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分化潜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朴正福 丁淑芹 +4 位作者 张海燕 小林护 加茂功 樱川宣男 李宁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期15-19,F0002,共6页
目的建立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C)的分离培养方法及探讨其在再生医学中的潜在应用性。方法取38~40周孕妇剖宫产术后人羊膜,用多种酶消化法制备hAMC悬浮液,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探讨其多分化潜能如hAMC的神经及肝脏发生相关蛋白的表达... 目的建立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C)的分离培养方法及探讨其在再生医学中的潜在应用性。方法取38~40周孕妇剖宫产术后人羊膜,用多种酶消化法制备hAMC悬浮液,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探讨其多分化潜能如hAMC的神经及肝脏发生相关蛋白的表达;荧光激活细胞仪分离法(FACS)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家族分子,同时探讨其致瘤性。结果从人羊膜中分离出高纯度hAMC,并摸索出其最适合的培养条件;细胞成细长梭形或星形,胞质丰富,细胞核呈圆形,1~3个核仁,易贴壁,生长繁殖快,在体外可连续培养20代以上。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神经发生相关蛋白(Musashi-1、Nestin、Vimentin)阳性及肝脏发生相关蛋白[Flt-1、Integrinβ1、HNF(3β、4α、1α)、C/EBPα、Albumin、AAT]等阳性;人MHC ClassⅡ阴性,人MHC ClassⅠ弱阳性;癌化实验显示hAMC无致瘤性。结论人羊膜中分离提纯的hAMC中至少包含向神经及肝脏细胞分化的干细胞样的细胞群,具有低免疫原性、无致瘤性等特点。这些结果支持hAMC作为新的、安全的细胞来源可用于再生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化羊膜制备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2
作者 朴正福 张海燕 +5 位作者 任锋 谢棒祥 樱川宣男 加茂功 陈德喜 李宁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建立可溶化羊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从胎盘分离完整的羊膜,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细胞成分,形成多种形式的可溶化羊膜,制备包被培养皿,进行细胞培养并分析其增殖活性。结果羊膜可加工成液体、膜状及颗粒状的可溶... 目的探讨建立可溶化羊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从胎盘分离完整的羊膜,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细胞成分,形成多种形式的可溶化羊膜,制备包被培养皿,进行细胞培养并分析其增殖活性。结果羊膜可加工成液体、膜状及颗粒状的可溶化羊膜。用液体状的羊膜细胞外基质液制备不同浓度的包被培养皿,可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羊膜液包被培养皿比传统的生物材料包被培养皿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强,且增殖活性与包被浓度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去除细胞的可溶化羊膜可作为医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细胞外基质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