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叶高山栎(Quercus spinosa)内生真菌筛选鉴定及促生作用测定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明国 芦俊佳 +6 位作者 田芸菁 张梓月 刘勉 勾朝金 张倩婷 古旭 杨发忠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4,共12页
刺叶高山栎(Quercus spinosa)是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高山栎组常绿乔木或灌木,对极端生态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为了解刺叶高山栎内生真菌的促生功能作用,本研究从云南省昆明市采集刺叶高山栎的根、茎、叶等器官组织样品,采... 刺叶高山栎(Quercus spinosa)是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高山栎组常绿乔木或灌木,对极端生态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为了解刺叶高山栎内生真菌的促生功能作用,本研究从云南省昆明市采集刺叶高山栎的根、茎、叶等器官组织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获得可培养内生真菌,继而对获得的内生真菌进行固氮、溶磷、解钾以及产吲哚乙酸(IAA)能力等促生特性测定,筛选具有多种促生特性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形态学鉴定,测定其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萌发及盆栽幼苗生长的促生效果。结果显示,在刺叶高山栎根、茎、叶等器官组织中共分离得到74株内生真菌,挑选其中11株进行促生特性测定得出,10株具有产IAA能力,8株具有固氮能力,1株(JG2)同时具备溶磷、解钾以及产IAA的能力,2株(J06和JJ15)具有固氮及良好的产IAA能力。对JG2、J06及JJ15进行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鉴定得出,JG2为Talaromyces erythromellis,J06为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 ochroleuca),JJ15为光炭轮菌(Daldinia eschscholtzii)。在种子萌发与盆栽试验中,JG2菌株对多年生黑麦草幼苗均有显著的促生作用,表明JG2菌株具有促生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叶高山栎 内生真菌 分子生物学鉴定 形态学鉴定 促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幼虫生防菌株毒力测定及产毒条件优化
2
作者 张梓月 芦俊佳 +4 位作者 杨明国 马云强 田芸菁 勾朝金 刘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37,共6页
为丰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生物防治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选用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淡紫拟青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和02号生赤壳属(Bionectria sp.)三种具有较好生防效果的菌株开展其对小菜蛾幼虫毒力的菌... 为丰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生物防治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选用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淡紫拟青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和02号生赤壳属(Bionectria sp.)三种具有较好生防效果的菌株开展其对小菜蛾幼虫毒力的菌株筛选试验,同时对选出的高毒力菌株进行毒力测定和产毒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三种菌株对小菜蛾幼虫都具有防治效果,其中以粉红粘帚霉的生防毒力最强。毒力测定显示,粉红粘帚霉的半致死时间(LT_(50))为30.88 h,半致死浓度(LC_(50))为4.365×10^(4)个孢子/mL。从产毒条件优化结果看出,粉红粘帚霉产毒的最适培养基为萨氏葡萄糖琼脂酵母膏(SDAY),最适pH值为6,最适培养时间为7 d。综上表明,粉红粘帚霉对小菜蛾幼虫具有毒力高、致病速度快等特点,具有较大的生防潜力,可作为防治小菜蛾的优良生防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幼虫 生防菌株筛选 毒力测定 粉红粘帚霉 产毒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