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体结构对铀配位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匙芳廷 文君 +3 位作者 熊洁 胡胜 魏贵林 易发成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8-246,共9页
海水提铀中吸附剂的吸铀机理对提高海水提铀效率和选择性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工作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不同配体对铀酰离子(UO_2^(2+))选择性配位机理。首先通过理论模拟所得数据与文献数据进行比较,键长偏差均不大于0.006nm,验... 海水提铀中吸附剂的吸铀机理对提高海水提铀效率和选择性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工作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不同配体对铀酰离子(UO_2^(2+))选择性配位机理。首先通过理论模拟所得数据与文献数据进行比较,键长偏差均不大于0.006nm,验证了计算方法和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其次比较了乙酰肼、乙酰氧肟酸、N-羟基乙脒和甲基偕胺肟与UO_2^(2+)配位几何结构和热力学性质,得出气态下N-羟基乙脒与UO_2^(2+)有较好的配位性能,从电子云密度和空间位阻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电子云密度越大、空间位阻越小、碱性越强和给电子效应越强等几种因素可以提高配体对铀的配位选择性;水溶液中甲基偕胺肟(CH_3AO)以η~2构型与UO_2^(2+)配位选择性最好,通过分子轨道的模拟,得出—C=N—O键存在p-π共轭效应,加强了CH_3AO与UO_2^(2+)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提铀 密度泛函 配体结构设计 分子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臭氧处理聚-α-甲基苯乙烯微球表面化学镀镍 被引量:3
2
作者 匙芳廷 李波 +2 位作者 刘一杨 陈素芬 江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3-376,共4页
通过对微球表面进行紫外臭氧的处理,改善了镍层在微球表面的沉积性,经紫外臭氧处理的聚-α-甲基苯乙烯微球通过红外图谱和红外图像表征,用扫描电镜测量处理前后的镀镍微球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经过紫外臭氧联合处理后,微球表面被氧化,同... 通过对微球表面进行紫外臭氧的处理,改善了镍层在微球表面的沉积性,经紫外臭氧处理的聚-α-甲基苯乙烯微球通过红外图谱和红外图像表征,用扫描电镜测量处理前后的镀镍微球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经过紫外臭氧联合处理后,微球表面被氧化,同时接入了氨基,且处理过的微球镀镍后的结合力和表面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从而得出用紫外臭氧表面改性的方法可以提高塑料微球和金属壳的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 聚-α-甲基苯乙烯球 紫外臭氧处理 红外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氟酸蚀刻提高熔石英的抗激光损伤性能
3
作者 匙芳廷 李啸宇 +3 位作者 李园利 吕丽娜 彭豪 杜志远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42,共7页
熔石英元件的抗激光损伤性能对高能激光器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升熔石英元件抗激光损伤性能,针对传统氢氟酸蚀刻产生再沉积物的缺点,提出了采用有机氟酸蚀刻提升熔石英元件抗激光损伤性能的方法。有机氟酸蚀刻的优势在于产物... 熔石英元件的抗激光损伤性能对高能激光器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升熔石英元件抗激光损伤性能,针对传统氢氟酸蚀刻产生再沉积物的缺点,提出了采用有机氟酸蚀刻提升熔石英元件抗激光损伤性能的方法。有机氟酸蚀刻的优势在于产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因而产生再沉积物的可能性降低。采用有机氟酸溶液静态蚀刻熔石英元件,并对元件的表面质量、透过率和激光损伤密度进行了表征分析。表面质量和透过率的结果一致显示熔石英元件经有机氟酸蚀刻后,元件表面的再沉积物和污垢较少,表明有机氟酸具有较好的抑制再沉积物生成的效果。激光损伤密度结果显示,有机氟酸蚀刻熔石英的深度为6μm时,元件的平均激光损伤密度为0.26 cm^(−2),接近先进缓释处理2(AMP2)工艺的水平。基于有机氟酸蚀刻提高熔石英元件的抗激光损伤性能为激光负载能力的提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氟酸 静态蚀刻 激光损伤 再沉积物 熔石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单体可控接枝聚氯乙烯纤维吸附剂的吸铀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德建 匙芳廷 +6 位作者 梁丹 吴昊岩 苟涵 阴金玉 文君 熊洁 胡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5,共7页
