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寒草甸上应用狼毒净后续5年狼毒及牧草产量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刚存武 王宏生 +2 位作者 胡绍玲 曾辉 鲍根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8-201,共4页
近年来,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inn.)已成为高寒草甸上主要毒杂草之一,严重影响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为了有效防除狼毒,在高寒草甸上喷施750mL/hm2剂量的狼毒净,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狼毒的防治效果明显,施药后第2年防效达97.4%,施药... 近年来,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inn.)已成为高寒草甸上主要毒杂草之一,严重影响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为了有效防除狼毒,在高寒草甸上喷施750mL/hm2剂量的狼毒净,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狼毒的防治效果明显,施药后第2年防效达97.4%,施药后续5年内防效都保持在90%以上,短期内不会成灾;施药后单子叶牧草增产明显,施药后第2年增产率达17.5%,第3年到第5年增产率分别为19.6%、18.1%和16.0%,增产幅度稳定。双子叶牧草在施药当年和第2年无明显增产效果,施药后的第3年、第4年和第5年分别增产15.1%、17.2%和14.2%,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净 高寒草甸 后续5年 狼毒及牧草产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毒净1号对草原毒杂草——狼毒防除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刚存武 王宏生 +3 位作者 李宁 杨春江 徐海峰 曾辉 《青海农林科技》 2005年第1期1-2,共2页
选用狼毒净1号对草原毒杂草进行了防除,结果表明:狼毒净1号对草原牧草安全,对狼毒防除效果好,最佳用药量为1500ml·hm-2。
关键词 毒杂草 防除效果 狼毒 草原 牧草 用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干注射氧化乐果防治榆白小卷蛾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刚存武 景占梅 苏海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4期65-66,共2页
针对日趋严重的榆树害虫的危害,选用内吸性杀虫剂40%氧化乐果乳油,分别于4月25日、4月30日、5月6日三个不同时间进行树干注射,采用10ml、15ml、20ml三个剂量,处理后观察其对榆白小卷蛾的防效及榆树树叶对药剂的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氧化... 针对日趋严重的榆树害虫的危害,选用内吸性杀虫剂40%氧化乐果乳油,分别于4月25日、4月30日、5月6日三个不同时间进行树干注射,采用10ml、15ml、20ml三个剂量,处理后观察其对榆白小卷蛾的防效及榆树树叶对药剂的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氧化乐果注射法对榆白小卷蛾具有很好的防效;注射时间和剂量对榆树的药害均有明显的影响,剂量对榆树的影响较显著,随时间的推移,药害逐步减轻,树木逐步恢复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注射 氧化乐果 防治 榆白小卷蛾 注射时间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地区榆白长翅小卷叶蛾药剂防治研究
4
作者 刚存武 李淑君 《甘肃农业科技》 2004年第5期45-47,共3页
选用 4 .6 5 %高氯·氟啶脲乳油、4 .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 0 %乐果乳油 3种药剂和 4 0 %乐果乳油不同施药次数对榆白长翅小卷叶蛾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 ,并对 4 0 %乐果乳油不同施药次数的防效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 ,4 0 %乐果乳油... 选用 4 .6 5 %高氯·氟啶脲乳油、4 .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 0 %乐果乳油 3种药剂和 4 0 %乐果乳油不同施药次数对榆白长翅小卷叶蛾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 ,并对 4 0 %乐果乳油不同施药次数的防效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 ,4 0 %乐果乳油 80 0倍液对榆白长翅小卷蛾防效最好 ,施药后 1、3、7d防效分别达 86 .4 %、91.4 %、91.4 % ,全年为害期内应喷施 3次农药 ,喷药时间第 1次应选择在 5月上旬 ,第 2次掌握在 7月中旬 ,第 3次掌握在 8月上旬。4 .6 5 %高氯·氟啶脲乳油 5 0 0倍液处理后 1、3、7d的防效分别为 71.7%、74 .0 %、76 .8% ;4 .6 5 %高氯·氟啶脲乳油 10 0 0倍液处理后 1、3、7d的防效分别为 6 9.7%、72 .3%、73.9%。4 .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0 0 0倍液处理后 1、3、7d的防效分别为 70 .8%、73.4 %、73.4 %。考虑到对环境的安全 ,在榆白长翅小卷叶蛾为害较轻的地区 ,应选用4 .6 5 %高氯·氟啶脲乳油或 4 .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地区 榆白长翅小卷叶蛾 药效试验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樊萍 田丰 刚存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34,共4页
