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模糊神经网络预测储层及油气
被引量:12
1
作者
熊艳
包吉山
肖慈珣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调处成都物探研究中心
成都理工学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2-227,共6页
文摘
利用模糊理论和 BP网络相结合组成的模糊神经网络系统 ,能够克服单独使用 BP网络的局限性 ,可在地质条件较复杂地区进行储层及油气预测。通过实际资料应用表明 ,在单独应用 BP网络进行储层及油气预测效果较差的地区 ,采用模糊神经网络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模糊聚类
储集层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Keywords
reservoir prediction, fuzzy neural network, fuzzy clutering, BP network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题名 双相介质BISQ地震油气预测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煜伟
李砚
吕宗刚
岳宏
彭海润
包吉山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31,139,共3页
文摘
单相介质理论针对固体而忽视流体,预测油气则先天不足。双相介质理论指出流体尤其是油气的存在和运动是弹性波频散和衰减的主要原因,因而可以通过计算频散谱和衰减谱来预测油气。谱的计算要求有瞬时特性,才能避免时窗效应。为此采用分频的办法对地震道进行分频,形成分频道集后再作"三瞬"处理,这样在指定时刻一个釆样点可集合成瞬时振幅谱、瞬时频率谱、瞬时相位谱;用瞬时振幅谱和瞬时频率谱计算出瞬时衰减谱,而瞬时频散谱则可用瞬时相位谱去近似代表。通过已知井建立预测模型,再对6个待钻井位目标用该方法进行预测,完井试油预测成功率达83.33%。
关键词
介质
数学模型
瞬时频率
频谱
振幅
天然气
地震勘探
预测
Keywords
medium,mathematical model,instantaneous frequency,spectrum,amplitude,natural gas,seismic exploration,prediction
分类号
P631.4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题名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弹性波模拟及波场特征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谢桂生
包吉山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勘探系
成都理工学院物探系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06-814,共9页
文摘
某些结晶或含有裂隙的介质表现出与弹性波传播有关的各向异性。这一性质可以用弹性波动理论建立的质点运动方程和应力应变本构方程(即广义虎克定律)来描述。本文利用傅里叶数值方法(即伪谱法)求解该方程来模拟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议的传播。文中建立了一套模拟算法,研究了各向异性与各向同性介质中弹性波场的特征。发现在某种条件下各向异性介质中qS波波前会产生分叉的所谓三倍效应,并讨论了产生这一效应的约束条件。在裂隙引起的介质各向异性的模拟中,发现qSs型波指示裂隙充液与否可能比qP型波更有效。
关键词
各向同性
弹性波
数值模拟
波场特征
地震勘探
Keywords
medium,isotropy,anisotropy,elastic wave,numerical simulation,wave field character
分类号
P631.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题名 VSP与地面地震资料的联合偏移处理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小竹
包吉山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物探系
成都地质学院物探系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48-255,311+366,共10页
文摘
本文利用双程全波波动方程,采用有限差分算法,沿逆时方向对源点波场和记录波场进行延拓,并借助于 Claerbout 成像条件,实现了 VSP 与地面地震资料(SRP)的联合偏移处理。方法的关键在于利用了自由面产生的下行多次反射波信息,以扩大 VSP 成像的范围。采用这种宽孔径成像方法的结果表明,即使对单个共炮点道集也能收到相当好的成像效果。方法的另一个特点在于波场外推是对整个记录进行的,因此,处理中不需要特地识别初至,也不需要分离上行波和下行波。对合成数据的应用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和潜力。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法
波动方程偏移
逆时偏移
Keywords
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VSP)
wave equation migration
reverse-time migration
分类号
TE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题名 在τ—ρ域用特征积分法反演层状介质的速度和密度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振宽
包吉山
机构
大庆石油管理局研究院
成都地质学院物探系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83-592,共10页
文摘
本文提出一种在τ-p 域内用特征积分法反演层状介质速度与密度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把有偏移距的地震资料变换到截取时间τ和水平慢度 P 域内,然后,对任取的二道平面波地震记录,分别用特征积分法反演波阻抗,再用这对波阻抗分离层状介质的速度和密度。文中讨论了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试算,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τ-р域
特征积分
反演
层状介质
Keywords
τ-p domain
characteristic integral
inversion
velocity
density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题名 高阶有限差分地震波场正演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志敏
包吉山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物探系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5,79+118,共7页
文摘
对二维变速声波波动方程进行高阶有限差分离散化,可得到在时间上外推的地震波场正演模拟的有限差分格式。这是一种多格点线性组合的显式跳蛙格式,具有高于二阶的空间精度和二阶时间精度。文中对该格式进行了推导,分析了其稳定性和收敛性。通过对数值频散曲线的分析和二、四、六阶差分法合成记录的比较表明,高阶有限差分法有利于提高解的精度,对制作高精度合成记录是十分适合的。
关键词
地震波场
有限差分
合成记录
频散曲线
波动方程
相速度
高阶差分
线性组合
外推
分法
分类号
TE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题名 弹性波波场正演模拟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永红
包吉山
机构
中原石油勘探局开发研究院
成都地质学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7-285,310+378,共11页
文摘
本文讨论弹性波波场二维正演模拟问题。首先由动量平衡定律导出用应力分量表示的二维弹性波波动方程,然后用傅里叶变换法求解其波场。在求解过程中,采用了强行吸收边界,在不扩大模型、不增加计算量和存储量的情况下,较好地解决了傅里叶变换数值解法中产生的折叠效应和边界反射问题,并实现了自由表面的模拟。模型试验表明,根据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使我们有可能利用波场图像来区分异常区的岩性和含油气特性。
关键词
弹性波波场
正演模拟
折叠效应
边界反射
自由表面
Keywords
elastic wave field
forward modeling
aliasing
boundary reflection
free surface
分类号
TE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题名 波场延拓+模糊决策层速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竹生
包吉山
机构
西南石油地质局
成都地质学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85-699,761,共16页
文摘
为了获得层状声学介质的层速度参数,文中依据波场延拓理论和模糊决策理论改进了速度分析。首先以傅氏域内的双方根(DSR,即 Double SquareRoot)延拓方程为工具,以一定的试验速度(v_i)和双程旅行时(τ_i)延拓地表的多炮检距波场,获得延拓后的多炮检距波场;然后,根据相干准则计算延拓后波场值沿炮检距方向的相似度,并把它作为对应的速度—时间点(v_i,τ_i)(称之为备择点)处的相似度;改变 v_i,τ_i值,重复上述两个步骤,可获得 v_i-τ_i平面上的相似度,再按相似度准则、趋势贴近准则、距离最小准则将求得的相似度转换为对应备择点的亮度;最后,根据各备择点的亮度便可自动拾取速度和双程旅行时,从而达到从多炮检距波场中自动求取层速度和同时确定最佳层底双程旅行时的目的。对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试算的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求出的层速度具有精度高、误差不累积的优点,该法还具有适应弱反射和抗干扰的能力。
关键词
波场延拓
模糊决策
速度分析
Keywords
wave field continuation
fuzzy decision
velocity analysis
分类号
TE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