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在江苏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包敏新 金智荣 +2 位作者 王进涛 黄越 马巍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年第11期21-24,共4页
为提高低渗特低渗储层压裂效果,江苏油田开展了裂缝暂堵转向压裂工艺研究与现场应用。本文通过分析该技术在W5平2井应用情况,提出改进方法,为后续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暂堵 转向压裂 地应力差 复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杂环寡聚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虞建业 王彪 +2 位作者 吕红梅 包敏新 马巍 《精细石油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55,共4页
以油酸、3,5-二氨基-1,2,4-三氮唑为原料合成中间体3,5-二油酰胺基-2H-1,2,4-三氮唑,中间体与1,3-二氯异丙醇进行季胺化反应合成1,3-二(3,5-二油酸酰胺基-2H-2-氯化铵-1,2,4-三氮唑-2-氯化铵)-2-丙醇。利用FTIR、两相滴定法及电导法测... 以油酸、3,5-二氨基-1,2,4-三氮唑为原料合成中间体3,5-二油酰胺基-2H-1,2,4-三氮唑,中间体与1,3-二氯异丙醇进行季胺化反应合成1,3-二(3,5-二油酸酰胺基-2H-2-氯化铵-1,2,4-三氮唑-2-氯化铵)-2-丙醇。利用FTIR、两相滴定法及电导法测试分析了合成产物结构、活性物含量和临界胶束浓度。将产物配制成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酸性体系,并测定体系的流变性能、缓蚀性能。表征结果显示,产物活性物含量(w)88.6%;临界胶束浓度1.0×10^-6 mol/L;产品配制的VES酸液在170 s^-1、90℃下剪切1 h后,液体黏度大于18 mPa·s;配制的酸液90℃下动态腐蚀速率1.8118/g/(m^2·h),符合行业应用标准,酸压增油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 寡聚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 缓蚀 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水锁伤害及解除机理核磁共振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太伟 郭和坤 +2 位作者 金智荣 包敏新 王进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12期28-32,共5页
低渗储层由于孔喉细小,开发过程中入井液进入储层后容易造成严重的水锁伤害。在分析水锁原因的基础上,开展了水锁伤害评价实验,研究了水锁伤害变化规律,并首次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解除水锁伤害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外来... 低渗储层由于孔喉细小,开发过程中入井液进入储层后容易造成严重的水锁伤害。在分析水锁原因的基础上,开展了水锁伤害评价实验,研究了水锁伤害变化规律,并首次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解除水锁伤害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外来液侵入岩心后初期水锁伤害率高达85%以上,经返排后水锁伤害有较大幅度降低,水锁伤害程度与小孔隙中外来液的滞留量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通过降低表面张力可以大幅度降低岩心水锁伤害率。通过实验认为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测得小孔隙中外来液的滞留量计算水锁伤害程度;提高返排量和降低入井流体的表面张力可以降低储层的水锁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水锁伤害 核磁共振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堵转向分层压裂工艺在薄互层油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金智荣 包敏新 +2 位作者 李升芳 张华丽 杲春 《复杂油气藏》 2019年第4期76-78,共3页
针对因井筒条件或隔层封挡能力达不到机械分层压裂要求的薄互层油藏,提出用暂堵转向分层压裂工艺来实现非均质油层逐层充分改造。建立了暂堵球坐落并有效封堵射孔孔眼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暂堵球封堵不同压裂油层厚度所需的最低施工排量条... 针对因井筒条件或隔层封挡能力达不到机械分层压裂要求的薄互层油藏,提出用暂堵转向分层压裂工艺来实现非均质油层逐层充分改造。建立了暂堵球坐落并有效封堵射孔孔眼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暂堵球封堵不同压裂油层厚度所需的最低施工排量条件,评价了Z-1型暂堵球封堵承压和溶解性能,在W-55井实际应用中实现了两个非均质油层的逐层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转向 分层压裂 暂堵球 薄互层 射孔炮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三轴压裂物理模拟系统的暂堵压裂裂缝扩展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金智荣 孙悦铭 +2 位作者 包敏新 乔春国 王子权 《非常规油气》 2021年第6期98-105,共8页
为探究暂堵压裂工艺对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形态的影响规律,基于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系统,以长×宽×高为300 mm×300 mm×300 mm的立方体人工试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暂堵压裂水力压裂物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多... 为探究暂堵压裂工艺对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形态的影响规律,基于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系统,以长×宽×高为300 mm×300 mm×300 mm的立方体人工试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暂堵压裂水力压裂物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多次暂堵能够产生明显的分支缝,有利于形成复杂裂缝,且多次暂堵后起裂压力增大,提升注入排量可使暂堵压裂形成更多的分支裂缝。2)相比于裸眼完井,射孔完井的起裂压力低,射孔角度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存在较大夹角时,裂缝首先沿射孔方向延伸,后逐渐转向最大应力方向,多次暂堵能够使射孔完井产生明显的分支裂缝。3)增大注入排量,加快了井底憋压速率从而易导致出现多个起裂点,产生近井多裂缝。4)液体黏度显著影响岩石破裂压力,高黏度液体施工的破裂压力可增大1~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暂堵转向 地应力差 施工排量 射孔完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压裂纤维控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升芳 谢葵 +1 位作者 包敏新 张华丽 《复杂油气藏》 2011年第1期70-73,共4页
