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L与LBL两种不同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4
1
作者 利晞 谭理连 +4 位作者 毕肖红 余林 李沁梅 何广明 陈德基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2期1736-1739,共4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同的教学模式逐渐在大学课堂中尝试使用,特别是医学专业课程的改革更为突出。为进一步有效评价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在《影像诊断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尝试引入了以案例为主导的CBL和以讲授为主的LBL两种的...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同的教学模式逐渐在大学课堂中尝试使用,特别是医学专业课程的改革更为突出。为进一步有效评价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在《影像诊断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尝试引入了以案例为主导的CBL和以讲授为主的LBL两种的教学模式,并以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以探讨不同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情况、教学效果及其特点。据统计数据显示,两者相比,CBL模式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教学效果较好,体现在学生自主学习参与积极性、掌握核心知识点、病例分析思路以及课堂氛围的活跃程度等方面;亦发现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如课前准备时间较长以及个体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案例为主导的学习 以讲授为主的学习 专业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颈椎病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利晞 何咏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7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观察颈椎病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搜集1995年3月—1996年3月期间经MRI诊断为颈椎病的病例151例,男95例,女56例,平均年龄49.5岁。均应用西德SINMENS公司MagnetomImpact1.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机检查,均行矢状面及横断面颈椎... 目的:观察颈椎病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搜集1995年3月—1996年3月期间经MRI诊断为颈椎病的病例151例,男95例,女56例,平均年龄49.5岁。均应用西德SINMENS公司MagnetomImpact1.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机检查,均行矢状面及横断面颈椎平扫。结果:发现颈椎、椎间盘、颈髓及韧带均有改变,其中,颈椎生理曲度改变61例,椎体骨质增生83例316个;椎间盘退变151例378个;颈髓变性23例。结论:笔者对151例颈椎病的MRI表现进行了观察分析,认为其MRI表现特征如下:1.颈椎:生理曲度可反弓、强直或保持正常;椎体骨质增生等退行性改变;2.单/多个椎间盘膨出、突(脱)出,髓核可脱水变性;3.预髓亦可出现受压变形、缺血、水肿、变性,甚至形成软化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诊断 颈椎病 影像学 病例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神经母细胞瘤影像诊断一例
3
作者 利晞 谢礼逊 于晓君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90-90,共1页
患者,男,27岁。渐进性双鼻腔阻塞半年余,伴耳鸣,听力下降,偶鼻内疼痛及右侧头痛。体检:言语含糊不清,呈闭塞性鼻音;无嗅觉减退;音叉测听轻度传导性聋;鼻粘膜无充血,右下甲稍大,双侧筛泡较大;鼻腔未见肿物,鼻咽部充盈着粉红色肿物,遮盖... 患者,男,27岁。渐进性双鼻腔阻塞半年余,伴耳鸣,听力下降,偶鼻内疼痛及右侧头痛。体检:言语含糊不清,呈闭塞性鼻音;无嗅觉减退;音叉测听轻度传导性聋;鼻粘膜无充血,右下甲稍大,双侧筛泡较大;鼻腔未见肿物,鼻咽部充盈着粉红色肿物,遮盖正常解剖标志,双后鼻孔被肿物堵塞,用收敛剂未见缩小,Ⅱ°硬,触之不易出血,与鼻咽顶后壁贴而不粘,无囊性感。鼻呼吸明显减弱。 X线检查:(X线号:350663)副鼻窦华氏位、侧位、蝶鞍侧位片见:鼻咽大块软组织阴影;蝶鞍增大,骨质模糊,后床突骨质破坏、模糊,双侧上颌窦粘膜增厚,密度增高。CT表现:(CT号;136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母细胞瘤 影像诊断 鼻咽部 鼻咽癌 副鼻窦 闭塞性鼻音 骨质破坏 上颌窦粘膜 传导性聋 解剖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检查神经根沉降征诊断LSS患者的价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敏红 余林 +5 位作者 李志铭 谭理连 李汉文 列潮炜 利晞 梁杰峰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3-58,共6页
本研究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神经根沉降征(NRS)在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发生中的相关因素及其诊断学价值。选取接受腰椎MRI检查的262例(511个腰椎节段)患者进行研究,根据MRI结果患者腰椎节段分为狭窄组(172例患者,348个腰椎节段)和... 本研究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神经根沉降征(NRS)在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发生中的相关因素及其诊断学价值。选取接受腰椎MRI检查的262例(511个腰椎节段)患者进行研究,根据MRI结果患者腰椎节段分为狭窄组(172例患者,348个腰椎节段)和非狭窄组(90例患者,163个腰椎节段)。狭窄组硬膜囊面积(CSA)<100 mm^(2)患者占比、椎管正中矢状径(PDA)≤15 mm患者占比、侧隐窝矢状径≤5 mm患者占比、神经根沉降征(NRS)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狭窄组(P<0.05);NRS诊断LSS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14;172例LSS患者,NRS阳性患者108例、NRS阴性患者64例,NRS阳性组的糖尿病率、硬膜囊CSA<100 mm^(2)患者占比、椎管PDA≤15 mm患者占比、侧隐窝矢状径≤5 mm患者占比均高于阴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囊CSA<100 mm^(2)、椎管PDA≤15 mm、侧隐窝矢状径≤5 mm是LSS患者发生NR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RS对于诊断LSS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但是灵敏度一般,患者椎管狭窄越严重,其NRS发生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神经根沉降征 腰椎管狭窄症 相关因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胸部磁共振平扫和增强屏气扫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侯仲军 于晓君 +2 位作者 曹兵艺 利晞 陈耀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6期863-867,共5页
