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双模场依赖强度耦合下多光子通道中原子比特周期量子回声产生和调控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并举 刘小娟 +4 位作者 刘明伟 王艳辉 彭朝晖 姜春蕾 刘一曼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03-1808,共6页
旋波近似条件下,运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与双模相干光场依赖强度耦合多光子通道中原子比特周期量子回声的产生和控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双模相干光场平均光子数分布形式、分布范围及原子跃迁时吸收(或发射)的光子数k对原子比特态... 旋波近似条件下,运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与双模相干光场依赖强度耦合多光子通道中原子比特周期量子回声的产生和控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双模相干光场平均光子数分布形式、分布范围及原子跃迁时吸收(或发射)的光子数k对原子比特态保真度演化的影响,获得了产生和控制原子比特周期量子回声的系统参量;根据纠缠理论,分析了原子比特态保真度演化与原子约化熵演化的关联.结果表明:在k=1的双光子过程中,调控光场平均光子数呈对称或不对称分布,当它的取值在一定范围内,原子比特保持良好的相干性和保真度,产生周期量子回声;对于k≥2的多光子过程,原子比特与双模相干光场始终处于最大纠缠,因此导致了原子比特始终处于部分失真状态,不产生周期量子回声.本研究揭示了周期量子回声产生的物理实质是原子比特与光场周期性退纠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强度耦合 多光子通道 原子比特 保真度 周期量子回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相干光场与原子依赖强度耦合双光子过程的纠缠演化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明卓 刘小娟 刘一曼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41-1149,共9页
分别应用量子约化熵和量子相对熵研究了双模相干光场与原子依赖强度耦合双光子过程中原子与光场之间及光场的双模之间纠缠演化.结果表明,通过选择系统初态参数、控制原子与光场的作用时间,可以调控原子与光场间的纠缠和光场的模间纠缠.... 分别应用量子约化熵和量子相对熵研究了双模相干光场与原子依赖强度耦合双光子过程中原子与光场之间及光场的双模之间纠缠演化.结果表明,通过选择系统初态参数、控制原子与光场的作用时间,可以调控原子与光场间的纠缠和光场的模间纠缠.可增加或减弱双模相干光场间纠缠,但无法使双模相干光场完全退纠缠.强场条件下,可周期性获得光场与原子的EPR态和可分离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能级原子 双模相干态 依赖强度耦合 量子纠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运动与场频率变化操控下的场熵演化及量子态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小娟 刘一曼 刘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8-465,共8页
在旋波近似下,同时考虑原子运动和光场频率随时间作正弦函数变化,研究了二能级原子与单模辐射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场的量子约化熵的演化规律.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别给出了在不考虑原子的运动和考虑原子的运动的情况下场熵随时间的演化曲线... 在旋波近似下,同时考虑原子运动和光场频率随时间作正弦函数变化,研究了二能级原子与单模辐射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场的量子约化熵的演化规律.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别给出了在不考虑原子的运动和考虑原子的运动的情况下场熵随时间的演化曲线,讨论了原子运动、场模结构、场频率的幅值和角频率变化对场熵的影响.根据Schmidt分解定理,解析制备了光场与原子的纠缠态、光场偶数态及原子相干叠加态,获得了调控和制备上述量子态的系统参量.研究结果表明:场熵的演化受场频率变化的调制,场频率变化的幅值增大会削弱场与原子的相互作用,场熵演化的周期性与场频率变化一致;原子的运动导致了场熵演化周期加倍;在场频率变化的角频率一定的情形下,场熵演化规律与场模结构参量的奇偶性有关;无论原子运动与否,都可周期性制备场-原子的近似EPR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C模型 原子运动 频率变化场 场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光场依赖强度耦合多光子通道中原子周期量子回声的产生和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并举 刘小娟 刘一曼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0-936,共7页
研究了与光场依赖强度耦合多光子通道中原子态保真度演化,探讨了原子周期量子回声的产生和控制.通过分别考察原子相干分布角、光场平均光子数以及原子跃迁时吸收(或发射)的光子数对原子态保真度演化的影响,获得了产生和控制原子周期量... 研究了与光场依赖强度耦合多光子通道中原子态保真度演化,探讨了原子周期量子回声的产生和控制.通过分别考察原子相干分布角、光场平均光子数以及原子跃迁时吸收(或发射)的光子数对原子态保真度演化的影响,获得了产生和控制原子周期量子回声的系统参数,并揭示了原子态高保真输出的物理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强度耦合 多光子通道 保真度 周期量子回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墟商代族宗庙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一曼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0,86,共6页
殷代不但殷王在宗庙中祭祀先公、先王,各族也有宗庙作为祭祀本族祖先的场所。文中列举了十一条非王卜辞在宗庙内进行祭祀活动的记载,还分析了殷墟发现的二处族宗庙遗存:一是小屯F29,它可能是与王有密切关系的某一子族的宗庙;二是大司空... 殷代不但殷王在宗庙中祭祀先公、先王,各族也有宗庙作为祭祀本族祖先的场所。文中列举了十一条非王卜辞在宗庙内进行祭祀活动的记载,还分析了殷墟发现的二处族宗庙遗存:一是小屯F29,它可能是与王有密切关系的某一子族的宗庙;二是大司空村C区建筑群中的F22,可能是马危族的宗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族宗庙 甲骨文 非王卜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骨文字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一曼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甲骨文字 特点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炭基定形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利利 侯玉星 +2 位作者 余润翔 赵蕾 刘一曼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28-3338,共11页