在青海大通县长宁地区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硫肥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该地区,随着氮、磷、钾、硫施用量的增加,苜蓿产量先增后减。施用量的最优组合为尿素225 kg/hm2,过磷酸钙675 kg/hm2,加拿大钾肥225 k... 在青海大通县长宁地区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硫肥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该地区,随着氮、磷、钾、硫施用量的增加,苜蓿产量先增后减。施用量的最优组合为尿素225 kg/hm2,过磷酸钙675 kg/hm2,加拿大钾肥225 kg/hm2,硫磺粉15 kg/hm2。在低氮时,苜蓿产量随磷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先增后减;在高氮情况下,产量随磷肥用量先增后减,随钾肥用量增加而增加。在低磷的情况下,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在高磷情况下,随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变化不大,磷、钾配合,在一个因素固定后,另一因素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苜蓿产量先增后减。在低磷条件下,增加硫肥的施肥量,苜蓿产量先增后减,在高磷条件下,增加硫肥施肥量的苜蓿产量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肥料 施用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圆根瘤象危害箭舌豌豆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宁 刚存武 杨春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3-64,共2页
卵圆根瘤象(Sitona ovipennis Hochhuth)是豆科作物上的一种重要害虫, 在青海省分布广泛.一般年份该虫危害较轻, 但2003年在西宁市湟中县西堡乡发现其危害箭舌豌豆, 危害率90%以上, 尤其是前茬为蚕豆等豆科作物的被害更为严重, 给农民... 卵圆根瘤象(Sitona ovipennis Hochhuth)是豆科作物上的一种重要害虫, 在青海省分布广泛.一般年份该虫危害较轻, 但2003年在西宁市湟中县西堡乡发现其危害箭舌豌豆, 危害率90%以上, 尤其是前茬为蚕豆等豆科作物的被害更为严重, 给农民造成严重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根瘤象 箭舌豌豆害虫 危害特点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狼毒净”除草剂防治草地恶性毒草——狼毒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宏生 刚存武 +2 位作者 周青平 李宁 曾辉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2期16-18,共3页
应用"狼毒净"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江西沟乡进行防除狼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狼毒防效为96.76%,防治效果显著,防除狼毒翌年,对照区与处理区的总产草量和单子叶草产量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草地的产草量提高了1... 应用"狼毒净"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江西沟乡进行防除狼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狼毒防效为96.76%,防治效果显著,防除狼毒翌年,对照区与处理区的总产草量和单子叶草产量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草地的产草量提高了11.53%,单子叶牧草的产量大幅度提高,提高了16.54%,而双子叶牧草增产效果不明显。防除狼毒后对草地的生物多样性未造成明显的改变;应用"狼毒净"防除狼毒,投入产出比为1∶3.04,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净” 除草剂 狼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对青海海北地区狼毒的防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曾辉 王宏生 +3 位作者 李宁 徐海峰 杨春江 刚存武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4年第6期3-4,共2页
在青海海北草地用狼毒净1号除草剂、2,4-D丁酯(72%乳油)和75%Lontrel G除草剂分别设三个用药量进行防除狼毒试验。狼毒净1号除草剂在1500ml/hm2用药量时对狼毒的防除效果最好,并且对禾草和阔叶牧草没有副作用,在海北有一定推广价值;2,... 在青海海北草地用狼毒净1号除草剂、2,4-D丁酯(72%乳油)和75%Lontrel G除草剂分别设三个用药量进行防除狼毒试验。狼毒净1号除草剂在1500ml/hm2用药量时对狼毒的防除效果最好,并且对禾草和阔叶牧草没有副作用,在海北有一定推广价值;2,4-D丁酯(72%乳油)对狼毒的防除效果较好、但对阔叶牧草的副作用较大;75% LontrelG除草剂防除草地狼毒的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 狼毒净1号 2 4-DA丁酯 Lontrel 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防治狼毒技术
9
作者 王宏生 鲍根生 +3 位作者 刚存武 曾辉 李宁 周青平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5期52-52,共1页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应用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防除狼毒技术。本规程适宜在青海省高寒草地应用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进行狼毒防控。
关键词 复配除草剂 狼毒 防除 技术 防治 高寒草地 青海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菌群体对温度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才旦卓玛 刚存武 +5 位作者 范洁茹 周益林 段霞瑜 邹亚飞 宛琼 纳添仓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0-153,170,共5页
