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层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弹塑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包恩和
虞爱平
刘宝臣
邢心魁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
-
出处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7,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51068004)
广西自然科学回国基金项目(2011GXNSFC018004)
桂林理工大学科研项目(2401003307)
-
文摘
以多层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为主要研究对象,斜撑框架强度CB以及屈曲约束斜撑的水平力分担率β为主要研究参数,拟设计6个建筑模型,对各模型进行了基于塑性铰理论的二阶非线性时程分析,考察了强震作用下各模型各层的层间位移、层剪力、屈曲约束斜撑的塑性能量分布等。结果表明,各模型的强度CB值从0.3增大到0.5或屈曲约束斜撑的水平力分担率β值从30%增大到90%时,各模型的各层最大层间位移反应值中的弯曲变形反应值越大,这种情况上层部位更明显。随着斜撑框架强度CB值或屈曲约束斜撑的水平力分担率β值的增加,各模型的各层屈曲约束斜撑分担的剪力和各层最大层剪力比值也变大。
-
关键词
斜撑框架强度CB
BRB水平力分担率β
层反应值
-
Keywords
the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 frame strength CB
the level participation ratio β
layer response value
-
分类号
TU9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节点域尺寸对H型钢局部框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2
-
-
作者
包恩和
王天成
陈慕杰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8-874,共7页
-
基金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2011GXNSFC018004)
桂林理工大学科研项目(2401003307)
-
文摘
为了研究节点域尺寸对H型钢截面钢框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以常见的梁、柱、节点域组成的十字形钢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以柱轴压比、结构跨高比、节点域高宽比、节点域宽度与钢框架层高比等为主要研究参量,基于力学平衡准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虑节点域尺寸的分析模型极限承载力比值曲线可分三类,第一类曲线的节点域形成塑性铰;第二类曲线在强柱系数Rpcb≤1.2时节点域形成塑性铰,当强柱系数Rpcb>1.2时梁端形成塑性铰;第三类曲线在强柱系数Rpcb≤0.8时节点域形成塑性铰,当强柱系数Rpcb>0.8时梁端形成塑性铰。H型钢局部框架模型的极限承载力比值曲线主要为第一类曲线,不考虑节点域尺寸的模型极限承载力为考虑节点域尺寸的模型极限承载力的1~5倍,按不考虑节点域尺寸计算H型钢截面钢框架的极限承载力时可能发生过大估算,从而导致结构设计的不安全。
-
关键词
H型钢截面
节点域尺寸
柱轴压比
极限承载力
-
Keywords
H-shaped steel section
size of the panel zone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of column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曾榕
陈慕杰
黄美玲
包恩和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90,共5页
-
基金
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项目(KH2012YB027)
-
文摘
为研究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后期力学关系,通过3种配合比的粉煤灰混凝土90 d及365 d的单向轴向加载试验,探讨其轴向和横向应力应变的力学特性以及耗能等。同时,采用我国规范公式以及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公式进行应力应变计算并与试验结果相比较。研究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和龄期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抗压强度对应的应变及弹性模量均能有效增大,但横向变形能力降低;中国规范公式和日本公式与试验数据吻合程度较高,尤其龄期为365 d时基本一致。因此,中国规范普通硅酸盐混凝土公式和日本常用普通硅酸盐混凝土公式能够较好的评价粉煤灰混凝土后期应力应变关系。
-
关键词
粉煤灰
混凝土
抗压强度
应力-应变
-
Keywords
fly-ash
concrete
compression strength
stress-strain
-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弹塑性设计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虞爱平
包恩和
刘宝臣
邢心魁
-
机构
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桂林理工大学
-
出处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年第4期59-63,78,共6页
-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回国基金项目(2011GXNSFC018004)
桂林理工大学科研项目(2401003307)
-
文摘
以典型的对称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为主要研究对象,斜撑框架强度CB以及屈曲约束斜撑的水平力分担率β为主要研究参数,通过二阶非线性静动力分析,对各模型的层间变形、层间力以及塑性能量分布等进行了比较研究。考察了各模型各层的层间位移、层剪力、屈曲约束斜撑的塑性能量分布以及层滞回曲线关系等。结果表明:屈曲约束斜撑水平力分担率β≈30%~60%时,各模型各层的层间静、动力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
关键词
水平力分担率β
二阶非线性分析
修正底部剪力法
-
Keywords
the level participation ratio ~
second-order nonlinear analyses
fixed equivalent base shear method
-
分类号
TU9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强震下BRBF结构弹塑性静力分析
- 5
-
-
作者
曾榕
包恩和
覃荷瑛
车青海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年第3期160-163,170,共5页
-
基金
广西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201106LX254)
广西自然科学回国基金项目(2011GXNSFC018004)
桂林理工大学科研项目(2401003307)
-
文摘
为考察BRBF结构的层间位移与层剪力的对应关系及塑性铰分布情况,文中以BRBF为研究对象,以屈曲约束支撑的水平力分担率β以及框架强度CB等主要研究参数建立6个模型,通过二阶非线性计算程序,对模型进行弹塑性静力分析。结果表明:屈曲约束支撑的水平力分担率30%~60%的模型的层间变形中低层集中,屈曲约束支撑的水平力分担率90%的模型的层间变形低层集中;模型的层间集中变形以及塑性铰分布情况不受框架强度影响。
-
关键词
静力分析
水平力分担率
框架强度
