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教材评价三重确证
1
作者 刘馥达 钱旭升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2,共6页
高质量教材评价是在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政治思想为根本保障,遵循科学适切的评价原则,建构融合多元、立体丰富的评价生态,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呈现出化育全人性、问题导向性、科学有效性与固... 高质量教材评价是在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政治思想为根本保障,遵循科学适切的评价原则,建构融合多元、立体丰富的评价生态,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呈现出化育全人性、问题导向性、科学有效性与固本融通性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在教材强国建设背景下,高质量教材评价不仅有助于提升教材质量,而且能够驱动主体发展,还可以赋能课堂变革。为此,需要转化思维方式,实现教材评价的理论突破;优化体系建设,建构教材评价的整体格局;深化制度改革,确立教材评价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材 教材评价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时代农村课堂教学变革:可能、动力与路向 被引量:5
2
作者 钱旭升 张芬艳 刘馥达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72,共7页
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教育场域的广泛与深入应用,增加了农村教育资本,拓展了农村教育教学资源,重构了农村儿童学习空间,从而使信息时代的农村课堂教学变革得以可能。在信息时代,农村课堂教学变革需要相应的动力机制,并着力践行全面提升农... 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教育场域的广泛与深入应用,增加了农村教育资本,拓展了农村教育教学资源,重构了农村儿童学习空间,从而使信息时代的农村课堂教学变革得以可能。在信息时代,农村课堂教学变革需要相应的动力机制,并着力践行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构建互联互通的农村教学资源开发管理机制,构建多方合力共办的技术支持体系等三大实践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农村学校 课堂教学 动力机制 实践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具身教学:学业负担问题消解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31
3
作者 孟宪云 刘馥达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79,共7页
由于身心二元论的长期影响,客观主义的知识观、抽象主义的学习观、传递主义的教学观充斥于教育进程之中,三者交互影响,共同构成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生成的内在动因。作为一种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认知范式,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心一体性、知行合... 由于身心二元论的长期影响,客观主义的知识观、抽象主义的学习观、传递主义的教学观充斥于教育进程之中,三者交互影响,共同构成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生成的内在动因。作为一种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认知范式,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心一体性、知行合一性与人境相融性,其在教育领域的介入与应用,为学业负担问题的研判与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需要转变离身理念凸显教学人性价值、解放主体身体提升教学实践价值、营造具身环境实现教学对话价值,以期通过教学的身体转向实现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的有效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教学 具身认知 学业负担 身心一体 离身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