以聚氯乙烯(PVC)为基材,利用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RGET-ATRP)在PVC上引入丙烯腈(AN)、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二乙烯基苯(DVB),合成了具有高强度、高接枝率(1052%)的PVC-AO-MMA-DVB三元共聚吸附剂。并探究了PVC-AO-MMA... 以聚氯乙烯(PVC)为基材,利用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RGET-ATRP)在PVC上引入丙烯腈(AN)、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二乙烯基苯(DVB),合成了具有高强度、高接枝率(1052%)的PVC-AO-MMA-DVB三元共聚吸附剂。并探究了PVC-AO-MMA-DVB三元共聚吸附剂在不同固液比、不同p H、不同温度等实验条件下对铀酰离子U(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固液比为1/2时,吸附量达到最高;偕胺肟吸附剂吸附铀酰离子的最佳p H范围为5. 0~5. 5;由动力学分析,PVC-AO-MMA-DVB三元共聚吸附剂吸附铀酰离子过程伴随着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化学吸附占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接枝率 偕胺肟 铀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基可剥离膜去除不锈钢表面放射性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道辉 苏冬萍 +7 位作者 王孝强 雷浩 罗婷 梁帮宏 匙芳廷 张劲松 陈云明 甘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50-1655,共6页
针对放射性热室去污难点,以聚乙烯醇(PVA)作为成膜基材,添加改性淀粉等成分制备可剥离膜涂料,通过改变成膜环境温度及模拟污染液pH值和初始浓度,研究了可剥离膜的稳定性及其对ASUS304钢板表面污染物的施工适宜性和去污性能。结果表明,... 针对放射性热室去污难点,以聚乙烯醇(PVA)作为成膜基材,添加改性淀粉等成分制备可剥离膜涂料,通过改变成膜环境温度及模拟污染液pH值和初始浓度,研究了可剥离膜的稳定性及其对ASUS304钢板表面污染物的施工适宜性和去污性能。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基可剥离膜涂料具有良好的施工性和可剥性,对金属表面单一铀污染物和混合污染物(含钴、锶、铀)的去污率均大于90%。在工装配合下对热室进行去污,取得了极佳的效果,表明本文所研制可剥离膜涂料可用于热室或核设施金属表面的放射性污染去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热室去污 可剥离膜涂料 不锈钢表面 去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型偕胺肟吸附剂的ARGET-ATRP可控制备及其对铀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硕 安鹏 +5 位作者 文攀 胡胜 熊洁 文君 匙芳廷 晏良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9,共8页
吸附剂的制备是海水提铀的关键。本文以聚氯乙烯(PVC)为基材,采用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ATRP)方法在PVC上引入偕胺肟(AO)和丙烯酸叔丁酯(tBA)基团,合成了偕胺肟基纤维吸附剂(PVC-AO-tBA)。在不同温度、铀溶液浓度... 吸附剂的制备是海水提铀的关键。本文以聚氯乙烯(PVC)为基材,采用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ATRP)方法在PVC上引入偕胺肟(AO)和丙烯酸叔丁酯(tBA)基团,合成了偕胺肟基纤维吸附剂(PVC-AO-tBA)。在不同温度、铀溶液浓度和pH值条件下进行了PVC-AO-tBA吸附铀的实验研究,探讨了亲水单体tBA的引入对AO吸附剂吸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PVC-AOtBA对铀的吸附量由PVC-AO的109mg/g提高到170mg/g;PVC-AO-tBA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更宽,最佳pH值由6扩展到4~6。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吸附速率也有了明显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与海水酸碱度接近的弱碱性环境下,平衡吸附量由39mg/g提高到71mg/g,可见吸附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提铀 偕胺肟 亲水单体 吸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吸附剂及其吸铀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安鹏 匙芳廷 +5 位作者 文君 张硕 金路 胡胜 熊洁 晏良宏 《同位素》 CAS 2018年第2期84-92,共9页
为满足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需求,从海水中提取铀尤为重要。海水中约有45亿吨铀,约是陆地铀资源的千倍。偕胺肟基对铀酰离子有很强的络合能力及较高的选择性,是良好的铀酰离子吸附官能团,因此,偕胺肟基吸附剂的制备是海水提铀的关键步骤... 为满足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需求,从海水中提取铀尤为重要。海水中约有45亿吨铀,约是陆地铀资源的千倍。偕胺肟基对铀酰离子有很强的络合能力及较高的选择性,是良好的铀酰离子吸附官能团,因此,偕胺肟基吸附剂的制备是海水提铀的关键步骤之一。以聚氯乙烯(PVC)为基材,通过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方法合成偕胺肟基纤维吸附剂(PVC-AO),控制丙烯腈(AN)的用量,制得不同接枝率的吸附剂,用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腈基成功转化为偕胺肟基,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接枝率吸附剂的表面形貌变化,并用制得不同接枝率吸附剂开展了不同实验温度、不同初始铀酰离子浓度和不同pH条件下的实验,探究了不同接枝率偕胺肟基吸附剂对铀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偕胺肟基吸附剂吸附铀酰离子的最佳pH为5~6;随着吸附剂接枝率的增加,饱和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均增加,接枝率为5 811%的吸附剂吸附量达到111mg/g;但随着吸附剂接枝率增加,吸附剂表面产生的凝胶物质会阻碍吸附剂对铀酰离子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提铀 偕胺肟 接枝率 吸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离子(Fe^(3+),Co^(2+),Ni^(2+))和UO_2^(2+)与不同取代基偕胺肟络合机理的理论研究
