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_(1/2)Bi_(1/2)TiO_3-BaTiO_3系陶瓷压电性及弛豫相变研究 被引量:75
1
作者 初宝进 李国荣 +1 位作者 江向平 陈大任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15-821,共7页
系统研究了(1-x)Na1/2Bi1/2TiO3-xBaTiO3(x=0.02、0.04、0.06、0.08、0.10)无铅压电陶瓷系统的相界、材料压电性能,弛豫特性及相变.这个系统的陶瓷材料具有Kt/Kp较大,频率... 系统研究了(1-x)Na1/2Bi1/2TiO3-xBaTiO3(x=0.02、0.04、0.06、0.08、0.10)无铅压电陶瓷系统的相界、材料压电性能,弛豫特性及相变.这个系统的陶瓷材料具有Kt/Kp较大,频率常数比较高等特点.X-ray衍射结构分析发现此系统的相界在0.04<x<0.06之间;材料的一些主要性能在相界附近达到极值.利用介电系数-温度曲线,并结合热激电流曲线对此系统的弛豫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初步研究了各配方组成的铁电-顺电的相变过程,发现在一定的组成范围内,材料在由铁电相向顺电相的转变过程中经历了一个过渡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准同型相界 钛酸钡 驰豫性相变 N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ZrO_3含量对PZN-PZ-PT因溶体弥散性相变的影响
2
作者 江向平 方健文 +3 位作者 初宝进 曾华荣 陈大任 殷庆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65-568,共4页
报道了相界附近PZN-PZ-PT三元系固溶体弥散性相变,并研究了PbZrO3含量对PZN-PZ-PT固溶体弥散性相变的影响,发现随着PbZrO3含量的增加,PZN-PZ-PT固溶体弥散程度有所增加.
关键词 PbZrO3 PZN-PZ-PT 固溶体 弥散性相变 铁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磨引起的残余应力对BaTiO_(3)陶瓷挠曲电响应的影响
3
作者 杨旭 田冬霞 +2 位作者 张晓燕 左如忠 初宝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5-41,I0007,I0008,共9页
铁电陶瓷中测量得到的大的挠曲电响应可以用来源于应力弛豫的自发极化表面层机理来解释。然而,产生极化表面层的应力来源尚未完全清楚。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表面应力对不同粒度砂纸打磨的BaTiO_(3)陶瓷的微观结构、介电性能和挠曲电响应... 铁电陶瓷中测量得到的大的挠曲电响应可以用来源于应力弛豫的自发极化表面层机理来解释。然而,产生极化表面层的应力来源尚未完全清楚。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表面应力对不同粒度砂纸打磨的BaTiO_(3)陶瓷的微观结构、介电性能和挠曲电响应的影响。与原始样品相比,打磨后的BaTiO_(3)陶瓷的挠曲电系数由~600μC/m降至200μC/m以下。但经过200℃热处理并且缓慢冷却后,所有样品的挠曲电系数都恢复到~500μC/m。结果表明,打磨在铁电陶瓷的表面层上引入了应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挠曲电响应,但打磨引入的应力不是极化表面层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陶瓷 挠曲电 打磨 表面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电卡制冷的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55/45)/0.75BiFeO_(3)-0.25BaTi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导率增强
4
作者 朱余红 初宝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6-722,共7页
以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55/45)(P(VDF-TrFE)(55/45))作为聚合物基体,0.75BiFeO_(3)-0.25BaTiO_(3)(BFO-BTO)纳米纤维作为填料以提高共聚物的热导率。结果表明,少量的BFO-BTO纳米纤维即可实现共聚物热导率的提高。在75℃时,纳米纤维含... 以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55/45)(P(VDF-TrFE)(55/45))作为聚合物基体,0.75BiFeO_(3)-0.25BaTiO_(3)(BFO-BTO)纳米纤维作为填料以提高共聚物的热导率。结果表明,少量的BFO-BTO纳米纤维即可实现共聚物热导率的提高。在75℃时,纳米纤维含量为2%的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0.21 W·m^(-1)·K^(-1),几乎是P(VDF-TrFE)(55/45)共聚物膜的2倍。同时,加入纳米纤维后共聚物的电热效应(ECE)几乎没有变化。这些结果表明少量BFO-BTO纳米纤维的加入在有效提高P(VDF-TrFE)(55/45)共聚物热导率的同时能够保持共聚物较高的E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薄膜 纳米复合材料 电热效应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添加物-聚合物界面效应增强PVDF基三聚物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响应
5
作者 车亚萍 初宝进 谭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8-768,共11页
在纳米复合材料中,随着纳米颗粒尺寸的减小,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此以P(VDF-TrFE-CFE)三元共聚物作为聚合物基体,以低介电系数的SiO_(2)和高介电系数的BaTiO_(3)纳米颗粒为填料研究了界面的增强效应.对于... 在纳米复合材料中,随着纳米颗粒尺寸的减小,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此以P(VDF-TrFE-CFE)三元共聚物作为聚合物基体,以低介电系数的SiO_(2)和高介电系数的BaTiO_(3)纳米颗粒为填料研究了界面的增强效应.对于这两种纳米颗粒,当体积分数低于1%时,其介电系数和极化响应均出现异常的增加.这些增加与纳米颗粒本身的介电性能及三聚物的结晶度变化无关.聚合物中的结晶相由非极性结构向极性结构有轻微的转变,因此提高了界面区域的介电响应.对此提出一种界面模型,解释了界面区域的非均匀介电响应是引起该介电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某一纳米颗粒含量下,界面区域的重叠可带来纳米复合材料最大的介电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材料 纳米复合物 界面效应 三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