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杨时“中庸”的道德形上论
被引量:
2
1
作者
包佳道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3期130-135,共6页
杨时的哲学思想核心在"中庸"思想,杨时"中庸"思想以天理为超越的形上根据,认为,天命即性即理且完备于物我,而且是涵盖了一切儒家德目的"德性"之体(也即是"诚"),成就"德性"之过程和...
杨时的哲学思想核心在"中庸"思想,杨时"中庸"思想以天理为超越的形上根据,认为,天命即性即理且完备于物我,而且是涵盖了一切儒家德目的"德性"之体(也即是"诚"),成就"德性"之过程和行为之道则是"诚意"。他以天人一体的思维模式对儒家道德作形上思辨,不仅确立了儒家道德的必要性、可为性、自律性,而且由此进发凸显儒家道德修养以"诚意"为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时
“中庸”道德形上论天理
“诚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时诠释方法的三大特点——以释“中”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包佳道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2,共3页
杨时自29岁问道程颢,始向道学,学方有定,胡安国认为杨时思想“推本孟子‘性善’之说,发明《大学》、《中庸》之道”^[1],。作为《中庸》和二程道学重要概念的“中”,杨时对此有着怎样的诠释,本文拟就此作一分析与检讨。一、“中...
杨时自29岁问道程颢,始向道学,学方有定,胡安国认为杨时思想“推本孟子‘性善’之说,发明《大学》、《中庸》之道”^[1],。作为《中庸》和二程道学重要概念的“中”,杨时对此有着怎样的诠释,本文拟就此作一分析与检讨。一、“中”之意涵“中”之内涵丰富、用法多样,杨时对“中”有着诸多诠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方法
“中”
杨时
《中庸》
《大学》
胡安国
道学
程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学“被”商品化:国学推广的一种偏离
3
作者
包佳道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32-35,共4页
学界、媒体等为推广国学做了诸多工作。而在此契机下,国学却被某些人当做谋利的商品。国学"被"商品化使得国学推广以营利为最高目的,呈现出种种乱象:国学"被"一味媚俗、"被"无序供应、"被"炒...
学界、媒体等为推广国学做了诸多工作。而在此契机下,国学却被某些人当做谋利的商品。国学"被"商品化使得国学推广以营利为最高目的,呈现出种种乱象:国学"被"一味媚俗、"被"无序供应、"被"炒作营销、"被"低级消费。其实质是对国学推广的偏离:营利至上是对国学推广"文化担当"的偏离;一味媚俗、无序供应、炒作营销是对国学本真的偏离;低级消费是对"化民成俗"的偏离。而真正的国学推广须是利他的、客观的、理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商品化
国学推广
偏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时的道统观及其文化意涵
4
作者
包佳道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宋代道学家于儒家的精神和价值传承有着较为明确的道统观。杨时自29岁问道程颢就确立了一以贯之的道统观,认定儒家有着"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程颢(程颐)"的道统体系。即三代有圣王授受,...
宋代道学家于儒家的精神和价值传承有着较为明确的道统观。杨时自29岁问道程颢就确立了一以贯之的道统观,认定儒家有着"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程颢(程颐)"的道统体系。即三代有圣王授受,《六经》为这一授受的记载;三代以降至秦,有孔孟宗传,与之相应有"四书"的传承接续;孟子而后,程颢(程颐)接续孔孟得儒家圣人之道而传,二程的同道张载和邵雍也在一定程度上得道、传道。杨时的道统观是人物谱系、经典体系、学说的统一。其承程颐、启朱子,既推动了道学的广泛传播,又因学术与政治的纠缠,有排斥异己的流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时
道学
道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子》的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启示
被引量:
4
5
作者
包佳道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79,共6页
《老子》有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老子》国家治理的思想依据是道的本体性特征:周行不殆、混而为一、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推天道以明人事",《老子》由此展开国家治理思想的论述。《老子》国家治理思想主要强调"道法自然...
《老子》有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老子》国家治理的思想依据是道的本体性特征:周行不殆、混而为一、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推天道以明人事",《老子》由此展开国家治理思想的论述。《老子》国家治理思想主要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原则,突出了见素抱朴、弃智愚民、守静不争等策略。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加强国家治理要努力做到:去贪去奢,廉洁政风;简政放权,完善制度;关注民生,执政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国家治理
道
自然
无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家修身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
1
6
作者
包佳道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8-93,共6页
道家哲学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其彰显出的对个体自我修身要则的论述则是其主要特征之一。道家对万物存在本质有道、气、德等判断,并基于此判断建立了修此知彼、循德求道的修身要则,设定了心斋、坐忘、养神等具体修身方式,以望能...
