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手术治疗结直肠小病灶(直径≤3.5cm)肿瘤 被引量:11
1
作者 任宝军 陈小伍 +5 位作者 朱达坚 剧永乐 陆光生 冯家立 耿岩 欧阳满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0-742,75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镜双镜联合加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结直肠小病灶(直径≤3.5 cm)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5年4月应用腹腔镜、结肠镜联合加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治疗结直肠小病灶肿瘤36例的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镜双镜联合加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结直肠小病灶(直径≤3.5 cm)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5年4月应用腹腔镜、结肠镜联合加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治疗结直肠小病灶肿瘤36例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直肠3例,乙状结肠9例,降结肠11例,横结肠4例,升结肠9例。肿瘤大小1.0 cm×1.5 cm^3.5 cm×3.5 cm。腹腔镜、结肠镜联合精确定位肿瘤位置后,腹腔镜下切除肿瘤送全瘤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根据冰冻病理结果腹腔镜下完成肠切除术或肠癌根治术。结果 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3例术前局部活检病理示绒毛状腺瘤伴重度非典型增生,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全瘤活检示腺癌。17例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轻度(9例)或中度(8例)非典型增生行肠壁并息肉楔形切除术,5例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轻度(2例)或中度(3例)非典型增生及3例绒毛状腺瘤伴重度非典型增生行部分肠管切除术,2例绒毛状腺瘤伴重度非典型增生行肠管切除加局域淋巴结清扫术,9例腺癌行肠癌根治术。无术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腹腔内感染。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0.5月,未发现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切口种植。结论应用腹腔镜、结肠镜双镜联合加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治疗结直肠小病灶肿瘤安全,高效,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镜 结直肠肿瘤 小病灶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技巧与手术副损伤的预防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小伍 朱达坚 +6 位作者 戎祯祥 剧永乐 伍锦浩 陆光生 耿岩 欧阳满照 任宝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1期976-978,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运用手术技巧避免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enteric excision,LTME)的手术副损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182例LI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手术过程中的手术...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运用手术技巧避免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enteric excision,LTME)的手术副损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182例LI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手术过程中的手术入路、肠系膜下血管及降结肠系膜处理、直肠系膜游离等手术技巧进行总结,寻找避免手术副损伤发生的方法。结果182例均顺利完成LIME,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5~32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15~75m1,平均25m1。术中直肠损伤发生率2.7%(5/182),骶前静脉丛损伤发生率2.2%(4/182),阴道损伤发生率1.1%(2/182),精囊、输精管损伤发生率1.1%(2/182),未发生输尿管损伤、前列腺损伤等。13例手术副损伤镜下缝合或压迫止血成功,术后无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低分化腺癌56例,中分化腺癌98例,息肉恶变28例。Dukes分期:A期23例,B期67例,C期92例。182例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8个月,均未发现吻合口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只要熟练地掌握乙状结肠、直肠毗邻结构的镜下解剖,运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规范的操作可以防范LIME手术副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直肠肿瘤 手术技巧 副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医学技术在腹腔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耿岩 剧永乐 +3 位作者 杨少民 陈小伍 朱达坚 张炎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94-998,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医学中CT三维重建技术对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32例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其中CT三维重建组14例,CT常规扫描组18例,比较2... 目的探讨数字医学中CT三维重建技术对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32例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其中CT三维重建组14例,CT常规扫描组1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二次手术率等指标。结果 31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CT常规扫描组1例中转开腹,无死亡。与CT常规扫描组相比,CT三维重建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13.2±24.5)min vs.(138.6±29.6)min,t=-2.591,P=0.015],术中出血明显减少[(112±22)ml vs.(156±32)ml,t=-4.393,P=0.000]。2组术后排气时间[(4.1±1.4)d vs.(4.3±1.2)d,t=-0.435,P=0.667]、术后住院时间[(22.0±4.8)d vs.(23.0±3.6)d,t=-0.674,P=0.5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1/14)vs.16.7%(3/18),P=0.613]和二次手术率[7.1%(1/14)vs.11.1%(2/18),P=1.000]无显著性差异。32例均顺利出院,无死亡。32例术后随访(12.6±5.3)月(3-24个月),无复发。