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板-芯缺陷挖补修补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包啸 龚志红 +2 位作者 何凯 李建川 崔益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4-167,共4页
制备了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板-芯缺陷试样,并对板-芯缺陷试样进行挖补修补。通过使用雕刻机和手工打磨工具将缺陷区域打磨出45°的楔形角,打磨完成后铺放EA9696胶膜和预浸料补片,利用热修补仪将挖补修补后的区域进行加热固化,并对... 制备了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板-芯缺陷试样,并对板-芯缺陷试样进行挖补修补。通过使用雕刻机和手工打磨工具将缺陷区域打磨出45°的楔形角,打磨完成后铺放EA9696胶膜和预浸料补片,利用热修补仪将挖补修补后的区域进行加热固化,并对挖补修补完成后的复合材料夹层结构试样进行了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挖补修补后的试样拉伸强度恢复率达到90%以上,弯曲强度恢复率达到87%以上,试样修补区域的胶膜、预浸料补片以及泡沫芯材间胶接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泡沫夹层结构 挖补修补 强度恢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面板损伤缺陷贴补修补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包啸 龚志红 +2 位作者 何凯 李建川 崔益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6-259,共4页
制备了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面板缺陷试样,并采用贴补法对缺陷试样进行了修补。通过采用DG-3胶将预先固化好的修补贴片与缺陷区域进行胶接,并采用热补仪将贴补修补后的区域进行加热固化,对贴补修补完成后的试样进行了无损检测、力学性... 制备了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面板缺陷试样,并采用贴补法对缺陷试样进行了修补。通过采用DG-3胶将预先固化好的修补贴片与缺陷区域进行胶接,并采用热补仪将贴补修补后的区域进行加热固化,对贴补修补完成后的试样进行了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测试及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贴补修补后,缺陷直径分别为20mm、30mm试样的拉伸断裂强度分别为0. 644MPa、0. 641MPa,拉伸断裂强度恢复率分别为98. 6%、98. 1%;弯曲强度分别达到2. 186MPa、2. 017MPa,弯曲强度恢复率分别为125. 0%、114. 9%。采用贴补修补法进行修补后,力学性能得到很好的恢复,胶接区域的胶粘剂、修补件与修补贴片间胶接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泡沫夹层结构 贴补修补 强度恢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板-芯缺陷注射修补工艺研究
3
作者 包啸 何凯 +3 位作者 周建 彭珂 李平 崔益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3-246,共4页
制备了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板-芯缺陷试样,并对板-芯缺陷试样进行了注射修补。通过对修补区域进行钻孔,并使用医用注射器将DG-8胶黏剂注射入修补区域,利用热补仪将注射修补后的区域进行加热固化,并对注射修补完成后的复合材料夹层结构... 制备了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板-芯缺陷试样,并对板-芯缺陷试样进行了注射修补。通过对修补区域进行钻孔,并使用医用注射器将DG-8胶黏剂注射入修补区域,利用热补仪将注射修补后的区域进行加热固化,并对注射修补完成后的复合材料夹层结构试样进行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注射修补后的试样拉伸强度恢复率达到97%以上,弯曲强度恢复率达到75%以上,试样修补区域的胶黏剂与修补件间胶接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泡沫夹层结构 注射修补 强度恢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电力线载波通信协议的分析
4
作者 包啸 徐楠 蔡彦 《广东经济》 2017年第7X期134-135,共2页
随着下一代网络向前延伸,物联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传统物联网组网如何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成为了方案首选.在此基础上,电力线物联网络能为传感器节点持续供电、接入便捷、无需重新布线等优点能够为降本增效提供更有效的途径.本文对现有... 随着下一代网络向前延伸,物联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传统物联网组网如何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成为了方案首选.在此基础上,电力线物联网络能为传感器节点持续供电、接入便捷、无需重新布线等优点能够为降本增效提供更有效的途径.本文对现有的物联网载波通信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列出几种现有较为成熟的电子线载波通信协议的优缺点,为其在物联网组网中的应用做了铺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电力线 载波通信 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编织-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管的弯曲及轴向压缩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罗维 程勇 +2 位作者 包啸 郑龙 吴晓青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6-260,共5页
通过二维编织-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方法制备得到了复合材料管,并设计制造特殊夹具,参考GB/T 5350—2005及SY/T 7318.3—2017标准对复合材料管的弯曲及轴向压缩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参照实验结果与典型6061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 通过二维编织-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方法制备得到了复合材料管,并设计制造特殊夹具,参考GB/T 5350—2005及SY/T 7318.3—2017标准对复合材料管的弯曲及轴向压缩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参照实验结果与典型6061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管的轴向压缩破坏形式均表现为脆性剪切破坏模式,平均压缩强度为187.6MPa。复合材料管的弯曲破坏形式为脆性破坏,其平均弯曲强度为262.2MPa,弯曲模量为14.0GPa,与6061铝合金管性能相当,而密度仅为其58%,表现出较好的减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编织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 复合材料管 弯曲性能 轴向压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压板构件边角分层缺陷修补方法研究
6
作者 李平 何凯 +3 位作者 张永建 龚志红 包啸 彭珂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61-264,270,共5页
针对复合材料构件边角区域分层问题,提出了对分层区域分次打磨切除并重新粘接补片的修补方案。制备了复合材料层压板边角分层缺陷试样,对试样进行了无损探伤、拉伸和弯曲实验、显微检测,并对实验件的无损探伤结果、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 针对复合材料构件边角区域分层问题,提出了对分层区域分次打磨切除并重新粘接补片的修补方案。制备了复合材料层压板边角分层缺陷试样,对试样进行了无损探伤、拉伸和弯曲实验、显微检测,并对实验件的无损探伤结果、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修补后的试样无损检测合格,试样拉伸强度恢复率较好,试样弯曲强度恢复率完好。此方法为复合材料构件执行外场修补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修补方法。并已在实际生产和外场排故中完成了初步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层压板 边角分层 切除 强度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