对压裂井加快排液速度和控制支撑剂回流返吐是一对矛盾,排液速度太快可能超过临界出砂流速,导致支撑剂回流,缝口处的导流能力大大降低;排液速度太低又会导致排液时间增加,降低返排率。为解决这一矛盾,研究了纤维控砂工艺技术。阐述了纤... 对压裂井加快排液速度和控制支撑剂回流返吐是一对矛盾,排液速度太快可能超过临界出砂流速,导致支撑剂回流,缝口处的导流能力大大降低;排液速度太低又会导致排液时间增加,降低返排率。为解决这一矛盾,研究了纤维控砂工艺技术。阐述了纤维复合控砂技术原理,介绍了砂岩地层压裂井返排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功能,特种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得出特种纤维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在优化压裂工艺的基础上,对W15-4等三口井实施了压后强制返排工艺,对M20-5井实施了纤维固结防砂工艺,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得出纤维控砂工艺是有效解决压裂井加快排液速度和控制支撑剂回流返吐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纤维 江苏油田 防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裂缝性油藏渗吸采油主控因素影响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华丽 金智荣 +1 位作者 包敏新 黄越 《复杂油气藏》 2022年第2期101-104,110,共5页
渗吸置换是低渗、特低渗油藏的有效开采手段之一,明确目标油藏渗吸效果的主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是渗吸置换开采工艺设计的关键。借助岩心静态渗吸实验,系统评价了地层渗透率、地层水矿化度、含油饱和度、表面活性剂、环境温度等因素对... 渗吸置换是低渗、特低渗油藏的有效开采手段之一,明确目标油藏渗吸效果的主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是渗吸置换开采工艺设计的关键。借助岩心静态渗吸实验,系统评价了地层渗透率、地层水矿化度、含油饱和度、表面活性剂、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岩心渗吸采油效果的影响敏感性。结果表明:中等的渗透率能达到最高的采出程度;注入流体矿化度低于岩心内原始束缚水矿化度时,会促进渗吸过程的进行;含油饱和度越大渗吸效果越好,存在渗吸置换失效的最低含油饱和度界限;表面活性剂可通过改变油水界面张力及岩石表面润湿性来显著提高渗吸效果;温度不是影响渗吸的主控因素,但可通过改变流体黏度、岩石孔隙体积、分子热运动等其他因素间接促进渗吸置换采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裂缝性油藏 渗吸 采收程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S油田生物酶低温破胶研究
8
作者 殷玉平 包敏新 +1 位作者 王进涛 李太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7年第9期90-93,共4页
本文研究了低温条件下生物酶破胶剂的适应性和破胶性能及生物酶和过硫酸铵破胶后粒径分布、导流能力差异。认识到低温储层条件下生物酶破胶的效果优于过硫酸铵破胶效果,在JS油田现场用生物酶进行破胶,压后2 h内顺利破胶,压裂返排液黏度... 本文研究了低温条件下生物酶破胶剂的适应性和破胶性能及生物酶和过硫酸铵破胶后粒径分布、导流能力差异。认识到低温储层条件下生物酶破胶的效果优于过硫酸铵破胶效果,在JS油田现场用生物酶进行破胶,压后2 h内顺利破胶,压裂返排液黏度小于5 m 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酶 适应性 粒径分布 导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断块致密砂岩油藏蓄能体积压裂应用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方立勤 王进涛 +2 位作者 袁玉峰 殷玉平 包敏新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5期15-19,共5页
江苏油田A断块E1f1层系致密油资源储量丰富,储层具有埋藏深、低孔低渗、泥砂交互、层多层薄等特点。早期尝试胍胶压裂,效果不佳,2021年探索蓄能压裂,增油有一定提升,但仍有上升空间。为进一步实现该断块致密油资源有效开发,在前期压裂... 江苏油田A断块E1f1层系致密油资源储量丰富,储层具有埋藏深、低孔低渗、泥砂交互、层多层薄等特点。早期尝试胍胶压裂,效果不佳,2021年探索蓄能压裂,增油有一定提升,但仍有上升空间。为进一步实现该断块致密油资源有效开发,在前期压裂基础之上,开展蓄能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优化蓄能液量、排量,研究一体化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多粒径组合加砂等体积压裂配套工艺,形成了直井大规模蓄能体积压裂技术,实现补充地层能量的同时,充分改造储层。在A3井应用该技术,自喷生产达81 d,下泵生产3个月累产油939 t,日产油长期稳定在10 t以上。现场实践表明,该技术可同时实现“增能+造缝网”,对同类型油藏开发有一定的技术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蓄能体积压裂 一体化滑溜水 组合加砂 增能+造缝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储层生物酶破胶工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包敏新 殷玉平 张裕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6期49-51,共3页
生物酶破胶剂具有破胶彻底、残渣量少、对地层伤害小等优点[1]。针对JS油田浅井压裂存在破胶不彻底、返胶的情况,开展了生物酶破胶技术研究。通过实验,对生物酶与体系的配伍性、适用条件、破胶效果等进行评价。
关键词 生物酶 瓜尔胶 酶破胶 破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