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经济运行中的价格间接控制
1
作者 匡宝珠 《中州学刊》 1986年第5期11-13,10,共4页
经济运行中的价格间接控制问题,具有双重内容:一是利用价格杠杆对经济活动进行间接调控,另一是利用经济手段对价格运行进行间接调控。本文试就这两个问题谈些看法。 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方式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是我国经... 经济运行中的价格间接控制问题,具有双重内容:一是利用价格杠杆对经济活动进行间接调控,另一是利用经济手段对价格运行进行间接调控。本文试就这两个问题谈些看法。 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方式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是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在间接控制体系中,国家控制经济运行的主要方式是调整经济参数,调节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而价格作为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信号系统,作为价值规律作用得以贯彻的现实机制,正是最重要的经济参数和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因此,从客观上对经济活动进行间接调控,必须重视利用和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 利用价格杠杆间接调控经济活动的目标是,实现供求之间的结构平衡和总体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 行间 经济运行 价格调节 价格信息 订价 消费基金 需求膨胀 价格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必须重视供求关系
2
作者 匡宝珠 《中州学刊》 1985年第2期13-17,共5页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以利于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我国现行价格体系很不合理,不改革就会阻碍...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以利于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我国现行价格体系很不合理,不改革就会阻碍经济发展和整个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党中央把价格改革提到很高的位置,把它看成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求关系 价格体系 供求变动 计划价格 自由价格 价格变动 垄断价格 实际价格 供求价值论 流通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衡量货币流通状况标志的理论探索
3
作者 匡宝珠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5期36-38,共3页
货币流通状况是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是否协调,产品结构是否合理,商品供求是否平衡,最终都会在货币流通状况上反映出来。因此,分析市场货币流通状况,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探索货币流通是否正常的衡量标志,借以... 货币流通状况是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是否协调,产品结构是否合理,商品供求是否平衡,最终都会在货币流通状况上反映出来。因此,分析市场货币流通状况,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探索货币流通是否正常的衡量标志,借以实现对货币流通的计划调节,对稳定通货,稳定物价,安定人民生活,保证生产和流通顺利进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对几个常用的衡量标志,作一些理论上的分析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量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必要量 标志 历史经验 市场 商品价值 商品流通 经济发展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价格实行宏观控制的探讨(续)
4
作者 方略 王康农 +1 位作者 许贵舫 匡宝珠 《价格月刊》 1986年第7期6-8,17,共4页
五、价格实行宏观间接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宏观控制价格的手段主要有: 经济手段。在宏观间接控制体系中,国家主要通过掌握国民经济的总体平衡和结构平衡来实现对价格的间接控制,因而经济手段具有特别突出和重要的作用。法律手段。法律是人... 五、价格实行宏观间接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宏观控制价格的手段主要有: 经济手段。在宏观间接控制体系中,国家主要通过掌握国民经济的总体平衡和结构平衡来实现对价格的间接控制,因而经济手段具有特别突出和重要的作用。法律手段。法律是人们的行动规范。直接控制放松后,价格开始直接反映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大量复杂的微观行为中不可避免地会夹杂着许多不正当因素,这就要求国家颁布严密的物价法规去加以规范和约束,以维护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保证价格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控制 自由价格 直接控制 宏观控制 经济手段 控制体系 控制价格 价格上升 产品价格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觉运用价值杠杆 增强商业企业活力
5
作者 匡宝珠 《经济经纬》 1985年第4期47-51,共5页
增强商业企业活力,搞活、加快商品流通,对发展商品生产、搞活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促导作用。为此,对制约商业企业活力的各种因素和搞活商品流通的众多途径进行研究,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从价格这个侧面作些探讨。文章共分三个部分:... 增强商业企业活力,搞活、加快商品流通,对发展商品生产、搞活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促导作用。为此,对制约商业企业活力的各种因素和搞活商品流通的众多途径进行研究,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从价格这个侧面作些探讨。文章共分三个部分:首先从客观的流通过程出发,论述价格的产生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活力 商品流通 价格水平 商业企业 供求关系 商品价值 流通费用 流通过程 均衡价格 增强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银行诸杠杆在保证指导性计划实现中的作用