道家哲学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其彰显出的对个体自我修身要则的论述则是其主要特征之一。道家对万物存在本质有道、气、德等判断,并基于此判断建立了修此知彼、循德求道的修身要则,设定了心斋、坐忘、养神等具体修身方式,以望能到达"全生"、天人一体、生死一如的生命止境。现代社会如何加强个体自身身心修养,不断超越现实社会人生中物欲私利的诱惑,提升精神境界,形成人生自觉,在这一点上,道家修身论是有诸多启示之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修身
认识基础
实践途径
终极目标
人生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觉与理智的不悖并行——熊十力的哲学方法论考察
被引量:
1
7
作者
包佳道
陈永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5,共5页
熊十力先生的哲学方法论力图通过对传统儒学的现代转化,证成直觉为体、理智为用,解决工具理性独大、价值理性式微的现代性问题。熊先生反对割断直觉与理智的关联,强调"善的直觉"、"二智圆融",在本体论、认识论、伦...
熊十力先生的哲学方法论力图通过对传统儒学的现代转化,证成直觉为体、理智为用,解决工具理性独大、价值理性式微的现代性问题。熊先生反对割断直觉与理智的关联,强调"善的直觉"、"二智圆融",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领域建树超群。然而,囿于传统儒学德性优先的价值取向,其对理智的定位存在先天不足,如何定性和沟通直觉与理智依然是值得我们继续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
理智
二智圆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时儒学思想探析
8
作者
包佳道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7,共7页
杨时儒学思想承二程,认为儒家有着孔孟宗传的道统,儒家圣学是求道、行道的学问。他以"无适而非道"来阐发程颢的道论,突出求道不离"洒扫应对"的生活伦常、行道即是"行止疾徐"的生活日用;在求道的工夫上,...
杨时儒学思想承二程,认为儒家有着孔孟宗传的道统,儒家圣学是求道、行道的学问。他以"无适而非道"来阐发程颢的道论,突出求道不离"洒扫应对"的生活伦常、行道即是"行止疾徐"的生活日用;在求道的工夫上,他综合程颐"格物"说、程颢"反身"说,而最终以"体验未发"的内向反身的直觉体验作为工夫要诀;他强调知止而至,在知的基础上须作行的工夫,他阐发程颢"诚敬"和"廓然大公"的工夫,强调"执中"的"精一"之功,其主要诉诸"尽其诚心而无伪"、"公天下之好恶而不为一己之好恶"的"直"的工夫。杨时等程门弟子阐扬洛学的努力,至其三传朱熹乃集其大成而为影响近世东亚文化甚大的朱子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时
儒学
道
体验未发
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指事明道:面向生活世界的儒家说理方式
9
作者
包佳道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1期51-57,共7页
儒家提供了一种面向生活世界的说理方式——指事明道。从说理目的看,一方面,切实指事,让生活世界的道理具体呈现在实际生活事务中,避免流于空谈;一方面,事上见道,让实际生活事务具体体现生活世界的道理,以免沉迷俗务。从具体方法看,事...
儒家提供了一种面向生活世界的说理方式——指事明道。从说理目的看,一方面,切实指事,让生活世界的道理具体呈现在实际生活事务中,避免流于空谈;一方面,事上见道,让实际生活事务具体体现生活世界的道理,以免沉迷俗务。从具体方法看,事随做事主体资质和具体情境不同纷繁多变,须随机应变,指向特定事务具体呈现生活世界的道理;道理深邃幽微,需能近取譬,借助活泼的切近生活事务来譬喻由浅及深、由显入微生动地阐明生活世界的道理。从言说特点看,呈现情境性、切实性和活泼性。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儒家指事明道启示我们:儒家经典的开掘,不但理论要适应现时代语境,直面当下具体问题,而且语言要有当代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
指事明道
儒家
说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与礼法的整体构建——基于孟荀人性论的考察
10
作者
刘焕明
包佳道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29,共5页
就人性之涵义、内容,孟子将"生之所以然"上人自然本然的仁义礼智的德性作人性,荀子将人"生之然"及其"生之所以然"上自然本然的生理性作人性;就性之善恶,孟子据人现实的善与不善在人的德性能否自然本然的...
