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五加内生真菌对刺五加苷B和E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邢朝斌 熊亚南 +2 位作者 劳凤云 王建石 田春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12010-12011,共2页
[目的]分析内生真菌对刺五加中刺五加苷B、E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分离自不同产地的刺五加内生真菌为试材,以伤口法回接,HPLC法测定刺五加苷B、E含量。[结果]结果表明,25株内生真菌中有16株为致病菌,9株为非致病菌。其中来自产地吉林省... [目的]分析内生真菌对刺五加中刺五加苷B、E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分离自不同产地的刺五加内生真菌为试材,以伤口法回接,HPLC法测定刺五加苷B、E含量。[结果]结果表明,25株内生真菌中有16株为致病菌,9株为非致病菌。其中来自产地吉林省梅河口市刺五加的菌株P116-1a、P109-4、P116-1b和P312-1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刺五加茎、根茎中刺五加苷B、E的含量。[结论]刺五加内生真菌可通过产生的代谢物调节刺五加苷B、E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刺五加苷 内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导管特征及其与刺五加苷B·E含量相关性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邢朝斌 吴鹏 +3 位作者 王明艳 劳凤云 王建石 田春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510-7511,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刺五加导管特征及其与刺五加苷B、E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以不同产地刺五加的1年生根、茎为试材,石蜡切片法制片,测定导管周长、面积,HPLC法测定刺五加苷B、E含量。[结果]刺五加根中导管平均面积、周长分别为986.89μm...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刺五加导管特征及其与刺五加苷B、E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以不同产地刺五加的1年生根、茎为试材,石蜡切片法制片,测定导管周长、面积,HPLC法测定刺五加苷B、E含量。[结果]刺五加根中导管平均面积、周长分别为986.89μm2、141.08μm,茎中导管平均面积、周长分别为362.48μm2、88.46μm,不同产地刺五加根、茎中导管的周长、面积差异显著。刺五加茎中刺五加苷E含量与茎中导管面积呈显著相关。[结论]导管面积、周长可以作为鉴定刺五加产地来源的指标,茎中导管面积可作为茎中刺五加苷E含量的早期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导管 刺五加苷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多向耐药性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对皂苷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邢朝斌 孟春燕 +3 位作者 修乐山 劳凤云 庄鹏宇 柴丽花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1-355,共5页
利用简并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长度为693 bp的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多向耐药性(pleiotropic drug resistance,PDR)转运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C473536,其编码的231个氨基酸的蛋白属于PDR转运蛋白的核... 利用简并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长度为693 bp的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多向耐药性(pleiotropic drug resistance,PDR)转运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C473536,其编码的231个氨基酸的蛋白属于PDR转运蛋白的核苷酸结合结构域。氨基酸序列与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蓖麻(Ricinus communis)和水稻(Oryza sativa)的PDR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8.74%,90.04%和88.31%。RT-PCR法检测PDR在刺五加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和不同器官中表达情况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刺五加总皂苷含量的结果显示:刺五加PDR基因在整个生长期中均有表达,与皂苷在整个生长期中均有合成的特点相符,但两者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PDR基因在叶片和叶柄中高表达的特点与刺五加皂苷仅存在于叶中的特点相符,两者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多向耐药性转运蛋白 克隆 表达分析 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及贮藏温度对紫甘蓝花色苷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曹帅颖 李洋 +3 位作者 何晨阳 王忠博 劳凤云 金光灿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27,共7页
从紫甘蓝中提取纯化花色苷色素,先分别在90、100、120、140℃热处理30 s和2 min,再分别于4、25、45、65℃贮藏21 d,每3天测定花色苷质量浓度及抗氧化能力,探讨热处理及贮藏温度对其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使花... 从紫甘蓝中提取纯化花色苷色素,先分别在90、100、120、140℃热处理30 s和2 min,再分别于4、25、45、65℃贮藏21 d,每3天测定花色苷质量浓度及抗氧化能力,探讨热处理及贮藏温度对其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使花色苷质量浓度下降,花色苷在4℃贮藏稳定性最好,在45℃或更高温度贮藏时,应短于12 d,不同贮藏温度下的花色苷溶液具有还原力及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因此,含有紫甘蓝花色苷的食品,适宜较低温度热处理及冷藏,减少高温长时间贮藏以避免花色苷损失量过大并伴随颜色改变,但经各温度热处理和贮藏后仍具有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蓝花色苷 热处理 贮藏 稳定性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