目的总结胸部磁共振屏气扫描的方法,评价正常胸部磁共振屏气平扫和增强的图像特征和质量。方法经CT证实的正常胸部30例,行屏气T1WI、脂肪抑制T2WI、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和增强后T1WI脂肪抑制成像扫描,分析图像特点,测量和统计肺实质、胸壁... 目的总结胸部磁共振屏气扫描的方法,评价正常胸部磁共振屏气平扫和增强的图像特征和质量。方法经CT证实的正常胸部30例,行屏气T1WI、脂肪抑制T2WI、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和增强后T1WI脂肪抑制成像扫描,分析图像特点,测量和统计肺实质、胸壁肌肉的信噪比;肺实质与胸壁肌肉的对比度和对比噪声比。结果 T1WI肺实质信号弱,心脏水平搏动伪影明显;脂肪抑制T2WI肺纹理较丰富,本底噪声较大,心脏大血管流动相关增强效应明显;质子密度加权成像肺实质信号均匀、且信号较强,无心脏和大血管搏动伪影。增强后T1WI脂肪抑制成像,肺实质和肺血管强化明显,心脏和主动脉搏动伪影明显。按上述顺序,肺实质的信噪比为1.70±0.17;2.77±0.54;4.10±0.72;2.79±0.57(P<0.001)。胸壁肌肉的信噪比为21.18±5.57;8.91±2.50;17.56±3.37;37.49±12.16(P<0.001)。肺实质与胸壁肌肉的对比度为0.91±0.02;0.47±0.08;0.78±0.05;0.88±0.03(P<0.001);肺实质与胸壁肌肉的对比噪声比为17.05±3.69;3.60±0.79;13.29±1.94;24.92±6.85(P<0.001)。结论磁共振四种屏气序列联合应用,有效地反映肺实质和胸壁肌肉组织的磁共振特性,避免伪影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屏气扫描 磁共振成像 质量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标准化考核教学模式提高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教学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广明 毕肖红 +3 位作者 吴辉 陈淮 谭理连 利晞 《现代医院》 2023年第12期1936-1938,共3页
随着医疗教育改革的发展,岗位胜任力已经成为国内外医学院校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与要求。文章探讨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影像诊断”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基于非标准化考核的教学模式,加强影像思维及临床胜任力的培养,加强教学师资队伍... 随着医疗教育改革的发展,岗位胜任力已经成为国内外医学院校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与要求。文章探讨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影像诊断”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基于非标准化考核的教学模式,加强影像思维及临床胜任力的培养,加强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等多元化的措施,提高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岗位胜任力及服务意识,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医学影像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标准化考核 岗位胜任力 教学模式 医学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瘤样型肝细胞癌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敏 欧阳小明 +3 位作者 邱倩宜 侯成功 谭理连 利晞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2期10-11,共2页
肉瘤样癌,是含有癌性和肉瘤性成分的混合物。肉瘤样型肝细胞癌,是肝细胞癌的一种罕见亚型,易转移,预后较差。患者中年男性,因右上腹痛2周余入院,查体腹部膨隆,有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明显增高,影像检查发现肝内多发占位。... 肉瘤样癌,是含有癌性和肉瘤性成分的混合物。肉瘤样型肝细胞癌,是肝细胞癌的一种罕见亚型,易转移,预后较差。患者中年男性,因右上腹痛2周余入院,查体腹部膨隆,有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明显增高,影像检查发现肝内多发占位。病理示肉瘤样型肝细胞癌,免疫组化示Vim(+),CK(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肉瘤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3D STIR序列在3.0T MRI腰骶神经根成像中的图像质量评估和应用价值讨论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程浩 利晞 +2 位作者 黄勇 林建华 李树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2361-2364,2376,共5页
目的研究探讨使用3D STIR序列行腰骶神经根扫描中,静注GD-DTPA对比剂在显示神经根形态,以及背景抑制效果两方面探讨增强扫描在腰骶神经根成像中的优势和价值。方法对随机的20例行腰椎平扫加增强受检者进行两次3D STIR冠状位扫描,两次扫... 目的研究探讨使用3D STIR序列行腰骶神经根扫描中,静注GD-DTPA对比剂在显示神经根形态,以及背景抑制效果两方面探讨增强扫描在腰骶神经根成像中的优势和价值。方法对随机的20例行腰椎平扫加增强受检者进行两次3D STIR冠状位扫描,两次扫描分别在注射GD-DTPA对比剂前后进行,前后使用的序列设置相同,将使用平扫序列扫描得出的图像作为对照组,而增强扫描得到的图像作为实验组,扫描完成后在原始图像中分别在同一断层内测量增强前后3D STIR序列中的神经根信号强度(SI神经根),腰大肌信号强度(SI肌肉),肾脏信号强度(SI肾脏),并计算出神经根/腰大肌信号强度比(SI神经/肌肉),应用SPSS 22.0对两组数据分别进行t检验;通过4等级评分法比较两组序列对神经根形态的显示以及背景抑制情况。结果实验组中SI神经根(2157.750±1102.125)明显高于对照组SI神经根(1507.785±568.875),实验组中SI肌肉(170.335±121.665)、SI肾脏(100.370±75.860)等背景信号强度均低于对照组中的SI肌肉(275.520±201.480)和SI肾脏(505.330±392.260),实验组中神经肌肉信号强度比SI神经/SI肌肉(14.055±8.210)高于对照组(7.520±3.590),经过t检验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对于腰骶丛神经的形态观察(2.167±0.516 vs 1.899±0.343,P<0.01)以及背景抑制的评分(2.242±0.453 vs 1.548±0.533,P<0.01)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增强3D STIR序列相对平扫序列,神经根信号强度更高,对神经根解剖形态细节的显示能力更强,同时对比平扫具有更好的背景抑制效果,可以作为诊断腰骶神经根疾病的一种更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神经根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成性评价在医学影像学的应用实践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蔡嘉欣 毕肖红 +3 位作者 李敏红 陈静勿 李萌 利晞 《现代医院》 2021年第1期48-50,54,共4页
