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血压专科医师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匡泽民 奉淑君 +3 位作者 王瑛 王佳洁 余振球 胡红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4期131-134,共4页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医师诊疗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患者预后的差异。高血压专科医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还需要运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阅读和分析高血压科相关专业期刊、撰写高血压科相关文...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医师诊疗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患者预后的差异。高血压专科医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还需要运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阅读和分析高血压科相关专业期刊、撰写高血压科相关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这些都是对高血压专科医师科研能力方面的要求。然而国内的专科医师培训着重于临床理论及技能的培训,而对科研能力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为此本文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血压专科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其主动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更好地为高血压患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科研能力 专科医师培养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瑛 奉淑君 +1 位作者 王仲华 匡泽民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1期37-40,共4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近年来随着对PA病例的研究,关于不同基因如何导致疾病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已取得重大进展,PA的分子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病机制及分子机制两个方...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近年来随着对PA病例的研究,关于不同基因如何导致疾病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已取得重大进展,PA的分子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病机制及分子机制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更深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 分子机制 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认识脂蛋白(a)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温文慧 匡泽民 王绿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190-192,共3页
脂蛋白(a)[Lp(a)]是由低密度脂蛋白颗粒与载脂蛋白a[Apo(a)]组成的复合物,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和血栓形成、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以往没有标准化的检测方法,Lp(a)的应用研究较少。随着Lp... 脂蛋白(a)[Lp(a)]是由低密度脂蛋白颗粒与载脂蛋白a[Apo(a)]组成的复合物,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和血栓形成、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以往没有标准化的检测方法,Lp(a)的应用研究较少。随着Lp(a)检测方法的改进,其在ASCVD中的作用不断显现,人们重新重视其致As作用。该文就Lp(a)在ASCVD中的致病机制及检测方法的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ASCVD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脂蛋白A 致病机制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疗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温文慧 匡泽民 +3 位作者 吴月 王旭 武文峰 王绿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4期387-392,共6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严重遗传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分为纯合和杂合两种类型,纯合型FH(homozygous FH,HoFH)发病率为1/(16万~100万),被认为是罕见病。HoFH主要特点为极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多...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严重遗传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分为纯合和杂合两种类型,纯合型FH(homozygous FH,HoFH)发病率为1/(16万~100万),被认为是罕见病。HoFH主要特点为极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多部位黄色瘤及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不及时诊断、早期治疗,青少年期即可发生心肌梗死甚至死亡。近年来,国际上也越来越重视FH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发布了多项FH指南与共识,我国亦结合国情制定了适合中国人的筛查诊断标准,为更好治疗FH提供了基础。本文就HoFH现有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筛查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罕见病 诊断标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