形成DVT的高危因素,骨折复位手术前均应常规行CDFI筛查DVT,对降低麻醉、手术风险,防止致命性肺栓塞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骨折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创伤股骨骨折手术高凝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严江 区锦燕 +4 位作者 罗富荣 周曙 廖荣宗 王杰华 谭沛泉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9期7-8,共2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麻醉,腰硬联合椎管内麻醉方法对国人下肢创伤股骨骨折术中、术后TEG、血浆D-Di、PLC、PAgR各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股骨骨折,择期行股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年龄20~45岁,ASAⅠ~Ⅱ级的患者60例,随机分3组,...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麻醉,腰硬联合椎管内麻醉方法对国人下肢创伤股骨骨折术中、术后TEG、血浆D-Di、PLC、PAgR各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股骨骨折,择期行股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年龄20~45岁,ASAⅠ~Ⅱ级的患者60例,随机分3组,各20例。I组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静脉麻醉。Ⅱ组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III组静脉复合全麻联合腰硬麻醉。三组患者均分别于术前、术中麻醉1h、术后48h静脉采血测定D-D二聚体(D-Di)、血小板计数(PLC)、血小板聚集率(PAgR)、凝血弹性描记图(TEG)的相关指标:R、K、α、MA。并与健康成年人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①三组股骨创伤骨折后术前、术中、术后的D-Di、α角、MA与健康成年人比较增大,R时间、K时间缩短P<0.05。三组病例术中1h和术后48h与术前比较D-Di、PLC、PAgR、α角度、MA均增大,R时间、K时间缩短P<0.05。术中1hI组D-Di、PAgR、a角增加数值与II、III组增加的数值比较P<0.05。术后48hD-Di、TEG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股骨骨折后术前、术中、术后的凝血功能与正常成年人比较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术中、术后比术前更为高凝。手术创伤可能是引起高凝状态的主要因素,麻醉方法是次要因素。但术中麻醉方式、麻醉用药具有其价值,椎管内阻滞麻醉可能有利于改善术中的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股骨骨折 高凝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游玉媛 区锦燕 +1 位作者 罗富荣 杨承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4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骨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入室后于麻醉诱导前以30 ml/min的速度分别输入6%羟乙基淀粉200/0.5(贺斯)或万汶2...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骨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入室后于麻醉诱导前以30 ml/min的速度分别输入6%羟乙基淀粉200/0.5(贺斯)或万汶20 ml/kg。测定稀释前(t1)、稀释完成(t2)、稀释后15 min(t3)的MAP、HR、CVP。t1、t3均测定血常规及血栓弹力描记图(TEG)各指标。结果与t1比较,两组患者t2、t3的CVP和MAP均显著升高(P〈0.01);t3两组HR均升高(P〈0.05),Hb、HCT、PLT、MA均下降(P〈0.05),贺斯组TEG的K时间延长,α角减少(P〈0.05)。与贺斯组比较,万汶组t3PLT升高(P〈0.05)。结论万汶与贺斯具有相似的扩容效果,但万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抑制程度比贺斯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血液稀释 血栓弹力描记术 血液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气管导管在吸引管辅助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临床应用
8
作者 洪海 区锦燕 +4 位作者 罗富荣 王杰华 周曙 林毅麟 刘晓捷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2期1504-1505,共2页
目的观察可控气管导管在吸引管辅助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成4组,每组各20例,A组可控气管导管加吸引管辅助,B组可控气管导管,C组普通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D组普通气管导管经典调整头位法,观察一次操作成功率... 目的观察可控气管导管在吸引管辅助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成4组,每组各20例,A组可控气管导管加吸引管辅助,B组可控气管导管,C组普通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D组普通气管导管经典调整头位法,观察一次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鼻后孔出血)、术后不良记忆、血压、心率、SpO2。结果一次操作成功率和操作时间A组明显优于其余3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A、B组分别低于C、D组(P<0.05),术后不良记忆D组有2例。结论吸引管辅助可控气管导管用于盲探气管插管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气管导管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