储能技术可以解决能源供需在时空上不匹配的矛盾,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相变储热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储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节能建筑、工业余废热回收和热管理系统,其储热介质为相变材料,具有潜热大、相变温度恒定等优点,可实现储... 储能技术可以解决能源供需在时空上不匹配的矛盾,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相变储热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储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节能建筑、工业余废热回收和热管理系统,其储热介质为相变材料,具有潜热大、相变温度恒定等优点,可实现储热与控温双重目的。固-液相变材料是研究较多的一类相变材料,具有储能密度高、相变温度可调、化学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存在相变泄漏、热导率低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应用,将多孔材料引入固-液相变材料构筑定形相变材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以多孔炭作为定形基体制备的定形相变材料机械强度增强,导热率显著提升,封装性和稳定性优良。对多孔炭基定形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膨胀石墨、碳纳米管、石墨烯氧化物、生物炭等多孔碳材料的孔结构、表面改性、质量分数、分子间作用力等因素对定形相变材料定形能力、热性能和相变行为的影响,讨论了其他多孔碳基体如活性炭、泡沫炭、氮化碳制备的定形相变储热材料的性能,概述了多孔碳基定形相变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最后,通过对比不同种类多孔碳基体制备的定形相变材料的主要性能及所呈现出的不同优势,提出应用时的材料选择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热 固-液相变材料 多孔炭基体 定形能力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张谷英村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 被引量:49
8
作者 李伯华 周鑫 +2 位作者 刘沛林 陈驰 刘一曼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0-1318,共9页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普遍面临着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的双重压力。以湘北传统村落张谷英村为例,探索了传统村落功能转型的一般态势和空间重构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从功能转型来看,张谷英村正经历着传统生活功能向现代生活功...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普遍面临着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的双重压力。以湘北传统村落张谷英村为例,探索了传统村落功能转型的一般态势和空间重构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从功能转型来看,张谷英村正经历着传统生活功能向现代生活功能的转变、农业功能向旅游业功能的转变以及传统空间功能向多功能的转变;从空间发展来看,张谷英村空间结构经历了空间缓慢发育、空间快速扩展和空间有序跃升3个阶段;从适应性来看,张谷英村正面临着村落文化冲突显性化、聚落空间结构空心化、道路结构系统衰退化以及村落土地利用粗放化等一系列问题;从发展对策来看,构建了集视角层、功能层、规划层和目标层于一体的传统村落空间重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功能转型 空间重构 张谷英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居民感知与评价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 被引量:35
9
作者 李伯华 杨家蕊 +2 位作者 刘沛林 陈驰 刘一曼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8-255,共8页
以中国传统村落张谷英村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参与式制图法,探讨了传统村落景观价值居民感知的类型差异与空间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张谷英村景观价值分为风景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等4个层次;2)... 以中国传统村落张谷英村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参与式制图法,探讨了传统村落景观价值居民感知的类型差异与空间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张谷英村景观价值分为风景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等4个层次;2)张谷英村居民感知类型可分为原著居民、常住居民、通勤居民和临时居民等4个类型,不同感知类型居民对张谷英村景观价值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3)从价值点的空间分布来看,4种景观价值大部分落于村域范围内,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针对居民景观价值感知特征,提出了若干对策,试图从实践层面建立居民意见表达平台,从理论层面为后续的旅游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价值 居民感知 张谷英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利用考古发掘成果,将甲骨学研究推向新的阶段
10
作者 刘一曼 《语言战略研究》 2019年第6期8-9,共2页
我参与或主持了1973年和1991年两次殷墟甲骨文的发掘工作,这在研究甲骨文的领域中是很难得的机遇。考古给我提供了研究甲骨文的平台,在此我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的几点体会。一、殷墟考古发掘将甲骨学研究推向... 我参与或主持了1973年和1991年两次殷墟甲骨文的发掘工作,这在研究甲骨文的领域中是很难得的机遇。考古给我提供了研究甲骨文的平台,在此我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的几点体会。一、殷墟考古发掘将甲骨学研究推向新的阶段殷墟考古出土甲骨文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考古出土甲骨的科学性。120年来,殷墟甲骨已出土了约15万片,其中大多数是1928年前农民私掘出土,科学发掘的有35000余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掘 殷墟甲骨文 甲骨学研究 考古出土 几点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