结论术前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清晰显示胰腺坏死部位和胰周积液范围,胰腺周围复杂的解剖结构,对于选择手术入路、明确清除范围、规避胰周脏器及血管损伤有帮助,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医学技术 CT三维重建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回结肠血管为标记的右下入路法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小伍 朱达坚 +5 位作者 剧永乐 伍锦浩 陆光生 欧阳满照 任宝军 封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2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探讨以回结肠血管为标记右下入路法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28例结肠癌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采用以回结肠血管为标记右下入路法,即先以回结肠血管为标记,建立融... 目的探讨以回结肠血管为标记右下入路法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28例结肠癌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采用以回结肠血管为标记右下入路法,即先以回结肠血管为标记,建立融合筋膜间隙(Toldt’s间隙)外科平面,再以肠系膜上静脉为标记,建立胰腺十二指肠前筋膜间隙外科平面的手术入路与手术路径进行手术。结果 28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术中未发生肠系膜上静脉、十二指肠、输尿管、生殖血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术中出血量(89±17)ml,手术时间(158±21)min,清扫淋巴结(19.6±1.8)枚,术后排气时间(64.4±10.2)h,术后住院时间(8.9±1.7)d。术后无切口感染、吻合口漏、腹腔脓肿等并发症。28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7.2月,均未发现吻合口复发、穿刺孔或小辅助切口种植转移、远处转移等。结论以回结肠血管为标记右下入路法能快速准确地进入Toldt’s间隙和胰腺十二指肠前筋膜间隙,减少肠系膜上静脉损伤机会,既能保证肿瘤的根治性,又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肿瘤 结肠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切割缝合法处理远端肠管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朱达坚 戎祯祥 +3 位作者 陈小伍 剧永乐 伍锦浩 陆光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513-514,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切割缝合法处理肿瘤远端肠管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5月~2007年5月,对施行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的11例超低位直肠癌,经肛门直视在距癌灶最下缘1cm处对肿瘤远端肠管进行缝合-切割-缝合关闭... 目的探讨经肛门切割缝合法处理肿瘤远端肠管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5月~2007年5月,对施行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的11例超低位直肠癌,经肛门直视在距癌灶最下缘1cm处对肿瘤远端肠管进行缝合-切割-缝合关闭远端肠管,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认远端切缘无癌细胞残留,再经肛门置入管状吻合器进行肠管端端吻合。结果1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15~32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15~75ml,平均25ml。术中无直肠破裂穿孔、输尿管及邻近器官损伤。吻合口距齿状线0.5~1cm。术后排便次数3~5次/d。术后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11例术后3个月肛门测压均正常。11例随访6~31个月,平均18.4月,未发现吻合口复发及穿刺孔、辅助小切口种植转移。结论经肛门切割缝合法处理肿瘤远端肠管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既能保证肿瘤远端肠管有足够的切除范围,又能较好地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超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曲线下腹腔镜胃癌中转开腹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耿岩 剧永乐 +3 位作者 陈小伍 朱达坚 任宝军 陆光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6期499-499,共1页
随着微创理念的兴盛和现代医学思维的更新.如何正确认识外科医师在微创外科领域成长的学习曲线业已成为当代外科临床研究的焦点[1]。腹腔镜胃癌手术由于难度大、学习曲线长成为很多外利-医师开展此项手术的瓶颈。通过对早期开展的腹... 随着微创理念的兴盛和现代医学思维的更新.如何正确认识外科医师在微创外科领域成长的学习曲线业已成为当代外科临床研究的焦点[1]。腹腔镜胃癌手术由于难度大、学习曲线长成为很多外利-医师开展此项手术的瓶颈。通过对早期开展的腹腔镜胃癌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寻求堪快度过学习曲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转开腹手术 学习曲线 胃癌手术 腹腔镜 临床分析 现代医学思维 外科领域 外科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小伍 任宝军 +4 位作者 朱达坚 陆光生 冯家立 耿岩 剧永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9期782-784,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0月31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应用Valtrac吻合环进行消化道重建的临床资料。其中升结肠13例,横结肠8例,降结肠6例,乙状结肠4例。... 目的探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0月31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应用Valtrac吻合环进行消化道重建的临床资料。其中升结肠13例,横结肠8例,降结肠6例,乙状结肠4例。腹腔镜下完成肠管及系膜游离、淋巴结清扫操作,经腹壁5-8 cm切口入腹,切除肿瘤后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进行肠管端端吻合。结果 3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完成肠吻合时间12.5-17 m in,平均14.5 m in。术中出血20-100 m l,平均30 m l。13例行回肠-结肠吻合,吻合环直径28 mm、闭合间隙2.0 mm,18例行结肠-结肠吻合,吻合环直径31或33 mm、闭合间隙2.5 mm。未发生术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1例术后3个月结肠-结肠吻合口狭窄,直径约1.2cm,肠镜下扩张。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8-56 h,平均42.2 h。31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无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伤口种植转移。结论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进行消化道的重建是一种安全、微创、高效、可标准化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吻合环 腹腔镜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钳式穿刺针引线器在腹腔镜下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附30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陆光生 陈小伍 +8 位作者 剧永乐 朱达坚 耿岩 张炎祥 任宝军 欧阳满照 李泳 封静 戎祯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1期1038-1039,共2页