采用小麦离体叶段法,设置18、22、23、24、25和26℃共6个温度处理,对2012年采集的小麦白粉菌样分离得到的139个单孢堆菌株的温度敏感性进行了测定,这些菌样分别采自于四川、北京、甘肃、河南、浙江、陕西、青海、山东、新疆和云南10省(... 采用小麦离体叶段法,设置18、22、23、24、25和26℃共6个温度处理,对2012年采集的小麦白粉菌样分离得到的139个单孢堆菌株的温度敏感性进行了测定,这些菌样分别采自于四川、北京、甘肃、河南、浙江、陕西、青海、山东、新疆和云南10省(市、区)。结果表明:供试的139个菌株平均ET50为23.14℃,其中ET50最高为24.46℃,最低为21.34℃;58.76%的供试菌株ET50值在23℃和24℃之间,仅有2.03%的供试菌株的ET50≥24℃。对供试菌株温度敏感性频率分布的正态检验结果发现,自然环境中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已受到温度的选择压力。此研究结果可为了解和预测全球气候变暖对小麦白粉病长期发生趋势的影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菌 群体 温度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逆增产剂(K—2)油菜拌种试验初报
11
作者 赵殿智 刚存武 《青海农林科技》 2001年第2期1-2,共2页
抗逆增产剂 (K— 2 )具有抗寒保苗 ,保花保果的特点 ,油菜经拌种处理 ,苗期和角果成熟期霜冻影响轻微 ,植株发育正常 ,提早成熟 。
关键词 抗逆增产剂 油菜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钾肥对胡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松生满 田丰 刚存武 《陕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6期87-89,共3页
为了提高胡麻产量,获取更高经济效益,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选用4种叶面钾肥与清水对照对大田胡麻进行单因素的钾肥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富万钾有机钾肥、磷酸二氢钾和高钾营养素通过促进胡麻株高、分枝数、有效果率,每株果数、每果粒数... 为了提高胡麻产量,获取更高经济效益,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选用4种叶面钾肥与清水对照对大田胡麻进行单因素的钾肥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富万钾有机钾肥、磷酸二氢钾和高钾营养素通过促进胡麻株高、分枝数、有效果率,每株果数、每果粒数及千粒重的增加,最终提高胡麻产量,增加收益。富万钾有机钾肥的增产效果最显著,可作为胡麻叶面钾肥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钾肥 胡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期早收对麦茎蜂的防治效果及小麦产量损失的测算 被引量:1
13
作者 刚存武 《青海农林科技》 1997年第1期23-24,共2页
为了搞清适期早收对麦茎峰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笔者选择几个不同时期进行了低茬割麦,并对割下小麦茎秆中的麦茎蜂及小麦千粒重进行了测定,并做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适期早收对麦茎蜂防治效果并不明显,而对小麦产量有一... 为了搞清适期早收对麦茎峰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笔者选择几个不同时期进行了低茬割麦,并对割下小麦茎秆中的麦茎蜂及小麦千粒重进行了测定,并做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适期早收对麦茎蜂防治效果并不明显,而对小麦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茎蜂 适期早收 防治 产量损失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不同药剂处理对地下害虫防治效果比较试验
14
作者 刚存武 李渝珍 杨菁 《青海农林科技》 1998年第1期44-46,共3页
1996—1997年,我们选用几种不同药剂处理方法对地下害虫-蛴螬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其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最好的是甲拌磷颗粒剂,其次是辛硫磷拌种,其它几种处理防治效果都不理想。
关键词 农药 蛴螬 地下害虫 辛硫磷 呋喃丹 甲拌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15
作者 刚存武 杨菁 樊萍 《青海农林科技》 1997年第3期23-25,共3页
为揭示因灌浆期籽粒充实速率大小和持续期长短而引起品种间千粒重的差异问题,作者连续两年对春小麦不同品种籽粒灌浆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探明营养生长与籽粒发育间的数量关系。提出用充实指数计量小麦品种的灌浆能力和用饱满指数度量源... 为揭示因灌浆期籽粒充实速率大小和持续期长短而引起品种间千粒重的差异问题,作者连续两年对春小麦不同品种籽粒灌浆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探明营养生长与籽粒发育间的数量关系。提出用充实指数计量小麦品种的灌浆能力和用饱满指数度量源库的平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品种 籽粒 灌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统计学分析
16
作者 杨菁 刚存武 马晓岗 《青海农林科技》 1997年第1期1-4,共4页
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是由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3个因素构成,三者随自然条件和品种特性的不同,对产量的影响效应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多元统计的方法,对5年的系统试验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了春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以及各因素之间... 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是由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3个因素构成,三者随自然条件和品种特性的不同,对产量的影响效应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多元统计的方法,对5年的系统试验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了春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结果:在春小麦中进人高产水平的田管条件下,对产量的贡献依次是穗粒数、穗数和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构成因素 多元统计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