8
作者 金路 刘永 +8 位作者 匙芳廷 卢喜瑞 阴金玉 魏贵林 安鹏 张硕 龚籽月 刘德建 文攀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01-106,共6页
偕胺肟基对铀酰离子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及较高的选择性,目前已成为海水提铀吸附材料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阿姆斯特丹密度泛函(Amsterdam density functional,简称ADF)方法研究了UO_2^(2+)、Fe^(3+)、Ni^(2+)、Co^(2+)与不同取代基(—OH,... 偕胺肟基对铀酰离子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及较高的选择性,目前已成为海水提铀吸附材料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阿姆斯特丹密度泛函(Amsterdam density functional,简称ADF)方法研究了UO_2^(2+)、Fe^(3+)、Ni^(2+)、Co^(2+)与不同取代基(—OH,—NH_2,—H,—F,—CF_3)偕胺肟的络合反应.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简称DFT)对这些配位化合物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和相关热力学参数的计算与收集.从键能强弱方面分析,不同取代基偕胺肟螯合的基本趋势都是Fe^(3+)最稳定的,而UO_2^(2+)螯合是最不稳定的.从热力学角度分析,表明偕胺肟最容易与UO_2^(2+)和Co^(2+)进行螯合,而取代基为—CF_3的偕胺肟最难与UO_2^(2+)和Co^(2+)进行螯合.在液相环境中不同取代基偕胺肟与UO_2^(2+)和Co^(2+)离子螯合的稳定顺序均为—NH_2>—OH>—H>—F>—CF_3.在η2构型中,偕胺肟比其他取代基偕胺肟更稳定,其中UO2+2与氨基偕胺肟螯合过程中的ΔG(吉布斯自由能变)最低为-646.65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偕胺肟 不同取代基 UO22+ 过渡金属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nsity functional study of uranyl (VI) amidoxime complexes 被引量:6
9
作者 匙芳廷 李鹏 +4 位作者 熊洁 胡胜 高涛 夏修龙 汪小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79-186,共8页
Uranyl (VI) amidoxime complexe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relativistic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he equilibrium structures, bond orders, and Mulliken populations of the complexes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Uranyl (VI) amidoxime complexe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relativistic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he equilibrium structures, bond orders, and Mulliken populations of the complexes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under a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 (GGA). Comparison of (acet) uranyl amidoxime complexes ([UO2(AO)n]2-n, 1≤ n≤4)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shows an excellent agreement. In addition, the U-O(1), U-O(3), C(1)-N(2), and C(3) N(4) bond lengths of [UO2(CH3AO)4]2- are longer than experimental data by about 0.088, 0.05, 0.1, and 0.056 A. The angles of N(3) O(3)-U, O(2)-N(1)-C(1), N(3)-C(3)-N(4), N(4)-C(3) C(4), and C(4)-C(3)-N(3)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which is due to existing interaction between oxygen in uranyl and hydrogen in amino group. This interaction is found to be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 Studies on the bond orders, Mulliken charges, and Mulliken pop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uranyl oxo group functions as hydrogen-bond acceptors and H atoms in ligands act as hydrogen-bond donors forming hydrogen bonds within the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anyl amidoxime complexes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bond order Mullikenpopul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