在当今的医学教学教育中,仍有多数医学院校对学生采用总结性评价,但此评价方式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同时也不能充分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重要性... 在当今的医学教学教育中,仍有多数医学院校对学生采用总结性评价,但此评价方式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同时也不能充分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重要性分析,结合我校影像学系本科《医学影像学》开展的PBL联合多媒体教学的模式,探讨其与形成性评价体系有机的结合,通过使用超星学习通APP作为评价体系的平台,科学、客观地记录形成性评价体系中所需的项目,且有利于师生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创新性医学影像学人才开拓新的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医学影像学 PBL教学 超星学习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护理在320排CT冠脉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简琬晶 颜柳英 +2 位作者 利晞 谭理连 李树欣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8期164-167,共4页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320排CT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18例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研究组(65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冠脉成像质量、抑郁自评量表(SDS)与...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320排CT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18例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研究组(65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冠脉成像质量、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冠脉成像质量合格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应用于320排CT冠脉造影检查可提高其成像质量,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减少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借鉴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排CT 冠状动脉造影 全程护理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眩晕与脑基底动脉血流量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涵 陈弘 +1 位作者 姚紫琦 利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5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眩晕与基底动脉(BA)血流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相位对比法磁共振成像(PC-MRI)对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及眩晕发作患者(症状组及病变组)的BA血流量进行测量并比较分析。进行常规头颅MRI检查,收集T2WI FLAIR有/无腔隙性脑梗塞及... 目的探讨眩晕与基底动脉(BA)血流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相位对比法磁共振成像(PC-MRI)对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及眩晕发作患者(症状组及病变组)的BA血流量进行测量并比较分析。进行常规头颅MRI检查,收集T2WI FLAIR有/无腔隙性脑梗塞及白质病变的眩晕患者11例为病变组,15例为症状组,健康志愿者23名为对照组,三组均对BA进行PCMRI检查,使用工作站的QFLOW序列,对BA某一次心动周期成像进行感兴趣区(ROI)后处理,获得相应的时相-流速曲线以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数值,记录BA的血管平均流量(MF)、平均流速(MV)及每搏量(SV)。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别比较病变组、症状组与对照组BA的MF变化值。结果病变组基底动脉平均流量、平均流速及每搏量分别为(1.27±0.43)ml/s、(29.98±12.26)cm/s及(0.99±0.44)ml,以上3项指标病变组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流量t=2.16,P<0.05;平均流速t=2.86,P<0.01;每搏量t=1.83,P<0.01)。症状组基底动脉平均流量、平均流速及每搏量分别为(1.32±0.25)ml/s、(34.32±1.79)cm/s及(0.99±0.52)ml,以上3项指标症状组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流量t=3.16,P<0.01;平均流速t=3.26,P<0.01;每搏量t=2.69,P<0.05)。结论PC-MRI检查对脑实质及脑血管发生缺血性病变,眩晕患者其BA流速及流量等参数均降低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基底动脉 血流量 相位对比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人才的心理素质结构浅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力 利晞 欧阳永忠 《西北医学教育》 2006年第5期503-504,506,共3页
以21世纪知识经济为背景,探讨创新人才的心理素质结构,初步提出创新人才心理素质结构的内涵。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心理素质结构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