6
作者 匡宝珠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12期14-16,13,共4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展,适应搞活经济的要求,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将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与指令性计划不同,指导性计划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没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它主要是借助于经济杠杆的促导作用实...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展,适应搞活经济的要求,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将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与指令性计划不同,指导性计划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没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它主要是借助于经济杠杆的促导作用实现的。因此,在今后的计划管理中,经济杠杆的作用将愈来愈重要。在财政、税收、物价、银行等几个具有调节作用或杠杆职能的部门中,在保证国家指导性计划的实现上,银行以其调节形式的多样性和调节功能的综合性而优越于其它职能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计划 经济杠杆 信贷杠杆 重要地位 货币政策 调节经济活动 国民经济 调节作用 企业活动 计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工业自销的必然性和生命力——兼与胡运鸿同志商榷
7
作者 匡宝珠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3期44-46,共3页
随着经济调整和改革的深入进行,工业自销作为商品流通的一条渠道也发展起来了。工业自销的发展,对搞活经济,搞活流通,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胡运鸿同志在《工业自销问题值得探讨》一文中,对工... 随着经济调整和改革的深入进行,工业自销作为商品流通的一条渠道也发展起来了。工业自销的发展,对搞活经济,搞活流通,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胡运鸿同志在《工业自销问题值得探讨》一文中,对工业自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作了有益的探讨,读后颇受教益。但是,对他在理论上不承认工业自销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认为工业自销不能作为商品流通的发展方向,只能作为经济调整过程中的权宜之计的观点(见《财经理论与实践》1984年第一期),笔者不敢苟同。现就工业自销的必然性和生命力,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胡运鸿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流通 积极作用 发展过程 客观经济规律 工业自销 商业部 社会分工 客观规律 调整和改革 搞活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弊的启示——关于物价上涨的思考
8
作者 匡宝珠 《价格月刊》 1988年第12期9-12,共4页
近几年来,市场物价出现了大幅度持续上涨的局面。如何看待物价上涨,即物价上涨是有利还是有弊,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对此,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评判物价上涨之利弊,首先需要确立一个公认的尺度或标准。否则,人们从不同角度各说各有理... 近几年来,市场物价出现了大幅度持续上涨的局面。如何看待物价上涨,即物价上涨是有利还是有弊,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对此,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评判物价上涨之利弊,首先需要确立一个公认的尺度或标准。否则,人们从不同角度各说各有理,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引起理论上的混乱。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出发,我认为,评判物价上涨之利弊的基本尺度应该是“生产力标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都要用“生产力标准”去衡量,看它是不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各种经济现象,凡是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都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价上涨率 经济增长 生产力标准 价格改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启示 经济的 利弊 根本任务 物价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价格实行宏观间接控制的探讨
9
作者 方略 王康农 +1 位作者 许贵舫 匡宝珠 《价格月刊》 1986年第6期6-7,2,共3页
价格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是价格调控体系的重大变革。对价格进行间接控制,比之直接控制更为复杂,更为困难,我们也更缺乏经验,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价格调控体系变革的客观必然性价格控制... 价格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是价格调控体系的重大变革。对价格进行间接控制,比之直接控制更为复杂,更为困难,我们也更缺乏经验,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价格调控体系变革的客观必然性价格控制是指国家对价格的控制,国家是控制的主体,价格是被控制的客体。国家对价格的控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直接控制,即国家主林利用行政手段,直接参与价格的形成和制定。另一是间接控制,即国家主要利用经济手段,间接地影响价格的形成和变动。长期以来,国家调控价格的主要方式是直接的微观调控,各种价格都由国家直接制定、调整。这种调控体系,从理论上讲,不符合价格的微观本性,脱离了价格运行的市场环境,违背价格形成的客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 商品价格 价格调控体系 价格总水平 宏观间接调控 价格控制 市场环境 微观基础 重大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