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感病毒出芽模型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包旦奇 刘芹防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流感是对人类健康以及公共卫生安全威胁巨大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流感病毒是一种囊膜包被的病毒,以出芽的方式释放病毒粒子。出芽是流感病毒复制周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影响着病毒的传播、致病性以及病毒颗粒外形等。本文主要对目... 流感是对人类健康以及公共卫生安全威胁巨大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流感病毒是一种囊膜包被的病毒,以出芽的方式释放病毒粒子。出芽是流感病毒复制周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影响着病毒的传播、致病性以及病毒颗粒外形等。本文主要对目前已知的流感病毒出芽模型与相关分子机制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出芽过程涉及的每种病毒蛋白的功能以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流感病毒出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出芽 HA NA M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病毒M1与NA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病毒出芽中的作用
2
作者 包旦奇 侯天龙 +2 位作者 李泽君 刘芹防 张七斤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共4页
流感病毒是一种囊膜病毒,各组分在细胞质膜组装并以出芽形式释放病毒。其中基质蛋白1,即M1蛋白,对病毒的致病性和病毒粒子形态的稳定起重要作用。NA蛋白是流感病毒的表面蛋白之一,可启动病毒的出芽。M1蛋白和NA蛋白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流感病毒是一种囊膜病毒,各组分在细胞质膜组装并以出芽形式释放病毒。其中基质蛋白1,即M1蛋白,对病毒的致病性和病毒粒子形态的稳定起重要作用。NA蛋白是流感病毒的表面蛋白之一,可启动病毒的出芽。M1蛋白和NA蛋白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病毒出芽的影响还存在未知。本研究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证明M1蛋白与NA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利用体外出芽试验发现单独表达的M1蛋白不能出芽,而单独表达的NA蛋白可以完成出芽;共表达NA与M1蛋白时,M1蛋白可以出芽,表明NA蛋白可以与M1蛋白发生互作并协助M1出芽。本研究探明了M1蛋白和NA蛋白的互作并揭示了这种互作在病毒出芽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M1蛋白 NA蛋白 病毒出芽 双分子荧光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CpG ODN佐剂对鸭坦布苏弱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陆晨阳 张婷 +8 位作者 任超超 包旦奇 马天馨 牛世奇 李雪松 杨建美 滕巧泱 李泽君 刘芹防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60,共7页
鸭坦布苏病毒是一种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可造成蛋鸭、种鸭产蛋下降,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重要疾病。目前,坦布苏弱毒活疫苗是临床上有效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CpG ODN作为疫苗佐剂被证实能够有效提高疫苗的免疫效... 鸭坦布苏病毒是一种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可造成蛋鸭、种鸭产蛋下降,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重要疾病。目前,坦布苏弱毒活疫苗是临床上有效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CpG ODN作为疫苗佐剂被证实能够有效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但其对弱毒活疫苗的是否具有免疫增强的效果尚不清楚。本研究选择鸭坦布苏弱毒活疫苗FX2010-180P,以CpG ODN为免疫佐剂,在鸭体内进行免疫以及攻毒保护实验。通过检测鸭体内抗体水平、免疫保护率、组织切片来进行免疫效果的评估。结果显示,FX2010-180P免疫组鸭子在免疫后3~4 d即可产生特异性抗体,而添加CpG ODN疫苗佐剂组,免疫鸭的抗体产生时间滞后于未添加组。攻毒保护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方式免疫方式都可以保护鸭子不受坦布苏病毒野毒的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添加CpG ODN对鸭坦布苏FX2010-180P弱毒活疫苗并不具有免疫增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疫苗 CpG ODN 免疫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病毒M1蛋白与M2蛋白相互作用以及其在病毒出芽中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侯天龙 包旦奇 +2 位作者 李泽君 刘芹防 刘焕奇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共5页
