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任务对超重成年男性步态启动时压力中心轨迹的影响
1
作者 孔翎宇 张芷棋 +2 位作者 包佳威 马可 张秋霞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8-148,共1页
目的跌倒和跌倒相关伤害的发生与体脂率(body mass index,BMI)增加和认知任务出现密切相关。但近年来的研究并未评估这些因素对步行的特定阶段,比如步态启动(gait initiation,GI)时成年男性姿势控制的潜在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索认知任务... 目的跌倒和跌倒相关伤害的发生与体脂率(body mass index,BMI)增加和认知任务出现密切相关。但近年来的研究并未评估这些因素对步行的特定阶段,比如步态启动(gait initiation,GI)时成年男性姿势控制的潜在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索认知任务对正常体重和超重成年男性GI时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轨迹的影响,评估其潜在的损伤风险。方法共招募30名成年男性。根据BMI将他们分为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收集受试者在单任务和双任务(2-back)状态下完成GI时的COP相关参数。采用混合方差分析(mixed ANOVA)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主效应显示,相较于单任务GI,双任务GI时成年男性的预期姿势调整(anticipatory postural adjustments,APAs)用时显著延长(P=0.006,P<0.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超重组迈步用时显著延长(P=0.016),但正常体重组没有显著变化(P=0.866);正常体重组负荷卸载阶段时COP在内外方向上的位移幅度显著下降(P=0.020),但超重组没有显著变化(P=0.661)。超重组APAS时前后方向COP位移速度显著降低(P<0.001),但正常体重组没有显著变化(P=-0.170)。结论认知任务的出现影响了正常体重和超重成年男性GI时的COP控制。具体而言,相较于单任务GI,双任务GI时,二者均需要更长的APAS以实现摆动腿的体重卸载。此外,双任务状态下进行GI对超重成年男性的姿势控制提出了更多挑战,其摆动腿的迈出需要耗费更多时间,GI质量也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体重 成年男性 体脂率 姿势控制 步态 方差分析 认知任务 超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前倾人群步态启动时压力中心轨迹的特征研究
2
作者 马可 包佳威 +3 位作者 郑艳 薛景贤 张秋霞 孔翎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2-182,共1页
目的头颈前倾姿势(forward head posture,FHP)在大学生中是常见不良姿势。由于姿势控制需要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输入的准确感觉整合,以及对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 P)的适当反应,因此FHP会引发姿势控制障碍,如干扰正常的步态启... 目的头颈前倾姿势(forward head posture,FHP)在大学生中是常见不良姿势。由于姿势控制需要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输入的准确感觉整合,以及对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 P)的适当反应,因此FHP会引发姿势控制障碍,如干扰正常的步态启动(Gait Initiation,GI)表现。本研究旨在探索头颈前倾对成年GI时Co P轨迹的影响,评估FHP对其姿势控制造成的潜在影响。方法共招募40名高校学生。收集其颅脊角(craniocervical angle,CVA)角度并进行分组。使用三维力台和红外动作捕捉系统收集受试者在单任务和双任务状态下完成GI时的Co P相关参数。采用混合方差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主效应显示,FHP和认知任务会对人体GI时的步态参数造成影响,比如预期姿势调整(anticipatory postural adjustments,APAs)时间显著延长(P=0.044;P=0.029)。同时,在执行认知任务时,FHP对GI时姿势控制的负面影响会进一步放大。比如APAs时间延长(P=0.035),迈步时间延长(P=0.022)等。结论FHP和认知任务出现影响了成年人GI时对Co P的控制能力。本研究初步提示,培养正确的姿势习惯对于预防FHP对姿势控制的不良影响至关重要。未来研究将深入探究FHP和认知任务对步态控制机制,制定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中心轨迹 本体感觉 姿势控制 步态 不良姿势 认知任务 三维力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男性连续纵跳落地时下肢生物力学及偏侧性研究
3
作者 王子龙 张芷琪 +4 位作者 孟令越 卢梦雅 包佳威 张秋霞 孔翎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938,共8页
目的探讨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人群在连续纵跳(continuous vertical jump,CVJ)落地过程中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以及下肢偏侧性,并与健康人群进行对比。方法选取14名单侧FAI男性作为实验组,匹配14名无... 目的探讨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人群在连续纵跳(continuous vertical jump,CVJ)落地过程中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以及下肢偏侧性,并与健康人群进行对比。方法选取14名单侧FAI男性作为实验组,匹配14名无踝关节损伤男性为对照组,两组均执行30次CVJ落地任务。运用Vicon和Kistler设备分别对两组受试者在第1、15、30次CVJ落地过程中的下肢运动学、动力学特征进行同步采集,对数据采用2×3混合方差分析。结果FAI患者在执行CVJ落地任务时,患侧肢体与健康人群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无明显差异,但在vGRF峰值SI上表现出更高的偏侧性。尽管随着跳落任务次数的增加和疲劳程度的上升,人体会调整下肢动作模式,但这种调整似乎并未对FAI患者患侧下肢的生物力学特征和下肢偏侧性产生明显影响。结论研究结果为预防FAI人群踝关节反复扭伤或者伤后重返赛场前的康复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在FAI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应重视纠正下肢偏侧性,以减少潜在的长期损伤风险,并考虑生物力学适应性以实现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连续纵跳 生物力学 偏侧性 运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