塑性铰
-
Keywords
horizontal force sharing rate
frame strength
static analysis
plastic hinge
-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中日美多层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动力抗震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1
- 6
-
-
作者
付曌宇
黄美玲
包恩和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
中建六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7-102,115,共7页
-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回国基金项目(2011GXNSFC018004)
桂林理工大学科研项目(2401003307)
-
文摘
根据中日美抗震设计规范建立典型多层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研究模型,通过结构形式、屈曲约束支撑的水平力分担率β和屈曲约束支撑框架首层剪重比CB为模型主要研究参数;并且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层反应值与屈曲约束支撑需求性能,进而比较中国、日本及美国钢框架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各模型各层层间位移角反应值R,多遇地震时R<0.75%、设防烈度地震时R<1.0%以及罕遇地震时R<1.5%,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结构具有很强的减震性能。(2)最大层剪力反应值分布形式,多遇地震时跟中日美规范静力推倒分析设计层剪力分布形式比较无明显差异。设防烈度地震、罕遇地震时,β=30%的CJ模型,日本规范Ai分布形式各层剪力计算值,能够较准确的评价强震作用下层剪力分布形式;中国和美国规范计算的各层剪力值分布形式接近强震作用下层剪力分布形式。Β=80%的US模型,最大层剪力地震反应值分布形式跟中日美规范计算的各层剪力值分布形式比较,4层以下无明显差异;4层以上地震反应值远大于静力计算层剪力值。
-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形式
屈曲约束支撑水平力分担率β
抗震设计规范
弹塑性时程分析
-
Keywords
steel frame structure,horizontal force sharing ratio of brb(β)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elastic-p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
-
分类号
TU97
[建筑科学]
TU39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强柱弱梁型多层钢结构的动力损伤机理分析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章艺耀
包恩和
尹霞
-
机构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年第4期117-122,142,共7页
-
基金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项目(RZ2000000384)。
-
文摘
基于钢结构的动力损伤机理不明,为进一步研究强柱弱梁型多层钢结构损伤机理,以柱脚形式、强柱系数即α的不同定义方式及结构首层剪重比为主要研究参量,设计6个强柱弱梁型多层钢结构模型;对模型进行弹塑性分析,研究层间位移响应、柱梁塑性变形能量总合值的各层分布、首层柱梁端塑性变形能量及滞回曲线等。计算表明:首层剪重比的增大(从0.25增大至0.45),在设防烈度地震下递减结构层间位移响应,而罕遇地震下没有递减结构层间位移响应;各层柱梁的塑性变形能量最大值的总合值,首层值偏大;其中,首层塑性能量,柱脚刚接模型集中于柱底端,柱脚铰接模型主要集中在梁端;强柱系数按节点设计的模型,塑性变形能量主要向各层梁端分布;罕遇地震下柱梁需求性能远小于焊接连接的柱梁节点具备的持有性能。
-
关键词
强柱弱梁型钢结构
柱脚形式
强柱系数
首层剪重比
-
Keywords
strong column-weak beam steel structures
type of column base
strong column coefficient
first shear-weight ratio
-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螺纹型栓钉连接件抗拉性能试验分析
- 8
-
-
作者
邹传龙
莫莽
陈艳艳
包恩和
-
机构
南宁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5,共5页
-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4GXNSFBA118259)
广西自然科学回国基金(2011GXNSFC018004)
+1 种基金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KY2016YB861)
南宁学院科研项目(2016XJ42)
-
文摘
为研究栓钉连接件的抗拉性能,进行了2组10个螺纹型栓钉连接件在重复张拉加载下的抗拉强度试验,试件设计中考虑了不同的栓钉埋置深度、栓钉螺帽直径、钢板孔径等影响因素,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栓钉的初始刚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最大变形、钢板孔口混凝土破坏形式等。试验研究表明:(1)当栓钉的埋置深度一定时,螺帽直径越小、钢板孔径越大,栓钉最大变形越大;(2)在栓钉螺帽直径、钢板孔径一定的情况下,栓钉的埋置深度对其最大变形影响很小;(3)钢板孔径不同,混凝土破坏形式不同,随着孔口的增大,混凝土逐渐呈倒圆锥状破坏。此外,采用预埋钢管后安装栓钉的方式便于实际施工,有利于栓钉连接件的推广应用。
-
关键词
栓钉连接件
抗拉性能
极限承载力
屈服强度
-
Keywords
stud connectors
tensile property
ultimate load capacity
yield strength
-
分类号
TU39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研究柱端箍筋配置对柱的抗震性能影响
- 9
-
-
作者
谭润苗
王翠红
黄美玲
包恩和
谢湘华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南宁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
出处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9年第5期17-20,共4页
-
基金
桂林理工大学科研项目(2401003307)
广西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KY2016YB825)
-
文摘
为进一步研究柱端箍筋配置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3根不同箍筋配置柱的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刚度退化及能量耗散系数等。结果表明,对柱端轴向0~50mm和150~200mm范围内的箍筋进行加密,提升了试件的最大承载力,控制了试件破坏之前的剪切变形量,增大了试件屈服点和峰值点的能量耗散系数,但对试件屈服荷载及刚度的影响不明显。
-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箍筋配置
滞回曲线
能量耗散系数
-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stirrups configuration
hysteresis curve
energy dissipation coefficient
-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