就人性之涵义、内容,孟子将"生之所以然"上人自然本然的仁义礼智的德性作人性,荀子将人"生之然"及其"生之所以然"上自然本然的生理性作人性;就性之善恶,孟子据人现实的善与不善在人的德性能否自然本然的发显,证人性无有不善,荀子以凡善皆人后天积习而有,顺其自然本然则纯恶无善,以此反推人性本恶。基于此人性论,孟、荀所论的个体美德和社会礼仪法度整体构建的路径却给我们方向性启示,国家治理防治腐败,抑恶扬善一体,社会礼法规范和个体美德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荀子
人性
美德
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时“中庸”的道德形上论
被引量:
2
1
作者
包佳道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3期130-135,共6页
文摘
杨时的哲学思想核心在"中庸"思想,杨时"中庸"思想以天理为超越的形上根据,认为,天命即性即理且完备于物我,而且是涵盖了一切儒家德目的"德性"之体(也即是"诚"),成就"德性"之过程和行为之道则是"诚意"。他以天人一体的思维模式对儒家道德作形上思辨,不仅确立了儒家道德的必要性、可为性、自律性,而且由此进发凸显儒家道德修养以"诚意"为根本。
关键词
杨时
“中庸”道德形上论天理
“诚意”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时诠释方法的三大特点——以释“中”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包佳道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2,共3页
基金
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2010JDXM008)
文摘
杨时自29岁问道程颢,始向道学,学方有定,胡安国认为杨时思想“推本孟子‘性善’之说,发明《大学》、《中庸》之道”^[1],。作为《中庸》和二程道学重要概念的“中”,杨时对此有着怎样的诠释,本文拟就此作一分析与检讨。一、“中”之意涵“中”之内涵丰富、用法多样,杨时对“中”有着诸多诠解。
关键词
诠释方法
“中”
杨时
《中庸》
《大学》
胡安国
道学
程颢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学“被”商品化:国学推广的一种偏离
3
作者
包佳道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32-35,共4页
文摘
学界、媒体等为推广国学做了诸多工作。而在此契机下,国学却被某些人当做谋利的商品。国学"被"商品化使得国学推广以营利为最高目的,呈现出种种乱象:国学"被"一味媚俗、"被"无序供应、"被"炒作营销、"被"低级消费。其实质是对国学推广的偏离:营利至上是对国学推广"文化担当"的偏离;一味媚俗、无序供应、炒作营销是对国学本真的偏离;低级消费是对"化民成俗"的偏离。而真正的国学推广须是利他的、客观的、理性的。
关键词
国学
商品化
国学推广
偏离
Keywords
Chinese Learning
commercialized
popularization of Chinese Learning
deviation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4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时的道统观及其文化意涵
4
作者
包佳道
机构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基金
江南大学自主科研青年基金项目"杨时哲学思想研究"(JUSRP1147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宋代道学家于儒家的精神和价值传承有着较为明确的道统观。杨时自29岁问道程颢就确立了一以贯之的道统观,认定儒家有着"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程颢(程颐)"的道统体系。即三代有圣王授受,《六经》为这一授受的记载;三代以降至秦,有孔孟宗传,与之相应有"四书"的传承接续;孟子而后,程颢(程颐)接续孔孟得儒家圣人之道而传,二程的同道张载和邵雍也在一定程度上得道、传道。杨时的道统观是人物谱系、经典体系、学说的统一。其承程颐、启朱子,既推动了道学的广泛传播,又因学术与政治的纠缠,有排斥异己的流弊。
关键词
杨时
道学
道统
分类号
B24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子》的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启示
被引量:
4
5
作者
包佳道
机构
江南大学
出处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79,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构立体形式反腐败体系研究"(13JZD013)
负责人徐玉生
+3 种基金
江苏党风廉政建设创新研究基地项目"中国传统修身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4JSJD008)
负责人包佳道
江苏党风廉政建设创新研究基地项目"廉政文化作用反腐败机理及其优化"(14SSL336)
负责人侯勇
文摘
《老子》有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老子》国家治理的思想依据是道的本体性特征:周行不殆、混而为一、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推天道以明人事",《老子》由此展开国家治理思想的论述。《老子》国家治理思想主要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原则,突出了见素抱朴、弃智愚民、守静不争等策略。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加强国家治理要努力做到:去贪去奢,廉洁政风;简政放权,完善制度;关注民生,执政为民。
关键词
《老子》
国家治理
道
自然
无为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家修身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
1
6
作者
包佳道
机构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8-93,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13)
江苏党风廉政建设创新研究基地2014年项目(14JSJD008)
文摘
道家哲学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其彰显出的对个体自我修身要则的论述则是其主要特征之一。道家对万物存在本质有道、气、德等判断,并基于此判断建立了修此知彼、循德求道的修身要则,设定了心斋、坐忘、养神等具体修身方式,以望能到达"全生"、天人一体、生死一如的生命止境。现代社会如何加强个体自身身心修养,不断超越现实社会人生中物欲私利的诱惑,提升精神境界,形成人生自觉,在这一点上,道家修身论是有诸多启示之处的。
关键词
道家修身
认识基础
实践途径
终极目标
人生自觉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觉与理智的不悖并行——熊十力的哲学方法论考察
