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田不同水旱复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及碳氮的影响
1
作者 吕晴晴 劳丞一 +1 位作者 徐慧芳 黄国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9-955,共7页
【目的】探寻更适合南方稻田可持续发展的水旱复种模式。【方法】在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开展紫云英−早稻−晚稻(CK)、紫云英−早稻−晚玉米||晚大豆(CRI)、油菜−早稻−晚玉米||晚大豆(RRI)、油菜−早稻−晚稻(RRR)水旱复种模式的田间对比试验... 【目的】探寻更适合南方稻田可持续发展的水旱复种模式。【方法】在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开展紫云英−早稻−晚稻(CK)、紫云英−早稻−晚玉米||晚大豆(CRI)、油菜−早稻−晚玉米||晚大豆(RRI)、油菜−早稻−晚稻(RRR)水旱复种模式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均为CK>RRR>CRI>RRI。种植紫云英模式的R0.250(粒径≥0.250 mm的团聚体含量)比种植油菜模式的高,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更强。CRI的早稻产量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在南方地区推行紫云英−早稻−晚玉米||晚大豆种植模式(CRI),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复种模式 土壤团聚体 土壤碳氮 作物产量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