流感病毒为囊膜病毒,以出芽的方式释放病毒。M1蛋白是流感病毒的基质蛋白,在维持病毒颗粒形态与病毒的致病性中发挥重要作用。M2蛋白是离子通道蛋白,在病毒出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M1蛋白与M2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但是这种互作在... 流感病毒为囊膜病毒,以出芽的方式释放病毒。M1蛋白是流感病毒的基质蛋白,在维持病毒颗粒形态与病毒的致病性中发挥重要作用。M2蛋白是离子通道蛋白,在病毒出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M1蛋白与M2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但是这种互作在病毒出芽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根据M1蛋白的结构,M1蛋白分成N端、C端和中间区域3个区域,与M2蛋白相互作用的区域也不清楚。本文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与病毒出芽实验方法研究了M1蛋白与M2蛋白互作的区域及这种互作在病毒出芽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M2蛋白通过与M1蛋白的N端1~160个氨基酸相互作用,从而帮助M1蛋白出芽;M1蛋白的1~20氨基酸与140~160氨基酸在决定M1蛋白的稳定性与功能发挥中具有重要作用,缺失这2个氨基酸序列可导致M1蛋白N端1~160个氨基酸蛋白不稳定,并不能与M2蛋白互作。本研究揭示了3H1N1流感病毒M1蛋白与M2蛋白互作功能区域、以及他们之间相互作用在流感病毒出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M1蛋白 M2蛋白 出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NS1蛋白抑制Ⅰ型IFN功能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婷 陆晨阳 +7 位作者 任超超 包旦奇 陈鸿军 李雪松 杨健美 滕巧泱 李泽君 刘芹防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研究分离得到两株猪源H1N1流感病毒,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分别是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和类鸭源H1N1猪流感病毒,为了研究两株毒株的NS1蛋白对Ⅰ型IFN产生的抑制能力,分别构建了2个毒株的NS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将NS1真核表达质粒、Ⅰ型... 本研究分离得到两株猪源H1N1流感病毒,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分别是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和类鸭源H1N1猪流感病毒,为了研究两株毒株的NS1蛋白对Ⅰ型IFN产生的抑制能力,分别构建了2个毒株的NS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将NS1真核表达质粒、Ⅰ型IFN报告质粒与干扰素刺激质粒RIG-I共转染293T细胞,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Ⅰ型IFN激活水平。结果显示: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NS1蛋白对人源细胞干扰素的拮抗作用明显强于类鸭源H1N1猪流感病毒;2种NS1蛋白对RIG-I与TBK-1激活的IFN-I抑制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别,但是对IRF-3激活的IFN-I抑制能力没有显著差别。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欧亚类禽与类鸭源H1N1猪流感病毒抑制IFN-I能力的差异,及H1N1禽流感适应猪群的潜在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NS1蛋白 IFN-I H1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3蛋白敲除A549细胞系的构建及其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
6
作者 陆晨阳 包旦奇 +8 位作者 马天馨 牛世奇 张婷 任超超 李雪松 杨健美 滕巧泱 李泽君 刘芹防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2,共6页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是一种在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被病毒M2蛋白招募至细胞膜处聚集的宿主细胞自噬相关蛋白。为了解其在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行使的功能,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LC3蛋白缺失细胞系,用以观察病毒生长复制的差异。设计sg...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是一种在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被病毒M2蛋白招募至细胞膜处聚集的宿主细胞自噬相关蛋白。为了解其在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行使的功能,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LC3蛋白缺失细胞系,用以观察病毒生长复制的差异。设计sgRNA并插入至核心载体LentiCRISPRv2中,与辅助质粒共同转染293T细胞行慢病毒的包装。包装完成后用以感染A549细胞并进行嘌呤霉素压力筛选,对存活细胞的LC3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具有嘌呤抗性的细胞中未检测到LC3蛋白条带,LC3敲除细胞系构建成功。运用核染色法对比敲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细胞活性,发现缺失LC3蛋白细胞活性小幅度下降。流感病毒感染两种细胞绘制生长曲线,缺少LC3蛋白的条件下病毒复制水平下降。本研究构建的LC3蛋白缺失细胞系能够为将来研究LC3蛋白在细胞自噬与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功能,以及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3蛋白 敲除细胞系 流感病毒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