被引量:
1
7
作者
包佳道
陈永杰
机构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5,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11CZX040)
江苏省社科基金(10ZXC01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ECT-11-0656)
文摘
熊十力先生的哲学方法论力图通过对传统儒学的现代转化,证成直觉为体、理智为用,解决工具理性独大、价值理性式微的现代性问题。熊先生反对割断直觉与理智的关联,强调"善的直觉"、"二智圆融",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领域建树超群。然而,囿于传统儒学德性优先的价值取向,其对理智的定位存在先天不足,如何定性和沟通直觉与理智依然是值得我们继续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直觉
理智
二智圆融
分类号
B25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时儒学思想探析
8
作者
包佳道
机构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理学话语体系研究"(12BZX039)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宋代吴中理学研究"(2014SJD34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杨时哲学思想研究"(JUSRP11475)
文摘
杨时儒学思想承二程,认为儒家有着孔孟宗传的道统,儒家圣学是求道、行道的学问。他以"无适而非道"来阐发程颢的道论,突出求道不离"洒扫应对"的生活伦常、行道即是"行止疾徐"的生活日用;在求道的工夫上,他综合程颐"格物"说、程颢"反身"说,而最终以"体验未发"的内向反身的直觉体验作为工夫要诀;他强调知止而至,在知的基础上须作行的工夫,他阐发程颢"诚敬"和"廓然大公"的工夫,强调"执中"的"精一"之功,其主要诉诸"尽其诚心而无伪"、"公天下之好恶而不为一己之好恶"的"直"的工夫。杨时等程门弟子阐扬洛学的努力,至其三传朱熹乃集其大成而为影响近世东亚文化甚大的朱子学。
关键词
杨时
儒学
道
体验未发
直
Keywords
Yang Shi
Neo - Confucianism
experience the untapped
straightforward (zhi)
分类号
B24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指事明道:面向生活世界的儒家说理方式
9
作者
包佳道
机构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1期51-57,共7页
基金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前朱子时期道学话语共同体研究”(项目编号:19YJC720001)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震泽学派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8SJZDl022)。
文摘
儒家提供了一种面向生活世界的说理方式——指事明道。从说理目的看,一方面,切实指事,让生活世界的道理具体呈现在实际生活事务中,避免流于空谈;一方面,事上见道,让实际生活事务具体体现生活世界的道理,以免沉迷俗务。从具体方法看,事随做事主体资质和具体情境不同纷繁多变,须随机应变,指向特定事务具体呈现生活世界的道理;道理深邃幽微,需能近取譬,借助活泼的切近生活事务来譬喻由浅及深、由显入微生动地阐明生活世界的道理。从言说特点看,呈现情境性、切实性和活泼性。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儒家指事明道启示我们:儒家经典的开掘,不但理论要适应现时代语境,直面当下具体问题,而且语言要有当代活力。
关键词
生活世界
指事明道
儒家
说理方式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与礼法的整体构建——基于孟荀人性论的考察
10
作者
刘焕明
包佳道
机构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29,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立健全"惩戒防范保障"三维反腐机制研究(15BDJ008)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多元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13YJA840012)
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党风廉政建设创新研究基地项目"江苏高校廉政文化‘崇德守法’的养成机制研究"(15SSL044)
文摘
就人性之涵义、内容,孟子将"生之所以然"上人自然本然的仁义礼智的德性作人性,荀子将人"生之然"及其"生之所以然"上自然本然的生理性作人性;就性之善恶,孟子据人现实的善与不善在人的德性能否自然本然的发显,证人性无有不善,荀子以凡善皆人后天积习而有,顺其自然本然则纯恶无善,以此反推人性本恶。基于此人性论,孟、荀所论的个体美德和社会礼仪法度整体构建的路径却给我们方向性启示,国家治理防治腐败,抑恶扬善一体,社会礼法规范和个体美德不可或缺。
关键词
孟子
荀子
人性
美德
礼法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杨时“中庸”的道德形上论
包佳道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杨时诠释方法的三大特点——以释“中”为例
包佳道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国学“被”商品化:国学推广的一种偏离
包佳道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杨时的道统观及其文化意涵
包佳道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老子》的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启示
包佳道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道家修身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包佳道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直觉与理智的不悖并行——熊十力的哲学方法论考察
包佳道
陈永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杨时儒学思想探析
包佳道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指事明道:面向生活世界的儒家说理方式
包佳道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道德与礼法的整体构建——基于孟荀人性论的考察
刘焕明
包佳道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