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强钢筋与混凝土锚固性能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丁红岩
刘源
+2 位作者
李海瑞
郭耀华
刘麟玮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6-384,共9页
为了得到高强钢筋HTB650与混凝土的锚固性能,对36个黏结锚固试件和30个两侧贴焊短筋的机械锚固试件进行拔出试验.试验考虑了相对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相对保护层厚度、配箍率和钢筋强度对锚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强钢筋黏结锚...
为了得到高强钢筋HTB650与混凝土的锚固性能,对36个黏结锚固试件和30个两侧贴焊短筋的机械锚固试件进行拔出试验.试验考虑了相对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相对保护层厚度、配箍率和钢筋强度对锚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强钢筋黏结锚固的破坏形式不同于机械锚固.两者的极限黏结强度随着相对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相对保护层厚度、配箍率和钢筋强度而改变,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高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黏结锚固与机械锚固的极限黏结强度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筋
锚固性能
黏结锚固
机械锚固
拔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框架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谢剑
刘麟玮
+1 位作者
徐福泉
王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109,共9页
通过5根高强钢筋(500MPa)高强混凝土(C60)预应力框架梁与1根非预应力框架梁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换算配筋率、预应力强度比、箍筋强度等参数对预应力框架梁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换算配筋率的增加,预应力框架...
通过5根高强钢筋(500MPa)高强混凝土(C60)预应力框架梁与1根非预应力框架梁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换算配筋率、预应力强度比、箍筋强度等参数对预应力框架梁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换算配筋率的增加,预应力框架梁滞回曲线逐渐捏拢,承载力下降段变陡,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降低;当换算配筋率为2.6%-3.1%时,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3.0;当换算配筋率为3.6%时,位移延性系数为2.82,延性稍差。但若采用高强箍筋替代普通箍筋,将改善预应力框架梁的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此时位移延性系数为3.36;在换算配筋率等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预应力强度比的提高并没有明显改变梁的抗震性能;非预应力梁的延性性能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均要优于预应力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高强钢筋
预应力框架梁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强钢筋与混凝土锚固性能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丁红岩
刘源
李海瑞
郭耀华
刘麟玮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6-384,共9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2AA0517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9142)
文摘
为了得到高强钢筋HTB650与混凝土的锚固性能,对36个黏结锚固试件和30个两侧贴焊短筋的机械锚固试件进行拔出试验.试验考虑了相对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相对保护层厚度、配箍率和钢筋强度对锚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强钢筋黏结锚固的破坏形式不同于机械锚固.两者的极限黏结强度随着相对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相对保护层厚度、配箍率和钢筋强度而改变,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高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黏结锚固与机械锚固的极限黏结强度计算公式.
关键词
高强钢筋
锚固性能
黏结锚固
机械锚固
拔出试验
Keywords
high-strength steel bar
anchoring behavior
bonding anchorage
machinery anchorage
pullout test
分类号
TU375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框架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谢剑
刘麟玮
徐福泉
王洋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天津大学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109,共9页
基金
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修订~~
文摘
通过5根高强钢筋(500MPa)高强混凝土(C60)预应力框架梁与1根非预应力框架梁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换算配筋率、预应力强度比、箍筋强度等参数对预应力框架梁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换算配筋率的增加,预应力框架梁滞回曲线逐渐捏拢,承载力下降段变陡,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降低;当换算配筋率为2.6%-3.1%时,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3.0;当换算配筋率为3.6%时,位移延性系数为2.82,延性稍差。但若采用高强箍筋替代普通箍筋,将改善预应力框架梁的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此时位移延性系数为3.36;在换算配筋率等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预应力强度比的提高并没有明显改变梁的抗震性能;非预应力梁的延性性能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均要优于预应力梁。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高强钢筋
预应力框架梁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Keywords
high-strength concrete
high-strength reinforcement
prestressed frame beam
low cyclic loading test
分类号
TU37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17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强钢筋与混凝土锚固性能研究
丁红岩
刘源
李海瑞
郭耀华
刘麟玮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框架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谢剑
刘麟玮
徐福泉
王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