关键词 无张力修补术 腹腔镜 穿刺针 引线 切口疝 应用 2009年 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维生素C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耿岩 朱达坚 +3 位作者 丁柏匀 陆光生 冯家立 剧永乐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11期896-898,共3页
观察并评估不同剂量维生素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影响。Wistar大鼠120只完全随机分配到6个组,每组20只。包括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维生素C(15 mg/kg)治疗组(C组)、维生素C(75 mg/kg)治疗组(D组)、维生素C(150 mg/kg... 观察并评估不同剂量维生素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影响。Wistar大鼠120只完全随机分配到6个组,每组20只。包括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维生素C(15 mg/kg)治疗组(C组)、维生素C(75 mg/kg)治疗组(D组)、维生素C(150 mg/kg)治疗组(E组)、维生素C(225 mg/kg)治疗组(F组)。处理后4 h每组各处死10只,采集血清标本,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TNF-α、IL-6、血小板活化因子(PAF)、D二聚体,观察胰腺的形态及病理改变。统计各组3 d的存活率。血清指标以及病理评分各组结果中,C、D、E、F组与B组之间比较显著降低(P<0.05),E、F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F组的3 d存活率与B组之间比较显著升高(P<0.05),E、F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增加剂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当剂量达到饱和时,提高剂量并不能提高治疗效果,因此维生素C的使用不应片面追求过大剂量,而应按药代动力学决定用量较合理,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疗效及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家旋 剧永乐 +1 位作者 唐诗彬 陆光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4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以及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86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术后肠...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以及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86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9.58±52.7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8.42±47.2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后疗效更好,同时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情况也明显减少,但费用相对较高,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 肠梗阻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方传发 石承先 +3 位作者 剧永乐 夏来阳 谢元才 邓小红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8-639,642,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在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0例腹腔镜疝修补术与90例开放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出血量、止痛药应用比例和住... 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在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0例腹腔镜疝修补术与90例开放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出血量、止痛药应用比例和住院时间比较,腹腔镜组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手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美容等优点,疗效较开放手术好,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最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269例报告 被引量:28
12
作者 戎祯祥 陆光生 +6 位作者 陈小伍 剧永乐 伍锦浩 朱达坚 张才铭 耿岩 欧阳满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42-1143,1146,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与经验.方法 2004年4月~ 2006年8月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采用食指钝性分离建立空间行腹腔镜TEP治疗腹股沟疝269例(294例次),其中斜疝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与经验.方法 2004年4月~ 2006年8月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采用食指钝性分离建立空间行腹腔镜TEP治疗腹股沟疝269例(294例次),其中斜疝175例,直疝40例,双侧疝25例,复发疝29例. 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3.1±37.5)min,术中出血量(12.3±8.2)ml,术后住院时间(3.7±1.4)d,腹膜撕裂发生率8.2%(24/269),腹股沟血肿发生率2.4%(4/269),异物感发生0.7%(2/269).269例随访6~12个月(中位时间9个月),复发率1.0% (3/294). 结论 TEP治疗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 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奥沙利铂、5-Fu耐药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欧阳满照 陈小伍 +3 位作者 朱达坚 剧永乐 伍锦浩 李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1期62-63,66,共3页
目的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接受奥沙利铂(LOHP)、5-Fu辅助化疗患者的耐药性进行评价。方法对在我院接受LOHP方案辅助化疗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两种化疗方案:LOHP联合持续灌注5氟尿嘧啶(5-Fu)和亚叶酸钙(CF)的两周方... 目的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接受奥沙利铂(LOHP)、5-Fu辅助化疗患者的耐药性进行评价。方法对在我院接受LOHP方案辅助化疗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两种化疗方案:LOHP联合持续灌注5氟尿嘧啶(5-Fu)和亚叶酸钙(CF)的两周方案(A组)、LOHP联合快速输注5-Fu和CF的3周方案。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3.9%,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5.29%,两组比较有差异;两组均有一定的毒副反应,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科学合理配伍使用奥沙利铂和5-Fu能有效拮抗辅助化疗的耐药性,延长结直肠癌患者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5-氟尿嘧啶 结直肠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